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蔡礼旭 >> 浏览文章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二十四集)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四集)  2005/3/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24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诸位同修,今天也要好好睡,虽然明天要考试,不要太紧张,要平常心。刚刚讲到:

  【话说多。不如少。】

  诸位同修,刚刚在吃饭有没有感觉声音变少了?不过当我们的言谈当中,可以让人家欢喜,让人家生信心,讲的都是利益语、诚实语、软慰语、智慧语,你是口吐莲花,舌灿莲花,这个话可以多说,因为是对人有益。所以我们说话就抓一个标准,只要对人有益就说,对人无益,就好好念佛。

  刚刚最后我们也提到,在团体当中,当开会的时候必须集思广益,把各种情况反应出来,好做调整,做往后的决策,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把实际情况反应出来。而在这个谈话过程,是对事不对人,因为我们建立的共识,就是要把团体的事情办好,甚至道场里面所做的事都是利益众生之事。既然我们有这个因缘担任这些工作,就应该该讲话的时候要直言不讳。等大家的意见都讲出来,当然最后的决策不可能每个人都满意,不可能照每个人的想法去做,总会取得一个协调、一个共识。当团体已经决定要这么做,往后每个人离开这个门,口径都要一致,都要一起去做,真正在做的过程中又有问题的时候再赶紧反应。当每个人都是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决定,感觉起来团体就很有向心力、凝聚力。假如开会的时候都不讲,然后出门以后意见都很多,这边也讲,那边也讲,搞这边一团,那边又一团。团体只要失和,就很难把众人之事办好,因为要家和万事才会兴。当我们处理事情都有这个共识,就能够把事办得比较理想,而不至於因为我们的言词而让事情搞砸,所以言词也要相当谨慎才行。

  因为在很多的朝代当中,都是因为太多的谗言造成了国家的败亡,团体的败丧,都是言语的祸害,所以祸之所生很多都是言语以为阶梯跨上去的。君臣之间,君听了谗言,「君听臣当诛」,领导者只要听了谗言,很有可能忠臣就要掉脑袋了;「父听子当决」,父亲假如听了一些谗言,可能父子关系都会出现障碍;甚至於朋友之间听了谗言会疏离;夫妻听了谗言,可能就要分离。所以我们对於言语要有判断能力,要相当谨慎。有一句诗也提到「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所以处公事当中大家可以直言不讳,但是私底下,假如谗言飞来飞去的时候,我们心要把持得住,所谓「谣言止於智者」。其实我们可以设身来思考一下,当一个人有德行的时候,他愿不愿意团体不和谐?不可能!他只希望朝一个如何让团体更团结的方向去走,而且他会更清楚明白,第一步一定是从自己做好来影响,他绝对不可能讲出谗言,去影响团体和谐。俗话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些老祖宗的言语都有他很深的人生哲学,我们要用心去领会。下一句:

  【惟其是。勿佞巧。】

  就是事实就是事实,不要再去多做解释、多做扭曲。其实在解释的时候挺累的,不如承认「对不起,承认我错了」,这样反而更简单,更赢得对方对我们的原谅、对我们的尊重。其实在政府单位,在商业团体,也都是相当重视言语的信用,这样才能够赢得人心,才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

  在战国时代,秦国变法,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那时候因为秦国的政府可能在信用上已经失去人民的认同,所以商鞅要变法以前就做了一件事情。他就拿了个木头,然后写著「只要把这个木头从南门移到北门,就可以得十两银子」。人民一看,有没有人去动?都没有人去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失去人民信心多久?今天我们在家庭、在社会当中,我们要重新建立信用,也要用很大的真心跟耐心去做。所以商鞅把钱从十两调到二十两,又调到三十两,最后调到五十两,才有一个男士走过来,想说不然搬一搬也好。后来搬了以后,果真给了他五十两。人民看到这件事就相当惊讶,也感受到现在的政府言出必行;当然除了言出必行,也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国家也好,团体也好,决策人员要决策以前要相当谨慎,但是只要决策完之后,就不要轻易去改变,不然底下的人会无所适从。

