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印光大师”的文章

印光法师“不可思议”感应的世俗关切

类别:印光大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净土》杂志2015年第4期 文/张国娟

  “不可思议”,梵语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其具体所指在各经典中有不同的内容,如,《增一阿含经》中的“四不可思议”,即指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大宝积经》中有: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大智度论》中有: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在印光法师思想中,“不可思议”感应的内涵大略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不可思议”最直接的表达即是“使知佛菩萨之境界,决非凡夫所能测度。”(《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题辞》)这里主要指的就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佛菩萨境界。首先,是划清凡圣界限。其次,众生与佛菩萨之间感应的呈现方式不可思议,主要有六种:“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石印普陀山志序》)主要是以不可思议的感应事实使人明理。再有,佛菩萨度化、救脱众生,所采用方法上的不可思议。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时,所作的方便示现:“菩萨所现,尚不止唯有情身,若夫山河城池,楼台屋宇,桥梁道路,树林禾稼。随彼机缘,亦皆示现。怡山所谓疾疫世而现为药草,饥馑时而化作稻梁,足征菩萨慈悲之心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在此,“不可思议”感应主要体现了佛菩萨的神通应化,借此使人启信。

  “不可思议”感应信仰是佛教度化众生的重要方面,对于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不可思议”感应涉及到佛教的宗教性领域,很难用理性的逻辑证明其真实性,但在印光法师的思想当中,“不可思议”感应有着非常现实的具体表达,这主要表现在“不可思议”感应的世俗关切上。

  二

  印光法师一生专弘净土宗,而“念佛待死”是印光法师宗教修行的准则,甚至在他的寮房还贴了一个大大的“死”字。近代,面对传统“山林佛教”、“死人佛教”观点激荡的背景下,“念佛待死”的修学态度往往致人误会。

  一般人都将其视为消极出世,不合时宜,并以“积极入世”与之对举;但在印光法师的信仰中,念佛并非是消极的行为,念佛作为一种宗教修持,其本身也具有救国的社会功用。正如弘一法师所倡导的“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印光法师一生曾多次捐助救灾并设立社会救济机构,也可以说是念佛不忘救国之实行。但他更强调的则是“念佛即是救国”的理念,“救国”作为一项具有政治意味,同时也需要相当投入的事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参与,因此印光法师主张,只要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即是救国的究竟方法,法师开示:“护国息灾,但何以方能达此种目的?余以为根本方法,在于念佛。”(《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这就是印光法师所认为的“念佛所重在往生”,但也“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因此“念佛”的宗教修持也具有积极的世俗意义。

  印光法师“不可思议”感应的功用,不仅体现在对于救国释难上,更具体体现在佛教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上。对于个人而言,不可思议感应的功用:“小之则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大之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以迄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题辞》)透过《印光法师文钞》,还可以看到“不可思议”感应对个体的关注,涵盖了人生的整个过程。

  在对“生”的关切上,印光法师提倡妇女生产时念“观世音菩萨”以助产。“临产念观音,是助生者母子离危险。近数年来,屡闻生产之苦……故常与一切人说之。”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方耀廷居士书一》)不仅如此,印光法师还亲自作《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以满足世人求子的希求。当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苦难与灾祸,印光法师也以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的感应化解危难:“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印光法师文钞三编·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人生在世,几乎人人都有病苦之经历。印光法师虽不习医,但对于医药之事非常关心。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治疗大麻疯、戒烟、治疟疾等病的药方。并认为“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善根,病自可痊。即令寿尽,则死后当生善道,不致堕落。”(《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章道生居士书一》)为满足信众的需要,印光法师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以大悲水、大悲米、大悲灰的方式解决信众的病苦,并均有不可思议之奇效。(详见罗鸿涛《印公大悲米神验记》,李智树《印公大悲米灵验纪实》等文)

  老死是人生必然的最后,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印光法师非常重视。为逝者超荐近代最为流行的方法即是诵经、拜忏、做水陆法会等。印光法师自述一生未参加过经忏活动,认为“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五》)认为“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黄涵之居士书一》)故主张以“打佛七”的形式追荐亡灵。对于将死之人,根据净土宗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教理,印光法师更是提倡念佛和临终助念。印光法师还特作《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说明往生与否的标准,以解决人们对念佛往生的疑惑。

