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学诚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学诚法师”的文章

学诚法师:如何待人接物?

类别:学诚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1、网友:法师,对于家庭、工作、待人、处物,应该以何智慧指导?

  学诚法师:多看他人的长处,常思自己的不足,则开万善之门;懂得体会他人的付出,常怀感恩之心,则是快乐之源。待人处事,不要只看眼前,多思考前因,多想想未来。

  2、网友:师父,请您讲讲与人相处中应如何去说话,持什么原则?

  学诚法师:以利他为原则,该多说就多说,该少说就少说,该赞叹就赞叹,该批评就批评。

  3、网友:请问我们如何做到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如果那样岂不是活在相对的真空里面?别人的偏见也会造成即使主动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不领情甚至不愿意你来帮她!望法师指点迷津!

  学诚法师:并非完全不理会别人的看法,而是不因别人的看法而起烦恼。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把握好自己的“道”,故先寻求自己立身行事的方向和标准非常重要。

  4、网友:法师,信任所有人不防备对吗?受到伤害也要坚持吗?

  学诚法师:慈悲与智慧并重,才能做到内心清净又坚定。先要多结交善友,在善法的环境中不断增长悲智。

  5、网友:请教大师,如果因为执着而伤害到一些人,放下执着又将会伤害到另一些人时,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要看如何利益到的人更多、更长远。

  6、网友:如何才能既坚持自我,又能让他人理解自己,大家都和睦开心呢?感恩法师!

  学诚法师:“君子和而不同”。和睦,不一定要相同,既不必要求自己与他人一致,也不必强求他人的认同。

  7、网友:感恩师父,怎么避免说话太直,得罪别人呢?

  学诚法师:怕得罪别人的心态,还是以保护自我为出发点。要有真正利人的心,再以智慧抉择说话的方法、时机。

  8、网友:师父好,在和人相处的时候,自己容易受到他人个性的影响,难以自然的表现自己,无论是想法、说话方式都会有被他人约束的痕迹,应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重点不在于是否能充分表达自我,而在于能否从中学习到他人的优点,自己的言谈是否能利益到对方。

  9、网友:我努力的改变自己,改掉缺点,可是同学之间仍然存在些猜疑、不满,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我们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不必把他人的情绪当作自己行事的标准,只要把握好自己做事的动机,尽心尽力去做了,便无愧于心。

  10、网友:大师,人怎样做才算是通情答理?弟子很疑惑,无论干什么都不能让大家满意。

  学诚法师:首先去了解一下大家不满意的原因,看看是否自己有考虑不周之处;其次,一个人做事,无论如何也很难令所有人都满意,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好。

  11、网友:请教法师,“总想让人喜欢”有什么不对吗?我总是希望被周围的人喜欢,而且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学诚法师:总想让人喜欢,就等于把快乐的钥匙交到別人手里,人就难以自主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很多人痛苦的原因。

  12、网友:请教师父,如何让心软化?如何正确使用心里的明镜改善自己度化亲人?感恩师父!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心中的明镜,是来照自己的,而不是照别人的。律己严,待人宽,乃为人之道。

  13、网友:法师,若是对方不怀同情心,总是怀着高下心,如何与他相处呢?

  学诚法师:若能放平自己,外在便无高下。高下本身就是比较出来的,你的心平了,对方和谁比呢?真正的修行,不是要改变他人,而是要改变自己。

  14、网友:法师,一般我遇见不喜欢的人就不会跟他有任何交际,包括说话。当然我也不会说对方的坏话,但就是不愿意理会他而已。这样做是不是太差劲了?求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但我们看待他人,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面。对喜欢的人,只看到优点;对不喜欢的人,只看到缺点。然后,这种看法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标签”,于是我们总是活在偏见、误解、妄想之中。

  15、网友:师父,佛教注重与人结缘,结善缘,可是我人缘不太好,该怎么改善呢?

  学诚法师:为人处世常换位思考,多为他人付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16、网友:法师,有时在和别人叙述事情的时候难免会涉及到他人的是非,这种口业该怎么消除?

  学诚法师:“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谈论任何一件事情,先反省自己做了多少、做得如何,勿妄评他人是非;无益之事,少说为佳。若确有必要则反映事实,当怀自省、惕励之心,放下对他人的轻视、评判之意,如实而言。

  17、网友:法师,如何看待不喜欢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学诚法师:喜欢不喜欢,总是在变化。喜欢的可能变为不喜欢,不喜欢的也可以变为喜欢。无常的情绪,不足以作为行事的准则。

  18、网友:法师,当做一件经常反复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时,会时常感到烦躁和不耐烦,不愿意去做。可是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这时候很痛苦!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天天重复的事情,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好重复的事情呢?请师父开导我,谢谢了!

