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星云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星云法师”的文章

星云大师: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类别:星云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本经所讲的菩萨应觉悟的八事,第一觉说的是佛教世间观;从第二觉至第七觉说的是佛教人生观;最后的第八觉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我们阅读本经,从开始到结束,都讲此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脱,三界要离开,好像本经是小乘出世的思想,但本经的宗要是要学者有大乘普济的悲心,在世间愿代众生担当苦难,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学小乘,光求自己的解脱,对于如何救济世间,一点热情也没有,那种独善其身的生活,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色彩。但到了大乘行者,自己不但要求解脱,而且要更进一步地实践救人救世的悲愿,向社会展开普济的活动,这才是本经的主旨和心要。

  佛陀说法大多以比丘为对象,但这部《八大人觉经》确是着重在家佛子的经典,说明在家学佛的居士如何改善生活,如何认识世间,以及如何普渡众生。

  本经的经文虽简,但确实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从本经的思想体系来看,是要修学菩萨道的行者先从小乘入门,对世间虚幻不实的名闻利养能够放下,给身心一种彻底的磨炼,等到不会再被世间染污的时候,再活活泼泼的应现世间,做解救世间的工作,这才名为真正的菩萨!

  无论是小乘行者要脱离世间也好,大乘行者要救济世间也好,大小乘行者对世间的“生死炽然,苦恼无量”,是有着共同的看法。

  众生在生死轮回之间营营扰扰,身犯杀盗淫,心患贪瞋痴,造作的无量无边罪业,像无常的劫火,炽烈的燃烧着这个世界,燃烧着我们的身心,使遭遇无量无边的身苦与心恼。

  说起无量的苦恼,在经里不时提到二苦、三苦、八苦等等,总之,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在前文也说过身体有老病死的苦,心里有贪瞋痴的苦,家庭有恩爱别离、眷属不和的苦,社会有求不得、怨憎聚会的苦,国家有刀兵盗贼的苦,自然界有水灾、震灾、风灾的苦。苦,紧紧的控制着世间,逼迫着众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苦。

  人生是苦,但我们要问:苦是从哪里来?苦是从多欲来的。多欲是从哪里来?多欲是从我执来的。我执为何会聚苦?因为我执和法执的关系不协调。有的苦是从我与物而有的,因为所希求的物质不能满足所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他而有的,因为我与人来往发生磨擦的关系而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身心而有的,因为老病烦恼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有的苦是我与欲所产生的,因为内心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才有的。我人既为苦恼所包围,无论是什么人,要求脱苦,都是共同的愿望。所以菩萨的责任,就是要能发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讲到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就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一种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紧。

  发心先救度自己然后救度他人,这是说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恼众生,自己不识水性,不会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济一切众生,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另一种先度人,己未得度,先来度人,这才是菩萨发心。学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菩萨离开众生,也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发大乘心”,什么才是大乘心呢?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菩萨,小乘是指声闻与缘觉,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不能载物;缘觉自度兼度亲属,好比鹿车能载少物;菩萨自度复能普渡众生,好比大白牛车,能载种种货物,此处所讲的发大乘心,也就是发菩萨普渡众生之心。

  大乘心里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所谓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哪能经过那么久远的考验?经里说,世间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哪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做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觉得是应该的。本经的“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于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无非是佛陀有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昔日舍利弗在因中修行时,回小向大,转发大乘心,当他正要进入菩萨第七不退住的时候,天人来试探他的大乘心了。天人化为一个孝子,坐在舍利弗经过的路上啼哭,舍利弗见到时就上前问道:

  “请问大德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为什么在这儿哭呢?”

  “不关你的事,请你不要管!”化人孝子说。

  “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专爱为人排难解纷,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或许能帮助你!”

  “我的问题,怕你不能帮助。”

  “你说来听听!”舍利弗催促着。

  “唉!”化人孝子叹息道“我的母亲染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必须活人的眼珠熬药才能治,而且必须要修道的圣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珠已经很难找了,何况是要修道的圣者,这到哪里才能找到呢?想到我那病重的母亲就要死去,我怎不伤心流泪?”

  舍利弗听后,微微一笑,对化人孝子说道:

  “请你不要难过,我能帮助你!”

  “真的?”

  “一点不假!告诉你,我已经是证果的圣者,我已发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都已布施给众生,我正想有机会将此身体,甚至生命布施给众生,请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救活你的母亲,你就来挖我一个眼珠去吧?”

  舍利弗说着,把头偏过去,但化人孝子摇摇手说:

  “那不能,我怎么敢挖你的眼睛,这不犯法?假若你真愿意救我母亲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珠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他说得有理,随即勇猛的把左边的眼珠用手挖出,交给化人孝子道:

  “把此拿去,祈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哪知化人孝子不肯接受舍利弗给他的眼珠,连忙摇手道;

  “糟啦!医生说,煎药治病,要右边的眼珠才有用,左边的我要了做什么呢?”

