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 浏览文章

慧净法师:弥陀十二光佛略解

  光明与寿命

  “南无阿弥陀佛”是印度话,中文译“南无”为“归命”,“阿弥陀佛”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显示归命的这尊佛是具有无量寿与无量光的佛。

  佛德无量,略分两大类:光明与寿命。如人有别名,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别称,其中一种与寿命有关,称为无量寿佛,十二种与光明有关,总称无量光佛。

  弥陀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是光明无量愿,第十三愿是寿命无量愿。誓愿成佛,以“无量寿”永久救度三世众生,无量寿蕴含着无有穷尽的慈悲;以“无量光”普遍救度十方众生,无量光蕴含着不可思议的智慧。竖穷横遍,无有穷尽。这是阿弥陀佛以慈悲、智慧的妙用,救度、接引十方罪苦的众生。

  凡论佛之功德,有“能持、所持”之义,以寿命为能持,其余诸种功德皆为所持,一切万德皆由寿命所持之故。何者?若无寿命,相好、光明、说法、利生及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依何而住?据此观之,唯独寿命无量一愿,摄持其他诸愿,大悲善巧亦显于此愿。

  阿弥陀佛发寿命无量愿,佛与众生皆无量寿。非爱惜己身,求长寿果报,只是救度众生、利益众生的方便,亦是为令众生发欣求之心,因为一切众生,无不希望寿命长远之故,翻“阿弥陀”为“无量寿”,良有所以。

  “无量寿”简要来讲,就是寿命永恒,寿命长住,既不会变坏,也不会消失,所谓“竖穷三际”,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永恒存在。以无量寿来广度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代的任何众生。

  “无量光”简要来讲,光明普照十方,非是算数所及,故名无量。就是光明遍照,无时不照,无处不照,照遍虚空界,所谓“横遍十方”,光照十方国土,充塞四维上下。以无量光来广度十方任何国土的任何众生。

  无量寿与无量光一体不离。无量寿就体性而言,寿命为本;无量光就妙用而言,光明最胜。称念无量寿佛时,也包含着无量光佛;称念无量光佛时,也包含着无量寿佛。

  无量寿是体,无量光是功能力用,有体必然有用。如同身体,身体有眼、耳、鼻、舌、意,有四肢,有手脚;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嗅,嘴巴能吃饭、说话,四肢能走路、做事,乃至我们的头脑能思维、分别、记忆、判断等等,这是身体的作用。假设有身体但没有作用,那身体就等于是残废了。所以,有体必然有用,用也必须依靠体,这个用才能够存在。

  简要而言,寿命是体,光明是智慧之用。有寿命,智慧才能发挥;有智慧,寿命才有意义。有寿无智无意义,有智无寿很遗憾。寿光两者,缺一不可。

  若寿命无量、光明有量,限于空间,他方众生无度脱缘;若光明无量、寿命有量,局于时限,未来众生无度脱缘。阿弥陀佛号无量寿、无量光,寿命无量故,能竖穷三际,尽未来际救度众生;光明无量故,可横遍十方,尽虚空界救度众生。亦即:阿弥陀佛以“无量寿”广度三世众生,以“无量光”广度十方众生。无量寿、无量光必须互相具足,若只有无量寿没有无量光,就难以广度十方三世的无量众生;若只有无量光但寿命有限,也不能广度三世十方的无量众生,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以佛眼视之,众生寿命如浮蝣,心唯愚痴无智慧,故惑业苦循环。因此阿弥陀佛兆载永劫发愿修行,证得无为涅槃,即得无量寿;证得无上菩提,即得无量光。将这本愿光寿名号之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众生愿生、称名,便蒙佛光摄取不舍。

  常光与放光

  诸佛光明的功德,具备种种不可思议的大利益。若细分别,有多种光明;大分为二,一是常光,二是放光,又名神通光。

  首先“常光”,是常恒不断的光明。诸佛常光各随其意,有远近长短不同。如《无量寿经》说:

  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

  然而阿弥陀佛常光,凡于八方上下无央尘数诸佛国土无所不照,故弥陀光明有“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之叹誉。

  其次“神通光”,是临时发起的光明。如释尊欲说《法华经》之时,照东方万八千土,即是神通光。《无量寿经》说到阿弥陀佛将为十方来觐的菩萨说法时,欣然口中放光,遍照十方国土,而言: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这也是神通光。

