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说吉话祥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说吉话祥”的文章

说吉话祥 五 昔本植福田 Pubbe ca kata-punnata

类别:说吉话祥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昔本植福田 Pubbe ca kata-punnata

人生如寄客,吾人出世来到这世间,就像游客一样,暂居短住一生,直待旅程完毕。过后就随著个人所作所为,潜留下来的业而再续前缘,往生而去,流转在六道轮回里。这轮转生死的主力就是靠业力的推展,每个众生的再生、生处皆依其本身的善恶之业所支配。因此,一般上称此种现象为带业往生,这往生的条件也可称为资粮。因了这资粮,故人中有贫富贵贱聪愚美丑之别。就如商人从商,必需拥有丰浓资本,才能经商。佛经上提到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相随」就是指这资粮也。
 
目睹富家弟子的奢侈生活,我人总会生起羡慕不已的心,但背地里却终是怨叹自己不如他人,生起自卑的心。为人千万不好怨叹认命,搞不好就会造消极沮丧的心理,对人生产生悲观的态度。人比人,气死人,以他人的成就来计度自己的不是,给自己压力,活得不称心,不适意,何苦呢?如果明白到人各有业,福报各异的道理,把消极理念转变过来,又何来妒忌与沮丧!
 
无可否认,贫与富是完美社会的一大鸿沟。在繁华的都市可见到贫民区,雄伟的高楼背后往往是简陋的木屋,住著许多三餐不得温饱的贫困者。世界各国的领袖都绞尽脑汁,想把民众贫富的距离拉近,欲塑造一个经济富裕的国家。但,个人的贫富差异并不是他人可赐予,可更变的。这都要视自己的福报因缘。佛陀说过贫穷是人生之苦事。
 
「世间贫穷苦,举贷他钱财;
举贷钱财已,他责为苦恼。
财主往求索,因此收系缚;
此缚甚重苦,世间乐於欲。」
 
华人向来都说富贵由命,而佛教相信富贵由人。有关这一点,佛教即於业来解说个人富贵的由来。
 
佛教的业报思想
 
说到业报就联想到轮回,讲轮回就得牵连到因果。业报轮回及因果这三相是互相影响,合为一体。就好比讲有情众生,是靠物理、生理及心理三方面的和合,才名为众生。佛教的业与因果论成为建立道德理念的基本法。所谓的善恶亦是从业与因果开展出来的现象论。
 
深信因果决定,是佛徒们的根本态度。佛法所说的义理,在世俗的真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论解脱说轮回,及世出世间的果报,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显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这道理是决定不虚。
 
业的解释为身语意的造作。凡是顺理利人的造作,名之为善业。若是违理损人的造作,是恶业。善业有引生乐果的力用,恶业亦有引生恶果的力用。此种现象即为业力的营运操作,而这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能够在时间及空间里,衍生不断地操作,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三世因果。只要过去的善业还没有给邪见损害,恶业也还没有以修善法来对治,纵然是事过境迁,经千万一大劫,也不会消失,待因缘成熟时候,决定感受果报不虚。
 
学佛的人明了这善恶业果决定的道理,就能够信受不疑,即是於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见。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知道掌握自己的基础,懂得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乃至转染成净,圆证无上的佛果。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运。
 
致富之道∶三福业 (Tinna Pubba Kamma)
 
佛陀教导众生对生命要抱著充满希望的态度来看待。知道此时此生的不如意,就要随顺佛陀的教诫,进修三福业,肯定能从困境中挣脱出来,走向福祉之道。可以说三福业确实为在家俗士修福发财的正当途径。所谓的三福业,即施业、戒业及禅业。
 
1。施业∶以欢喜心行布施,将自己的财物、体力、知识与精神分享给他人。向来都称「助人为快乐之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了布施的情操,就会显得人世贫乏无味。社会治安,皆因了贫富差别的鸿沟,引生种种问题。若要国泰民安,太平生活就要有施舍的精神,才能促进民众的和睦与团结。
 
2。戒业∶此是个人遵守道德生活的清规,也是行为的准绳。在这个道德意识腐败的时代,出现的杂乱混扰局面,的确需要推行持戒的风气以促进社会的安宁与太平。要持戒就得明白以感恩的心受持净戒,恒常保持谨慎的心态来约束自己的行动,语言及意念。处世须以利生摄众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众生。莫作非分的作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理念,使达到和乐善生的境域。从中自然能感招德惠,享得心安理得之福。故说「平时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就是持戒所带来的吉祥功德。
 
