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蔡礼旭”的文章

蔡礼旭: 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

类别:蔡礼旭  采编:尚思学佛修行网编辑室

                   蔡礼旭老师: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


  师长教诲我们早晚做早课、晚课,早课在读经的当下是提醒自己,那个时候就是在接受佛菩萨给我们的教诲、劝诫。当我们在做早课的当下,都是这种不断反省自己的心境,一定能感来很多善友的相劝,都是我们这颗心。假如我们在做早晚课的时候是应付的心境,当真正有善友来劝我们,我们整个心态、还有整个表情也是应付。所以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我们善观这颗心非常的重要。晚课的时候,反省自己这一天有没有依照经教去奉行,假如没有,要后不再造,赶快把它改过来。我们一直提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的境界源头都是我们自己这颗心。所以真正修道人,对任何人绝对不抱怨,绝对不要求,一定是要求自己,因为万法都由自己这颗心生。

  这两天,诸位法师都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教诲,这都是诸位法师多年来修学的体悟。我们能体会得到法师们他们的这颗慈悲心,我们与法师之间心跟心就相契,这个时候听法师们的教诲都能够随文入观。曾经我们拿到一本《弘一大师别集》,弘一大师他在整个《大藏经》以至於历代祖师大德教诲当中,给我们拣选了一百句非常重要的开示。又在我们整个文化当中,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些格言当中,也挑选将近差不多一百句左右的这些教诲。我们看到了这本《弘一大师别集》,能不能跟弘一大师那颗慈悲心感应?为什么大师要会集这本教诲出来?因为深刻感觉《大藏经》浩如烟海,透过大师的智慧,把我们当前最受用的这些经句把它拣选出来。我们怀著一颗感恩的心来读这本书,那就非常受益。

  而且人情练达皆文章,假如我们人情事理不圆融,很难让众生生欢喜心,又怎么可能会利益到众生?所以后面弘一大师搜集的《格言别录》,对於我们处世当中的分寸就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我们体会到弘一大师的悲心,我们也体会到每位法师讲课、讲经的这分存心,那我们这十天左右的课程,对於我们心境的提升就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在跟师长修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心态,就是每一句师长的教诲,只想著如何做到,从没想过做不到。因为当我们想著做不到的时候,我们的自信心被自己给摧毁了,当我们想著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已经不信佛。因为佛陀的教诲是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假如我们想我们做不到,那就是不相信佛陀说的这句话。所以只想著如何做到,那是信佛。佛又告诉我们「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智慧是本有的,是要在时时刻刻观我们起心动念,把妄想分别执著给打掉,这是我们用功的地方,也是师长最常教诫我们的,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处修。

  所以当我们提起来我做不到,那就是执著,「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我们现在是把不觉当作真的,把烦恼当真的,就变成认贼作父,认烦恼贼做自己的父亲。诸位同修,我们希不希望认贼作父?当然不希望。就好比我们背著一包垃圾,这包垃圾很臭,我们背了三十年,突然有一天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背的是垃圾,你还把它当宝。这个当下,真的是垃圾,其臭无比,这个臭让我们无始劫沉沦。所以明白了,马上要把这包垃圾把它扔出去,就在要扔出去的时候又拉回来,然后对著自己说,「这一包垃圾好歹也跟了我三十年,这么扔下去好像有点可惜,好像不够念旧」,这个时候就没法子了。知道烦恼对自己的害处,当下一定会把它舍掉。我们不能放下贪瞋痴慢,不能放下自私自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彻底认知它对我们法身慧命的伤害。我们一定要坚信佛陀说的,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从今以后我们要自己相信自己,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师父教我们要「为佛法、为众生」,我们当下就提起这样的心念,而这句话真的能破我们的烦恼。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在那里犹豫不决,在那里生烦恼的时候,赶快把这六个字请出来。这六个字就好像一把尚方宝剑一样,真有烦恼了,尚方宝剑出鞘,马上就知道该做什么。我们之所以在烦恼当中不能出来,往往自私自利放不下,贪瞋痴慢的习气放不下;一提起来为众生、为佛法,正念一起,妄念自然就消掉。

  当初末学在要从台湾到海口去,我们是去推展中国文化,我的父亲就说到,「这个教育的工作可能一万个人做,只有一、两个人可以做得起来。」这个分析是没有错,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接著我跟我的父亲交流,「一万个人做,只有一、两个人做得到,我们是要去问这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做不到的,还是要去问这个做得到的?」所以真的,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要打烦恼、要找藉口,可以找一千、一万个藉口。但是假如下定决心,这些藉口就不见了,就像《无量寿经》说的,「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真的,决心一下,很多的善知识、很多助力就感应来;这个信心不下,感来的都是业力。我们走的是业力的人生,还是愿力的人生,都在这一念之间。我们往往遇到境界,先找藉口退缩,人生,任何人都不能够打败我们,只有一个人会打败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妄心、退缩的心。