  舍利弗一听,大惊失色,心想:“这真糟糕!左边的眼珠挖下来,还有右边的可以看,现在怎么办呢?”他怪自己粗心,当初怎么没有问他一下。

  舍利弗又再想想,修学菩萨道,发大乘心,过去的圣者,舍头目脑髓,经过多生多世,为什么我不能?救人救到底,左边的眼珠既然没有用,右边的再挖下来给他就好。因此不等再问,他又勇猛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化人孝子。

  化人孝子把眼珠往手中一接,放在鼻上闻一闻,随即往地上一掷,并用脚踏眼珠,大骂道:

  “你是什么修道的圣者?眼珠这么腥臭难闻,怎么可以煎药给我母亲吃?”

  舍利弗的眼睛是瞎了,看不到东西,但舍利弗的耳朵是很好的,他听到化人孝子骂他的声音,听到化人孝子用脚踩踏他眼珠的声音,舍利弗灰心了,他心想,你要活人的眼珠,我因为发大乘心,普济众生,愿意把眼珠布施给你,左边的你不要,右边的你嫌臭,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你还骂我……

  对度众生的热情已经感到万念俱灰的舍利弗,觉得众生难度,不愿再发大乘心了。

  这就是舍利弗往昔因中一段修行的经过。

  可见大乘心难发,但我们不要畏难,假若能做到《金刚经》上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能离此四相,则大乘普济众生的心就好发了。

  利他应该有赴汤蹈火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欢喜的代众生受无量无数的痛苦,这才是大乘菩萨行者。

  佛陀当初出家所发的四种愿心:㈠愿济众生困厄,㈡愿除众生惑障,㈢愿断众生邪见,㈣愿度众生苦轮。这四种愿心,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心。

  《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普济一切的心!

  像文殊菩萨的大智,像普贤菩萨的大行,像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像地藏菩萨的大愿,这都是发大乘心的代表人物,值得我们去效法!

  综结前面所说:愿意自己脱苦,这是每个人的希求,当然也有下劣众生不望脱苦的,更有喜欢坐牢的人;愿意别人脱苦,这是有大善心的人;愿意代众生受苦,这就非发大乘心的菩萨不可了。像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都是发大乘心的菩萨,他们都能“令诸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识活动之动物)“毕竟”能获得清净解脱涅槃的“大”安“乐”!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星云大师: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下一篇:星云大师:给父母寿诞的祈愿文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星云法师推荐阅读
• 印光大师:对发心皈依弟子的开示
• 印光大师:宗家语句通是教人参的,须有悟处,方可彻知
• 印光大师: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 高僧大德对印光大师的高度评价
• 印光大师: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
• 印光大师:念佛亦能开悟。若无信愿,则断难往生。
• 印光大师:论真俗二谛
• 印光大师舍利灵变记
• 印光大师:不可流通的文字书籍勿再印刷,可焚烧之
• 印光大师:富贵病的两大病因
• 印光大师:一切时、一切事均可念佛,不只跪念有益
• 印光大师:专念他佛有哪三种念法?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妙莲老和尚:你想要消业障增福慧吗?
• 达磨
• 白塔寺
• 甘丹寺
• 吽
• 修罗窟
• 福德资粮
• 可真点胸
•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 印光法师文钞:印光大师说念佛没有真信切愿不能往生
• 蔡礼旭:《了凡四训》学习分享(二次宣讲)第二集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9
::法师开示 ::
• 印光法师:凡白话中,举佛经、儒书中话,当先出原文
• 宣化上人:佛和魔不同之处----佛有慈悲心,魔有嗔恨心
• 印光大师:富贵家子弟,越富贵,越要勤学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五十四
• 印光法师:不可忤逆不孝,杀过去父母亲属,以奉养现在父母
• 宣化上人:辨别禅定境界真伪的的方法
•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的特点是什么
• 宣化上人:用智慧管理大众饮食
• 星云法师:如何坐禅
• 海涛法师:经常做施食,你才有这个梵天的威德
• 印光大师:城隍,知佛法之人,决不肯为
• 净界法师:折伏现行烦恼临终正念往生
::佛学大辞典 ::
  • 无说相似过类
  • 赴应寺
  • 慧印
  • 师子吼
  • 檀耳
  • 息灾法
  • 布特宁格
  • 有无四句
  • 香象渡河
  • 索诃
  • 道丕
  • 焦山
  • 羯尼迦树
  • 弘忍
  • 破邪论
  • 僧伽
  • 见桃录
  • 别羯磨
  • 观志
  • 茶礼
  • 钟梵
  • 二师
  • 修定三障
  • 草衣文殊
  • 五百毳徒
  • 六现观
  • 宗门十规论
  • 景川和尚语录
  • 功德品
  • 九种世间
::学佛推荐 ::
• “家庭精舍” 中国当代“佛化家庭”研究(陈坚)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 什么是六道?六道是什么意思?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在网络上轻率发言果报非常可怕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获好名声之道
• 五种非人
•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 离人我是非之道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