  凡诸佛功德,虽然一一皆遍法界,然其余功德遍满法界的相状并不明显;只有光明,其相分明,故诸佛种种功德之中,以光明最为殊胜。又诸佛中,阿弥陀佛光明是殊胜中的最殊胜。

  色光与心光

  弥陀光明,略而言之有两种:一种是色光,叫作“调熟光明”,起调熟作用;一种是心光,叫作“摄取光明”,起摄取作用。

  “调熟”就是调熟十方众生,如母鸡孵蛋,以其本身的体温调熟鸡蛋,直到孵出小鸡为止。有的众生在三恶道中,还没能出生为人,阿弥陀佛就以光明不断地调熟他,使他能够快速得为人身;还没有遇到佛法的,阿弥陀佛就以光明调熟他,使他能够遇到佛法;还没有遇到净土法门,还不能专一称念弥陀名号的,阿弥陀佛也以光明继续调熟他,使他进入净土法门。就好像水果在树枝上,日光能够调熟它,使他由青转红、由苦涩转为甘甜,弥陀光明就有这种功能。

  因此,我们今生能生而为人,并能学佛,进而能信佛念佛,非自己之能,是蒙弥陀十劫以来以调熟光明不断调御成熟我等信心念佛,故法然上人称此为他力佛恩。当我们生起信心念佛,佛便放光(心光)摄取不舍,现生护佑,临终接引往生,往生之后成佛。这便是《观经》所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法益。

  弥陀十二光

  弥陀光明,除以色光、心光分类外,另以十二光佛之名显示其功德。此十二光是阿弥陀佛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愿”所成就,此十二光普照十方微尘世界,摄受念佛众生。这十二光只是取要而言,弥陀功德无量,广说不尽。如《无量寿经》说“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们只要了解这是从各方面来称赞弥陀光明之德的伟大便可。

  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本身。就光明来讲,是以“无量光”来涵盖其他各种光明而作为总说明,但就功能力用而言,由于功能力用无量无边,因此佛光的名称也是无量无边。佛的光明力用,可以说只有佛才能了解、洞彻,凡夫不可能了解,即使声闻、缘觉、菩萨,也无法透彻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力用,这便是《无量寿经》所说的“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但由于要广度众生,要使众生发自内心欢喜踊跃地称念这句佛名,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要赞叹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威神功德,来让我们凡夫欣慕、向往、信受。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简明扼要地把阿弥陀佛的光明功德浓缩为十二种来赞叹。对于弥陀光明的赞叹,另有经典以十三种光明来赞叹,也有经典以十四种光明来赞叹,或是以二十种光明来赞叹,但不论几种,都没办法赞尽弥陀光明。现在我们就以《无量寿经》所讲的十二种光来稍微解释。

  这十二种光的名称是: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

  体德和用德

  十二光佛之光德,可以大分为体德和用德。体是本体,用是作用。体德和用德的关系,犹如人的身体和四肢,有了身体(体)才有四肢,有四肢才有做事、走路等作用(用)。

  如果将“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作对比,“无量寿佛”是体,“无量光佛”是用。若将这十二种光本身来作对比,“无量光佛”和“无边光佛”是体,是阿弥陀佛成就正觉之自体;后面自“无碍光佛”到“无称光佛”九种光是用,表示佛的九种用德,此用德是依阿弥陀佛成正觉的自体所起的作用。

  总德和别德

  用德又分为总德和别德。总德是总括一切的功德,别德是各别分类的功德。无碍光佛是总摄其余各种用德,另八种别德是分别表示各种功德之作用。

  灭德、成德和喻德

  别德以其作用的性质,可以区分为灭德和成德两种。灭德有无对光佛和炎王光佛,其作用是灭苦因和灭苦果。成德是成就功德之意,有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和无称光佛六种,其作用是成就我们的乐。灭德离苦,成德得乐。

  最后“超日月光佛”是譬喻,以譬喻表示前述十一光佛的超绝性,故称喻德。

  众生的希望

  无量光佛是就时间性来讲,无边光佛是就空间性来讲。不论无量光也好,无边光也好,都显示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而且无能障碍;但因在说明上必须有次第,所以就次第上来说,无量光是超越时间,永恒存在,永远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过去已经过去,至于现在乃至尽未来,都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当中,无时无刻阿弥陀佛都要救度十方众生,这是就“无量光佛”来讲的。这使得任何时代、任何时段的众生都有希望:不因一生当中都没有遇到这个法门而临终就没有希望,即使到临终最后一念才念佛就断气了,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因今世不能出生为人就没有希望,将来能够出生为人也有机会遇到这个法门,因为阿弥陀佛是尽未来际要广度众生的佛。

  因此,以人间的众生来讲,如果还没有学佛,乃至学佛还没有进入净土法门,阿弥陀佛都等待着他,同时也以光明调摄着他。

  贰、分说

  以下逐一略解十二光佛之意义,每一光佛之后都附上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的相关赞偈。以图解如下:

  首先,昙鸾大师赞言:

  现在西方去此界,十万亿刹安乐土,佛世尊号阿弥陀,我愿往生归命礼。

  成佛以来历十劫,寿命方将无有量,法身光轮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顶礼。

  一、无量光佛(时间性、穷三世)

