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证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证严法师”的文章

证严法师:第六觉知

类别:证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第六觉知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学佛就是希望能开阔心胸,普观天下众生皆平等,这也是佛陀当初发心修行所抱持的心态,我们既然学佛,当然要依照佛陀的教育,启发人人的悲心爱念,行于菩萨道救济众生。

  所以我们不断呼吁要「净化人心」,去除心中的贪、瞋、痴,将人性的悲念启发出来,秉持「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怀而付出。很高兴现在已经看到,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慢慢增长起来,许多团体提倡人道精神,都是跨越彼此的界线,合作从事援助工作。

  放眼国际,灾难接连不断,天灾人祸造成缺粮缺水,许多慈善团体奔走救济,但是世间辽阔,要能够透视到每个地方,并且顺利进行救援任务,着实不易。不过难行能行,救济之心必定要平等,有了众生平等的觉悟,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值得尊重,这个观念一提升,很多困难都能突破。

  话再说回来,要人救济不如自救。佛陀说「因缘果报」,为什么世间有这样多天灾人祸?为什么有这么多苦难人?他们过去生中,到底造了什么因、什么业?这种果报应该多反省,其实这辈子会生在多灾多难的地方,应该是共业。

  《八大人觉经》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业报的牵引,使人生活贫穷痛苦,在贫穷中,内心又有许多怨怼愤懑,心灵的自卑、怨恨不断挣扎,无法与人合群,所以「横结恶缘」。自己封闭了自己,自我错失得救的因缘,这样的人生也很多啊!

  有一则新闻,一位四十岁的壮年人,失业之后就开始封闭自己,因为欠缴健保费,健保卡不能使用,所以生病了也没去就医。直到连续吐血两天,才在母亲催促下向人借了一万元,出门去看医生。

  后来被人发现昏死路边,身上的一万元已不翼而飞,究竟在路上发生什么事也无人知晓,实在是件很遗憾的事。现在社会有这么多爱心团体,如果他能主动求救,一定能够得救,健保局也能处理无钱缴纳保费的案件,应该不至于如此下场。他就是因为自我封闭,而失去获救的因缘。

  「缘」字实在很奥妙,如果有这分好缘,即使住在深山中也能得救。慈济人就常翻山越岭,路途迢迢地替人送米粮、修房屋,或是帮独居老人清理居家和身体。

  大爱台的「大爱小记者」节目,其中一集小朋友采访一位年纪很大的计程车司机。小记者问:「老伯伯,您为什么要开计程车?」他说:「开计程车很方便,知道哪里有穷苦人家,可以赶快带慈济师兄师姊去关怀。」

  那一天他还带着小记者去基隆实地采访,在山上住了一位孤独无依的老人,老人家不只是老,还又病又贫。小记者看到师伯师姑对阿公嘘寒问暖,也很自然地伸出双手,将阿公的手拉过来抚摸着:「这么冷,手冷冰冰的。阿公有没有穿暖和一点?」

  阿公很开心,就对小朋友说:「小孩子要常常发好心,做好事,多关心。」阿公在感动之余,也懂得机会教育,把这分爱的观念再传给下一代。相对的,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培养他对人类的爱、对老人的尊敬,相信他的人生一定不会封闭,还会再把这分关怀传出去。

  只要有缘,处在深山有远亲;若是无缘,身处人群也孤苦。所以这个缘字很奇妙。

  学佛者要懂得广结善缘,学习平等的精神,「菩萨布施,等念怨亲」,菩萨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没有怨亲之分,只要对方有苦难,就会想尽办法去帮助。

  记得慈院志工提过一个个案,一位阿公气喘病发来院急救,在医护人员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这位阿公是我们的照顾户,孩子都住在台北,既不回来照顾老人,也没有分开户口,所以阿公无法向政府申请津贴,就由慈济长期济助。尽管如此,阿公还是十分乐观,只是一心感恩慈济,对孩子没有什么埋怨,他说因为孩子不孝,才能得到这一大群慈济儿女来孝顺,实在没什么好埋怨,他不觉得孤单。

  这不就是怨亲平等?老人家受到慈济人的肤慰陪伴,已经不怨恨他的孩子,也不担心病苦,只感恩眼前的幸福。心境一转,哪有什么怨?哪有什么苦?物质的贫穷容易得到人帮助,心中的贫苦埋怨,就要看自己是否愿意打开心结。看看这两位老公公,虽贫不苦,没有埋怨就没有苦恼。

  还有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公公,他是乐生疗养院的黄贵全老菩萨。有一次我行脚到关渡园区,他由委员陪着前来,拿出一包现金要捐给慈济,几十万元对老人来说是很大的数目,不知道是他多少年刻苦生活,勤俭累积下来的,但是老人家很欢喜地舍出来。