  学诚法师:觉得是被迫的,就会心生厌烦、抵触;觉得是必须的,就会心甘情愿地做。搞清楚自己行为的意义,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19、网友:请教法师,每做一件事我最怕让别人不高兴。但每次想不让任何一个人失望,全都顾及到时,往往最后都整得不高兴,怎么办?

  学诚法师:想让每一个人满意,就等于没有标准,做事失去了主心骨。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在此基础上尽量用心去考虑他人的需求,使自他在当下和未来都能够得到最大的成长。想取悦每一个人,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并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出发点就是烦恼,结果自然容易不好。

  20、网友:师父,我遇事处事都想大家皆大欢喜,但过分顾及别人的想法,会让我寸步难行因此错过机会,这样一来我会变得优柔寡断,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凡事能够看到问题的本末、总别,是智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譬如拍照,在直升飞机上航拍,才能够看到全貌,这就是高度的作用。过于在意别人的意见,实际上一直把自己困在问题的层面,困在细节之中,所以看不到出路。

  21、网友:师父,弟子最近发觉自己很容易就对人对事斤斤计较,每到这时,即使重复对自己说“要放大心量”这个概念,也无济于事。请问要想放大自己的心量,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代人着想、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试着做一个优秀的演员,扮演一下对方的角色,体会他的喜怒哀乐、思虑得失。

  22、网友:师父,总说被小人算计,或者小人对我怎么样的人是不是自身也有过错呢?是不是我对他好了,没有心和心的对立了,所谓的小人就不是我的小人了呢?

  学诚法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贤与不贤皆能益我矣。倘见善不能随喜修学,见恶轻慢毁侮,是善恶皆能损我矣。”若能时时反观自心,一切逆境都能成为自己成长的营养。

  23、网友:请教法师,弟子最近家庭小运不通,请问念什么经比较好?

  学诚法师:宽厚仁慈,行善积福。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学诚法师:对梦想的坚持也是执著心吗
下一篇:学诚法师:平常心是道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学诚法师推荐阅读
• 月盖长者
• 持明咒藏
• 目足
• 二种通相
• 五字文殊菩萨
• 内外三教
• 十无尽句
• 阿尔琼
• 三举
• 金阁寺
• 大圆镜智
• 祖师禅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有人讲经说老法师已鉴定,是真的吗?
• 如何化解小孩的饥饿感?
• 法自相相违过
•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吃肉是死了上当?
• 海涛法师:众生皆有佛性不宜杀生庆贺
• 星云大师:事业成功的征兆
• 云门山
• 道证法师:人间私语,天上响雷
• 杂染
• 戒德
• 择法眼
• 香药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万佛圣城的修道人
• 圣严法师:念经持咒是否消业解厄
• 学诚法师:管住您的嘴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十九)
• 印光大师:今人念佛为何不得力?
• 印光大师:不懂节欲贪恋房事容易丧命
• 元音老人: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海涛法师:慈悲的实践 上
• 圣严法师:佛教怎么看待神通?为什么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
• 宣化上人:修行即心里时刻平平静静
• 圣严法师:杀生的定义和范围
• 星云法师2015年新年祈愿文
• 学诚法师: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心灵成长而活
• 宣化上人:罗汉证道的境界
• 印光大师:请示念佛方法
::佛学大辞典 ::
  • 兴圣寺
  • 莱维
  • 四大菩萨
  • 六法戒
  • 龙施菩萨本起经
  • 罪人
  • 学定坚固
  • 唯
  • 阿州陀
  • 供米
  • 十定
  • 板头
  • 金刚草履
  • 归元寺
  • 灭种
  • 法乳
  • 朝参暮请
  • 健陀縠子袈裟
  • 三种即身成佛
  • 阿部肇一
  • 乳糜
  • 四生百劫
  • 百衲衣
  • 弹指
  • 九品大衣
  • 出胎
  • 勤巴子
  • 和香丸
  • 安乐集
  • 唯识二十论述记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 第一福田
• 莫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索达吉堪布)
•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由来
•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佛教的婚姻观(宽运法师)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