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圣严法师”的文章

圣严法师关于情绪和有情的答问

类别:圣严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真的是因为人有情绪,所以才被称为「有情」吗?

答:众生皆「有情」,有情众生都是有情绪的。人因为有思想、会记忆,除了考虑当下的问题,还会想到过去的状况。此外,人也会想像,会对未来进行揣测,因此情绪的状态比较丰富。

就像有人失恋或是失去爱人时会觉得很痛苦;或是单相思,单方面想像著要追求的对象是这么完美,费尽千辛万苦也要把对方追到手。像这样的情绪始终牵挂著,怎么都放不下。

除了感情,其他如事业、家庭、健康及生活上所造成的失眠、忧郁症、躁郁症等,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都可能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些问题也就成为人的一种情绪病症。

问:情绪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情绪常有起伏?

答:情绪的本质是自我的追求,也是自我的安全及喜好,是围绕著自我中心而产生的一种执著心。因为没有安全感,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就产生了情绪。此外,自卑或是因自卑而产生的自傲,也是一种情绪。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所有的情绪都是围绕著自我中心的。

就像佛法里讲的,我贪、我镇、我疑、我慢、我疑等种种的「我」,这些都是围绕著自我中心而产生,如果放下自我中心,就不会有情绪。

任何众生都有自我,但是人的自我意识比其他的动物强,其他的众生只会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以本能保护自己求生存,而人除了保护自己、保护家族,还会保护名誉,甚至维护死後的名誉。这些围绕著自我中心的要求会跟环境起冲突、与人发生争执,甚至产生自我矛盾的情况,情绪也就因此产生了。

问:请问「情」一定是苦的吗?

答:「情」是围绕著自私的自我中心发展出来的,所有一切的「情」,无论哪一种都是苦中有乐,而且苦多乐少。苦,是开始、结束都苦;乐,则只是偶而出现一下。大家常为了追求短暂的乐,便一直苦下去。我们要知道,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先苦後乐、先乐後苦等情况,都说明了苦和乐一定是连在一起的。

无论苦的磨难或乐的享受都是情绪,因为乐很短暂而苦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只要跟「情」牵连在一起,多半是苦的。

我们看到许多赚人热泪的戏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茱丽叶》等,这些剧情都非常凄美,既然凄美,就表示是苦多乐少,彼此之间都是苦的,乐的时候非常少,剧中人为了追求终究的乐,最後仍是以苦为果,所以是悲剧。

许多像这种以情为出发点的名作,真可说是人间的写照,人生真正快乐的事情不多,而痛苦的事情随时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是「情」。父母子女之情也是一样,儿女就是感情的寄托,男女的爱情也是一样,甚至非常亲密的友情,也会有这种问题。所以,凡是「情」,大概都是苦的,乐是有,但很少。

所以佛说,要从「有情」而成「菩萨」,如此就成为「觉有情」了。

问:有医学研究者认为情绪是一种身体的能量,当我们有很多情绪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减少我们的能量?

答:这必须看情绪发出的是什么能量。我们的体能是一种能量,心力也是能量,而体能跟心力往往有互动的关系。如果体能不好,心力也不容易提起来,身体健康的时候心力比较强,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心力则比较弱。

活人有体能可以影响心力,心的力量会产生影响人的力量,死去的人则没有办法。假使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很强,也只能在生前发挥,死後力量是不存在的,一个已经没有身体的死人不可能发挥能量。所以,情绪跟体能确实有关系。

当一个人病得连话都讲不出来,是没有办法发脾气的。我们会听到有人以「炉火纯青」来形容老人,这不是因为有修养,而是因为上了年纪,体能不行,即使要发脾气也发不出来了。因为心的能量弱,没有本钱发脾气,要吵也吵不过人家,只好得过且过了。

一个生前非常健康的人,如果突然间死了,他的魂、灵还可以继续用身体里储蓄的能量产生某种功能。而已经年老色衰的老人已经没有体能了,如果就这么死亡,是没有办法再运用身体的能量。所以,人的情绪跟体能有互相连带的关系,如果没有体能,情绪也不会出现。

问:既然情绪和体能相互影响,我们要如何善用?

答:脾气很坏的人,有人会用「肝火很旺」来形容。但也有人身体很弱肝火却很旺,这样的人如果把身体上的能量全部耗尽後,就会面临死亡的到来。所以,生病的人最好能够休养,不要发脾气或闹情绪,否则只会死的愈快。

对於生病的人,我都跟他们说要多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多往好处想,打开心胸不要闹情绪,也不要忧虑担心,更不要太执著自己的身体。反正有了病,就面对事实、接受事实,还是好好的静养,该看医生就看医生,这样活著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一点,能量也不会消耗得那么快。

有的人得了癌症,知道活不久了,就拼命用他的能量做这做那,好像想把这一生中要做的事情在几个月之内全部做完,结果只会更快抵达生命的尽头。所以,还是要细水长流慢慢的来,这样就可以活长一点。如果一下子把能量用完了,那体能没有了,心力也就没有了。

所以,情绪最好能控制、管理。不管理、不控制、不珍惜情绪能量的话,那就麻烦了。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下一篇: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圣严法师推荐阅读
• 常行三昧
• 身
• 水野弘元
• 续传灯录
• 益
• 真假八愿
• 沙布隆
• 僧实
• 梵檀只多那林
• 应迹
• 深防限分
• 召罪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印光大师:众生不能了生死的原因是什么
• 好婚姻,靠修行:佛学大师解读幸福姻缘法则 序言 写给渴望幸福的你
• 比尔
• 海涛法师说故事3:求一个发财梦
• 宣化上人:慈悲喜舍对治三毒
• 彭鑫博士:女人手淫、暴露、滥性的现世报
• 本果妙
• 难提迦物多
• 二业
•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宣化上人:念到心身放下
• 止观大意
::法师开示 ::
• 印光大师:大矣哉,《华严经》之为教也
• 印光大师:必须爱惜保重寺庙内经像与诸什物等种种资具
• 星云大师:我与佛菩萨的感应
• 星云法师:宇宙地球如何形成原来佛经早有记录
• 海涛法师:爱的力量
• 印光大师明对治习气(下)
• 宣化上人:缺德就是要发脾气
• 印光大师:念佛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
• 印光大师:如何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星云法师:观自在的意义
• 净界法师: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 印光大师:如何才能做到心不贪外事,专一念佛?
• 印光大师:持咒可作助行
• 学诚法师:如果不利用高科技,佛法就传不出去
• 星云法师谈六种信佛的层次
::佛学大辞典 ::
  • 智璪
  • 辨长
  • 无作
  • 全分戒
  • 南三北七
  • 古社寺保存法
  • 慧颙
  • 回心戒
  • 中论广释
  • 泥得
  • 得鱼忘筌
  • 麟角喻独觉
  • 天台三教
  • 出世
  • 住莲
  • 军荼
  • 带业往生
  • 炳灵寺石窟
  • 长沙芳草落花
  • 未发菩提心授记
  • 大本
  • 月舟寿桂
  • 庄严清净藏三昧
  • 妙眷属
  • 一人当千
  • 廖帝聘
  • 秘密曼荼罗
  • 止观大意
  • 四十一位
  • 物质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五乘教法?五乘教法是什么?
•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 口业之过
•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利益和快乐
•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 佛说居家八法(《杂阿含经》卷四三)
• 什么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什么意思?
• 戒贪欲
• 戒闻利身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