  无量光佛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无有限量,照彻三世,所谓竖贯三世,即不论生在何时的众生都能救度。能够调熟任何时代的众生,能够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

  凡夫知识有限,不知过去悠久之事,也不知未来辽远之事;弥陀无为法身真实智慧无有限量,明知三世事物,故名无量光。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第十二愿说: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酬此因愿,故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

  《阿弥陀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玄奘大师所译《阿弥陀经》说:

  由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无有障碍;

  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光。

  《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观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由以上五段经证与理证可知:弥陀光明无限量无边际,超越过去现在,三世常恒不断,遍照十方世界,永远救度众生,无有人法障碍。

  弥陀光明具有无限的、超越世间一切的力量,能够度化众生、救拔诸苦。

  弥陀光明无量无边、永恒不灭,为的就是温暖我们畏惧的心、照亮我们回“家”的路。弥陀无量光明犹如慈母呵护子女,抚慰群萌,带给众生安稳与快乐。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二、无边光佛(空间性、遍十方)

  无边光佛是指阿弥陀佛的解脱光明无有边际,普照十方,所谓横遍十方,即不论生在何处的众生都能救度,使其解脱三世六道无穷的生死轮回。

  弥陀光明不只无量,而且无边,其所照之处亦无有边际,故称无边光佛。

  无处不照,无人不救。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弥陀的光明,没有一个地方不受弥陀光明的照耀,没有一人不受弥陀的解救。也就是说,十方任何处所的众生,阿弥陀佛都要调熟他,都要摄取他、保护他、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无量光、无边光是就本体来讲的,超越时间性,超越空间性,以超越时空来显明他的本体。

  又,无边光的功能,能使众生断除“有见、无见”的边见。有见就是“常见”,无见就是“断见”,这两种都是邪见。也就是说,若认为人死了,下辈子永远还会再当人,或者以为万事万物有恒常不变的本性,这都属于常见;若认为人死了,就一死永灭,一了百了,没有所谓的善恶报应,三世因果,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属于断灭见。

  然而,不管是常见、断见,或是有见、无见,全都是邪见。若详细讲,邪见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也不出有见跟无见这两个范围;所以能够破除有见、无见,就等于所有的邪见通通被破除了。

  众生由于有这有无断常的边见,所以不能出离生死轮回;若能愿生称名,蒙佛光照,便能远离有无的边见,一旦往生极乐,则究竟断除有无的边见。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就说: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

  大悲熏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

  接下来的九种光明--“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是就功能力用来说明的。总的来讲,“无碍光佛”可涵盖其他八种功能,称为“总德”;其他八种功能叫作“别德”,是个别的作用。

  三、无碍光佛(无碍性、救众生)

  无碍光佛是指阿弥陀佛的光明所照,一切都不能障碍,无有人法能障故。中间内外、有形无形都不能障碍。娑婆世界日月灯烛等光,若有隔碍,则不能照曜;而弥陀佛光,十方世界无不彻照。

  “无碍”是不受障碍的意思,光明不受障碍。障碍,有人法、内外之相,简要来说,即是众生的无明黑暗、烦恼恶业,也就是三障。《涅槃经》说“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众生的障碍有三种,即:烦恼障、业障、报障。

  1.烦恼障:贪欲、瞋恚、愚痴、慢、疑之惑。

  2.业障:十恶五逆之业。

  3.报障: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报。

  烦恼障是根本,也就是贪瞋痴慢疑,因为有烦恼(无明惑),所以才会去造业。业就是指十恶业乃至五逆,由于有烦恼才会造业;造了业之后,业就会障碍我们解脱;接下来就是报障,“报”就是果报,因为烦恼造业而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既然堕落三恶道,不能生而为人,那就不能听闻佛法、修行得解脱。阿弥陀佛能破除我们十方众生的无明黑暗,救度烦恼具足恶业深重的众生往生弥陀净土,不受众生三障所障碍,这就是无碍光明的功能力用。

  《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往生论注》说:

  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

  善导大师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弥陀救度不受众生无明黑暗之烦恼所障碍,正是无碍光的主要功能。

  十方众生之所以造罪造业,之所以轮回无穷,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如果能够破除无明黑暗,弥陀光明的目的就达到了。

  善导大师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我们众生不论善多少、恶多少,无论罪福多少、时节久近,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不管知道不知道、有没有祈求,自自然然都能消除业障。“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如同《阿弥陀经》所讲的“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既然弥陀圣众现在其前,弥陀无碍光的功能,使我们众生的诸邪业系不能障碍弥陀的救度,而得到弥陀救度往生极乐世界。

  由此可知,念佛人不论何时何处,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不受障碍。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

  四、无对光佛(相对性、灭苦因)

  无对光佛,无对是就相对而言。“对”是比对,表示一切光明无可比对。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没有可与之相比对的,诸佛光明及菩萨光明所不能及。

  菩萨的光明固然不能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相比,诸佛的光明也不能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相比,因此称为“无对光佛”。

  所以教主释尊在《无量寿经》极为赞叹地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又赞叹说:

  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释尊在《大阿弥陀经》也赞叹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这是弥陀光明与余佛光明相对较量彼此胜劣。

  诸佛都有光明,可是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不能比的,是所不及的,甚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既然说是“最尊”,当然就是第一;不只是第一,而且是唯一。

  有人认为,“佛佛道同,光光无碍,佛佛应该是平等、相同的,那为什么佛说不能比、不能及呢?”

