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 浏览文章

蔡礼旭:言语忍 忿自泯

 人为什么会生气、发怒?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对症下药。在哪些情况下人易发怒?恭敬心没有形成,而是形成怠慢、傲慢,就很容易发怒。对人没有恭敬心,看谁都不顺眼,脾气就来了。所以,要让孩子不瞋、不怒,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古代的圣哲人对长辈都毕恭毕敬,怎么可能会发脾气!   

还有一个会让人愤怒、瞋恨的原因,很可能是嫉妒,见不得别人好。所以,要从小扩宽孩子的心量,能够时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已渐跻”。没有贪心,懂得忍让,就不容易发脾气。从小懂得忍让的孩子,会特别得到疼爱。譬如老师看到一些孩子不跟人争,私底下都会对他们特别的关爱,因为这孩子懂事。孩子不贪,就不会因为“别人有,我没有”而生气。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帮他做的事太多了,他都视为理所当然。亲人没有做好时,他的脾气马上就来了。   

有个孩子十几岁,母亲每天都帮他装好水壶,让孩子带着上学,数十年如一日。有一天,她给孩子装水稍微晚了一会儿,孩子接过水壶很凶地说:“我迟到都是妳害的,拿那么慢。”他不但该做的事没有做,别人帮他做反而视为应该,所以父母要谨慎。还有给孩子太多的财物,从小养成奢侈的习惯,会觉得长辈给他钱也是理所当然,所以你以后不能满足他无穷的欲望就麻烦了。   

发怒会有什么结果?佛法讲“火烧功德林”,一发脾气,所有的修行都被一把火烧光了。几天才能平复?三天。“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不仅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对他人也有不好的影响。   

有个孩子脾气很不好,父亲就跟他说:“你每次发完脾气,就到后院的木柱子上钉一根钉子。”后来,这个孩子每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过了几天之后一看,密密麻麻的钉子在上面,才警觉到原来自己的脾气这么不好!慢慢就懂得观心为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又瞋恚了。由于能保持着这种敏感度,发脾气的现象就慢慢减少,最后终于不再发脾气。他的父亲又跟他说:“只要你今天没有发脾气,就到后面拔出一根钉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把钉子都拔掉了,拔完的那天,他很高兴跟父亲说:“钉子我都拔完了。”父亲带着他到后院去,告诉他:“你虽然已经把钉子拔完了,但是这根木柱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不可能,已经千疮百孔了。   

俗话说“利刃割体痕易合”,我们用刀子在肉上划一下,只要一、二周就能愈合;但是“恶语伤人恨难消”,我们用很尖锐的言语对待他人,他的伤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平息。有没有听过因为被别人骂而去自杀的?有!所以,言语比刀更利。这位父亲就告诉孩子:“虽然你现在不发脾气,但是你以前所发的脾气,已经伤了很多人的心,造成你人际关系上很多的障碍。”我们要明了瞋恚、发怒,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好,这种自他不利的事能不能继续做?不能。知道不能做,就要想办法来对治。   

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下手之处何在?“惩忿、窒欲”。一个欲望很强的人只会想到自己,怎么会“言忠信,行笃敬”?一个人连脾气都掌控不了,他会对人恭敬吗?他的言语会让人家舒服吗?不可能!老祖宗很善于用譬喻让我们领受一些道理,对于“欲”跟“怒”有一句常说的格言,“怒是猛虎”。老虎给人是什么感觉?凶猛,旁边的动物看到牠都很害怕,敬而远之。一个人常常容易发怒就好像一只猛虎,让所有的家人跟同事好像处在地狱之中。“欲是深渊”,代表欲望一踩下去,深不见底,瞬间堕落。所以,惩忿、窒欲,“惩”跟“窒”代表要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脾气与欲望,这就是修养功夫。   

俗话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能掌握情绪的人,可能每次发完脾气,他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是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发完脾气之后不是气别人,是气自己怎么又没有忍住!   

如何转怒为恕,如何让自己脾气变好,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中国文字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字中含有老祖宗的智慧。怒是会意字,表示你心上有一个奴字,你就是坏脾气的奴隶,它要你往东你就往东,要你往西撞墙你就撞,等发完脾气之后,会觉得“我怎么做出这种蠢事?”因为你已经被奴役了,无法主宰自己,所以怒很恐怖,不能继续怒下去,要转“怒”为“恕”。这两个字差多少,把这些棱棱角角削掉了,就变成了宽恕。“恕”字,一个“如”,一个“心”,这叫如其心,也叫同理心,你能如其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你就能原谅他了。   

例如,我们教导学生,看到他的行为实在很生气,但是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后,我们的怒气能立刻压下去。除此之外,会觉得他很可怜,不但能体谅到他的苦,更能包容他的过失,体现出一种宽恕的态度,所以怒不能压,要包容,进而去帮助他、感化他。   

