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二、嘱累品──摩顶付嘱,宣法报恩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二二、嘱累品──摩顶付嘱,宣法报恩

  前一〈如来神力品〉是本门流通分中的付嘱流通,是跟本〈嘱累品〉,同属于嘱累流通。〈神力品〉名为别付嘱;此〈嘱累品〉为总付嘱,又被名为如来摩顶付嘱及塔外付嘱。〈神力品〉中以《法华经》总摄一切佛法,更约为四句,付嘱上行菩萨等,当于如来灭后弘传;此〈嘱累品〉则以余经方便,导入《法华经》之付嘱。

  自〈见宝塔品〉迄本〈嘱累品〉,《法华经》的「虚空会」终了;同时自〈从地涌出品〉迄此〈嘱累品〉,对于上行菩萨等的付嘱结束;《正法华经》及《添品法华经》都是《妙法莲华经》的异译本,也均以此品置于最后一品。古来治《法华经》者之间,因此亦有议论。(以上参考坂本幸男博士《法华经注》)

  太虚大师《法华经讲演录》云:「嘱,咐嘱;累,重迭之义,谓再三咐嘱。」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这段经文是说,释迦世尊以身口意三业加持,将妙法付托无量菩萨摩诃萨。以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是身业加持,而作是言是口业加持,以所修习难得的无上菩提妙法付嘱是意业加持。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是表示殷切郑重,付嘱这些大士菩萨当受持、读、诵此《法华经》,并广为宣传此法是为利益菩萨及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普遍地得闻得知《法华经》是为慈悲无量的佛陀本怀。

  释迦世尊对一切与会的菩萨摩诃萨摩顶付嘱,故注释家们名之为总付嘱;〈神力品〉是向地涌的上行菩萨等付嘱,以此《法华经》于佛灭之后弘传流布,故名之为「别付嘱」。此品是再三摩顶付嘱,全体性的重复叮咛。这就表示最重要的《法华经》在虚空中进行的大会即将终了。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悋,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

  为何如来要将弘传《法华经》的任务付托给无量无数诸大菩萨呢?那是由于如来只有大慈悲心,没有一点悭吝不舍之念,亦不畏惧救度众生的艰难工作,所以能够普遍给与众生佛的智慧、如来的智慧、自然的智慧。

  依据《法华文句》解释此三种智慧,是以三智相配合:佛之智慧为照空的一切智;如来智慧为照差别的道种智;自然智慧为并照空有的一切种智。这是以声闻智、菩萨智、佛智来配此经的三智慧。太虚大师解释此三智则云:「佛智慧,指佛之种智;如来智慧,指根本一切智,即一切智之体性智;自然智慧为无为智。」

  其实也可以说,佛之智慧,即是如来智慧及自然智慧;名称之不同,乃为加强语气及表示佛智的重要性,因为如来就是佛,佛的智慧,众生本具,唯欠开发,一旦成佛,佛智自然,非由修得,不从外来。所以下文重提佛智,便单举如来智慧。

  「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悋,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

  此谓如来是一切众生的大施主,大众应该要学习如来之法,大众学法之后也不要起悭吝之心,于佛灭后的未来世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相信如来的智慧,就应当为他们演说这部《法华经》,使他们得闻得知《法华经》,就可得到佛的智慧。

  此处的「大施主」就是如来。施主布施财物,令人离贫穷苦而得生存乐,若以佛法布施则令众生离烦恼生死苦而得解脱乐。世间凡夫仅可做到以财力布施,救一时之苦;三贤十圣能以佛法布施,可救众生倒悬之苦而得解脱之乐;唯有如来是法中之王,于一切法得大自在,能应一切根器的众生需求,普遍给予无上的佛法,同成无上的佛道。所以说一切世间善人是小施主,一切三乘圣者是中施主,诸佛如来是大施主。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世间善人,仅能作财布施;三乘圣者作法布施;诸佛如来,以最上佛法布施,一雨普润一切众生,此品前文又说「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悋,亦无所畏。」因慈悲无悭吝,故能以无畏作布施。慈悲而无所缘境,名之为大慈悲,即是三轮体空施;有大慈悲,即能以无所畏行法布施,所以佛是大施主。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这几句经文是说,如果于佛灭度后,有一些众生由于根器的原因,不能信受《法华经》,也当为他们解说如来曾经说过的其余深法,使他们获得利益而感受到法喜,渐次由三乘法而入一乘法。接受了如来三摩其顶的无量无数诸菩萨们,若能如此依教奉行,便是已报如来所授的法乳之恩。