3。禅业∶这是提升心灵及调理精神的一门修行法。现实生活弄得人心惶惶,城市人在生活压力下逼到神志不清,弄跨自身,得神经病。据说进入二十世纪,将会是精神病大肆行道天下。若要避开这世疾就得学习修禅,以备万一。
 
禅修为生活之道的艺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甘霖,亦是精神的最佳粮食。人是难以满足於现状,不能安分守己,往往喜欢任心纵欲,攀缘外尘。佛说: 「欲不断、尘不出」,要想生活的自在与快乐,就要以一颗精进之心学习禅定,以止观二法修证,使心从一切束缚,诸如欲望及烦恼中摆脱出来,得到自在与清凉。并以智慧作导首,念念自在的生活。
 
除此以外,佛陀以施、戒、定三福业为纲要扩展到十福行,以十福行引领众生到达圆满福祉的境域。这十福行与北传的「普贤十大愿」同是一体,是学佛者以大行大愿去实践与修持的臻善道法,也是修善积德灵修上的理想方法。所谓的十福行即∶
 
(南传) (北传)
(一)布施、广修供养
(二)持戒、称扬如来
(三)禅定、告解业障
(四)礼敬、礼敬诸佛
(五)利益、恒顺众生
(六)随喜、随喜功德
(七)回向、普皆回向
(八)闻法、请佛住世
(九)说法、请转*轮
(十)正见、常随佛学
 
修持三福业所带来的成果,各有不同。众所周知一个慷慨好施的人,他的回馈是获得大福报,生活富饶。好德之人必然会注重於持戒,以获得心灵及人格上的提升,使得自身拥有清高品德。智者求於聪慧,能灵敏醒世的过活,清澈明朗如晴空万里的心性度日。人生拥有这三成就也就是达到安居乐业,福至心灵的悟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就是生命的建筑师!
 
智者勤积阴德;愚者坐享福报!
有福无慧就会尽情享受,
造业折福、消尽福报,
故福慧要双修!
要怎么斩获,先怎么栽!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说吉话祥 四 择邻安适处 Patirupa-desa-vaso ca
下一篇: 说吉话祥 六 立志於正途 atta-sammāpanīdhi ca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说吉话祥推荐阅读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诸王子出家得度
• 星云大师:宣扬人间佛教学作人间菩萨
• 星云法师:孝顺要及时
• 星云法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 星云法师:富有富的愁,穷有穷的乐
• 星云大师:孩子的教育问题
• 星云法师:文人与禅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 星云大师: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 星云法师:为教师祈愿文
•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四)
• 星云法师: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定弘法师:这是凶兆还是吉兆?
• 海涛法师说故事:求一个发财梦
• 因行果
• 印光法师:有权力者救人救世则易,害人害世亦易
• 蔡礼旭:仁德之人必谦卑
• 星云法师:真正的因果内涵,不见得人人能懂
• 印光大师:寺庙中一针一草,皆为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设
• 摩那斯龙王
• 必才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 冬瓜印子
• 慧净法师:陀罗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大乘起信论浅释(上)
• 印光大师: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
• 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七)
•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有五种功德
• 宣化上人:这样读书三遍就永远不会忘了
• 净界法师:你不处理过去,你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
• 印光大师: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 星云法师:吃亏的奥妙
• 印光大师:今之人稍聪明便狂妄
• 学诚法师:缘分由什么决定?
•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除心魔用这四种方法就对了
•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
• 海涛法师所传最完善的施食教学
• 星云大师: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 印光法师:能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者,方为真念佛人
::佛学大辞典 ::
  • 译经
  • 肉食妻带
  • 十心
  • 五种法师
  • 依样画猫儿
  • 十种大乘论
  • 火头
  •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 昭玄十统
  • 赤肉团
  • 伐阇罗弗多罗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 穿耳客
  • 华盖
  •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 金刚萨埵
  • 不获
  • 隆福寺
  • 发心
  • 大总相法门
  • 安格德
  • 五十天供
  • 翅由逻
  • 独觉应
  • 阿奢理贰伽蓝
  • 瓦西利耶夫
  • 结要付属
  • 三从
  • 太子瑞应本起经
  • 九乳梵钟
::学佛推荐 ::
• 戒闻利身
• 进德之道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什么是五戒?五戒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端正的真义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口业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