  阿弥陀佛能有如是绝胜诸佛的光明,乃是酬报因位之愿行。谓法藏比丘因地行菩萨道时,于世自在王佛所,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光明,经五劫思惟选择而发愿说: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发起此愿之后,兆载永劫之间积功累德,愿行成就,因而感得极尊无比、独一无二的殊胜光明。

  可知,是因为阿弥陀佛所发的愿行特别深广,五劫思惟四十八大愿,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因此他成佛的时候,他的光明是诸佛所不能及的。

  《平等觉经》开示阿弥陀佛于因地时所发的愿说:

  我做佛时,令我光明胜于日月诸佛光明百亿万倍。

  《大阿弥陀经》也说:

  令我顶中光明绝胜诸佛。

  又说:

  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

  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

  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

  可知:因愿别故,果报不同。

  又,光明就是智慧的外相,也就是救度众生的缘、救度众生的功能力用,所谓“大愿业力”。因此,阿弥陀佛的无对光能够灭除我们众生的贪瞋痴,亦即灭除我们众生的苦因。

  《观无量寿经》说到韦提希夫人,初见光台现国,选择弥陀净土,而言:

  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不只阿弥陀佛正报的清净光明无有比对,依报极乐世界的清净光明,也非诸佛净土所能比对,故使韦提希夫人不选诸佛净土,而选弥陀净土。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五、炎王光佛(绝对性、灭苦果)

  炎王光佛是就绝对而言,王有二义:最尊与自在。在所有光明之中,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最尊第一、最上无比、独一无二的,能自在无碍地救度六道三途极苦的众生往生弥陀净土,所以以“王”来说明,故亦号“光炎王佛”。

  释尊在《大阿弥陀经》极为赞叹地说:

  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弥陀佛光,自体如王。“王”是独尊无上、独一无二的。宰相有右宰相与左宰相,将军有前将军、后将军,四颗星、三颗星,宰相与将军之间都可以相比,但如果是国王的话,那就是最高无上的。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好像是王,绝对,独一无二,是不能相比的。前面的“无对光佛”是以相对性来比较说明,炎王光佛则是进一步以绝对性来说明。绝对性是超越的,不能相比的。

  “光明中之极尊也”,十方诸佛有光明,菩萨有光明,天人有光明,我们人间的善人、恶人也都有各自相应的光明;甚至畜生有畜生的光明,花草树木也有光明。在一切光明中,只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极尊的。这光明的尊贵性到达极点,最尊,第一,唯一,超越十方诸佛的光明,诸佛的光明无能与之相比。

  阿弥陀佛的光明有一个很殊胜的作用,那就是追寻、跟踪、保护、救度念佛的人。

  光明具有冲破黑暗、照亮周遭环境的作用,一切幽微、污秽、不净,于此皆无所遁藏;另就抽象意涵而言,光明又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包容、接纳、温暖、抚慰、保护、救度所有罪苦的众生。

  谈到光明,往往我们会联想到太阳光,或者是电灯的光亮,但这只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物质现象。光明在佛法当中是指无形的佛的智慧、佛的大念力、佛的大慈悲、佛的大愿力。

  何故释尊将佛之大悲愿力说为光明?因为念力带有像光那样的速度与作用,譬如有人向着远方暗室里的感光胶片一心不乱地凝思某个东西,瞬间所思念的东西就会映照在胶片上,这叫“念写”。

  佛的大念力遍布宇宙法界,能够即时给陷在黑暗、苦难中的人光明喜乐,给孤独无助的人温暖安慰,它的速度和功能只能用光明来形容,所以就称为光明。

  单单这样讲,我们很难贴切地去理解,所以我想借用一则事例来说明。

  当年在日本的时候,我很少看电视,若看只看那种比较奇特性的节目,也就是所谓“超能力”,也叫特异功能。有一次表演的是“意念照相”:心中专注所想的东西,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照相机拍摄下来。也就是这个人专心一意地想着某个东西,他所想的东西瞬间就会映现在照相机的胶片上。准不准?他们倒是有一个试验的标准。就是他们摆了几样东西,让实验者在那几样东西里面选一种去专一想象,这样的话,所映现出来的就能确定是不是他所想的。只要他专心一意地想着某个东西,那个东西都能被拍出来。

