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证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证严法师”的文章

知足,丰美的泉源

类别:证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知足,丰美的泉源《证严法师心莲》(1)

一、知足,丰美的泉源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遗教经·佛告诸比丘

知足自得—静思小语 ☆ 在大树下乘凉的人,往往比在冷气房里的人更快乐:因为心满意足时,一草一木皆美景。

得与失的分际,只系于一念之间。若能开阔心胸,培养智慧,则得失都一样自在。

人皆因为有所求,才会走入偏差的道路:如果无所求,则精神会非常明朗,心灵无比安定。

有钱尚不知足的人,会受到安贫乐道的人所怜悯。

愈有钱的人愈贫穷,因为他常常是「有一缺九」——有十万元就想做百万元的生意,有百万元就想做千万元的生意,于是变成比穷人更缺钱。

静思小故事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大企业家,经过一道道的门禁、一重重的开卡才见到他,使我有一种感慨!他真像身处铜墙铁壁中,而我竟然比他来得自由安然。我两袖清风,既无名之累,亦无势之争,奔东或往西,随处自在。

知足感恩—静思小语

以恭敬、爱惜、感恩之心,对待有情(人)与无情(物)。

任由贡高我慢、爱惹纷争的情绪一直产生而不能自制的人,就是不肯用功。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乐极生悲。

一个人如果贡高我慢,就会有渺视他人的心态;而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当然就会成为与人隔离、受人排挤的对象。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常在于贡高我慢、夸大自满,所以对自己应看淡一点。

静思小故事

我们生在台湾,生活已经很富足了。看看非洲地区,有一亿多人正在饥饿中挣扎,光以台湾目前的贫户与非洲难民相比,也比他们幸运多了。人比人总是永远比不尽的,应该常念知足啊!

知足—静思小语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怨天尤人,不知惜缘感恩,这也是一种自我诅咒,自造罪孽。

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就称为「道心」,能够放开昨日的种种情事与杂念,叫作「去杂乱心」。

烦陷,徒令生活过得更艰难、更苦,若能欢喜接受,就会过得坦然、自在

静思小故事

新闻报导联考考场情形,在荧光幕上可以看到考生在试场内应试,父母亲一个拿扇子、一个拿水壶,站在烈日下,等待为子女「服务」,甚至连祖父祖母都到场助阵、加油,一个考生就有三、四个陪考者。休息时间一到,母亲拿着扇子拚命扇风,手酸了就换祖母:父亲提水提久了,就换祖父。这都是心存「希望」啊,希望自己的子女、孙子能够金榜题名。而十几万个考生中只录取二、三万人,那些考不上的人怎么办呢?这是不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啊!

节欲—静思小语

在生命终结时,财产、名誉、地位都带不走。死神的权力如此大,而人生在世又所为何来?

众生的「心力」最大。如果人人心存贪欲、自私为己,久而久之,这种潮流就会在该地形成,后果也要大家共同承受。

与其求发财,不如求自心的满足,因为知足常乐。

人的欲望像一个破桶;即使将它注满水,仍然会不断流失,永远无法填满。

静思小故事

现今的台湾,被外国人视为「贪婪之岛」。目前社会不讲文化,而讲风化,到处充斥风化问题。

大家乐的歪风刚扫完,就马上有六合彩:六合彩刚过去,政府又提倡刮刮乐。一阵阵的贪婪之风不断吹来,台湾到底会变成什么形态?能够改善吗?其实,只要我们有信心、毅力、勇气,一定能够以善化恶。

惜身—静思小语

人生应谨守本分,遇到任何环境都应随遇而安。

修行要节制私情欲念,淡泊度日是最自在的生活。

振作精神、调整情绪、把心放下,不要把心念一味放在这副臭皮囊上。

静思小故事

现代人的居家观念,大抵偏重浴厕与卧室,厅堂的分量反在其次。这与中国传统的习俗真是大相径庭。以前的人将厅堂视作慎终追远、天人合一的庄严处所,举凡拜佛、祭祖等仪式,都在此处完成。所以,我们一走进厅堂,自然就会兴起敬重的情怀,这即是中国固有文化与生活结合的例子。可惜,现代人似乎已忘失了这层意义。

