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基础佛理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基础佛理”的文章

学佛入门 (净空法师)

类别:基础佛理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学佛入门

净空法师主讲

黄志生记

——弘法三十年心得——

昔人学佛,首需五年学戒,此是佛陀教育新生训练,遵守老师教诲,福慧双修。修福即是为常住作务、护持道场,修忍、修定;修慧即是依止明师,依教奉行,不得违失。

亲近善师,必要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才能出离毕业,开始参访游学,增广见闻,成就圆智。当然,比起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明心见性后,才离开老师的能力,是相差很远。不过,能够有一点辨认佛法正邪的能力,已经是相当难得。因为有此学习基础,才可以涉及各种经论,上求下化,自利利他,根境相接,不致迷惑颠倒。如果没有忍、定、慧的基础,即从广学多闻入,其结果正如清凉大师所说:‘增长邪见’。须知佛法的修学,不同世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世间的学术是可以广学多闻,增长知识;修行人则是求日日减少烦恼习气,远离妄想执著,培养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即是四智菩提。否则,像现前世间有些人,学佛就像学世法一样,所求只是增长佛学常识,无益于三学。佛法修学的目的是三学:‘戒、定、慧’,但是真正的目标,是在‘智慧’,智慧就要从甚深的禅定中求得,可是禅定又要从戒律上栽培。所以,戒是手段,定是枢纽,慧是目标。有了智慧,一切生死,六道轮回等问题,都能够解决,可见修定的重要。修定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把我们的妄想、执著、知见舍弃掉。如同般若经说的‘般若无知’,心经所讲的‘无智亦无得’,自心恢复本净,真智自然现前。我们今天‘有知’、‘有得’并不是究竟法,真正的究竟法是‘无知亦无得’。

基于此,古人修学不论在家出家,都应遵守五年的基础教育。教下基础教育,多由读诵大乘入门。读经、背诵经典就是修慧。像沙弥律仪就著重福慧双修,十戒、二十四门威仪是自己生活行为守则,实践力行的规范。除道场作务之外,就是读诵主修经论。如华严宗,就必须要读诵华严经;天台宗,读诵三大部,如果五年还不能背诵,就不能算有成就。背诵的目的是戒定慧三学圆修圆证,因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无知’、‘无智亦无得’。

背诵经典何以是三学圆修呢?当知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大乘戒。我们读经时,心里不起任何妄念,就是‘诸恶莫作’。经典是佛陀从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言,是善中之善,读诵正是‘众善奉行’。又念诵时要专心致志,不能心有二用,这就是修定。念经时自始至终念得清楚分明,没有念错、念漏或颠倒,这就是修慧。所以说读诵经典,即是戒定慧三学同时圆修。然读诵时不必求解,思惟经义。因为一落入意识——分别、执著、妄想——戒定慧三学全被破坏,就跟一般人念世间书是没有两样。要知道,‘经典’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讲法的,是活句。如果有意义、有讲法,就是死句。经典在应用时,必然是活活泼泼,依之生起无量智慧,所以读诵时,是用它来修清净心、平等心,戒定慧三学的,无需急急求解其义也。若是真的开悟以后,再看看各家注解,会发现每个时代地区适用之无量义,自有体悟处,这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的真实义。‘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无知’是‘实智’,‘无所不知’是‘权智’,也就是在应用时无所不知。悟入之后,经典展开,可依听众的程度,深浅长短的讲,没有不自在的。这就是依释迦牟尼佛的言教,引发自性的智慧,而不是解释经典的字句名相,这样自己他人才能真正受益。如果说,没有经过这种基础——根本智——的训练,拿到佛经,充其量也不过是世间书。所讲解的纵然依照古大德的注解,也是讲到皮毛,因为古德的心得体会不到,佛的真实义,又怎么会晓得呢?由此可知,基本训练实在太重要了。

有一些同修听到要背诵经典,都很害怕。可是不用这个方法,我们的根本智、戒定慧又到那里学呢?华严经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读经是圆修,戒定慧一次完成,这是圆融的修法。在生活方面是有次第,戒定慧依序的完成,这是行布的修法。但是不管用何种法门,用什么经典,所谓‘法门平等,无二无别’,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求戒定慧、求解脱,求明心见性。而读经既然是圆修的方法,所以经典的选择,份量要适中。例如‘心经’一遍才三分钟,时间太短,就达不到效果。古人多半采取‘法华经’、‘楞严经’,念一遍大约五、六个小时,以此摄心,效果就很大,积以岁月,功夫(心身清净是功夫)当然不可思议。但我们生在工业社会时代,不论在家出家,生活都很忙碌,要选择大部经典来读诵实在有很多困难。若能每天读经两小时,放下妄想来修‘戒定慧’,已是很难得了,所以选择经典是入门第一课题。确定了经典,每天至少从头到尾要念一遍,一直念五年,其它的经论暂时放下,‘心’才能真正的定下来。五年以后,再看一切经论,自然能明了,因为定能开慧,这就是佛法的基本教育。我们今天没有受过这种训练,心里永远是乱糟糟的,看一切经论都很茫然,即使努力勇猛精进,一生仍然不能成就。

