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印光大师”的文章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二十五)

类别:印光大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书摘二百一十

  所谓佛法,就是九法界公共的修法,没有一个人不应当修,也没有一个人不能修。持斋念佛的人多,效果应该是法道兴隆,风俗淳善。但这个只恐怕不多,越多就越美啊。至于出家为僧,那是如来为了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置的。如果有立志向上,发大菩提心,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宏扬戒定慧三学而又偏赞净土,也就是在这一生要顿时脱离苦海轮回。这个只恐怕也不多,多多就益善啊。

  如果稍微有点信心,没有大志向,想借着做僧人的名义,游手好闲,赖着佛教偷生,名义上是佛子,实际上是秃头俗民。就算不造恶业,也已经是佛法的败种,国家的废人。倘若破戒造业,有辱佛教,纵然活着逃脱国法,决定死后会堕地狱,对于佛法对于自己,两方面都没有好处。这些只要有一样发生都不可以,何况众多?古人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相所能为”,那是真语实语,不是贬低将相而赞扬僧伽啊。因为担负起佛的家业,续佛慧命,不是破除无明以回复本性,宏扬法道以利益众生的人,是不能做到的啊。

  如今做僧人的,多数都是卑鄙无赖之徒,找一个悠悠泛泛,持斋念佛的,都不多得,何况能够担负家业而续慧命的呢?如今的佛法,一败涂地了,因为清世祖顺治皇帝不观察时机,仰遵佛制,改革掉了前朝的考试僧人制度,永免度牒,使得人们随意出家,清世祖是罪魁祸首啊。而随意出家,对于上等人那是有大益处的,对于下等人那就大有损害。倘若世间都是上等人,那么这种办法固然对于法道有益,可是上等人如凤毛麟角,下等人多如牛毛。益处只是暂时有利于当时(清初至乾隆年间,善知识如林,故有益),祸害广传遍及到后世。导致今天污浊泛滥到极点,纵然有知识分子想整顿一下,也不知从哪里下手,可不悲哀吗?

  以后有要求出家的人,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才可以剃发,否则不可。如果女人有信心的,就让她在家修行,万万不可让她出家,恐怕她有什么破绽,就污染败坏佛门不浅啊。男性如果真修,出家更容易,因为他参访知识,可以依止丛林寺院啊。女性如果真修,出家后反而难,因为她动不动就会招到世人的讥嫌,凡事很难随自己的意啊。如果按照上面说的原则有挑选的剃度,不剃度女性尼僧,是末法时期护持佛法,整理法门的第一要义。请与你的师父以及一切相识的僧人,恳切告知,那么这个功德无量无边啊。(增广文钞卷一·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书摘二百一十一

  观察阁下的天份、因缘,以及现在的法运时机,似乎应该以持五戒而护持三宝,宏扬净土而普劝众人往生西方净土,是契理契机的第一要义。为什么这样说呢?阁下年纪已经过四十岁了,天份不是上等,想要研透经藏,参访知识,恐怕是法门无量,光阴不多,就算能钻研,也有来不及的遗憾。而且现今虽然有知识分子,而僧人多有滥污,同行的人很缺乏(同行,名为内护,能互相磋磨,挟持进道)。如果向上的志气一旦衰竭,那么懒惰懈怠就随之而来,不能再振作了啊。

  比如我二十一岁,辞别亲人出家,也可以说是发心真而立行猛啊。至今五十三岁,对于宗对于教,毫无所得,白白地辜负了亲恩,空为佛子,有幸的是净土一法,在出家学《弥陀经》时,已经生有信心,实际上没有蒙受过一个知识人开示。因为当时教我的老师,与其它知识人,都是主张参究的,所有开示,都是破净土法门的。我衡量自己的能力,不随着别人的思想转,即使佛祖现身来,还是不改我的作为,何况其他知识人所说的呢?

  而且现今法弱魔强,想要护持佛法,在俗家就容易,在僧家就很难。阁下你如果能严持五戒,专念弥陀,克己复礼,言行相应,然后广行化导众生,普利群伦。不可以处在法师的位置上而自以为高明,不可以受人钱财供养而自己满足,在家里就为一家人演说,面对大众就为大众详细陈述。那么人们都仰望你的德而信从你的言,所谓自身正派不用下命令就开始行起来,草就随风倒了。你儿子不信这个道理,也不可以强求,等他遇到适合的因缘,机会出现时,一旦启发他,自然接受而没有抵挡的可能了。

  莲社组织刚开始,必须有定规,女人加入莲社,完全不可以。千万不可以效仿别的地方那样随随便便没有约束,结果造成一种法才建立,而百种弊端都产生了,至关重要。舍利子不能礼拜,丛林寺院不能亲自去,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见佛像,就当作是真正的佛;见佛经祖语,就当作是佛祖在面前教导自己。必恭必敬,没有怠慢没有疏忽,那就是整天在见佛,整天在亲近诸佛菩萨、祖师、善知识,舍利丛林寺院还用说吗?