  今天我们是「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我们要去问的是这一个、两个做到的人。假如这一、两个做到的人,他们是有很多的财富,是有很高的官位、社会地位,那这个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但是假如不需要财富、不需要地位,而他们具备的条件我们也有,这个时候要责无旁贷去做。接著我也跟我父亲提到,我的师父,我们尊敬的老法师,他一个人到了台湾举目无亲,也没有财富,也没有社会地位。但是纯是一颗慈悲心,纯是一颗至诚的心,就感应来三位好老师,感应来我们韩馆长大护法来给他护持,这些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感召来的。慈悲的心、真诚的心,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师父能修得一生这么殊胜的果报,我们也要相信自己能做得到,所以这一念心是提起对佛法的信心。

  假如我们跟著师长学习,然后对师长讲「师父,您的修行的成果,只有您做得到,我们都做不到。」诸位同修,假如师父听到了会不会哈哈笑?会不会说「太好了,我做得到,你们做不到」?不可能!父母跟老师最欢喜看到的事,就是孩子、学生的成就超过自己。而父母、老师的心境,一定是把他一生修学最精华、精髓的部分,全盘托出给他的孩子、给他的学生,希望能青出於蓝而胜於蓝。所以师长每一部讲的经,都是我们修学最重要的关键。假如我们能体会到师父对我们这颗至诚的爱心,我们会直下承担,随文入观的去听师长每一句教诲。当下我们就能少走很多的弯路,能够直截了当来走我们这一生的修学。我们体会得到师父的用心,我们体会得到每位讲课法师的用心,那我们这几天就能够心跟心的交流。每一句法师宝贵的这些教诲,以至於每个事例,都会印在我们的心田当中,都会转变成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

  我们记得昨天悟月法师给我们教诲到,面对任何一个人要见性不著相,看到的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有人请教师父说,师父是怎么念阿弥陀佛?师父说到「我念阿弥陀佛跟大家不一样,在我的心目当中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我对众生的供养,跟对阿弥陀佛的供养,绝对没有两样。」这些都是师父的教诲,我们要把它放在心上,当我们对任何一个人起了傲慢,马上想到「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这个念头起来,这个妄心就下去了。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7/2/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200-0002

 

▲ 返回顶部 ▲
上一篇:蔡礼旭:先要求自己,后感动别人,而不是先要求别人
下一篇:蔡礼旭:见人善,即嫉妒,见人恶,即对立,我们用错了心
《碛砂大藏经》 此处下载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此处下载
蔡礼旭推荐阅读
• 己证
• 他缘大乘心
• 妙喜庵
• 断智
• 无念
• 社会
• 诸佛常住心
• 邻阿伽色
• 七番共解
• 彻定
• 佛为黄竹园老说经
• 毗耶杜口
尚思学佛修行网综合推荐阅读
• 慈诚罗珠堪布: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 印光大师:戒淫文 (摘自《寿康宝鉴》)
• 证严法师:风水与福慧
•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 宣化上人:五欲把灵魂弄丢了
• 地饼
• 可否求护法神代为记录功过格?
• 印光法师:一举一动守本分,人自不会特意诽毁
• 演戏就是教化,看戏就是上课
• 见性
• 迷悟因果
::法师开示 ::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二讲
• 慈诚罗珠堪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空性的讲解
• 印光大师:绝不可把学佛当作学问
• 净界法师: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你没办法改变自己!
• 宣化上人:我学道得到最宝贵的收获
• 星云大师:教育是普世的贡献
• 净界法师:直接往生与间接往生
• 宣化上人:第二十八卷 妙法莲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
• 印光大师: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
• 宣化上人:虚云老和尚出家的因缘
• 净界法师: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 宣化上人:宿世善根成熟了的人才会遇到念佛法门
• 宣化上人:你会不会吃饭?
• 印光大师:怎样理解孔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秧
• 印光大师: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佛学大辞典 ::
  • 佛面上刮金
  • 形相功德
  • 法华曼荼罗
  • 怀特尼
  • 一斩一切斩
  • 二愚
  • 实际
  • 比丘三义
  • 平等力
  • 彻夜坐禅
  • 对机说法
  • 定异
  • 结发
  • 昙摩罗
  • 六尘
  • 即非
  • 五十二众
  • 六师外道
  • 多
  • 那人
  • 广大智
  • 不动使者法
  • 慧诞
  • 四光喻智
  • 乃至一念
  • 洞山水深浅
  • 他力本愿
  • 离作法
  • 右班
  • 虎溪三笑
::学佛推荐 ::
• 神通,应如何看待?
• 在婚姻中修行(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 第一福田
•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 忏悔除罪
• 获好名声之道
•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 五种非人
•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清源)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尚思学佛修行网站内所有资料均可转载,功德无量
弘法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流通、随喜、赞助者,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安乐自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尚思学佛修行网手机移动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