  有个商人他带了十万块人民币到深圳去投资,他是铺地砖的,结果跟一家老板谈好了要铺他们的地砖。签约已经签完了,这个商人他才发现这个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但是合同已经签下去了。这个客户是汕头人,汕头人很会做生意,这个汕头老板一看,这个生意是铁定亏钱,所以这个汕头的老板就吩咐他所有的这些干部,要好好盯著这个商人看他有没有偷工减料。结果工程也很顺利就完成,然后马上这个汕头的老板就付给这个商人他的款项,这个商人一句话也没有讲就走了。

  这个汕头的老板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他的商业技巧我看都没看出来?太高明了,居然我看是绝对亏本的生意,他还能做!就赶快派人去把这个商人请回来,然后对他说:你坐,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这么高明,你这个生意赚钱没有?这商人马上回答:没有赚钱,把我十万块钱本钱都亏完了。这个汕头老板很惊讶,接著问他:那你是做了以后,快完的时候才发现亏本,还是签约完就发现亏本?他说签约完我就发现亏本了,但是已经签约,我就要信守承诺,就应该把它做好。

  这个汕头老板听了以后很感动,现在商场这么尔虞我诈,还有这样的老实人,所以他就对他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结果当天晚上,这个汕头老板把他这些建筑公司里面的主管统统找来,然后对他们说:以后我们所有工程的地砖都给他铺。这是一个朋友告诉我们的故事,当时候是走在就是那位商人铺的地砖上面,走在这么有信用人铺的地砖上面,内心感到格外的踏实,绝对不是那些豆腐渣工程。所以为什么傻人有傻福?因为凭著良心、凭著道德做事,他的福报迟早一定会现前。人算不如天算,人不要耍小聪明,『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我们娑婆界的耳根很利,孩子假如看的节目言语很粗俗,或者是他的朋友当中讲话很粗俗,很有可能就会被污染,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很谨慎去观察,孩子在言词上有没有偏颇之处。只要你在家庭里面言词都非常的柔和,言词都非常的恭谨,那孩子在家里面的时间毕竟比较多,耳濡目染之下,他讲话就很习惯这样的态度。之后纵使入社会,别人讲话比较粗鲁,他也有免疫能力,自然而然会敬而远之。

  『秽污词』,这是恶口,粗鲁骂人。我们在茶余饭后绝对不要去批评他人,有时候还会把国家领导人、政府领导人拿起来开玩笑、揶揄,这些都很不好,这些让孩子听到,他对人、对领导者就没有恭敬之心。所以我们要谨慎,不要做这些坏的榜样。我们看下一句「见未真」,一起念一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未真,勿轻言』,当他人给我们讲的话,我们还没有确定他讲的是不是真的,绝对不能又从我们的口上传出去。不能对别人说,我听说怎么样怎么样,这样有可能这个言词上已经影响到他人的名节,你又不经意讲出去,可能到时候人家责怪起来你也难辞其咎。有一次有个朋友他来找我,他就提到:因为我听某个人谈到你哪些事情,但是我觉得不大可能,所以我亲自来问你。他是听到别人讲了一些我的不好,可是他并没有就听进去,而是直接来找我。我们也很客气,就实际的情况讲给他听,所以这位朋友后来跟我的关系也很好,也一起在做中国文化的推广。他处理听到的谗言非常理智,他没有轻传,他会当面来求证。也很有可能,我们身旁很熟悉的人也很有交情,但是旁边有人谗言一进来,我们好像就被影响。其实可能讲谗言的人根本对他的认识都没有我们深,我们还听他讲,这样就不够理智了。

  曾经也有个故事提到,曾参的母亲有一次听到人家说曾参:曾子杀人!第一次听的时候相不相信?不相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以后,心里面都动摇了。所以我们对人要真正有所认识,交情才会深,了解到朋友做人做事的分寸、原则,我们自然而然不会因为别人的谗言,而去误会、误解这些好的朋友,好的同参道友。

  其实纵使我们听到他人对我们有所批评,我们也应该就这些批评的话语,先反躬自省,是不是有如他所说。纵使他说的真实性只有十分之一,只有百分之一,我们也应该反省这十分之一,这百分之一。而当别人有谗言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受影响,也不需要动怒,因为他在帮我们消业障,不然无始劫的业障怎么消?当对方在讲谗言,事实上他的内心也很空虚、也很痛苦,所以我们念念当中也要把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无形当中就可以把这段怨结慢慢化解开来。不然当他讲你的谗言,你马上也回应他,可能就会愈来愈复杂,愈来愈糟糕。