  有市井习气,出家如果不真修,就更俗了。如果要远离俗,先必须了知世间一切诸法,全都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是不净,那么贪嗔痴三毒,就不能生起了。倘若还不能息止,就以忠恕忍辱治理,那么自然止住了。如果还不能止,那就设想要死了,自然无边的热烈烦恼,都化为清凉了。《报恩经》说“次第受戒”,现今出家受戒的,也要先受三皈,次受五戒,再次受十戒,再次受具足戒,再次受菩萨戒。但是古代人受戒的,是发心为了生死,今天受戒的,多是为了充大僧而图体面,得戒的事,从未放在心上,所以外来的蟒流子、下流坯,没有不是受过三坛大戒的僧人。这都是由于清世祖罢除僧人考试、免掉度牒惹的祸,还有近来那些做师尊的人贪名利、喜欢信众徒众越多越好所造成的啊。我担心您那里的僧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度人出家,是第一好事,导致匪类混入佛法,佛法就会灭掉了。所以不怕别人嫌我繁琐,而反复细说啊。(增广文钞卷二·与谢融脱居士书)

  书摘二百一十二

  严格地说佛法衰微,其实不是在明朝末期,明朝中期,所有宗派都衰了。万历(明神宗年号1573~1620)以来,勃然兴盛。贤首宗有莲池大师、雪浪大师,大大振兴圆融本宗;天台宗有幽溪大师、蕅益大师,大力宏扬观法之道;禅宗幻有禅师下传四人,而其中天童禅师、磬山禅师,他们的法传遍天下;洞下宗有寿昌禅师、博山禅师,代代都有高人出;律宗有慧云律师中兴,实在是优波离的化身,见月律师继承,原本是迦叶的再来。而妙峰大师、紫柏大师、莲池大师、憨山大师、蕅益大师,尤为出类拔萃,是末法时期所不多见的。虽然不如唐朝宋朝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佛法的光芒重新辉煌啊。

  到了大清朝建立,对佛法崇尚敬重尤其兴隆,山林泉边隐逸的人,大多受到朝庭的礼敬,如玉林大师、憨璞大师、木陈大师等。世祖(顺治)于是仰遵佛制,大开方便的门,罢除了僧人考试,让他们随意出家,因为皇家传戒,创制护戒牒,从此永远免除了出家应有的度牒了。佛法的衰落,实在是这时开始的,在当时高人多的像树木林立,似乎这个做法是有益的。而世宗(雍正)是大权菩萨乘愿再来,示现皇帝,他发挥佛祖慧命的言论,精深宏大广博,收入大藏经广为流通是不必说了。外面流传有世宗亲自著作的《拣魔辨异录》,八卷四册,是我的友人子任氏,在京城乞讨,从书店中得来的,送给杨仁山,让他寄到日本去,附录在新印的《大藏经》里。估计书已经出版,好古探奇的人,可以读一读了。不但对于自己的性命有益,而且学识文章,应当会顿时高出十倍呢。了不起啊!世宗对佛法传到中国来说,实在是皇帝中的唯一而没有第二个了,那么皇帝是这样,他的官员僧侣,大概也可以知道是什么状况了啊。

  再到高宗(即清高宗乾隆)以后,懂佛理的哲人越来越少了,愚昧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频繁的战争,那些卑鄙无赖之徒,多数都混入佛门,自己既然不知佛法,怎么能教徒弟修行?从此一天比一天衰落,一代不如一代。到今天僧人虽然不少,识字的十个里面找不到一个,还能指望他宏扬佛法大教,普利群生吗?所以高尚的人士,除了本来有大善根的以外,一般对佛教是只知道有僧,而不知道有佛法大道,不了解就厌恶,结果不能深入佛门了啊。

  流通佛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要深谋远虑,随机设法。佛教的体制固然不可不遵循,而因时代不同要有相应的办法,也不可不认真研究,要预防时世的变迁,才不至于颠覆佛法而不能发挥作用,就像今天的佛法这样糟糕啊。倘若各位君子不抓紧时机展现佛法利益,我恐怕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佛法的踪迹了。危险啊!(增广文钞卷一·与佛学报馆书(节录))