当然,整天为工作忙碌,以至精神耗损、体力不继之时,在卧室里适度的睡眠,确实能恢复充沛的活力。然而,休息的功能也仅止于此,并非用来享受的。

物质观—静思小语

懂得欣赏钻石的人,并不需要把钻石戴在自己手上,欣赏别人的也是一样。

我们辛苦劳碌一辈子,但是纯粹为了生活而赚钱的人极少,而当金钱奴隶的却占了大多数。

世间的物质本来是供人用的,而现在却变成人被物所用了。

静思小故事

十几年前,花莲有一户养兰人家,其所培植的一株三片叶子的金线兰竟卖了三百多万元。当时的米价一斗才八十元,三百万可以救济多少贫困的人家呢?把三百万元花费在三片叶子上,以我来看,实在很悲悯他们。人们所谓有价值的东西,是用什么来衡量呢?其实,那完全是想跟上潮流及虚荣心的作祟罢了。

惜福、知命—静思小语

为人算命的人,都是为了生活才从事这项工作,不值得迷信盲从。至于,算得准不准?对于那些迷茫、不知所从的凡夫,都能算得准。因为算命先生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命已被他人掌握了。

不必去算命,能惜福、有智慧,自然好命。

酒会乱性,众人所以昏迷不清、心乱不明,就是因为迷乱了本性。不饮酒就能保持明睿的智慧。

静思小故事

多数人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总是以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唯有我能力最强……处处为自己打算。这种迷信自我、不信任他人的信念是不正确的,即使有良师益友的忠言劝告,也觉得逆耳:反而对谄媚迎合的巧言,听得神魂颠倒,以致误入邪途,这是迷信的一种。

另外有一种人是不敢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听信别人或迷信神鬼之说,却很难接受正信的宗教教育。遇到人生逆境时,动不动就去求神问卜或是去算命,迷于邪途,受鬼神所操纵,使人生陷于消极恐慌,这也是迷信的一种。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但不可执着,这就是中道正确的信仰。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有差错。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证严法师:人与人相处离不开“声色”两字
下一篇:证严法师: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证严法师推荐阅读
• 潭柘寺
• 内缘
• 开伯尔隘口
• 偈赞
• □光
• 温宿
• 七灭诤
• 下钵
• 刘宋武帝
• 爱
• 金幢派
• 密特罗教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 印光法师:念佛600问(六)
• 圣严法师:有人自称是佛化身,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 本生安荼论师
• 他心智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二十二)
• 释魔梵
• 星云法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 八佛
• 定弘法师:受在家菩萨戒的戒子,是否一定要吃全素,或方便素
• 平等性智
• 六斋日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修净土须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
• 海涛法师:发慈悲心的助缘
• 印光大师:如何念佛能令父母往生西方?
• 印光大师:净土宗旨—信、愿、行
• 堪布慈诚罗珠:浅谈因果关系
•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十
• 印光大师:戒杀放生对现实人生的重要意义
• 海涛法师:浴佛功德经 下
• 证严法师:色欲障道
•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末世众生唯恃信愿,仗佛慈力方能了生脱死
• 海涛法师:你这一辈子哪里有缺憾就要从哪里修行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9)
• 宣化上人:地藏经 阎罗王众赞叹品浅释 第八卷
•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要自审自知根基?
::佛学大辞典 ::
  • 因理论
  • 勤巴子
  • 禅林
  • 香楼
  • 陆宽昱
  • 张载
  • 双论
  • 说会曼荼罗
  • 谛
  • 佛月
  • 胡床
  • 净除罪盖娱乐佛法经
  • 转辘辘地
  • 四家语录
  • 显示因
  • 四种天
  • 深坑
  • 刘僧绍
  • 秘密号
  • 岳峰
  • 满分戒
  • 世间法
  • 罪恶
  • 杂毒善
  • 苦法智忍
  • 城隍
  • 沙原炳
  • 菜根谭
  • 四种拳
  • 爱神
::学佛推荐 ::
• 婚姻、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
• 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 什么是和尚?
•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什么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