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光教科书 >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的文章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四课 佛教与艺术

类别: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十四课 佛教与艺术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当人类开始迈向文明,便有了各种艺术的活动。艺术也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佛教因为具有深奥的经教义理,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块光彩夺目的艺术瑰宝,例如:在文学方面,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本身就是瑰丽的文学作品,为历代文人所喜爱。《百喻经》被译为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是世界公认的文学佳作;叙述佛陀本生故事的《本生经》是著名的传记文学;《大宝积经》有如单元剧;《普曜经》是长篇故事;《须赖经》是小说体裁的作品;《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半戏剧体裁的佳作;二世纪马鸣菩萨著作的《佛所行赞》是长篇叙事诗;以舍利弗与目犍连为主题而编成的戏曲,及以佛陀之弟难陀的故事为题材所作的美丽诗篇〈孙陀利难陀诗〉等,是印度古文学的先驱。其它诸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都是优美的佛教文学。
  
  在戏剧方面,佛教善于运用譬喻、寓言、故事等文学形式来说明教义,而戏剧从佛教中取材,因此提高了戏剧的层次,也达到戏剧教育、歌舞、唯美、象征的特色与优点。现今流传的著名戏剧如「三藏取经」、「目连救母」等,其戏剧结构、故事来源、思想内涵等各方面,都受到佛法的影响。
  
  佛教不仅丰富了戏剧的题材,提升了戏剧的境界,甚至近代新兴的「第八艺术」──电影的声光特技效果,也是受到佛教三千大千世界、无量诸佛国土等天文思想与宇宙观的影响,因而开阔了思想空间,创造出许多富于想象、变化的戏剧效果。
  
  在绘画方面,据《律藏》记载,须达长者布施只园精舍后,曾请教佛陀如何装饰寺院,佛陀教以青、黄、赤及彩色绘图,这是后世壁画的滥觞,也是绘画的起源。佛教东传后,明帝命人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建佛寺,于其寺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这是中国最初的佛画。南北朝以后,擅长佛教绘画的名家辈出,如东晋的顾恺之为瓦官寺画维摩诘像,令观赏者络绎不绝;唐代的吴道子画「地狱变相」,使屠夫、渔民忏悔改业;诗人王维也因亲近佛法,将其悟境融入画作。此外,画僧中亦不乏才华横溢者,如临济宗廓庵的十牛图、沩仰宗慧寂的圆相图,两者皆别树一帜,充满无限禅机。明末清初的四大画僧,尤以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最为著称,以画法阐明佛理,融禅法于渲染的绘画技巧中,有各种译本流通,为画家所必读。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经弘布流通的需要,于是与中国传统书写方式的书法结合,因而书法家受到佛法的薰陶,常以佛教为题材来丰富书法的内容,使得中国的书法艺术更增意趣与内涵。历代著名的文人士子,多以抄写佛经提升自我的修养,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苏东坡、赵子昂等人,都有关于佛教的书帖作品行世。佛教的僧侣中,也不乏精通书法者。如南北朝的智永禅师,创作真草「千字文」、「永字八法」,不仅统一各家草书,也被后代书法家奉为典范。
  
  佛教在广大群众中的推广和普及,除了佛经的翻译外,也多采用各种弘化的方法。例如:经文的朗诵,梵呗的歌唱,经文敷演成通俗的故事。在这三种弘化的方法中,前二者就是现在大众所知道的音乐。
  
  传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佛教徒为了表达宗教情感,以之赞美、歌颂诸佛菩萨,而得无量功德,如《法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音乐的功用很大,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尤其在宣传佛法上占著极重要的价值。尤其佛教音乐庄而不刚,柔而不弱,清而不燥,凝而不滞,能令闻者生起清净之心,故以音声作佛事,无远弗届,不受时空、环境及国籍的限制,更能达成弘扬佛法的任务。因此,佛教在中国的唐、宋、元各代的寺院渐渐发展并流行一种应用梵呗歌调来宣讲佛法的「说唱艺术」,名为「俗讲」,吸引许多民众前往聆听,被视为一种动人的歌唱音乐。这些历史陈迹,后来都在石窟艺术中被发现;「敦煌变文」和「经变图」就是古代僧侣将佛教经义透过图文说唱方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记载。从经变图中,可以看见庄严舞伎、管弦乐队罗列,供养曼妙的舞姿,演奏天国的音乐。如今敦煌变文与经变图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珍贵伟大的宝藏,这是佛教音乐发展的莫大贡献。
  
