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减缘减行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指声闻之人于见道以前之中忍位,次第减所缘之观境与能缘之行相,而观四谛之理。小乘修道阶位上,忍位共分上、中、下三个阶段,在中忍位以十六行相观四谛,依此次第缩观之观法,称为减缘减行。缘,为所缘之义,指观之对境,即谓四谛。三界分为上(色界、无色界)、下(欲界)两界,于上下两界中各观四谛,合为八谛,即八缘。行,为行相之义,即观四谛之状态;四谛各具有四行相,故共计有十六行相。即:在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等四行相;集谛有因、集、生、缘等四行相;灭谛有灭、静、妙,离等四行相;道谛有道、如、行、出等四行相。上下八谛共为三十二行相。

 下忍位与其前之暖、顶二位相同,须修上下八谛三十二行相,至中忍位始用缩观法,渐减渐略,直至仅留一行二刹那观,称为中忍满。中忍位以前,观犹未成熟,故不能作缩观;中忍位以后之上忍位、世第一法,皆以一行一刹那观而无间入于正道,以唯为一刹那,故无从修减略之法。故缩观法唯有中忍位适用。

 在中忍位所以要减缘减行,即将作趣入见道之准备(方便加行),故须渐次缩小观之范围,以使观智猛利,而生起无漏真智,直达见道之阶位。其减略之顺序,第一周先以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观欲界之苦谛,复以此四行相观上界之苦谛;其次以因、集、生、缘四行相观欲界之集谛,复以此四行相观上界之集谛。如是观欲界之灭谛、上界之灭谛,乃至以道、如、行三行相观上界之道谛,至此,减略‘出’之一行相,即为减行,为第一周。

 从第二周以下,同样以观欲界之苦谛为始,至最后以道、如二行相观上界之道谛,再减‘行’之一行相。如是渐次减一行相,至第四周又从欲界苦谛开始、再渐次观至上界道谛时,减略‘道’之行相。至此上界道谛下之观行皆已减除,故称减缘。在减缘时,原亦有减行,但以摄于减缘中,故不称减行。

 如是依序而观,于第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等七周减缘、而于其他之二十四周减行,此谓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至第三十一周复可减三十二行相中之三十一行相,而仅存有欲界苦谛下之‘非常’一行相。换言之,第三十一周只观欲界苦谛之‘非常’行相,其后则重新观欲界苦谛下之‘非常’一行相,而至中忍满位。即于第三十一周,仅留‘非常’一行相不减。如苦法智忍、苦法智,以审虑与决定的二刹那之心,作‘非常’之行相而观欲界之苦谛,称为中忍满。亦即中忍之位系至一行二刹那而满,自此开始,无间生起善根,仅以一刹那之心,观欲界之‘苦’行相而入于上忍位,又于此无间之刹那中,观欲界之‘苦’行相,圆满忍位而入于世第一法之位,由是更证成苦法忍、苦法智之位。是知此上忍与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等四位,皆是同一所缘且同一行相,亦即仅留‘苦’之行相。然大乘义章卷十一、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上等诸书以‘二行二刹那’之心来观欲界之‘苦’而称之为中忍满。于此,古来说法纷纭,或以留‘非常’一项者为二行二刹那,而留其余三行相中之任一行相者为一行二刹那;或谓正观、减满之故,故称二行;或谓就‘习修’与‘得修’二者而称二行。要之,一行二刹那之说,在大毗婆沙论以后,即为小乘之定说,而所谓二行二刹那则不免误谬,其‘二行’一词,恐系‘一行’之误写,后人不察,妄设会释,久之,其说乃益加纷乱。[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三、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六十一、显宗论卷三十、法华玄义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朝山
下一篇:无一物中无尽藏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内心
• 监寺
• 清海曼荼罗
• 灰头土面
• 实相三昧
• 觉道
•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 证智
• 妙钦
• 同时具足相应门
• 本才
• 梦叠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印光大师:用惭愧心来消融自我
• 瞻波国
• 摩诃菩提会
• 天龙寺船
• 59 我走的是坦途
• 蔡礼旭:选贤与能。
• 人中树
• 恶露
• 吃茶养生记
• 中本起经
• 印光大师:念六字佛号还是念四字佛号为好
• 刘素云: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石头人尚且来求法,何况我们是万物之灵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五
• 宣化上人:不吃肉庶几能挽回末劫之降临!
•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 证严法师:自我净化心灵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
• 净界法师:世间最大的罪业是什么?能让人永难回头!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五章 转重令轻
• 海涛法师:佛是大医王,要让众生脱离病苦、脱离贫穷
• 印光大师说邪淫者死后必堕入三恶道万劫不复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为什么最要在有信愿?
•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一、掌握人生方向盘—找回真正的自我
• 海涛法师: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 宣化上人:两棵树干缠绵交抱的前世因缘
::佛学大辞典 ::
  • 因分果分
  • 仲仁
  • 四大病相
  • 息世讥嫌戒
  • 法灭
  • 四量
  • 一段事
  •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 鞞婆沙论
  • 黄檗看经
  • 五念门
  • 舍利会
  • 五旦望
  • 学海
  • 触乐
  • 青莲院
  • 北魏文成帝
  • 部落宗教
  • 赴应寺
  • 马头观音
  • 孔雀明王
  • 疏子
  • 菩萨阶位
  • 五帝
  • 根本识
  • 有余
  • 不空见菩萨
  • 玄空
  • 俗我
  • 佛眼曼荼罗
::学佛推荐 ::
•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 劝大众勿造口业
• 什么是法师?法师是什么意思?
• 治身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戒妄语
• 口业之过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 吉祥行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