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净界法师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净界法师”的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有相观、无相观

类别:净界法师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净界法师讲:摄大乘论13集(选)

有相观(加行位的菩萨):楞严经上说,一个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他入禅定以后,修假观的时候,他能够观整个三千世界,我们不要讲这么大,就说观整个地球,他观整个地球如观掌中蓭摩罗果,蓭摩罗果就像橄榄果一样,他看整个地球就象看橄榄果一样的,哪一个地方都看的清清楚楚,表示他的心力是很强的。

楞严经上又说,我们凡夫啊“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凡夫因为有所得心态重,我们很大的能量没有表现出来,就像一个大海,我们只认识其中的一个水泡而失去了大海其他的部分,佛菩萨经过修学以后呢,把心中的执取消灭掉,而把这个大海的能量再慢慢的恢复过来,其实这种能力我们都具足的,只是我们丧失了。这就证明其实境相是心所显现的,否则他心中作意,怎么就会出现什么影像呢?心生则种种法生,就是有相观。

无相观(圣道位的菩萨):他内心有时候对于有为法产生种种的疲厌,也会在内心当中,从假入空,观察有缘诸法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样的观,就能够从有相的分别,进入到无相的真理,这时无分别智现前,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身心世界突然间消失了。色受想行识都不可得。

看阿罗汉,他有的时候,因缘不具足就托不到钵,五蕴的感受,第一刹那的直觉也是有饥饿的感受的(有余涅槃还是有一些剩余的果报),他有时候厌倦,他可以对治,阿罗汉有圣道,他可以入灭尽定,入灭尽定无分别智升起的时候,他的这个饥饿感就消失了,受想行识都消失掉了,假设外境、肉体真实存在的话,那就不应该消失,当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即使我们凡夫不能消失,我们也会感到修空观的时候,这样肉体的感受会降低,这也说明外境是由心现出来的。
 
附:(一)
一切法“缘起性空”。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形态,有功用,但是它的形态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灭了之后的空,而是“当体即空”。一切物质现象皆是空,而一切空也正是物质现象。实际上“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没有空就没有色,没有色就没有空,空色是不能分开的。“有”中存在着空性,空性不会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毁灭了才谈空性。

 

附:(二)

一说到空,教外人士总有些误解,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条件的组合,众因缘生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每一件事物都是由诸多条件的组合,同时也能成为组合其他事物的条件。如果一切事物都有其固定不变的实性,那么每一个事物必然都是孤立的、僵化不变的,其实,在现象界这样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只有空,才能平衡,才能统一,才有发展的余地。

《大智度论》讲,空为动性。

对!这是缘生法的真实内涵。我们拿一座房子做比喻。它是许多条件的组合,如果把钢筋、水泥、石子、木料等组合件拆开了,房子的实体了不可得。缘,就是条件。凡事都依赖条件组合,一旦组合的条件拆散了,原来那件事物的存在形态就改变了,这就是佛教讲的空。音乐家用单调的音符组成美妙的乐章,美术家用简单的线条构成绚丽多彩的图画,都是条件的组合。万事万物从空里来,又回到空里去。空是基础,空是由缘生显示出来的。《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道理。

六祖说:无念为体,即念而离念,是为无念。

无念就是无住生心,缘生性空。

是当体即空,不是色后空。

 

(性、相从来都不会独立存在,“若无余亦无”。 )

 

附三:

《佛性论》---世亲菩萨著

世亲菩萨在论中至少立两个宗:

 

1、一切众生本具佛性,认为佛性有三种:(一)凡夫生来本具之佛性(住自性性),(二)经过修行显现之佛性(引出性),(三)达到佛果所具之佛性(至得性)。


    2、佛性即如来藏,立此宗以破对【无】的执着,实际上就是破斥断灭见。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净界法师:念佛摄心方便法
下一篇:净界法师:把色身交给业力,把内心交给三宝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净界法师推荐阅读
• 右胁
• 系缚
• 入灭
• 小师
• 道訚
• 十牛图
• 佐佐木月樵
• 瞿夷
• 二等
• 海明
• 库恩
• 五类声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门
• 印光大师:助印经书十大功德
• 相看茶礼
• 授记品
• 圣严法师: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 道证法师: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 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五
• 精进佛七
• 慧净法师:四种感应四种救度
• 刘素云: 从父母公婆这做起,他们就是你身边的活佛
• 居士去道场自己带饭是否属于别众食?
::法师开示 ::
• 宣化上人:在修行时最要紧的不要起心动念
• 星云大师:处世八法
• 海涛法师:幸福人生
• 寂静法师:改变心就是改变命
• 海涛法师:你这一辈子哪里有缺憾就要从哪里修行
• 圣严法师: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五章
• 海涛法师:善说妙法心灵讲座 中
• 海涛法师:观音心 众生情
• 印光大师:如何处理手抄佛经佛咒或破损经咒?可以焚化吗?
• 2011年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 星云大师与青年人接心
•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 印光大师:学佛之道在于实行
• 印光大师:幽冥钟由来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 寂静法师:充满智慧的开示答疑
::佛学大辞典 ::
  • 宝生陀罗尼经
  • 古灵揩背
  • 净土
  • 二众
  • 多列派
  • 年斋
  • 勤行
  • 功过格
  • 闇去明来
  • 圣印
  • 如来商佉菩萨
  • 简别
  • 彼岸会
  • 呼风啸指
  • 爱染明王
  • 十佛名
  • 四不十四非文
  • 释氏六帖
  • 咒贼经法
  • 洪州宗
  • 西教寺
  • 四明尊者教行录
  • 五种嘉誉
  • 南五台
  • 净琉璃寺
  • 法喜食
  • 和样
  • 揣食
  • 结缘灌顶
  • 云头
::学佛推荐 ::
• 什么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什么?
• 什么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什么意思?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
• 获好名声之道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忍辱多力
• 神通,应如何看待?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 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