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海涛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海涛法师”的文章

海涛法师:佛教徒的责任就是让世人了知佛法

类别:海涛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民所应承担的种种责任义务。但是,既然要从佛教立场来谈.宗教所能发挥的功能性及价值自与一般人的“责任义务”有所不同。

笔者以为,弘扬佛法、实践佛法的慈悲精神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以佛法来教导民众解除烦恼、净化心灵、协助医疗所不及之处;让民众实际了解宗教的价值;宗教提升心灵层次后所能发挥的周边效应、佛法教育对社会产生哪些良善的作用,这是佛教徒在一般公民责任之外.更进一步所能做到的。

让佛法的真意广为社会群众所认识,这是佛教的社会责任;让世人知道佛教徒并不是一群逃避世间的边缘群众,这也是佛教的社会责任。佛教徒的行为深深影响社会人众对佛教的认识,因此身为佛教徒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将佛法从内而外地表现在自身的言行上,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每一个佛教徒,首先从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学,持戒修行,表现出佛法利人助人的慈悲精神,身体力行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自然而然就会感动你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更进一步认识佛法。佛教徒的终极责任,并不单单只是遵守法纪、服务社会、扶弱济贫、兴办慈善机构以及赈灾救难等慈善活动,心灵层面、生命层次的整体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忙碌的社会中,佛教所能扮演的“心灵导师”角色更显重要。然而,光是浅显的信众教育还是不够,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僧伽教育与佛弟子的社会教育。因此,笔并以为,对僧众,应落实僧伽教行;对广大的社会群众,应开放佛学教育,让佛学成为一门通识课程。唯有持续摄化信众、使人接近佛教。让佛法真正兴盛起来,而每个佛弟子更以净化人心、建没祥和社会为已任,佛陀的正法才能久住世间。

自利才能利他,大乘佛法讲求菩萨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乃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情怀。从经证上来说,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学菩萨道、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这四重恩中就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是佛弟子不容推诿的社会责任。菩萨道六度四摄的具体行为,是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他,祥和社会中展现。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恒顺众生、利乐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义,既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相通,又与人们了生死的终极关怀相吻合。如果能以佛法教义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而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祥和社会,其责任之重,又岂止是单单承担社会的个人义务所能比拟的!

人间佛教的定义,太虚大师说得很透彻,“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社会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补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简而言之,现今佛教徒的社会责任就是努力以种种方便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这是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在这混乱的五浊恶世,更肩负着净化社会大众心灵的伟大使命。期待佛教徒能如法修行,不离佛法本意.能适应时代变辽,多研究佛法,能引导信众走向正当的生活,使人众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佛教的社会责任。

中国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国家,冀望藉由佛教的教育让国人更具有坚忍、包容以及谦让等人格特质,要世界更趋向真善美的境地。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海涛法师:信愿念佛 往生净土 上
下一篇:海涛法师:了悟因果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海涛法师推荐阅读
• 院家
• 林世敏
• 昙摩罗
• 四大声闻
• 清净法界
• 大庆喜心
• 水定
• 六种论
• 半果
• 七黑山
• 设都嚧
• 五十二众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星云大师:如何做一个善人?
• 海涛法师:这个身体无常,过了60.70.80岁,接下来,死亡,轮回!
• 经常染上鬼神病怎么改善?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 斋月
• 八种塔
• 平城天皇
• 证严法师:佛说老富翁死后堕入啼哭地狱的因缘
• 罗摩别传
• 净界法师:定业跟不定业(二)
• 宣化上人:痴爱缠绵成草木
• 海涛法师:念着不动佛的名字、咒语,马上停止痛苦
::法师开示 ::
• 星云大师: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 星云法师:青年之病
• 海涛法师:有钱的因是从哪里来呢?
•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卷
• 星云法师:如何才能不自卑不颓丧?
• 印光大师: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 海涛法师:淫欲不断,可否带业往生?
• 净界法师: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净界法师: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 宣化上人:一念惭愧,就超过无量劫
• 学诚法师:许愿一定要还愿吗?
•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 宣化上人:讲解“普贤菩萨警众偈”
• 印光大师:不用心事,一路做事一路念佛,两不相碍
• 星云法师:人,住在那里?
::佛学大辞典 ::
  • 五种色法
  • 佛书
  • 侍者八法
  • 如定
  • 坐破七个蒲团
  • 花山信胜
  • 天台大师
  • 毗纽天
  • 无云天
  • 如意通
  • 念念相续
  • 兼行六度品
  • 用大
  • 梵志阿■经
  • 照鉴
  • 四阿赖耶
  • 日本佛教
  • 中谛
  • 石佛
  • 吴俊卿
  • 扇搋
  • 学阶
  • 常流
  • 父六亲
  • 王弘愿
  • 托事观
  • 土地公
  • 福舍
  • 秘密号
  • 大愿寺
::学佛推荐 ::
• 如何追求真富贵(惟觉老和尚)
•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戒妄语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戒杀得安隐
• 关于“佛化婚礼”答网友问(宗舜法师)
•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 离八风之患
• 五种非人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口业之过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