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 学佛大词典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佛大词典”的文章

十二喻

类别:学佛大词典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凡夫、外道不了知诸法真相,偏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诸妄执,佛为对治此等妄执,而作十二种譬喻。即:(一)渴鹿阳焰,群鹿为渴所逼,见热气及空尘所生之焰,乃作水想,迷乱驱驰,不知非水。如凡夫之无始贪爱种子习气,内熏三毒,外发现行,渴爱所逼,于一切色境妄起贪求乐欲。(二)干闼婆城(梵gandharva -pura ),意译蜃气楼。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待日渐高即消灭。比喻物之幻有实无,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者起城想,实非有城亦非无城。(三)梦中诸境,譬如有人梦中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见自身入种种庄严,觉后追念不舍。(四)画像高下,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凡愚作高下想。比喻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无有高下,而外道自恃生灭之恶见,矜己为高。(五)翳目垂发,譬如朦胧眼见垂发,而谓众人言‘汝等观此’;然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惟以彻见与否而了达其性。比喻外道自恃邪见,转教他人同己。(六)火轮非轮,譬如火轮并非轮,而愚夫认为是轮,非有智慧者。(七)水泡摩尼,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者作摩尼珠想,计着追逐。而水泡非摩尼珠非非摩尼珠,乃因计着之故,遂妄以水泡为摩尼珠。(八)水中树影,譬如水中现树影,为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喻佛之现身如水中影,水喻众生心,树喻佛法身。其所现,原是众生本具法身,自心现量故,因而影树俱非。外道不达唯心所现,故妄执一异等见。(九)明镜色像,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执着,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然妄想之愚夫作像想。(十)风水出声,譬如风水和合而出声,彼非性非非性。此喻佛说法乃缘击而发,如风水和合而后有声,故一切声教本无实法,愚者妄以为实。(十一)日照洪浪,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焰川流,洪浪云涌,彼非性非非性。(十二)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凡愚妄想计着往来。此喻佛身非身,但以无作妙力成就众生,本无去来、出没之相,凡愚不了,妄以为实。[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六]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十二部经
下一篇:十二恶律仪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佛大词典推荐阅读
• 自相惑
• 奴婢
• 等无间缘
• 三菩提
• 灵峤
• 空假中
• 四毒蛇
• 厮禅
• 蛇入竹筒
• 五重玄义
• 二十七贤圣
• 山庵杂录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支分
• 彻通义介
• 慈诚罗珠堪布:浅谈因果关系
• 净界法师:财富长寿美貌从哪里来?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九
• 极微
• 度僧
• 慧流
• 海涛法师:煮素食能用酒来调味吗
• 学诚法师:平常心是道
• 身上带念佛机护身符有罪吗?
• 钵剌翳迦佛陀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刹那刹那,一念不住
• 印光大师:能不能以放生款做赈灾用?
•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 印光大师:有悟与真正证悟的区别
• 宣化上人:楞严咒的妙用
• 宣化上人:我们研究佛法主要是为什么
• 圣严法师:佛教咒语真的有神秘力量吗?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 印光大师:念佛往生有实验证明吗?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卅三章 制戒的因缘
• 印光大师:儿童教育先以道德为本,次及文艺之末
• 宣化上人:要开五眼又没开的时侯,一着相就容易入魔!
• 星云法师:如何坐禅
• 海涛法师关于烟供与施食的开示
• 印光大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苦为师
• 寂静法师:一个方法就让您的家庭、事业、生活、财富统统改变
::佛学大辞典 ::
  • 生饭
  • 龙珠寺
  • 猊下
  • 本无宗
  • 禅门九山
  • 葛木寺
  • 罪福
  • 无染
  • 次第三观
  • 释迦曼荼罗
  • 刮骨之言
  • 生生
  • 无上道
  • 阎罗王五天使经
  • 弘充
  • 国土海世界海
  • 法界次第初门
  • 慧藏
  • 云犀玩月
  • 宗兴
  • 欲流
  • 举一全收
  • 大法鼓经
  • 两俱不成过
  • 寂种
  • 贼住
  • 衣角罗
  • 普智天人尊
  • 衣领树
  • 名僧
::学佛推荐 ::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戒嗔
• 离人我是非之道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劝大众勿造口业
• 离八风之患
• 戒妄语
• 获好名声之道
• 孝养父母(索达吉堪布)
• 戒贪欲
•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 信心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