  三

  在佛教看来,生、老、病、死不仅是人生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生之苦所在。“不可思议”感应解决人们现世生活的诸多问题,体现佛菩萨的灵验,使佛菩萨的神圣性落实到了世间;同时,也体现了佛教度众生出苦海的宗教意蕴。而且在战乱频仍,朝不保夕的时代,“有感即应,无愿不从”的神圣承诺,对世人内心的安抚无疑是巨大甚至不可替代的。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信仰宗教的目的主要在于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趋吉避凶、消灾免祸。但是,在印光法师看来,感应即因果,他说:“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欲免恶果,必须修善因。倘或造恶因,断难得善果。”(《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历史感应统纪序(民十八年)》)也就是说,“不可思议”感应可以满足人们的世俗需求,但此种感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印光法师指出:“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唯在人之能虔诚与否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并强调:“又念佛人,要各尽己分,不违世间伦理,所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法中之罪人,如此而求得佛感应加被,断无是理。”(同上)因此可以说,“不可思议”感应的获得,并非是一个佛菩萨单向拯救的过程,也需要个体的努力。

  印光法师“不可思议”感应信仰虽然关注现世人生,但其最终目的,诚如他在《增广印光法师文钞·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重刻木板序》中所言:“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满足众生的种种现世需求并非不可思议感应的最终目的,而是佛菩萨度众生的方便法,最终的目的是令众生入佛智。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印光大师:不可自称法名“上*下*”
下一篇:印光法师:如何使妇女无难产,血产及因生产而死之难?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印光大师推荐阅读
• 蔡礼旭:什么是善?
• 蔡礼旭: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 蔡礼旭:任何一个情况出现,都在提醒我们做人、做事的不足,不是坏事。
• 蔡礼旭:引导孩子正確对待考试成绩
• 蔡礼旭:正己化人.
• 蔡礼旭:别把真诚丢了
• 蔡礼旭:教育的根本在孝
• 蔡礼旭:要诚意正心得把好恶的心放下才行
• 蔡礼旭:人不能因为有所成就了就傲慢
• 蔡礼旭:为什么要强调恒心、精进?
• 蔡礼旭: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都强调吃素
•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23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一切行禅
• 心一境性
• 宿呵多国
• 宣化上人:为什么人会得癌症
•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 宣化上人:宿命通
• 心行不离
• 刘素云:想要深入经藏,你会听经、读经吗?
• 宣化上人:在种因上不小心结果上就要认帐了
• 善巧
• 自共二相
• 净界法师:净土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六十二
• 印光大师:放生,以提倡戒杀护生为本,宜吃素
•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 宣化上人: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 净界法师: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 海涛法师:圆满的生命
• 寂静法师:生命
• 海涛法师:智慧勇士
• 印光大师:如何断除色欲
• 宣化上人:选择住持,以什么为标准?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最大的诱惑
• 钟茂森:一函遍覆,印光大师开示(第3集)
•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 宣化上人: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 《西方确指》摘要分享(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法师推荐的奇书)
::佛学大辞典 ::
  • 汤泉三缘
  • 洞山悟本大师语录
  • 唐太宗
  • 僧■
  • 集智
  • 神兴寺
  • 丛规
  • 大仙寺
  • 诸因宿作宗
  • 一时
  • 不定止观
  • 杂修
  • 受持
  • 四十八轻戒
  • 当情现相
  • 圣谛现观
  • 界论
  • 五宝
  • 香巴迦尔居
  • 法华七喻
  • 能仁学会
  • 室兽摩罗鱼
  • 般陀罗
  • 五大尊配置
  • 中有
  • 住山
  • 法成
  • 苦行释迦
  • 萨尔喀
  • 达磨廓然
::学佛推荐 ::
• 忍辱多力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婚姻危机中的反思(觉誓)
• 什么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什么?
• 提倡在家学佛
• 建立佛化家庭实现人间净土(心诚)
• 救护众生之道
•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 利己利人
• 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 佛教的爱情观(宽运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