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1、戒:从消极面说,戒是"止一切恶"。诸恶不作,恶业恶因便不增加。

  从凡夫阶段做起,到了大小乘圣者的阶段,自然不再造作任何恶因。从积极面说,戒是进而"修一切善",诸善奉行,不思回馈,但求"利益众生"。小乘的声闻及缘觉(一名独觉),已能做到消极的止一切恶,若能积极的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便是大乘菩萨的层次了。

  2、定:大乘菩萨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所动,即谓之定。

  "外境"经常会为众生(人)带来诱惑、打击、刺激、情绪失控等种种烦恼,心随外境变化而生起忧、欣、悲、喜、贪嗔、怨怒、嫉妒等的感受和反应。受到环境牵动,便是乱心不是定心。故要用种种禅修方法,帮助自己稳定内心,使之不受外境的干扰。

  内在的"心境",是指对于自己过去的回忆以及目前心里浮现出来的种种妄想和杂念。比如有人正在此地打坐用功,突然想到公司里有事未解决,怕公司的职员处理得不好,犹豫着要不要起身打电话回公司查询。这究竟是属于内境还是外境呢?这件事并不存在于眼前,只是自己的心念在困扰着自己,心理的作用扰乱了心境,所以是属于内境。

  也可以说,凡是回忆、推想、忧虑之类的心理活动,都是属于内在的心境。

  一般人经常是处于身心分离、妄念纷飞的状态,如能做到身心统一,内心的不安及身体的负担便会消失。倘若能把内外境界统一,便会形成内也是我,外也是我,内在的心境与外在的环境合二为一,便没有"我"的感觉了。实则仍有我的存在,只因心念统一,成为一个统一了的我的存在。此时已不以个人的身心为我,而是以全宇宙为我了。

  如果仅是方法用得顺利,正念相继,并不等于念念统一。例如在数息时,数得很顺,别无杂念,至少尚有三个念头,在不断地交互进行:我在数呼吸,呼吸,数目。因此,正在做数息的工夫,并不就是念念统一。

  念念统一是只有止于一个念头,不断地进行下去,如在数息中,数到只有"我 ",或只有"呼吸"的一念,这才是前念与后念,念念统一了。

  内心与外境的统一、身与心的统一,都是属于刚刚要入定前之浅定,两者的层次大致是相等的。前念与后念的念念统一,则是深定。念念统一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但至少希望做到身心统一和内外统一,便能够摒除妄念纷飞,收摄散乱的心,不为环境所牵,不被情绪所动,就能享受到稳定的自我,是多么的可贵了。

  禅宗的定,则别有胜义,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从定生慧。禅宗的大师们,静态动态,皆不离定;因为人的身、口、意三业的彼此关系,如鼎三脚,缺一不可。三业一贯相应即是定;虽在定中,依旧生活起居、依然待人接物,即是智慧的功能。唯有如此,才可能达到真正的禅宗的定境。

  3、慧:我们都知道,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圆满者。智慧便是为断除烦恼,慈悲则是广度众生。

  一个凡夫,做了善业如未得回馈,心中便会生起烦恼,这便是未有真正的慈悲,也没有无漏的智慧。倘若你能做了善事,未思善报,甚至有人对你恩将仇报,你也不起烦恼,那你已和"无我"的智慧相应。

  具有无我的智慧,才会有平等的慈悲,才能真正的断除烦恼,才能真正的广度众生。有很多人认为佛教徒讲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让,无原则的逆来顺受,无条件地施舍他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也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见解。佛教徒应当要识己识人识进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没有智慧做指导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个从事各项工作的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业正命,赚取正当的利润,而得以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语,而得以利益社会者,便应该当仁不让。那才是菩萨道的实践者,所以佛教徒是积极进取的!就智慧而言,小乘行者只做到断除自己的烦恼,尚做不到有教无类地广度众生。大乘菩萨则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时时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人。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后五百岁,乘象来护
下一篇: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六、授记品──四大声闻,授记作佛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三世无障碍智戒
• 四种平等
• 吕碧城
• 于道邃
• 十无尽句
• 缅甸佛教
• 孙权
• 一心不乱
• 摆庄派
• 坐禅四息
• 达祖
• 八种粥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湿婆悉檀派
• 海涛法师:如何不生气?
• 诸佛顶
• 我们要惜缘,要珍惜缘分
• 烦恼逼迫身心,人就容易生病
• 帝须罗汉
• 道吾五峰
• 净界法师: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 十一力
• 十境
• 选择本愿
• 学佛得不到家里的支持怎么办?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楞严经》是诸经的骨髓
• 宣化上人:不吃葱蒜肉能减轻淫欲心
• 学诚法师:惰性和精进都是培养出来的
•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打滚得愈久,要出去就愈困难!
•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瞋心?
• 海涛法师:千万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
• 学诚法师: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
• 宣化上人:一句戏言的果报
• 海涛法师:脚痛或身体痛要念什么咒?
• 元音老人:修行要成就,应向自己本心去求
•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 净界法师: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居士功课应专修净土
• 印光大师:《金刚经》所说,是有相耶,是无相耶
•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
::佛学大辞典 ::
  • 百八烦恼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 合同船
  • 朱士行
  • 他异品
  • 非有想非无想论
  • 黑六字明王
  • 异品非有
  • 二十种随烦恼
  • 曼荼罗观
  • 佛腊日
  • 像法转时
  • 元静十门
  • 三时论门
  • 法聪
  • 勤策
  • 案头
  • 佛
  • 宝昙
  • 主伴
  • 五种修法
  • 教镜
  • 诸见
  • 永嘉证道歌
  • 觉域派
  • 假名宗
  • 四座讲
  • 安阇那林
  • 大随烦恼
  • 八业
::学佛推荐 ::
•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 志同道合的婚姻才长久(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 家庭即是道场(印光大师)
•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什么意思?
• 戒贪欲
•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佛教的婚姻观(宽运法师)
• 什么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什么意思?
• 利己利人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