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四食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梵语catva^ra a^ha^ra^h! 或a^ha^ra-catus!ka,巴利语catta^roa^ha^ra^。 (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种食物。系‘九食’之一部分。又作世间食。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四、集异门足论卷八等记载:(一)段食(梵kavad!im!ka^ra^ha^ra, kavli^ -ka^ra^ha^ra ,巴kabalin%ka^ra^ha^ra ),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梵oda^rika ,巴ol!a^rika )、细(梵su^ks!ma ,巴sukhuma )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之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二)触食(梵spars/a^ka^ra^ha^ra ,巴phassa^ka^ra^ha^ra ),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又如孔雀、鹦鹉等生卵毕,则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之,令生乐触,卵则受此温热而得资养,故又称温食。人之衣服、洗浴等亦为触食。(三)思食(梵manah! - sam!cetana^ka^ra^ha^ra ,巴mano san~cetana^ka^ra^ha^ra ),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又依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二○中)之解释:‘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鱼、龟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后,以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不思母即便腐坏;又如人之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四)识食(梵vijn~a^na^ka^ra^ha^ra ,巴vin~n~a^n!a^ka^ra^ha^ra ),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虽言诸有漏法皆能滋养诸有,然上述之段、触、思、识等四种其义殊胜,故特称为‘食’。其中,段食、触食含有能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食、识食含有能引生‘后有’之义,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遂使业力熏习‘识’中之种子,从而引生来生不断辗转相续之生起。

 四食中,段食仅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惟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湿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三○载,欲界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载,四食,就凡与圣可区别为四种:(一)非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不净依止住食、不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欲界众生相续生存。(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业、触、识等三食令色界与无色界之众生相续生存。(三)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一向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声闻、缘觉之身相续生存。 (四)能显依止住食,又作示现住食、示现依止住食,谓四食悉为诸佛之食。

 四食之说亦见于杂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七、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四十九说智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二十世记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卷四十一、起世经卷七、大楼炭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卷一五四、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之四谛品等,然名称多有出入,今表解其名称相异者如下表。



 此外,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末谓,佛陀于成道前曾接受牧牛女之乳糜供养,遂遭外道诽谤,佛于成道后,便为彼等说四食。此为四食说之起源。又杂阿含经卷十五、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等载述对四食之观法:(一)观段食犹如旷野中饥饿之父母,不得已而食己子之肉。(二)观触食犹如生剥牛皮,任由诸虫啮食、草木针刺。(三)观思食犹如城邑之大火。(四)观识食犹如盗贼身受三百矛之钻刺。依此而次第观身、受、心、法等四念住,是为入道之方便法。[大集法门经卷上、起世因本经卷七、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卷六十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三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华严经疏卷二十八、宗镜录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九十九、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二)指出家人应远离之四种谋生方式。又作四邪命食、四邪食、四邪、四口食、四不净食。即:(一)下口食,又作下邪,系以和合汤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方式活命者。(二)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作为生计者。(三)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四)维口食,又作四维口食、维邪,以学习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不净方式活命者。反之,唯以清净乞食自活者,称为正命食。[大智度论卷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四风
下一篇:四食时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净土法门:刘素云居士修学成功的祕诀
• 刘素云:亚历山大大帝临走告诉侍者的话
• 刘素云: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3(文字版)
• 刘素云:看破、放下,是成佛必由之路
• 刘素云:最新《慈云法语》之六
• 刘素云:顺境、逆境,这两关你都过了,你才能回家
• 净土法门:刘素云居士为念佛人作证转
• 刘素云: 六根清净生净土 凡尘消尽见慈尊(第5集)
• 刘素云: 极乐归舟-落叶归何处 根在极乐邦(第7集)
• 刘素云居士学佛问答 上
• 刘素云老师法语摘录
• 刘素云:遵师教诲不走样净土法门要弘扬(上)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果卿居士:因缘果报之聚落主--两个饼
• 斋戒学会
• 净界法师:整部经简单的讲,就是信、愿、持名
• 定弘法师:修行要不断积累
•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 星云大师:礼拜观音菩萨的感应
• 褚柏思
• 蔡礼旭:注意感受孩子内心的状态 适时予以疏导
• 发业润生
• 海涛法师:把你的痛苦变成慈悲,叫转烦恼为菩提
•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课 回教概说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 星云大师:观心的五法
• 印祖故事:监狱说法开风气,慈悲化及狱中人
• 证严法师:从一法生无量义
• 星云法师: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
• 印光大师:亡命劫匪持刀行凶,一念观音显神奇
• 海涛法师: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下
• 净界法师:不停地忏悔罪业会不会因为不断薰习而加重?
• 宣化上人给人治病的奇事(一身病苦从何来?)
• 印光大师: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 海涛法师:心态庄严,你就显现庄严
• 印光大师:念佛求来生福报即是破戒违法
• 宣化上人:第十二卷 妙法莲华经 提婆达多品
• 明证法师:念佛时想打瞌睡怎么办?
• 印光大师:念佛为什么能带业往生?
::佛学大辞典 ::
  • 五怖畏
  • 宝聚
  • 亲胜
  • 唐太宗
  • 延行
  • 金刚般若经疏
  • 证得胜义谛
  • 世界佛教青年会
  • 月轮
  • 神我外道
  • 根利有遮无遮
  • 三光
  • 百心成佛
  • 来世
  • 三种恶
  • 立要巧方便
  • 衣贱
  • 衣犍度
  • 海云比丘
  • 鼻识
  • 前赞后赞
  • 阿伽色
  • 桶底脱
  • 慧哲
  • 大手印
  • 荼
  • 师释
  • 末利夫人
  • 近事女
  • 事事无碍观
::学佛推荐 ::
•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进德之道
• 财富的处理法
• 利己利人
• 口业之过
• 什么是五蕴?五蕴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什么?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
• 什么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