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慈诚罗珠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慈诚罗珠”的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创造的

类别:慈诚罗珠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痛苦和幸福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习气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创造的。

因为痛苦或者快乐产生时,能检测到大脑某个部位的脑波会有所变化,所以有些人认为:痛苦与快乐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其实并非如此,大脑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意识依靠大脑,可以辨别、感受外面的东西,但痛苦与快乐本身,却不是由大脑产生的。

佛学经典中多次探讨并论证过,痛苦来自于我执或执着,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此处的结论是,痛苦和幸福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习气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创造的。

无分别识的痛苦多半与我们的意识没有太大关系,但修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也可以转变无分别识的痛苦。但目前我们要转变的,是第六意识的痛苦,也即分别识的痛苦。

譬如,当我们开着一辆昂贵的名车时,也许会觉得很有面子、很了不起,傲慢当中夹杂着轻飘飘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来自于第六意识。从无分别识的感觉而言,开名车与开好一点的普通车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但第六识却觉得非常不一样。同样,当我们穿名牌衣服时,也会有满足、快乐、洋洋得意的感觉,这也不是名牌衣服创造的,而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

因为从无分别识的角度来看,质量好一点的衣服与名牌衣服的触觉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辨别牌子的真假,另一个人拿一件普通衣服给他穿,并告诉他那是世界顶级名牌,他也一样会产生满足、快乐的感觉。

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名车,穿不起名牌;或当我们发现邻居有更好的房子、车子时,痛苦又开始萌生了。虽然我们仍然有衣服穿,不会挨冻受饿,无分别识已经满足了,但分别识却会觉得丢人现眼、低人一等。可见,这些感觉都是第六意识创造的。

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幸福

虽然佛陀不否定物质生活也可以带来一部分幸福,世上有少量表面的幸福,也来自于外界。幸福与痛苦,并不是与外界完全没有关系,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关系。幸福本身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要想获得幸福,只有往内心去寻找;要真正解决痛苦,也只有往内心寻找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不能迷迷糊糊地做着金钱能带来所有幸福的美梦,因为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幸福。

启蒙运动时代的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机械唯物主义者拉梅特利在内的很多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痛苦与快乐来自于外界,幸福不可能从内心产生,要寻找、追求幸福,一定要在外界去寻找。因此,西方人长时以来,一直鼓励人们往外追求幸福、寻找快乐。

一般人本来就误以为,幸福快乐来自于外界,再加上这些学者们的大肆鼓吹,所以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的几百年中,大家都拼命往外去追求幸福,但众所周知,尽管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觉到,这种追求是错的,一切的努力可以说已经走向失败了。

内心脆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痛苦

佛教的精神导师们一再告诉我们,内心不要太脆弱。内心脆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痛苦。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什么样的人会内心脆弱呢?

坚强和脆弱也许与遗传也有一点关系,有些人生来就比较坚强,有些人先天就比较脆弱。但绝大多数与环境、教育背景以及自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小生长在富裕家庭当中,然后又在贵族学校读书出来的人,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脆弱。

因为精神脆弱,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很计较、很挑剔。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会越来越严重,以致发展到对任何人、任何事和任何环境,都产生强烈反感,所有东西都看不顺眼,找不到真正的满足感。最后的结果,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乐趣,最终可能会走上极端的路。

所以,我们要学得坚强一些,不要让痛苦轻而易举地就在心里生起。

总而言之,痛苦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的执著。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慈诚罗珠堪布: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究竟是迷信还是真理
下一篇:慈诚罗珠堪布: 行十不善业和十善业各有什么样的果报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慈诚罗珠推荐阅读
• 醝
• 庵中不死人
• 阎罗人
• 正信
• 松广寺
• 羯磨部
• 三种律仪
• 烧香侍者
• 支妙音
• 通度寺
• 七祖圣教
• 提婆达多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大灯三转
• 扶律谈常
• 薰修
• 精舍
• 陈大惠:劝父母,用善巧方便
• 火净食
• 真容
• 佛人是否要还库钱?
• 结缘
• 定弘法师:灾难来了,除了念佛以外,还要做点什么?
• 金刚杖
• 圣严法师:随时保持内心充满喜悦
::法师开示 ::
• 海涛法师:转经轮的力量
• 印光大师: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 净界法师: 佛陀的其心不偷,就是慈悲喜舍的舍!
• 净界法师:除了念佛之外,为何还需要具备智慧的观照?
• 海涛法师:40岁还未结婚,如何面对长辈的不理解
• 净界法师: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 宣化上人:第十二卷 妙法莲华经 提婆达多品
• 海涛法师:修行人以念佛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11】
• 证严法师:净化生命的基因
• 海涛法师:生命的快乐
• 星云法师:佛教对自杀和道德的看法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三章 车匿和犍陟
• 宣化上人:诚心供奉瞻视顶礼地藏王菩萨这个人能得到十种利益
• 印光大师:念六字佛号还是念四字佛号为好
::佛学大辞典 ::
  • 涅槃圣
  • 石窟庵
  • 坚慧
  • 十轮
  • 北寺宋塔
  • 五宝
  • 二种独觉
  • 七周行慈
  • 金刚身
  • 定林寺
  • 金刚牙菩萨
  • 别生经
  • 那婆摩利
  • 日日是好日
  • 无覆无记
  • 佛慈护印
  • 金刚智
  • 阇夜多
  • 悟空
  • 刀途
  • 一中
  • 哈尔拉伊
  • 像季
  • 日幢华眼鼓
  • 安格德
  • 正智
  • 法兄
  • 达须
  • 无修无证
  • 礼话
::学佛推荐 ::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戒妄语
•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佛陀为居家学佛青年开示:什么叫真好男人
• 什么是因果?因果是什么意思?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佛教信仰与和谐家庭(觉真法师)
• 佛化家庭 三、五戒善法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石
• 戒贪欲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救护众生之道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