  当你说我讲的是事实,我要去解释,会让事情更简单、更清楚吗?所以要忍得下来,谗言就好像「举火焚空,终将自息」。而当有谗言你不去辩驳,等事情过了以后,反而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敬。所以百丈禅师说,「是非人我以不辩为解脱」,不用去辩解,所谓日久见人心。所以「见未真,勿轻言」。纵使今天我们听到的确实是事实,是讲到朋友的不好,而当这个不好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名誉,我们能不能传出去?也不应该传出去。假如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应该在私底下好好劝导他;假如这些谗言不是事实,我们去安慰安慰他,互相鼓励:没关系,消业障。

  下一句,『知未的,勿轻传』。很多事理假如我们了解得还不够透彻,也不能轻易告诉别人,不然有可能会误导他人的观念。「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人对於不好的言语,好像一听就会很容易受影响,所以我们的耳根都很轻。应该慢慢提升自己对言语的判断能力,常常带动是隐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我们多谈他人的好,少谈他人的缺失、缺点。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常常都是这些负面的事例太多,才会造成人心不安。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常常打开报纸,没看还觉得心情不错,看了以后觉得怎么这么乱!

  我曾经在看一篇报纸的时候,看到大半的篇幅是在报导一个十大枪击要犯,讲得很清楚,怎么样的过程都写出来。在这个版面的边边角落当中,一个很小的空间也报导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一位老者,数十年造桥铺路不为人知。几十年做好事,报这么小的空间,然后一个十大枪击要犯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现在的社会工作者不了解到,他们的言语对整个社会风气影响深远。所以社会教育要抓住一句核心的重点,就是要隐恶扬善,扬善才能够让众人去学习;而当扬恶的时候,反而副作用太大了,都学到这些逞强斗狠。社会的风气要能转化,就必须要有这些正确的观念。您以后有晚辈、有孩子要从事所谓的大众传播、社会教育工作,一定要提醒他们抓住这个正确的方向。我们的一言一行也都在影响著整体的社会风气,当每个人都能够舌灿莲花,多多肯定别人,与他人学习,相信社会风气的转变也会相当快速。

  下一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当我们要答应他人的事,也要先三思而后行,不可以轻易答应,到头来自己又做不到,所以「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当你很生气的时候要不要写信给人家?很可能那时候会意气用事。不可以写信,可不可以打电话?可能那时候脾气发过去,好像觉得舒服了一点,可能后来就很难收拾。所以盛怒中勿答人书,勿与人交谈,最好是心情平静下来,然后你也会比较清晰这件事该怎么做。而当你很喜悦的时候,也不要人家要求什么,你就说好,我买给你。很多家长就是盛喜中都答应孩子,到最后可能养成孩子要什么你就给什么,把他的一些奢侈、欲望都调动起来。所以给予孩子东西,切记一定要只是需要的时候再买,这很重要。