  《大经》所说“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就是赞叹此光明之德,如火烧薪,薪无不尽。以光明之智火,烧烦恼之薪,烦恼之薪无不烧尽。在三途黑暗中的众生,蒙佛光所照,定得解脱,轮回六道的苦果当下消灭:这就是炎王光的利益。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涂黑暗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

  六、清净光佛(灭贪罪、成清净)

  清净光佛是从阿弥陀佛的无贪欲之清净心所生的,以这光明消灭念佛人的贪欲之罪,使其等同持戒清净之人。

  清净:自性洁白名清,离诸垢染名净。弥陀光明不但自体清净,离诸垢染,而且能消灭众生罪恶之垢秽。自己清净,也使人清净。如《无量寿经》所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

  没有比贪欲更污秽的。贪罪有多种,主要为淫、财二贪,尤其以淫为根本。众生之所以轮回不休,根本在于淫欲,贪欲炽盛,永无厌足。佛在《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贪欲,如果灭尽了贪欲,痛苦就会烟消云散。就像皮已不在,毛无所附。佛在《楞严经》中说:“如不断淫,必落魔道。”如果不断淫欲,即使修行,最终也必定落入魔道之中,不可能解脱。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贪欲不仅使众生现世感受痛苦,未来还会遭受生生世世无穷尽的轮回之苦。

  淫心不断除,三界不能出。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能除众生贪欲之罪,能断众生贪欲之根。众生只要愿生、称名,旷劫以来的贪欲之罪便能消除,如清水珠,净除罪垢,一旦往生极乐,众生贪欲之根不除自除。

  若有人心多贪欲,不能持不淫戒、不悭贪戒,只要至心专念弥陀佛名,弥陀便放无贪清净光明,照触摄取此人,消除贪淫、贪财之不净,灭却无戒、破戒之罪愆,成为无贪善根之身,等同持戒清净之人:这就是清净光的功能力用。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

  七、欢喜光佛(灭瞋罪、成忍辱)

  欢喜光佛是从阿弥陀佛的无瞋恚之慈悲心所生的,以这光明消灭念佛人瞋恚之罪,使其等同忍辱成就之人。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阿弥陀佛之欢喜光正从这无缘之大慈悲心所生。

  凡夫都有贪瞋痴,对自己喜欢的起贪心,遇到违缘则起瞋心,而且愚痴,不明因果事理。所谓“瞋心之火,能烧功德之林”“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一起,往往失去理性,不顾因果,讲不该讲的,做不该做的,种种恶业因之而起,现生受苦,来生受报,恶性循环,苦不堪言。阿弥陀佛以欢喜光,消灭念佛人瞋恚的罪业,转瞋恚心成欢喜心。使其现生安乐,获得法喜,如《无量寿经》所说:“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若有人心多瞋恚,不能修忍辱波罗蜜,只要至心专念弥陀佛名,弥陀便放无瞋之慈悲欢喜光,照触摄取此人,消除此人的瞋恚罪业,使其等同忍辱波罗蜜成就之人,亦如前清净光灭贪欲罪,这种功能力用叫作欢喜光佛。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八、智慧光佛(灭痴罪、成智慧)

  智慧光佛是从阿弥陀佛的无愚痴之智慧心所生的,以这光明消灭念佛人愚痴之罪,使其等同智慧圆满之人。

  无明有两种,一是疑无明,二是痴无明。若能破疑无明,现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之后,就能破痴无明而成佛。这两种功德,都是阿弥陀佛智慧光明的功能力用。

  罪恶生死凡夫都是愚痴无智,但只要至心专念弥陀佛名,弥陀便放智慧光明,照触摄取此人,消除此人无明愚痴罪愆,使其等同智慧圆满之人,亦如前清净欢喜之光,灭贪欲瞋恚之罪,这种功能力用叫作智慧光佛。

  以上清净、欢喜、智慧光的作用,是以清净光来消除我们贪欲的罪业,以欢喜光来消除我们瞋恚的罪业,以智慧光来消除我们愚痴的罪业。

  《思益梵天所问经》说:

  又如来光名曰安隐,佛以此光,能令多欲众生断除淫欲。

  又如来光名曰欢喜,佛以此光,能令多怒众生断除瞋恚。

  又如来光名曰照明,佛以此光,能令多痴众生断除愚痴。

  凡夫五蕴炽盛,要我们断除贪欲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断除,这样的贪欲之心必定会做出贪欲之罪过,这些罪过,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来为我们消除,使我们虽然还有贪欲,但是却能拥有清净的功德。