《论语》中,学生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一生去贯彻,提升道德修养?”孔子挑了“恕”字,恕字终身可行,所以宽恕的功夫很重要。如何宽恕?《格言别录》里有这样一句话,“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们一天原谅不了别人几次,但是原谅自己太多次了。我们能以原谅自己的态度去原谅别人,就能结交很多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责备别人的刻薄之心来责备自己的缺点,就能“寡过”,修养会提升得很快。能用宽恕就能转怒气,这才能从根本解决,也就是转念的功夫非常重要。能如此,什么样的人你都能宽恕,甚至于任何人你都能感激。一个人能处处宽容,甚至于处处怀着感恩之心,怒气就消了。   

一个人进步最多的是什么时候?逆境。所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经验,你总不会被他骗一辈子,骗了之后,你更清楚如何判断是非善恶,所以要抱着一份感激之心。感激绊倒你的人,处处给你挫折或考验的人,因为他助长并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依靠某个人,最可靠的是自己。一个人常常依靠别人,就会生活在患得患失中,没有真正快乐,所以感谢他遗弃了你,是他教导了你要自立自强。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常常对你恶言相向,助长了你的定慧。他对你恶言相向,你还能如如不动,你的修养提升得很快,等他骂完了,你说:“谢谢你讲出我的缺点”,他一听,下次一定骂不出来了。   

一个人面对伤害、欺骗,以及别人对你的一种错误、恶劣的态度时,你能平心静气去感谢他,这样的人迟早会被你感化,因为你的修养会激起他的惭愧之心。你能这样去转念,不但怒气消了,还有可能成就别人修学圣贤的机会。   

有一首描述兄弟之情的诗词,“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子孙做样看。”兄弟是同气连枝,同一父母所生,就好像一棵大树长出很多枝干,各自发展,各自延伸,各自枝繁叶茂。所以,兄弟之间的言语要和睦,不要太冲动,不要因为言语不当而起了冲突。只要有一方能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要以德服人,团结我们的兄弟姐妹。当我们三、四十岁以后,可能一年见不到二、三次,每次一见面,发现皱纹多一点,白发也多了几根,真是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因此,要能忍得住,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事情,而兄弟争吵。兄弟姐妹有了后代,又成为兄弟,所以这一辈要做好样子,留与子孙做样看,这一点特别重要。周朝开国的几位圣王做出了孝悌的榜样,所以才可以享国八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朝代,这绝对不是侥幸的。你的家族、家庭要兴旺多久?你要有所志向,才能教出好子孙。   

《弟子规》提到“财物轻,怨何生”。对财物懂得礼让,也就不容易起冲突。“财”字,又通另外一种含义,是木材的“材”,如果木材堆的很多,太阳照太久就会燃烧起来,比喻你的财积累太多,很可能会引火自焚。所以,当你时时都在搜刮财物,其实自己的福分已经在耗损、折褔了。而这个行为又被下一代学得非常彻底,这个财物留得住吗?人要有深谋远虑!因此,兄弟之间懂得布施,就不会有争吵。有一句话说“人欠你,天还你”,“天”就是天理,你的福分会水到渠成。人往往不能忍一时之气,才做出一些违背德行的事情,所以要能忍耐得住。

 







• 他老得很慢,什么原因? • 要怎样念佛? • 善心、善行从哪里培养出来的 • 要为来生着想 • 今天你有财富,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 • 不相信六道轮回,问题就严重了! • 端正的真义 • 人心的染污非常严重 •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 自己天天造恶业,自己往往不知道 • 多一个善人,就少一个恶人 • 私淑弟子 • 命运是自己注定的 / 改造自己的命运 • 布施不是便宜别人,而是便宜了自己 • 你修的福,未必是真的福报 • 不如在家里念佛 • 欢喜缴税,绝不逃税 • 贪嗔痴断了,就得大自在 • 见思烦恼是根本烦恼 • 善缘少、恶缘多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星云法师:生命的价值 · 星云法师:骂人的艺术 · 星云法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 星云法师:一滴水的价值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卅七章 玉耶女... · 星云大师谈婚外情: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 · 星云大师与各国政要对话“和谐共存的世界梦... · · 星云法师:难忍能忍 · 星云法师:佛光菜根谭之自在篇 · 星云法师:从何处下手学法? · 星云法师:佛教智慧的真义 · 星云大师:快乐的来源 · 星云法师:证悟之后的生活 · 星云大师:家庭佛堂的几个问题 · 星云大师:怎样做到修行工作两不误? · 星云法师: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 星云法师:佛教严禁杀生和自杀



· 不忘禅 · 净侣 · 宋高僧传 · 印光大师讲故事:人有实德,天有奇报。 · 梦参老和尚: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 那吒析骨还父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2... · 义操 · 真然 · 星云法师:六祖慧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生活? · 仁俊 · 生死关头,自己做得了主宰 · 海涛法师:如何无忧无虑过生活 2 · 星云大师:佛教徒的家庭观 · 海涛法师:佛佗的慈善事业 上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35】 · 印光大师:无信愿念佛,乃禅家以念佛作话头... · 元音老人:学佛关键第一是知见要正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