  有个小女孩她的父亲跟她走在路上,那孩子才五、六岁,一路上有几家冰店,经过第一家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就说:爸爸,好热。爸爸没什么反应。走到第二家的时候,小女孩又说:爸爸,好累,我们休息一下!结果爸爸还是没有反应。走到最后一家的时候,小女孩说:爸爸,这已经是最后一家了。你看现在孩子很聪明,他一定会使出混身解数把你口袋里面的东西掏出来。说到这里我也很惭愧,小时候要买玩具,我也没有说话,我就坐在地上不起来,我的父亲就会买给我。但是我母亲很厉害,虽然我母亲脾气很好,但是她很有原则。我记得有一次我也跟母亲要一个东西,母亲也没回答我,就自己在那里看书,然后我就开始在地上打转,在那里耍赖。我妈妈确实,那时候还没学佛,不过我感觉她已经达到如如不动,不管我在那里又叫又滚,都不管我,后来我自己很累就走了。家长有原则的时候,孩子就往你的原则去遵守,所以要沈得住气,「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我们成人在工作上、在很多事务上,当我们要答应别人以前,首先一定要考虑我们的能力够不够。假如能力不够,你勉强答应,那你可能到时候很有好心还会被人家误会。当你的能力够,你也要考量到这件事情成不成熟,不然很可能你的能力确实有,但是这个团体里面已经是非满天飞了,你可能一进去也被搅进去了,到时候你就想出来也出不来;所以一来自己能力要够,二来要观察这个缘分成不成熟。当里面已经有争端了,我们就要适时赶快退出来;当了解到这个团体非常和睦,做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事,这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仁不让,要全力去付出。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是说到一个人谈话,应该讲话平稳,有抑扬顿挫,讲到重点的时候声音重一点。假如我们谈话统统是同一个音调,会怎么样?可能对方听了都快要睡著,所以「重且舒」。「勿急疾」,讲话不要太快,诸位同修有没有发觉现代人讲话很快,好像见到人就是一见如故,话都停不下来,这是太急了。其实一个人要改变急躁的个性,从说话最简单。诸位同修,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也是很会紧张、很急躁的人,看得出来吗?你们实在太慈悲了。其实我的个性能够比较缓和下来,这确实是师父上人的功劳。因为我们在听老和尚讲经,老和尚不急不徐,我们急躁的个性就在这个点点滴滴当中慢慢伏下来。然后因为我们听师长讲课的频率很高,对这个音声、对这个速度就愈来愈熟悉,你在讲话当中,你会无形当中慢慢放慢讲话的速度。而当你讲话的速度放慢以后,这个习惯又会慢慢改变你的情绪,你的性格。所以练习讲话也是相当的好,「勿急疾,勿模糊」。

  我们假如有心要出来讲课,讲《弟子规》,出来弘法利生,最好的练习在什么时候?绝对不是到台上来才是练习,我们时时刻刻有机会跟人家介绍佛法、介绍圣贤学问,都是练习的机会。而且从今以后不要再说废话,你讲话的频率就接上,时时都是没有废话,都是正知正见。我们在与人交谈当中,就已经在提升自己讲课的能力,包含讲电话都是同样的态度,我们只讲智慧语,只讲软慰语,只讲利益他人的言语。平常这样去积累,当有机会上台的时候,你也会比较有把握、比较沈稳。

  下一句,『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团体当中难免都会有说长道短,从一个国家来看,历史上也常常出现党争之祸,朝廷里面分两个党,甚至於分更多的派别。这样好不好?都一定会搞到最后意气之争,两败俱伤。从小也有察觉到我们在与同学相处,也都会有一种拉力,你是那一边的,还是我们这边的?诸位同修,你都站哪一边?最好两边都不要站,那是最明智的。两边要不站,容不容易?不容易,有个功夫一定要练,叫傻笑,你都不要插嘴就好了。你讲一句「对!」你就完了,你插一句嘴,他们就觉得你跟我同伙的,然后另外一边就觉得你已经跟他们同伙了,所以傻笑就好,「话说多,不如少」。

  曾经我就遇到这种情况,有一边的老师觉得要拥护校长,另外一边的老师就觉得校长做得不正确,在批判校长,我们就站在中间,不要动。但是不是傻站在那里?要干么?要傻笑,傻笑是笑一下而已,该干的事还得干。这时候我们还是把本分事做好,因为当人在意气之争的时候,他就没有心思把事做好。我们该改作业,该好好带学生,照做。当我们站在中间,站久了以后,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个骂领导人骂得很凶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太过,其实人难免都犯过与不及。太过的这一边,我们还会找些机会,比方说他们骂了可能会口渴、会饿了,我还会送饼干过去给他们吃:你们辛苦了,来,吃点饼干。结果他们就会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你看人家蔡老师都没说话。我们继续傻笑,不表意见就走了。

  这些比较站在领导人这一边的人,他们慢慢也会察觉,一味的袒护对他有没有帮助?毕竟领导人错还是得去承担,因为你在那个位子就要有那个担当。你一味的袒护他,只会让领导人没有正视他的错误,这样不是帮他而是害了他。所以后来我也跟这些跟领导者走得比较近的同仁,跟他们沟通这个观念,也跟他们交流,你们应该多多提醒领导者,不然我们这一段情谊可能就浪费掉。「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后来我又重新回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有些当时候对领导者骂得比较激烈的老师,他也走过来跟我握握手,他就说当初我们这样做确实太过了。