  我们有瞋恚的心,会造瞋恨的罪业,阿弥陀佛以慈悲欢喜的光明来消除我们瞋恨心所造的瞋恨之罪,也让我们能心多欢喜,虽然还没有断瞋恨心,却能得欢喜心,能消瞋恨罪。

  我们有愚痴的心,会造愚痴的罪业,阿弥陀佛也以他的智慧光明来消除我们愚痴心所造的愚痴之罪,也让我们有智慧,能够深信因果,明辨事理,分辨是非,思维、说话、做事能够比较得体、圆满。

  虽然我们贪瞋痴三毒未断,也没办法降伏,可是由于我们念佛的关系,阿弥陀佛的光明就能够消除我们贪瞋痴的罪,给予我们清净、欢喜、智慧,这种功能叫作“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古人云:“雪销炉炎冰消日。”弥陀光明名号,即是慧日,众生称念,能除三垢,能获三德。能除三垢,如《无量寿经》所说“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能获三德,即是佛的三种功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印光大师说: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

  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

  道绰大师说: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善导大师说: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观经》说:

  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又说: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大经》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由以上之经文祖语得知:专称弥陀佛名,能灭六道生死之罪业,能得大利无上之佛果。是故,释尊预先以“芬陀利华”授记之,接着说等觉菩萨之观音、势至是念佛人的殊胜朋友。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咸共叹誉故稽首。

  九、不断光佛(恒常性、不断常)

  不断光佛是指阿弥陀佛光明三世常照不断。以现世而言,对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摄取不间断,永远不间断。白天摄取,晚上也摄取;现在摄取,未来也摄取,直到临终都不断摄取。念佛的时候摄取,即使在没念佛的时候也摄取。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而凡夫必须要睡眠,该睡时就睡,醒来之后再念佛;凡夫也有妄想杂念,妄想杂念来的时候也忘记了念佛,忘记就忘记了,记起来的时候再念佛;凡夫总是懈怠的,明明有时间可以念佛,可是懈怠了,没关系,精进的时候就念佛。阿弥陀佛对于念佛的人,是永远不断地以光明摄取不舍,不管我们知道不知道、看到没看到,阿弥陀佛总是不间断、不疲厌地保护着我们。

  无碍光佛及不断光佛之恒常照护不舍,源信大师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我们凡夫只有烦恼业障的肉眼,没有法眼,没有慧眼,连天眼也没有,可是阿弥陀佛不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不摄护我们,他还是照样摄取我们。好比一个天生就瞎眼的小孩,虽然他看不见父母,但父母反而更加怜爱地在他的前面,或在他的四周,尽管他看不到,但是具有爱心的父母从不舍离他,使他安心,毫无恐惧。所以,尽管我们烦恼障眼不能见到佛光,可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从不舍弃我们的。

  “常”,有“相续常”和“不断常”二义。相续常如父子血脉相承,但身体各异,是相续而非不断;又如地下水来自天上,虽连续而有间断,也是相续常。唯有弥陀光明是“不断常”,恒常不断照护众生,直到临终接引往生。烦恼炽盛之人,或寂寞无聊之人,思及弥陀之不断光,最能心生安慰。

  古人说“朝朝同佛起,夜夜抱佛眠”,如将“夜夜抱佛眠”改成“夜夜佛抱眠”更合乎净土法门。若能如此,则我们念佛人日常生活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在佛光的保护中,安心欢喜!

  佛在《大经》中说:“爱欲荣华,不可长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又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每个人,生则孤独而来,死则孤独而去,在六道轮回中,都是独来独往,随业流转。在生死诀别时,六亲眷属无一相随。只有业力如影随形,伴随着我们离开此世,我们不可能与任何人同生死、共病痛。深深思惟,人生是孤独寂寞的旅程,唯一可靠、相伴不离的是不断光佛的慈悲不舍。

  念佛人若思惟不断光佛恒常无倦之照护,则能生起欢喜踊跃之信心,感恩弥陀不间断的照护之恩,而长时相续不断地忆佛念佛。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皆得往生故顶礼。

  十、难思光佛(叵思性、离心缘)

  难思光佛是指阿弥陀佛的德能不可思议,非三乘众生心思可及,超出凡人的心力思维范畴。《无量寿如来会》以难思光佛为“不可思议光佛”。思虑不能到达,拟议不能认识,所以叫不可思议。难思光佛的德能,不止我们凡夫无法想象,乃至菩萨也想象不到,唯有佛与佛才能测知。如《无量寿经》所说:“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弥陀名号光明的不可思议,在于善导大师所讲的: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不论多大的善与恶,只要念佛,必蒙佛光摄受而往生极乐,进而成佛。所谓不可思议,这才真是不可思议。

  道绰大师《安乐集》解释说:

  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弥陀光明名号之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使圣凡善恶之十方众生,皆得往生,不可思议正在于此。因此获得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菩萨的称扬赞叹,如《无量寿经》所说:

  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故稽首。

  十一、无称光佛(叵说性、离言说)

  无称光佛是指阿弥陀佛的德能不可称说,非三乘众生言说可及,超出凡人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无量寿如来会》以无称光佛为“不可称量光佛”。

