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星云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星云法师”的文章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类别:星云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转心。佛陀知道后,就晓喻他说:譬如琴弦,太紧则弦易断,太松则弹不成调,唯有急缓得中,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修行也是如此,过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亿耳听佛开示后,调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终于在不久后,证得阿罗汉果。

不仅修行要合于中道,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离二边之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之初,为五比丘讲说四圣谛,其中道谛所说的八正道,就是教弟子们离于偏执,履中正而求解脱之道,故称中道。

佛陀为何要说中道之理?一方面是佛陀自己曾经在雪山经过六年的苦修,深感苦行并不是究竟解脱之道,所以佛陀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弟子们。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说,佛陀告诉五比丘:‘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另一方面,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婆罗门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有极端的‘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佛陀‘离于二边,而说中道’。也就是说,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在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

贰·中道的实相

根据理论上的中道──‘缘起’之说,可以演绎出中道的实相,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

一、空有不二

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意思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们不要从假象上执有,应该从假有中认识空性,但是也不能从空性中执空,因为尽管缘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并非虚无,我们可以从空性中看到妙有。所以,真正了解缘起法的人,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实有,所谓‘色即是空’;也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虚无,所谓‘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此即《中论·观四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佛说缘起,本来就是为了对治众生执于空有二端的弊病。离于空有二边的中道,这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到这个思想,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

二、即真即俗

佛法分真、俗二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是出世间法;俗谛又名世俗谛,是世间法。佛陀的一代时教,不出此二谛法门,《中论·观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二谛是佛法的纲要,所谓空、有,都是依此而开显的。佛说二谛的本意,是为了引导众生趋向中道,但后世论师由于见解、观点上的不同,强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与‘真有俗空’的说法。事实上,二谛是从不同的认识而安立的两种真实,虽然不是彼此无关,但却是各就所见而说,如同一现实的世界,凡夫见之,视为实有,这就是世俗谛;圣者灼鉴,知其是空,这就是真谛。所以,即真即俗,二谛无碍,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

三、色心并举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宗主张三界都是一心所作,也就是说,客观的世界,须有主观的心照射之,方能现出客观事象。而且客观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观加以认识,全凭心智,所以《般若经》说:‘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生。’离却心识,则无万象可谈,所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法以一心统摄诸法,并不落于一边,而是借现实以启发心灵,本心灵以照见现实,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并举的中道观。

参·八不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教义,在大、小乘中,广受重视,因此意义虽各有深浅,但各宗一致以中道为教理核心。

在各宗派的‘中道说’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与我国三论宗重要理论之一。

八不中道,又作八不中观、八不正观、八不缘起、无得中道、无得正观。根据《中论·观因缘品》所载:缘起的理法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八种邪见,而阐明空的真理;万有是依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所以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着之对象。如此,离八邪而住于无得正观,称为中道,也就是‘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的‘八不’,是指否定生灭等八邪的教理,也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由此得破一切邪执,而显现诸法实相。也就是说,宇宙万法都是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实际上诸法无生无灭。如果说有生有灭,则偏颇于一边;离此二边而说不生不灭,就是中道之理。有的外道认为人死亡之后,有一常住的神我存在,永不断灭,这种有我论便堕于常见;有的外道则认为死了以后一切归无,身心皆断灭,这种便堕于断见。常、断二见都是妄见,因此说不断不常。一切诸法从本体来看,是‘同一’的,从现象类别来看,则有种种‘差异’。例如,同样为人,这就是‘同一’;你我他各有智愚差别,这就是‘差异’。但是自他之间有共通的地方,是异中有一;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特性,是一中有异,因此说不一不异。我人生命的来去,有人认为从此道来,往彼道去,因此有来去之见。如甲乙二人,甲至乙地,甲认为‘去’彼处(乙),乙则认为‘来’此处,去来之间不过是假名对待,所以说不去不来。

所以,由八不缘起能灭除种种的烦恼戏论、种种不合理的谬论、不见真实而起的妄执;又因种种戏论的灭除,就是自性的彻底破斥,能证得诸法的寂灭,出离生死的戏论海,到达寂灭的涅槃城。

肆·中道的生活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可以过着中道的生活。所谓中道的生活,就是离苦乐二边,以八正道为行事指南的生活。

一般人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所以信仰佛教一定要吃苦。其实,从净土思想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说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快乐。

譬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是黄金布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是四宝周匝围绕。另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也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所谓‘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实在太丰富了。

虽然佛教也经常说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但是佛教讲苦,是因为‘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它是一种方法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佛教对物质生活,不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热衷于物质的追求,因为过份放纵物欲,便无信仰的法乐可言。因此,‘太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要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也就是过‘八正道’的生活;《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生活。因此,离于苦乐二边的生活,就是中道的生活,也就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太好是一边,太坏是一边,凡是落于一边的,就不能平衡,就有偏差。一般人因为常把好坏、有无、苦乐、得失、恩怨、你我、生死,分得很清楚,因此不能活得安心自在,这就是缺乏中道的圆融智慧。如果我们能认识中道,有了中道的生活,不仅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所吹动,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星云大师:四种真正的无上享受
下一篇:星云大师: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星云法师推荐阅读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诸王子出家得度
• 星云大师:宣扬人间佛教学作人间菩萨
• 星云法师:孝顺要及时
• 星云法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 星云法师:富有富的愁,穷有穷的乐
• 星云大师:孩子的教育问题
• 星云法师:文人与禅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 星云大师: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 星云法师:为教师祈愿文
•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四)
• 星云法师: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定弘法师:这是凶兆还是吉兆?
• 海涛法师说故事:求一个发财梦
• 因行果
• 印光法师:有权力者救人救世则易,害人害世亦易
• 蔡礼旭:仁德之人必谦卑
• 星云法师:真正的因果内涵,不见得人人能懂
• 印光大师:寺庙中一针一草,皆为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设
• 摩那斯龙王
• 必才
•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 冬瓜印子
• 慧净法师:陀罗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大乘起信论浅释(上)
• 印光大师: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
• 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七)
•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有五种功德
• 宣化上人:这样读书三遍就永远不会忘了
• 净界法师:你不处理过去,你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
• 印光大师: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 星云法师:吃亏的奥妙
• 印光大师:今之人稍聪明便狂妄
• 学诚法师:缘分由什么决定?
•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除心魔用这四种方法就对了
•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
• 海涛法师所传最完善的施食教学
• 星云大师: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 印光法师:能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者,方为真念佛人
::佛学大辞典 ::
  • 译经
  • 肉食妻带
  • 十心
  • 五种法师
  • 依样画猫儿
  • 十种大乘论
  • 火头
  •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 昭玄十统
  • 赤肉团
  • 伐阇罗弗多罗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 穿耳客
  • 华盖
  •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 金刚萨埵
  • 不获
  • 隆福寺
  • 发心
  • 大总相法门
  • 安格德
  • 五十天供
  • 翅由逻
  • 独觉应
  • 阿奢理贰伽蓝
  • 瓦西利耶夫
  • 结要付属
  • 三从
  • 太子瑞应本起经
  • 九乳梵钟
::学佛推荐 ::
• 戒闻利身
• 进德之道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什么是五戒?五戒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僧俗四众?僧俗四众是什么意思?
• 端正的真义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口业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