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五册 宗派概论”的文章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课 律宗

类别:第五册 宗派概论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六课 律宗
 

  律,指佛陀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乃因僧众不当行为而被动制定。在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只律》、《五分律》。本宗以律为所依,故名为律宗。
  
  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缘和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不同。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结集时,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印度东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条新戒律,受到东部僧团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长老比丘的非议,乃举行结集,斥为「十事非法」,导致教团的初次分裂;其后教团陆续分出部派,所传戒律不尽相同。
  
  佛教初传东土一百八十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印度昙摩迦罗始译《僧只戒心》戒本一卷,并敦请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传戒,开中国十师传戒的先河。
  
  姚秦弘始六年(四○四),弗若多罗译出我国第一部广律《十诵律》后,律典相继传入;其中较重要的是「四律五论」。广律译出后,中土普遍以弘扬《十诵律》为主,关中则盛行《摩诃僧只律》;《四分律》译出后,流传更广,渐次取代各部,成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陆续有弘扬律宗者。唐初有终南山道宣律师,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为后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千年来我国律学行事的指南。
  
  《行事钞》将「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其中以戒体最为重要,为戒律的根本,「戒体论」乃成为律宗的主要义理中心。道宣将佛陀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门为化教,戒学为制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占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归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意义,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与发展基础,贡献卓越。
  
  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山弘化《四分律》,因其学养深厚,严持净戒,律学大彰,世称「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继嗣法统,成为南山律宗二祖,其后法脉不绝。唐朝末年,经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佛教衰颓不振,律宗亦渐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师大弘律宗,唯因释律有异,形成「会正」与「资持」二宗,「资持」影响尤广。
  
  宋代以后,几经战乱,律宗典籍逐渐散佚,至元、明两代,乏人传承。明末清初,复有莲池、蕅益、弘赞、元贤等著作论述;并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于云端受戒,顿悟心地法门,广学大小乘律法,开坛说戒,徒众万人,再兴南山律宗。古心门下的寂光,于南京宝华山创建南山律宗道场,成为日后的中国戒学中心,至今天下丛林传戒,多依循宝华山的戒坛仪轨。
  
  寂光的弟子见月继承宝华山法嗣,见月数传至文海,清世宗时,奉诏入京,住持宝华律宗的分支--法源寺,开坛传戒,从此宝华山法脉分灯全国,文海戒子遍满天下。清代太平天国之乱,宝华山受到严重破坏,重建后,盛况不复。民国初年,唯弘一律师校正三大部及其它律藏,云游著书,弘传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层次有所不同。随著时代的变迁,许多小小戒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星云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众生。
  
  经云: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死大海。戒,是学习做人的根本。清净的戒行,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圆满幸福快乐的人生。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五课 成实宗
下一篇: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七课 法相宗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五册 宗派概论推荐阅读
• 蔡礼旭:幸不幸福不是有多少外在条件跟物质享受而是在心理素质
• 蔡礼旭:著紧用功就是要精进不懈怠
• 蔡礼旭:对孩子不能溺爱而重利轻义
• 蔡礼旭:有恒为成功之本
• 蔡礼旭:些些言语莫伤情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00集)
•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17集)
• 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6
• 蔡礼旭:引导小朋友如何劝导同学
• 蔡礼旭:《弟子规》之邪僻事绝勿问
• 蔡礼旭:德与才能怎么界分?
• 蔡礼旭:有好吃的东西,你最先会想到谁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9)—最后的历程
• 史锡绰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 伊尼延■相
• 卢至
• 器手天后
• 一边写书一边念佛是什么境界?
• 宣化上人:疾病与业障、鬼的关系
• 宣化上人:切记!别在死物上用功夫
• 普照寺
• 蔡礼旭:所有的烦恼根源都在没把自我放下
• 宣化上人:人人都应该报答地藏王菩萨的恩德
::法师开示 ::
• 海涛法师: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 宣化上人:什么才是你真正的财宝
• 印光大师: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 海涛法师:点灯功德行
•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白话,之福善案,戒邪淫必看
• 海涛法师:善哉菩萨行 上
• 宣化上人:怎样学戒律?
• 慈诚罗珠堪布:素食的意义
• 印光大师:我一生不喜募缘
• 证严法师:舍利弗成不了菩萨的缘由
• 宣化上人:为什么有夹山地狱这种的果报呢
• 净界法师: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 慈诚罗珠堪布:因果与轮回究竟是迷信还是真理?
• 圣严法师:自我成长
• 宣化上人:虔诚念吉祥神咒
::佛学大辞典 ::
  •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 晨夕参扣
  • 极微
  • 四本止观
  • 兜跋毗沙门
  • 野村耀昌
  • 折本
  • 四种不善
  • 一雨
  • 过未无体
  • 随名释义
  • 驼山石窟
  • 中部
  • 无所不至印
  • 恶趣
  • 方等忏悔
  • 性机
  • 法颖
  • 奥若宾都遘须
  • 因分果分
  • 岛田蕃根
  • 守护经法
  • 须臾
  • 大生主
  • 空有二宗
  • 毕竟净
  • 一回举着一回新
  • 生死缚
  • 八热地狱
  • 讽诵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 离八风之患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
• 什么是和尚?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神通,应如何看待?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