  所以每个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在哪里。纵使我们是要讲出领导者错在哪,他的真正目的也是要把事办好,也是要把团体经营好,绝对不能到中间的时候意气之争。所以当「彼说长,此说短」,我们要敬而远之。这时候就好好把自己本分做好,老实念佛,让我们的表现能够唤醒每个人他的惭愧之心,也懂得应该做的是团体利益,是每个人的本分事,而不是把时间耗在这些无谓的口舌之争上。我们看下一句: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个「见人善」的态度,对道业的影响相当的深远。其实这一句经文,就是善财童子为什么一生可以圆成佛道的修学方法,因为他不管见到善人,见到恶人,都是他的菩萨学处。他看一切人皆是诸佛菩萨,只有一个人是学生,就是他自己,所以才能够「德日进,过日少」。当然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态度,他假如从小不会欣赏别人,只会批判他人,他会过得很辛苦。而当他常常是看到别人的过失,他会不会有很多朋友?你看,一个态度对自己道业不利,对自己往后的人际关系都不利。所以懂得欣赏他人,随喜他人,这对一个人的人格相当重要。诸位同修,我们教孩子了没有?这就相当重要,你在家庭当中就可以形成一个互相肯定的风气,互相欣赏的一种良性循环。当然我们在称赞、在欣赏对方,还是要抓住性德,而不是一些外在的虚荣、外在的才华而已。只要你是称赞、欣赏他的性德,他就会愈来愈好。

  有个很优秀的博士,他二十岁就拿到了数学博士,在读书过程跳了好几级,优不优秀?优秀,而且大学破格让他直接升为副教授,可以算是那个学校里面的一个特例。但是他从二十岁做到三十岁,整整十年当中,发表了很多论文要升教授,但是十年下来还是升不上去。刚好我有个朋友也是数学博士,跟他是同事,才了解到他所发表的论文很精辟,内容都是哪个教授的论文有什么缺点,哪个教授哪里讲的是错误的,他每篇文章都是谈别人错在哪。确实也写得很正确,但是统统在中途他的论文就被刷下来,他自己也很苦恼。后来我的朋友就告诉他,不然你就换个写法,写说哪个教授哪里好,哪个教授哪里写得很圆满,你就从这个角度去发表论文,说不定就会有转机。这位博士听完以后,眉头都皱起来,他觉得很困难。后来确实也写出来,就拿给我这个朋友看,结果他说他一边看,鸡皮疙瘩都掉下来,很不自然。

  一个人要想很真诚的称赞、欣赏别人,还真是要很习惯才做得出来。我们也看到,假如去接受一些训练,训练都告诉他,你都要常常称赞别人,对别人微笑,就可以跟人家做很好的生意。往往这些上完课回来的人对你笑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很奇怪,很不自然。所以这个「见人善,即思齐」确实是一种心理的状态,我们要打从内心欢喜去欣赏、去赞叹他人。而善事,我们也要去引导别人一起来做,与人为善。在与人为善的过程,我们也要记住,有一句格言说到,「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这些人生的哲学跟中庸之道都很相应。

  当我们在指出别人的缺点的时候,可不可以畅所欲言?不行,可能讲到最后,他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应该一点一点慢慢讲。而且,当我们要指出别人的缺点以前,首先要先讲他二、三个优点;劝别人的缺点,一定要优点大过缺点,就是「你这些做得很好,不过假如这里再好一点就更好」,这样他人就容易接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当我们修学念佛法门,我们的亲人不反对,你都要觉得他善根深厚。你不要常常在那里:气死我了,劝都劝不听,教他们这么好的东西都不接受。我们要了解,假如你一讲他就接受,那不得了,他的根性就是当生就要作佛的根性。换一个角度看,当我们学佛,你的亲人不阻止你,他已经相当有善根,他的我执不重,他没有控制、没有占有,这样的亲人往往都是上根利智。这时候我们不能太急躁,一急躁反而坏了他学佛的因缘。这时候更重要,我们自己要把招牌擦亮,擦不亮不行。所以在这一年多以来,我父亲从有点担心我出去,到现在他觉得佛法确实不可思议,我们的成长就是给予亲人最好的一个推力,一个善缘的增进。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我们要从他的角度设想,怎么样给他循循善诱过来。

