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无相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阅‘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无念无想
下一篇:无相离念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郗超
• 楞严会
• 济宁铁塔
• 闲供养
• 高六
• 李世杰
• 分身摄化
• 六字经法
• 禅窟
• 头光
• 别是一乾坤
• 石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洪偃
• 贤劫千佛
•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
• 星云法师:人间万事都会过去
• 印光大师:怎样念佛才能对治不良习气
• 戒坛石
• 软贼
• 正语
• 大明度无极经
•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五
• 法华寺
• 观音菩萨现身给我看是否就要持长斋?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
• 印光法师: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 元音老人:临终人认取本体光明而得解脱
• 证严法师: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 净界法师:拥有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 海涛法师:你只管慈悲,不可思议的事情自然会发生在你身上
• 印光大师:观想之法,亦非全靠外相。另不可执相
• 印光大师:父母与子女有哪些因缘?
• 印光大师: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 净界法师: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 圣严法师:人会死亡,那么鬼会吗?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学诚法师:人生如戏何必痴缠名利
• 免费超度婴灵(海涛法师,道场宜兰三星观音道场)
• 净界法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临终无障碍?
• 海涛法师:念珠排序的含义是什么?
::佛学大辞典 ::
  • 唐代佛教
  • 一境四心
  •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 昙无德
  • 小空
  • 立相住心
  • 自发宗教
  • 般若佛母
  • 浊恶
  • 四药
  • 玄俨
  • 食肉十过
  • 一火弄泥团汉
  • 无明父
  • 现法乐住
  • 高士
  • 行圆
  • 华手经
  • 密林山部
  • 八卦禅寺
  • 藏主
  • 三圣
  • 黑沙地狱
  •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 苏槃多
  • 六知事
  • 不思议慧菩萨
  • 圣教序
  • 见浊
  • 佛世
::学佛推荐 ::
• 佛化家庭-在家修行问答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获好名声之道
• 什么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什么?
•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
• “家庭精舍” 中国当代“佛化家庭”研究(陈坚)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 治身
• 财富的处理法
• 神通,应如何看待?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