  无称光佛的德能,不可称量,不可说明。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不只我们,乃至菩萨也没办法以心思思惟,没办法以口业赞叹,没办法形容,没办法说明,没办法说尽,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说。

  难思光是心不能测,无称光是口不能说,此二光是十二光的结叹。由于上来以种种言说赞叹光明之德能,至此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以这难思、无称之光明,来显示阿弥陀佛的超越性、绝对性。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由于有以上所说种种功能,因此能够超越十方诸佛,对众生能够绝对性地救度。所谓“绝对”,就是能轻而易举地救度任何众生。若是对圣人容易、对凡夫不容易,那就不是绝对;若是对善人容易、对恶人不容易,那也不是绝对;若是对出家修行人能救度、对在家无修行人不能救度,那也不是绝对。圣凡、善恶、平生临终,乃至中阴身,甚至三恶道,一接触到弥陀的光明,都能够蒙受弥陀的救度。《无量寿经》就说: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

  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华严经》也说: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

  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

  又说:

  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说:

  一一毛孔现光云,普遍虚空发大音;

  所有幽冥靡不照,地狱众苦咸令灭。

  《心地观经》也说:

  以其男女追胜福,有大金光照地狱;

  光中演说深妙音,见佛闻法当成佛。

  法然上人解释说:

  为亡者念佛回向者,阿弥陀佛即放其光明,照地狱、饿鬼、畜生故,

  堕此三恶道受苦之人,其苦则息,寿终之后得解脱。

  以上五段经文及法然上人之释显明:若有亲人临终,或堕落地狱,阳间子孙为其念佛,阿弥陀佛便放“大金光照地狱”,临终的亲人,或在地狱中的亲人,看到弥陀的光明,当下火焰化为红莲,立刻乘坐莲花离开地狱。这就是阿弥陀佛“无碍、难思、无称”之光的绝对功能。

  可知:因弥陀之无称光而使众生成佛,众生成佛之后,光明还同弥陀无称之光。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所以依正圆融,主伴平等,光寿无别。其殊胜超越的功德,十方诸佛赞叹不尽。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

  十二、超日月光佛(超绝性)

  十二光佛最后一种光叫作“超日月光”,这是譬喻阿弥陀佛光明之超绝性,无有光明能与弥陀光明相等。

  日照三义:一、照外不照内;二、照一不照余;三、照昼不照夜。

  佛光三义:一、彻照众生身心,并除内暗;二、光明遍照;三、光明恒照。

  世间最光明炽盛的就是日月,阿弥陀佛的光明超越日光,超越月光。日月光明,只能照四天下,上不能照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下不能照地狱;日光只能照白天,不能照夜晚,月光只能照夜晚,不能照白天;不论日光还是月光,不可能同时照外又照内。当然,这是就我们地球来说的。可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普照三界十方,乃至阿鼻地狱、铁围山内的众生,弥陀光明无时无处不照,都毫无障碍、清清楚楚的地照耀,并且彻照内心,消除疑云。因此弥陀光明超越任何世间的光明,超越日月的光明。

  经典上说,日月的光明若处在弥陀的光明当中,就好像黑墨一样,黯淡失色。这不是说日月突然间失去了光明,而是说在佛的光明之中,日月的光明就被掩盖了。就如在黑暗的房间内,只要点一支蜡烛就觉得有了光明,可是日光灯一打开,蜡烛的光明就显得很渺小,微不足道;如果白天把窗户、大门通通打开,让阳光进来,日光灯的光明也被掩盖了。总之,超日月光是用以表示弥陀光明的炽盛。

  《赞阿弥陀佛偈》赞言:

  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

  弥陀光明德能无量,释尊于《无量寿经》举出十二光。此十二光互摄互具,谓之不可思议;又总括一切诸佛光明,名不可思议。

  佛光摄取念佛众生

  念佛人,时处诸缘都在弥陀十二种光明的照耀当中,如同婴儿在母亲的怀抱当中。弥陀的光明就是弥陀的怀抱,我们在弥陀的光明当中就是在弥陀的怀抱当中。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能就是以光明来摄取念佛众生,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意义也是以光明来摄取念佛众生,释尊在《阿弥陀经》解释阿弥陀佛的光明就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无量寿经》则解释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融合二经解释而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这无量、无碍光明的存在,就是在摄取念佛的众生,那岂不是阿弥陀佛本身,阿弥陀佛的名义,就是摄取念佛众生才叫作阿弥陀佛吗?可是如果不是念佛众生,那就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所以善导大师又说: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意思就是说,唯有念佛才蒙受弥陀光明的照摄;除了念佛以外,修任何法门,都不在弥陀的光明照摄当中。所以善导大师说: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又说: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说: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弥陀的光明在哪里?在弥陀的身上;弥陀之身在哪里?在这句名号当中。因此弥陀是光明,名号也是光明,名号是有声的光明,光明是无声的名号。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当然就在弥陀光明当中。若没有专称弥陀佛名,当然就不可能在弥陀光明当中。