  记得有一次我带著一个小朋友到我们中心底下捡垃圾,一边捡就看到另外站了一个小女孩,差不多也四岁左右,她就一直站在那里看我捡,她一动也不动。这时候我们就一边捡就往她的方向走过去,我就对这个小女孩说:请你帮老师把那个捡起来好不好?她就随手蹲下来把这个垃圾捡起来,眼睛还在看我。她一捡起来,我们马上给予肯定:真是太谢谢你了,来,我们一起捡。这个小女孩就开始跟著我们一起捡,结果一捡,她也很欢喜。捡了之后,因为没有垃圾袋了,这个小女孩就冲进她家里面拿出来一个垃圾袋,我们就一起继续捡。捡完两个,她又冲进去拿出第三个,要拿第五个的时候我赶快阻止她,不然不知道要捡到半夜了。我说好,好,今天就捡到这里,谢谢你。

  所以你看我们顺势让她来参与,她也觉得做得很欢喜,看到整个庭院都捡整齐了,我们是跟小女孩已经捡到马路上面去了。后来我就赶快叫中心这个小男生,还拿了新强的葡萄干去请她吃,给予她正面的肯定,这个小女孩后来有机会也会上来跟中心这些孩子一起玩。我们要让人一起来行善也要因势利导,不可以强加於人,一定要他马上要做到什么样的情况。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当我们看到好的榜样,我们也要了解到,我们跟他的差距在哪?应该如何提升?这个也相当重要,这就是要善学。我们都听过在《净土圣贤录》里面,有个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叫做王打铁。王打铁应该也不识字,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打铁,只要一天不打一天就没饭吃,所以他觉得人生很苦。当一个人觉得人生很苦,代表他有善根。刚好有一位出家师父走过去,他就马上跑过去,恭恭敬敬请师父到家里来坐,但是他又没有钱,就请师父喝杯开水。喝了以后,他就跟师父讲:人生这么苦,有没有离苦的方法?师父马上告诉他:有,方法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结果这个王打铁他就跟师父讲到,他说我已经忙得要死了,哪还有时间念佛?师父就建议他:你只要一边打铁,敲下去的时候,就「阿弥陀佛」,这样念就可以。他心里想,这样也很有道理,不跟他的工作冲突。好,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边,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打铁。

 







• 消灾免难,不能靠外头,要靠自己 • 她要去打胎,这就是反常 • 生活再苦,只要觉悟,就得大乐 • 你自私自利没放下,你没有法子超越轮回 • 吉祥如意 • 前世来生,完全了然,怎么会不自在? • 什么是邪?什么是正?/ 富不过三代 • 北朝鲜的山神 • 他眼见耳闻,比起一般人,聪明得太多了 • 少正卯生在今天,一定拥有很多选民 • 天天快快乐乐、欢欢喜喜 • 诵经念佛 • 无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 拼命赚钱,能赚得到吗? • 不如在家里念佛 • 这一天空过了,这一年空过了 • 他有权利、有地位,统统舍弃 • 跟鬼往来不是好事情 • 这是真出家人 • 一切法得成于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自受用 · 杨杰 · 楼至佛 · 蔡寺 · 愿人坊主 · 曼陀吉尼池 · 鬼子母经 · 三种胜勇猛 · 放逸 · 自教相违过 · 禅家龟鉴 · 免远迎批 · 罽利沙盘 · 雅利安协会 · 纳具 · 中村元 · 一存一阙 · 缘变



· 暖答世 · 海涛法师:大悲咒功德利益 · 哑羊僧 · 指空 · 真假大势 · 印光法师:一举一动守本分,人自不会特意诽... · 居箱 · 开目钞 · 刘素云:怎麼样叫老实念佛 · 身爱难尽 · 寂静法师:让习气慢慢消失的妙法 · 修罗窟 · 蔡礼旭:学《弟子归》扎道德根 人生立于不... · 元慧 · 钵 · 贺 · 秘经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1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