  书摘二百一十三

  接到来信,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道谛公这一次讲经,比前次更觉得光辉了,所以全部看完,就送给别人。也有一些见闻,深感诧异,私下相传说:“谛公已经证到圣果,关帝(三国关羽)还没有明心见性。”我听到后说:这件事须要从白、关两人用心处去研究,那事和理两方面才恰当,绝不会有滥充圣人委屈贤人的过失。白公且不说了。至于关帝,他在活着的时候那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死后皈依智者大师,愿为伽蓝护法神,护持佛法。自从智者那时到今天有一千三百多年。天下丛林寺院的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再来宏法的。关帝每个都护持亲近,难道直到今天,还没有觉悟,而要求决择谛公开示。怎么帝君这样聪明,而又愚钝到不懂佛法到这种地步呢?是大有说法的。

  现今正是末法时期,僧人中多败类,只知道穿一件大圆领,就叫僧人了,对于僧人的名义事业,却几乎不知道。在俗家的人有信心的,只要能研究佛法,最终都轻视僧侣。那些不信佛的,看见他们游行人间,造种种业的僧人,就认为僧人都是这个德性,佛法对国家没用,对世间有害。因为有这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缘故,关帝护法心切。因为京城又是天下中心的地方,高人名士,都来聚集。于是现身说法,请教谛公的开示,驱除那些在家人我慢邪见的凡夫情识,振兴恶劣僧人无惭无愧的卑鄙念头。古人说“如来不舍穿针之福”,还说“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

  我对于关帝这事的看法也是这样的,这虽然是盲猜瞎断,如果质问关帝、谛公他们,当然都是点头微笑,不会露出是否对错的声色痕迹啊。如上所说,也是根据表现来论的。至于关帝、谛公的本意,只有关帝、谛公自己知道,我哪里能猜测而评论呢?(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书摘二百一十四

  信中所说用心过度的情况,我早已经料到会这样,所以才有“只写一本”的说法。因为你太过细,每当遇到有“不必认真”的情况,你还不愿意不认真,所以会受伤损啊。观察你的气色,似乎应该息下心来专一念佛。其它教典,与现在所流传的书,一概不要看,别导致分心,有损无益。应合时事的人,必须知道时事。你我不能应合时事,而且身在局外了,应当放下不问,一心念佛。这样可以使自己他人共同得到真实利益,是唯一无二的章程啊。(文钞三编卷一·复弘一大师书)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印光大师:流通《正信录》,愿见闻者,深信佛言,力修佛行
下一篇: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五十)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印光大师推荐阅读
• 圣严
• 般若淘汰
• 因陀罗窟
• 胜论学派
• 乌洛迦旃檀
• 那婆摩利
• 无情说法
• 竹篦
• 正法眼藏随闻记
• 丈六像
• 逆缘
• 孔雀座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盲冥
• 写牌位的意义与应持什么心态?
• 迦腻色迦王为千头鱼
• 当麻寺
• 哦
• 彭鑫博士:百练不如一走,螺旋走圈治疗癌症
• 印光法师:出家就是不孝吗?
• 谢因缘
• 海涛法师:我们的心引导我们的行为而创造了自己
• 一向出生菩萨经
• 印光法师:敦伦尽分,善尽为人父母之职责
• 牙南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不可发过分之狂妄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九章 返本会道
• 宣化上人:学佛法的人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
• 寂静法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感觉到生命的美好?
• 星云法师:三宝
• 海涛法师:《六道轮回经》简译
• 寂静法师:转运改命从因下手
• 印光大师:关于自力与他力(一)
• 净界法师:五种因缘菩萨不赐财富和地位
• 星云法师:想当然尔
• 印光大师:十善与五戒大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
• 星云大师:世间委屈六事
• 海涛法师:每天自我反省,检讨身、口、意,起心动念,这个叫
• 海涛法师:认识命运的主人
• 净界法师:情重是堕三恶道的因
::佛学大辞典 ::
  • 扶南国
  • 性相融会
  • 八大总持王经
  • 镇将夜叉法
  • 黄钟大吕声
  • 三觉
  • 苏婆诃
  • 云门三高
  • 金刚舞菩萨
  • 胜幢臂印陀经尼经
  • 北山住部
  • 邪见稠林
  • 禅云寺
  • 序王
  • 大灯三转
  • 无常风
  • 迦摩罗病
  • 奢羯罗城
  • 不断轮
  • 清茂
  • 识浪
  • 弘储
  • 八苦
  • 会下
  • 关捩子
  • 第八有
  • 注荼半托迦
  • 高王观世音经
  • 引业
  • 林大赓
::学佛推荐 ::
• 戒妄语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什么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菩萨的样子(慈惠法师)
•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 婚姻、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
•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 什么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