  念佛人不管懂不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这些功能力用一点都不减少。

  光寿同佛

  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有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是无量寿了,因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前来迎接,使我们不再六道轮回。所以,从因说果,我们不会再有分段生死,也不会再有变易生死,岂不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已经是无量寿了。寿和光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也会有无量光。不过,现在当然显现不出来,到极乐世界就能显现出来。这无量光的财产,阿弥陀佛先保管着,好比父亲的财产就是孩子的财产,但是孩子还小,所以父亲暂时保管着。经典上就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不成佛便罢,如果成佛,他的佛名要叫“无量寿佛”,无量寿就涵盖无量光。众生听到无量寿佛的名号,而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都能够到极乐世界,而且都能够如佛金色身,跟阿弥陀佛的紫磨金色身一样;不可思议的相好、光明也通通跟阿弥陀佛一样,圆圆满满,没有缺少;乃至慈悲也一样,也以大慈大悲的心救度十方众生,拔除十方众生的苦因苦果,给予十方众生成佛的安乐。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念佛就能够往生无为涅槃的极乐世界,所以念佛本身就是进入涅槃不生不灭的大门,入此大门便能获得无量光寿。

  善导大师又于《法事赞》说: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会,身色寿命尽皆平。

  十方众生,不论凡夫圣人,只要专心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来迎。往生极乐之后,身色之相好、光明及寿命都与阿弥陀佛一样,平等无别。

  蕅益大师也说: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执持名号,我们的光明、寿命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没有两样。

  印光大师也说:

  若生西方,庶可与佛光寿同一无量无边矣。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本身的光寿才可与阿弥陀佛的光寿一样无量无边。

  只要念佛,用力很少,可是功德很大。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光明能够以少做多、以小成大,以轻为重、以重为轻,以短为长、以长为短,以有为无、以无为有,这就是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的悲智光明,因为不可思议,能使凡夫转凡成圣,犹如灵丹点铁成金。

  华光出佛

  佛德无量,佛光功能也是无量,《无量寿经》之中除了举出十二光功能之外,也举出“华光出佛”而说: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又,《观无量寿经》也举出“光中化佛”而说: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这段经文便是一般《赞佛偈》“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的来源。

  法然上人就《大经》与《观经》这两段经文解释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者,是真佛摄取也。

  更有化佛亦能摄取,谓“三十六万亿”化佛各与真佛,俱摄取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也。

  又说:

  摄取光明之中,又有化佛菩萨常摄护此人,百重千重围绕。

  可知,阿弥陀佛除了本身具足无量光之外,其无量光又化现无量无数之阿弥陀佛,每一尊阿弥陀佛也化现无量无数之菩萨。

  念佛人除了佛光摄护之外,无量的化佛菩萨也百重千重围绕护佑,使其现生安稳利乐,临终任运往生极乐,与佛同证无量光寿。

  无量光明土

  佛的境界是“依正一如”,依报与正报一样无分别。阿弥陀佛既是无量光佛,其极乐世界当然也是无量光明土,故《平等觉经》说:

  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

  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

  极乐世界充满光明,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众生往生光寿同佛,因此:

  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

  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 不踏生草 • 隐恶扬善 • 佛像光碟坏了,该如何处理? •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 一句佛号念到底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纵然他是个恶人 • 妙音就是念佛 • 两舌之害 • 我们学佛,真正的老师是谁 • 一点疑惑都没有,念佛才会有受用 • 什么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什么意思? • 心想事成 • 精进与贪欲,区别就在此地 • 他布施一千,我布施五十,我功德比他大 • 觉悟的人不怕死 • 念经是修行 • 名闻利养丝毫沾不得 • 树 神 • 念佛的好处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无异相似过类 · 佛图澄 · 威仪师 · 菩萨四法 · 王宫塔 · 香阇梨 · 慧可 · 天台四释 · 寺观庵院 · 兴轮寺 · 昙 · 莲唐草 · 法天 · 遍计所执性 · 圆佛教 · 别生经 · 虚堂和尚语录 · 巴罗大祭



· 印光法师:欲了生死,不可不注意伦常 · 金字经 ·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二十课 佛光山大事... · 五八尊 · 印光大师:淡情欲,节房事,保身命,成家业 · 回因向果 · 意学 · 俱利迦罗龙王 · 俱摩罗天 · 不忘禅 · 清明节祭祖扫墓 · 彭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三个启示 · 翻译名义集 · 五人非器 · 施舍与交换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对于世俗有什么利益?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三章 问道... · 蔡礼旭:假如警察不在,会不会闯红灯?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