若发心专修净土,后学恭敬介绍读诵‘大乘无量寿经’。夏莲居大士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梅光羲(李炳南老居士之师)称之为无量寿经九本中最善之版本,又说:‘欲宏佛法于今日,必须提倡净土;欲弘净宗,必先弘此经。果能人人持诵,则因果自明,身心自洁,劫运自转,太平自至。盖统摄二谛,未有明备简要若此者也。’以其份量适中,不长也不短,大概念一遍要一个半小时,念熟了只要四十分钟。在海外深盼侨胞子弟能读诵此经,因有(一)不忘国语,(二)不忘中文,(三)熟悉文言文,(四)通达佛法等四大殊胜利益。念经就是念佛,经中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阿弥陀佛殊胜功德,说得很清楚。楞严经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读经就是忆佛,心里不起念头则已,起念都是西方极乐境界,这就是相应,就是一念,就是一心。从前善导大师,教我们念佛三个要诀:‘身专礼阿弥陀佛,口专称阿弥陀佛,心专想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若是专修,一百个人修一百个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往生,万修万人去,没有会遗漏的。相反的,若是杂修,也就是念佛以外又参禅、又学教,又持咒、又拜忏,又做法会;心不能专注,大师说这种修法,一万人中难得有二、三人往生。我们晓得,在传记中说,善导大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自跟我们说的,不容许丝毫怀疑。而且,无量寿经所提示的修学宗旨,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跟善导大师所提倡的专修,正好不谋而合。

佛法的修学,不管任何宗派,一定要具足理论、方法、境界三个条件。如此修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我们就以本宗(净土宗)来说明。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提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经训,可见专修的重要。至于‘专’,前面说过,就是身口意全部摄在阿弥陀佛的境界上。而发菩提心呢?蕅益大师在要解中告诉我们说:‘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样的说法,古来的祖师大德从来没说过,而蕅益大师却一语道破。‘要解’,印光大师曾赞叹说:‘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来,为弥陀经重作注解,亦不能高出其上。’真是赞叹到极处,由此可知,要解的每一句话都值得留意。再仔细的观察,蕅益大师说的到底有没有过分呢?我们翻阅大乘经典来研究,就会发现他说的非常真确,因为‘无上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求生西方净土,就是‘一生成佛’,也是名符其实的‘即身成佛’。可以说,西方净土所成的是圆教‘无上正等正觉’。可见蕅益大师的话恰当好处,一丝毫都没有疑惑。现在方向、目标都明白清楚了,这个法门究竟在佛法中是什么地位?若能阅读所有大乘经典,一定会发现,佛说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人说是银河系,有人说比这还要大,但是不论如何说,都是很广大的区域。可是阿弥陀佛的教化区,不只是极乐世界,而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没有一尊佛不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这种事实必须清楚,就会感觉到阿弥陀佛,就像诸佛世界里面的一所佛教大学的校长;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阿弥陀佛派到各地招生的负责人,劝导十方众生同生极乐世界,一生圆成佛道的使者。所以,阿弥陀佛实在太伟大了,念一尊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生一切诸佛刹土。并且,西方世界是很容易去的,不像其它诸佛世界的条件很苛刻,想去也未必去得了。这样一想,有谁不想求生西方呢?

诸位善友,我们十分庆幸,得遇此第一无上法门,誓愿见佛往生,发心专修专弘。深体彭二林之言:‘此实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也;然则遇此经者,可不宝诸。’今日缘熟,敬以此法虔诚供养与会四众,普愿同修同弘,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证圆满无上菩提!

【注:净空法师多次宣讲无量寿经,均有录音带流通,如香港宣讲计四四卷、新加坡六0卷、加拿大五二卷(以上每卷60分钟),台湾第一次宣讲九0卷、第二次宣讲一0七卷(每卷九十分钟)......等,可供参考。】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谈因果 (净空法师)
下一篇: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徐恒志居士)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基础佛理推荐阅读
• 净界法师:忏悔后,从八个方面证明你业障减轻了
• 净界法师: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 净界法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
• 净界法师:人生一半是来还债,另外一半是开创未来!
• 净界法师:为什么他会跟你做夫妻?
• 净界法师:想知道来生是什么样吗?这样看比算命还准确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一卷
• 净界法师: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净界法师:很努力地工作,为什么就赚不到钱?
• 净界法师:认识生命真相—造作业力
• 净界法师: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 净界法师:“菩提心,利他,结善缘,回向”之关系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饿鬼害人是否会业加一等?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 室利哈利孟地尔寺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六十七集)
• 阇那崛多
• 刘素云:一篇敬师文略表弟子心
• 形身
• 海涛法师:为什么叫作大势至?无论祂走到哪里,大智慧的光芒必能催破地狱
• 海涛法师:慈悲的生活
•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 慧净法师: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鬼比人多,人造罪业便堕到鬼道而不能自拔
• 海涛法师:礼敬僧伽与袈裟,消灾延寿,一切满愿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 学诚法师:拥抱逆境才能感悟人生
• 净界法师:几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你可以带走?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 星云大师:男人心事
• 圣严法师:出家人出家剃发有何深意?
• 明证法师:念佛波罗蜜 中
• 印光大师说佛陀之孝贯通前世来生远胜凡人
• 圣严法师: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 宣化上人:墓中僧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普被三根
• 印光大师:为什么念佛不可求圣境界及神通
• 海涛法师:福报从布施、持戒、忍辱中来,平常就要做
• 星云法师: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佛学大辞典 ::
  • 冥权
  • 杨柳观音
  • 长庆院
  • 一夏九旬
  • 圣护院
  • 女子六欲
  • 孚公摇头
  • 七分别
  • 十一门科
  • 静蔼
  • 如意通
  • 三圆满
  • 弥兰陀王
  • 所薰四义
  • 愚夫所行禅
  • 檀像
  • 三学
  • 智称
  • 汾阳四句
  • 他作供养
  • 圆闻
  • 十七群比丘
  • 云门三病
  • 何履那
  • 一切流摄守因经
  • 一心五行
  • 唯嫌拣择
  • 普光
  • 二重曼荼罗
  • 万法一如
::学佛推荐 ::
•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
•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什么是六道?六道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信心
• 关于“佛化婚礼”答网友问(宗舜法师)
•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