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 浏览文章

慧净法师:怎样读懂《念佛圆通章》

  “念”者忆也,如子忆母,时时在怀。

  《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又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所以,念就是忆,就是想的意思,好像儿子想念母亲——其实儿子想念母亲远不如母亲想念儿子,所谓“父母念子长江水,儿女念母树尾风”,父母对儿女的想念是源源不断,日日夜夜,而且儿女去得越远,就想念得越深。我们念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母亲怀念儿女。

  母岂不爱子,子岂不爱母?因迷而隔,因悟而亲。

  这是进一步显明念佛众生和阿弥陀佛的关系。“母岂不爱子”,母亲一定深深爱着她的儿女,母爱水不能淹、火不能烧,是天性自然的,所谓“女人虽弱,为母则强”,为了儿女,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他们。

  “子岂不爱母”,儿女也是天性自然会爱母亲,之所以母不爱子或子不爱母,是“因迷而隔”,因为不晓得这是自己的母亲,或不晓得这是自己的儿女,如果晓得,自自然然就有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是天性自然,不必加以训练、培养或其他造作。所以说: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亲,心心相印,函盖相合。

  母亲的心就是爱儿女的心,儿女的心也就是爱母亲的心,所以心心相印为一体。

  “函盖相合”,函是盒子,盖是盖子,圆的盒子必须圆的盖子,方的盒子必须方的盖子,圆的盒子、方的盖子,或方的盒子、圆的盖子,就函盖不相合、彼此不相应。

  了解弥陀主动为我们发愿,主动为我们修行,就像母亲生下了儿女,自自然然会有发自内心天性的母爱,甚至为了儿女而牺牲生命,每天工作都是为了抚养、教育儿女。所以,父母跟儿女、儿女跟父母之间是天性自然的,不需要准备某种条件才能成为父母儿女的关系。所以,父母思念儿女、儿女想念父母是天性自然的,我们忆佛念佛也是这样天真烂漫、天性自然的,而且念念不舍,不夹杂,不间断。

  如失子认父,如浪子归家。非感恩,非不感恩。

  就像从小走失的儿子,长大后突然跟亲生父母相认了,那是发自内心的亲缘名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外人,所以没有父母儿女的那种感受。又好像流浪在外的儿子,有一天回心转意回到家里,谁会阻止他?因为这是他的家啊!而且,“自是不归归便得”,阿弥陀佛永远伸开双手迎接我们,就像父母永远都倚闾盼望,望眼欲穿。在这当中,无所谓感恩,也无所谓不感恩,这是难以描述的。

  如“谢谢”二字,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其心迥异,天性自然故。

  我们在外,缺乏十块钱,人家给我们十块钱,我们向他说声“谢谢”;母亲节到了,我们也说“谢谢妈妈,母亲节快乐”,这种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外人说谢谢是非说不可,有恩必报,可是对父母,即使说了谢谢,就能表达了吗?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这样,固然感恩于弥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无所谓感恩,无所谓不感恩,就是存在于内心而发之于称名,一心归命,全身靠倒,跟阿弥陀佛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条件,好像父母儿女间非常亲密、非常直接的关系,没有假藉其他条件。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为母,以为外人故。

  儿子如果客套地、客气地向父母请求拜托,就像外人那种心态的话,做父母的就悲伤了,好像突然间失去了儿子,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了。

  众生求弥陀,徒令弥陀悲,不以弥陀为大慈大悲故,不以弥陀为我愿行故,不以弥陀与我一体故。

  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天性自然、天真烂漫地一心归命,全身靠倒,此后专一称念弥陀,念念不舍,无所谓求,无所谓不求。晓得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回向所有功德给我们。在这当中,我们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此后就专一称念弥陀佛名,自然地称念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间断。

  如果众生有求弥陀的心态,岂不是跟弥陀隔了一层,不与弥陀一体不离?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既是这样,在我们还不知道时,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准备好,在我们还没祈求时,阿弥陀佛已给了我们,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等同接受、支取弥陀慈悲爱心的礼物。

  所以,我们念佛,不能有祈求的那种客套,要晓得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为我、为在座的每一位完成了愿行,而愿行的功德都在这句弥陀名号里面;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就跟阿弥陀佛三种机法一体不离。

  我们必须这样了解,才是真正信受弥陀救度,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摘自《第十八愿善导释》

 







• 财源滚滚而来 • 管别人的事,烦恼就现前 • 能念佛往生,这是真正的福报 • 历事练心 • 我们常讲天然灾害,实际上哪有天然灾害? • 不是佛不度他,是他不接受 • 清净平等觉 • 为什么要尊师重道 • 下一生要想再相聚 • 婴儿不能失教 • 布施要三合一,否则总有遗憾 • 他有一个好处,相信因果报应 • 十法界是怎么来的 • 成人之善,成人之美 • 这是愚痴 • 高度艺术化的教学 • 一天到晚讲废话,这是业障 • 现在修行,人不如鬼 • 大妄语 • 家不像家,这还得了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觉海慈航》这本书是否如法? · 学了很久,一点信息都没有是啥意思? · 到基督教家作客或探亲能否做早晚课? · 业障多如何兼顾修行和家庭? · 对有错漏字尚未流通的经书如何处理? · 如何控制坏念头? · 应如何真正深入佛法? · 学佛不老、不病、不死,为何还患病? · 家女能背诵《无量寿经》,但无法克制妄想,... · 如何诠释佛法“八难”中的盲聋喑哑? · 请开示其他宗教与极乐国土之境界。 · 什么才是真功德? · 发呆和一真法界有没有相似之处? · 师父让我出家我同意该咋办? · 每个人和释迦佛的佛性果位都一样吗? · 学佛多年境界转不过来的原因放不下 · 祖师大德对舍识用根说法有何异议? · 如何向中青年推广佛法?



· 定弘法师:帮助别人,有一分力就尽一分 · 海涛法师说故事2:下毒之家 · 定弘法师:念头的速度有多快? · 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 宣化上人:龙的真面目 · 闻信 · 冥通 · 夫妻之间幸福相处的四句话(星云大师) · 傅翕 · 风方 · 宣化上人:修道的人要有正知正见不要打不正... · 生到天道能否常回世间探望家人? · 邓尉山圣恩寺志 · 星云法师:为何四夫人中唯有大夫人愿陪富翁... · 我多次去地狱,有人说我不能往生吗? · 蔡礼旭:古圣先贤的故事能感动学生吗 · 宋徽宗 · 金毛狮王的故事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