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蔡礼旭”的文章

蔡礼旭:父慈子孝是超越時空的自然法则

类别:蔡礼旭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我在教《弟子规》时,有一位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圣贤教诲有糟粕。」现在很多人求学问的障碍就在此,还未深入圣贤学问,就先批判圣贤人。如此可否学到圣贤学问?不能,因为不老实又不相信,还要加以批判。要批判别人,首先要比对方略高一筹才行。如果你批判圣贤人,就代表你的学问比圣贤人还高。现在还有「批判宗教学」,宗教学都是东西方圣贤人的教诲,凡夫怎能批判圣贤人?要知道傲不可长,人一傲慢就与圣贤学问有隔阂了。

可是我也不能直接说他不应该批评圣贤人的教诲,如此他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就很有礼貌的说:「请教一下,哪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马上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我接着请教他:「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说:「早上问一次,晚上又要问一次,一天要问两次,太麻烦了。」有没有道理?现代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我没有当面说他错了,而是与他沟通一个观念。我说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俗话说「岂无万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确实还是有些孝子在外,会因为思念父母而流泪,但这也比不上父母无时无刻想念孩子的那份心。闽南话有一句谚语:「父母疼囝长流水,囝想父母树尾风。」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是无时无刻的,像细水长流,没有中断过;但孩子只是偶尔想起父母,就像轻风掠过树尾。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无可比拟。

有些母亲甚至在秋冬之际,因为气温的变化极大(可能晚上初睡时与夜里的温度相差三、四度),为了避免孩子半夜踢被着凉,所以母亲的被子都盖得特别薄。为什么?好让自己睡到半夜冻醒,而去帮孩子盖好被子。我在讲这段话时,许多母亲都点头说自己就是这样,可见母亲连睡觉时都在关爱着孩子。

当孩子早上起来向父母问安:「爸爸、妈妈,早上好,昨晚睡得好吗?」父母一看孩子的额头发亮,表示昨晚睡眠充足,他们就很放心。而且心情会很愉快,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顺父母更能让父母欢喜之事?若孩子下午放学回到家里,再跟父母问安,父母一看孩子精神很好,表示在学校有认真学习,没有与同学发生冲突,心里就很安慰。所以,我们只要早晚问安,就能让父母减少很多担忧。为人子女的,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没有能力帮助父母的时候,最起码要做到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担心。

我说完之后,这位老师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还不错。」他没有继续批评。我马上说:「没有、没有,您过奖了。」听到称赞,我们可不能得意忘形。这位老师很厉害,夸奖我之后,马上给我一记回马枪说:「蔡老师,你自己都没有做到。」他知道我是离乡背井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无法做到晨昏定省。而读书人也最怕别人说自己是说一套、做一套。他这么一说,我也不紧张,接着跟他说明:「假如现在我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我妈妈一定会骂我: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

求学问要很灵活,不能学呆了。我们早晚问安的目的是要让父母安心,如果早晚问安反而让父母担心,就与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是成年人,真正能让父母安心的,绝非一天打三、五通电话,而是我们的道德学问、为人处世能让父母信得过,这才能真正不让父母操心。所以,要重本质,不能死在形式上。当然,从小懂得早晚问安是非常好的习惯,这是对父母的关怀,让父母不担心,但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有所不同。 我是固定一个星期打一通电话回家,我妈妈在那个时间听到电话响,就能感应到是儿子打的。有时候太想妈妈了,隔三天就打回去,妈妈会有意外的惊喜,她说:「才三天你就打回来了!」

我们要掌握圣贤教诲的本质,才能在每个时代、每种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让父母欢喜,让亲友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甚至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而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被废除。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能够传承四千多年而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我们现在要来了解这个道理。

圣贤教诲的重点就是「道」与「德」,「道德」。什么是「道」?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是之谓道。只要是在这个大自然当中的万物,都有它遵循的正道。人也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遵循的正道。太空中的星球,都有其正常的运转轨迹。打个比方,八大行星中的海王星,若不依着轨迹转,可能我们会听到新闻报导八大行星中有两颗行星相撞了。

星球有它的正道,人与人相处也有正道。中国的「道」就在人与人相处的学问当中,称之为「伦常大道」。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五伦。当五伦都能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冲突,会和睦相处。反之,五伦关系就会发生冲突摩擦。

什么是「德」?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踰越大自然的法则去做人,就是「德」。当一个顺从父子关系,不踰越的尽自己为父之职、为子之分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蔡礼旭:从父母身上学习夫妻相处
下一篇:蔡礼旭:拿放大镜去找对方的好处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蔡礼旭推荐阅读
• 印尼佛教
• 萨达马提波罗
• 非律仪非不律仪
• 逝宫
• 方丈
• 梦窗疏石
• 度洛叉
• 六度无极
• 文字法师
• 三假施设
• 中仁
• 无碍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果卿居士:她怀不上孩子因为吃蛋太多
• 定弘法师:修行人做什么行业好?
• 佛教修学次第的思考
• 宣化上人:大悲神咒妙用难思
• 念《地藏经》后看到灵魂怎么办?
• 广狭自在无碍门
• 克夏勃强特拉圣
• 法瓶
• 辟支佛
• 人中尊
• 烟供能用来报父母恩,超度父母吗?
• 蔡礼旭:命运是谁定的
::法师开示 ::
• 海涛法师:生命的真谛(广州光孝寺)一
• 印祖故事:成立佛教慈幼院 教养孤儿使成长
• 印光大师: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 印光大师痛斥男带观音女带佛(转)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涅槃
• 海涛法师出家感人因缘?
• 净界法师: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 学诚法师:舍利弗的启示
• 元音老人:见性与著相之别
• 宣化上人:神通变化醒愚顽
• 印光大师:僧名福田,斋能助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 印光大师:食素人宜以什么食物来滋养身体
• 印光大师:习气少一分即是学佛得一分益处
• 仁焕法师:生病的快乐
•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学大辞典 ::
  • 废前教
  • 续传灯录
  • 菩提所
  • 福因
  • 家镇
  • 圆宗
  • 香界
  • 界外
  • 善现天
  • 本愿三心愿
  • 座
  • 八子
  • 泻瓶
  • 达尔克
  • 听众
  • 触
  • 震旦三玄
  • 布顿佛教史
  • 建中靖国续灯录
  • 供养会
  • 袈裟十二名
  • 解虎锡
  • 睦州道明
  • 菩提树神
  • 兰季特辛格
  • 拘物头华
  • 随信行
  • 粥
  • 绘卷
  • 祖越寺
::学佛推荐 ::
• 戒妄语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什么是业报?什么是因果报应?
• 什么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
• 戒闻利身
• 治身
• 什么是法师?法师是什么意思?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戒嗔
• 佛化婚姻将引导人们趣入佛法(凯朝)
• 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吗?
• 布施的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