  谈起这位老菩萨,真的是一位修行者,九十几岁了还是一样勤守本分,用心照顾行动不便的院友。

  每天凌晨两点多他就起床了,第一件事是去沐浴,把自己清洗干净,三点多就开始他的服务。他照顾的两位院友都是病重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一位同寝室七十几岁的老人,每天黄老居士都为他翻身、换尿布,再把换下来的脏东西拿去洗刷晾晒。之后,他又走入另一间寝室,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倒便壶,帮他把身体清洗干净。

  清理好,已经五点多了,天亮之前,他就将寝室打扫干净。六点多,厨房人员将餐食送到病房区,十几个人要吃的餐食,都由黄老居士一间一间去送,送进去,还要抱着院友们坐起来,将餐盘摆在面前让他们用餐。

  这就是他每天的贴心服务,数十年如一日,真的是一位非常难得的老人。我对这位老菩萨,确实非常赞叹、非常敬佩。

  那次他大病初愈来看我,还很自在地跟我说:「师父不必担心,我一切都安排好了,这些钱赶快交给师父我就安心了,心里就没有挂碍了,您不用为我担心。」

  类似这样的人生,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呢?所以说来,我们要学菩萨道,就是要「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就像慈济救济的个案,也有的曾经过迷茫错误的人生,但是我们一样平等付出,既然要去帮助人,绝对不会问:「你过去是不是一个坏人?」

  过去他的方向偏差,现在我们资助他的生活,同时也教化、纠正他的人生方向,这就是菩萨救济众生,从身、心、环境等等一切,为他调整教化。

  学佛,要学得如何突破人世间的困难,这分难,难在解脱对不平等的埋怨。世间贫富贵贱的差异,我们要如何拉近它?当然需要以爱心去开启众生的心门,心结能够打开,就算遇到了困难,他也懂得善解知足。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还是「自救」,与人广结善缘,心中没有埋怨,看到别人的苦难能持怨亲平等的心,这就是学佛最重要的课题。学佛就是要成佛,成佛之前必定要行菩萨道,我们面对种种苦相的示范、教导,真的要珍视爱惜心中的善念,把爱心好好发挥出去。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证严法师:医疗三心
下一篇:证严法师:情爱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证严法师推荐阅读
• 蔡礼旭:欲是败家亡国因
• 蔡礼旭:不傲慢是时时体恤别人的心情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3集
•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25集
• 蔡礼旭:先恕而后教
• 蔡礼旭: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 蔡礼旭:止住脾气才能真正藉给由这个机会予当事人最好的引导
• 蔡礼旭:朋友相交要懂得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相欣赏
• 蔡礼旭:学习要学一句做一句
•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65集)
• 蔡礼旭:控制欲望得幸福人生(第一集)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7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定弘法师:有没有听过冤亲债主领冥旨討报?那个冥旨是怎样分级的?
• 台衡
• 净界法师:本命元辰
• 印光大师:佛法解冤
• 星云大师:详细解梦
• 含中教
• 四金刚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五)解脱长者寄第五具足方便住
• 学诚法师:如何培养自己的信仰
• 圣严法师: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 无常风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如何挽救劫运?
• 净界法师: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这样对他不公平!
• 宣化上人:你若是觉悟了这一切都是颠倒
• 宣化上人:要供养无心道人
• 《印光大师说故事》:自力警策类
•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 慈诚罗珠堪布:相由心生的“相”和“心”
• 宣化上人:信佛先修十种广大供养
• 海涛法师:父母恩重 孝要即时
• 宣化上人:信愿行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
• 海涛法师说故事5:商人奇遇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313句至363句)
• 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勿妄求量力行持
• 印光大师:女人临产为什么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佛学大辞典 ::
  • 修多罗
  • 证诚
  • 四忍
  • 大云寺
  • 三种禅
  • 光明本尊
  • 十佛
  • 从容录
  • 比睿山
  • 金刚智
  • 磨头
  • 曹山眉目不识
  • 崔致远
  • 苑公四教
  • 退缘
  • 俱品一分转不定过
  • 俱摩利天
  • 迷丽耶
  • 维摩经
  • 法类
  • 猊下
  • 曼陀吉尼池
  • 疑续善
  • 善星
  • 虾蟆禅
  • 旃檀薪尽
  • 乳海子
  • 八义证有本识
  • 择瑛
  • 乐说无碍辩
::学佛推荐 ::
•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星云大师)
• 劝大众勿造口业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 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 佛教信仰与和谐家庭(觉真法师)
• 离人我是非之道
• 口业之过
• 佛弟子当知的100个佛教名词
• 佛化婚姻将引导人们趣入佛法(凯朝)
• 志同道合的婚姻才长久(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家庭精舍” 中国当代“佛化家庭”研究(陈坚)
•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