  佛教在舞蹈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舞蹈本是佛教徒借以表达供养三宝的诚心以及闻法欢喜的感受。在佛教里,以歌舞供佛的天人称为飞天,飞天曼妙轻盈、飘逸优雅的身形,以及佛经中诸佛菩萨柔软多变的手印暨安详端庄的威仪,本身就是一种最美妙的舞姿,而身上披戴的串珠璎珞灿烂缤纷,手中所持的庄严法器五花八门,更是引人遐思向往,凡此都为后世舞者所竞相摹仿,除了增加视听上的美感之外,更拓展了舞者与观众心灵的交流,无形中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内涵。
  
  绘画与雕塑、建筑同为「视觉艺术」的三个主要类别。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绘画,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渊源深厚,例如享誉世界的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石窟,称得上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于一身的综合美术馆。石窟内部不仅保存有丰富的佛像雕刻、装饰、壁画等,充分显现出佛教艺术的综合风貌,其间并收藏各种经典、佛画、佛具及寺院文书等,实为震撼全世界的文化宝藏,在中国学术史、文化史、佛教艺术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千多年来,由于佛教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不仅对传统八大艺术产生极大影响,乃至工艺、书法等艺术,也因佛教而更臻于真善美的境界,并且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佛教在艺术上的成就,实乃中国文化之光,也是世界人类共同的宝藏。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三课 佛教与农林
下一篇: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五课 佛教与文学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推荐阅读
• 我们修行的功夫,是以这个为标准
• 这是讨命债
• 三餐服毒,真有道理
• 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
• 他把害当作好,把好当作坏
• 积非成是
• 真正学佛人,对死亡没有恐惧
• 慈悲就是爱心
• 绝不被他扰乱
• 灵魂没有死
• 不能忍的决定不是人才
• 因果报应的事情,他亲眼看到,不能不信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可漏子
• 宣化上人:寿夭穷通,皆不出轮回
• 印光法师:自誓受戒
• 印光大师: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决定求生为事,即所谓舍本逐末也
• 蔡礼旭:《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
• 海涛法师:一颗调柔的心-1
• 韩国佛教
•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 他缘
• 印光大师:时值末法,茫茫众生,如盲无导,怎样认清邪魔外道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 学诚法师:长长的回乡路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两位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
• 星云法师:欢喜与融和
•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附录一 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 学诚法师: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构建和谐和平社会
• 寂静法师:生命究竟如何才能产生价值?
• 圣严法师: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 证严法师:小男孩的愿望
• 宣化上人:教育始于胎教
• 海涛法师:僧不分在家出家,大家要具足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的能
• 学诚法师: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 学诚法师:抄经时应持何种心态,是否什么都不想?
• 宣化上人:学佛要修戒定慧
• 海涛法师:民间红头道士带人家观落阴牵亡魂,可能吗?
• 印光大师:且勿谓《观无量寿佛经》所说,下品皆是造业众生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成功的观念
::佛学大辞典 ::
  • 平川彰
  • 拉森
  •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 君名
  • 兜率天子
  • 阿诣罗仙
  • 所立
  • 众香国
  • 心性本净
  • 相亲处
  • 保福院
  • 给孤独园
  • 真言乘
  • 抟食
  • 末摩
  • 到彼忌
  • 世尊
  • 竖出
  • 一面
  • 诸法无相
  • 二藏
  • 八寒地狱
  • 大乘对俱舍抄
  • 火舍
  • 无覆无记
  • 佛印
  • 随难别解
  • 魔王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 王
::学佛推荐 ::
• 婚姻、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
• 什么是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什么是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
• 提倡在家学佛
•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 佛化家庭-在家修行问答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佛教的婚姻观(宽运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