  此段经文指出两点,相当重要:1.佛法门中,不舍任一众生,根熟之者,直接授以《法华经》的一乘妙法;根未熟者,不妨先用佛曾说过的其余深法,即是对二乘浅法而言的通教大乘及别教大乘经典。2.佛住世时,即提倡上报四恩的观念,教诫弟子们当知恩报恩。收录于〈本缘部〉的《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一所说,如来为报历劫一切父母之恩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乃至具足一切万行」。在《维摩经?菩萨品》云:「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为了报恩而修道度众生。本经则以弘讲如来深法,作为报佛之恩。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这是当时的诸菩萨们对释迦牟尼佛的回应。听到世尊这么付嘱,他们非常欢喜,满心满身都欢喜,对佛更加恭敬,曲身低头、两手合掌,大家同时向着如来发声宣誓:「世尊,你对我们的交待及训勉,我们一定会照着去做。是的,世尊啊,请你不要担心。」这样的话,他们一连同声讲了三遍。

  这是受了如来以妙法、深法委付之后的法会全体菩萨们,作出的共同承诺。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这是释迦牟尼佛为让十方来的分身诸佛都各回原来的本土佛国,而说:诸位分身佛,可以回去了,但是多宝佛塔,尚请留下。因为多宝佛是为了证明《法华经》,所以在世尊未说完《法华经》以前,请多宝佛塔还是留住灵山上方的虚空之中。到本经此下的第二十三品、第二十四品、第二十五品中,多宝佛塔还有任务未完。

  「分身」是佛菩萨为了众生的利益,可分其身,给他们化现与本身相同的身相,所以也是化身的一种。

  化身佛为如来的三身之一,可有三种:1.依应身化现无量的佛身。2.如来为了适应所教化的对象需要,可以随类而现人、天、龙、鬼等身。3.对于佛的法身、解脱身而言,八相成道的佛,是化身。

  诸佛及诸大菩萨,可同时以无量分身,现于无量国土之内及无数众生之前,例如处处见到观世音菩萨,人人见到观世音菩萨,却未见观世音菩萨有须臾间离开了极乐世界,彼土未离的是本身,处处见到的是分身。《法华经》所说分身佛,即是如此,是依应身佛的本身分出,此土的释迦世尊是应身的本身,其余十方诸佛是此土世尊的分身。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三、劝持品──尼众受记,佛后弘经
下一篇: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三、药王菩萨本事品──烧身供养,报听经恩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海涛法师:人间菩提 1
• 为什么会长鸡眼?抽签如法吗?
• 一亿里的故事
• 太子的功德
• 海涛法师:佛说素食经 下
• 海涛法师说故事2:学佛要及时
• 海涛法师:忍辱菩萨行【文字版】
• 海涛法师:一个发菩提心的出家人点一盏灯等于凡夫点一亿盏灯
• 海涛法师: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暨音乐欣赏会 下
• 海涛法师:不管是修人天 解脱出世 菩萨法,都必须以持戒作基础
• 海涛法师:施食功德行
• 婆罗门的诡计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星云法师:养成孝敬的美德
• 学诚法师:人活着为什么会苦
•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
• 证严法师:一个育婴的故事
• 鸺鹠仙化石
• 单传
• 蔡礼旭:讲话得要顾及人家的心境
• 思想中或行为上谤法的罪业一样吗?
• 举报有罪人是功德还是造业?
• 根器
• 蔡礼旭:妇容对家庭气氛跟夫妻之间的相处都有莫大的好处
• 印光大师:念佛时气短胸闷是业障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 印光大师:与佛悖,则纵能念佛,亦难往生
• 星云大师: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
• 海涛法师:为什么人类不应该吃肉?
•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 寂静法师:生命是什么?生命为什么?
• 寂静法师:宇宙秘密—正报依报
• 海涛法师说故事6:贪心的代价
• 印光大师:如何对待小儿夭折?
• 海涛法师:莲师圣诞大火供
• 宣化上人:如何获得生死自由
• 宣化上人:修道修什么?就是注重德行
• 寂静法师:八个字改变你的一生
::佛学大辞典 ::
  • 金刚经义疏
  • 武德寺
  • 贪浊
  • 一气
  • 十王华报
  • 如■
  • 四等
  • 人天胜妙善果
  • 素馔
  • 缁黄
  • 牛戒
  • 萨婆多部律摄
  • 漏质
  • 五海
  • 世界宗教
  • 却温黄神咒经
  • 渔山
  • 道隐
  • 三默堂
  • 金龙寺
  • 贪习
  • 化宫殿
  • 荻原云来
  • 饭头
  • 天童
  • 助道
  • 悬谈
  • 重空三昧
  • 取
  • 香华
::学佛推荐 ::
• 端正的真义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 戒闻利身
• 孝顺之益
• 口业之过
•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 持戒的利益有哪些?持戒的功德利益
• 什么是因果?因果是什么意思?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精进
• 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