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 浏览文章

慧净法师:请师父解释一下四偈三选

  问:请师父解释一下「四偈三选」。

  答:法然上人《选择集》最后说: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四首偈,等于是《选择集》的一个总结,《选择集》各章的含义都在里面。

  第一首:

  「欲速离生死」:就是发心想快速离开六道生死轮回,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业,彼此结怨仇。

  「二种胜法中」:他必须依靠佛法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要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在这个宇宙当中,在这个世间当中,宗教虽多,只有佛法才能达到我们离开生死的目的,只有佛教才谈到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以及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佛教里面又有圣道与净土,所以说「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

  「且搁圣道门」:我们要把圣道门暂时搁在一边,不要去修圣道门,因为圣道门是难行道。

  「选入净土门」:因为净土门是易行道,因此我们要舍难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首: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净土门里边了,专求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净土的法门也有两种,一种是五正行,一种是五杂行,那么,就要抛种种的杂行(五杂行,就是种种的杂行),「选应归正行」,要选择归入五种正行。

  「五种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念正行、供养赞叹正行。

  第一,读诵正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各种经论,不是。是只读诵净土三经,这叫做读诵正行。离开净土三经,就是读诵杂行。不过,这也有广义的解释,就是读诵净土祖师的论著,能够了解净土三经,这也算是读诵正行;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备起码的因果观念,这也可以纳归于读诵正行里面。

  第二,观察正行:你若想像,只可想像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我们未来的归宿,我们想像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产生欣慕之心,这就是观察正行。

  第三,礼拜正行:我们礼拜的对象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我们不礼拜,这个就是礼拜正行。为了求生极乐世界,如果其他的诸佛菩萨都礼拜的话,岂不是礼拜杂行吗?

  第四,称念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称念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称念其他诸佛菩萨。

  第五,赞叹供养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只是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不赞叹供养其他诸佛菩萨。

  这是五种正行,其他的是杂行。要抛杂行、修正行。

  至于布施、忍辱等,甚至孝顺、友爱,这些到底是正行还是杂行?这些是我们理所当然要做的,敦伦尽分的善事,本应该做的,并不属于什么杂行不杂行。只是说虽然这样做了,我们并不以这些善事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晓得:我们即使这样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执着的心,做这些都不圆满,也不是百分之百,我们要了解到这一点。

  第三段: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那么,已经进入这五种正行、专修这五种正行了,可是五种正行有四种是助成的,是引导作用的,另外一种是最主要的。那么,我们就暂时把那四种放在旁边,而专依那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那个就是称名。意思就是说:你之所以读净土三部经,目的不在读诵,目的为了了解经义,明了这部经的目的所在,我们依教奉行。那么,净土三部经,乃至刚刚讲的《往生论注》,都在教导我们:依靠弥陀的愿力,念佛必定往生,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就一辈子地称名念佛,这是正定之业。

  所以,五种正行都是为了了解正定业,为了归入正定业。如果懂得这一点,四种助业就融化在正定业里面了。怎么讲呢?以前有时间就是读经,现在晓得经义,目的就是要我们念佛,所以我们现在就来念佛;观察正行——想像极乐世界庄严也是一样;礼拜正行——礼拜阿弥陀佛也是一样,都把它们融入在称名当中,转成为称名了;赞叹供养也都是这样。因为称名最容易,二六时中都可以称名,不管你到哪个地方,都可以称名。不然的话,你要供养,只能在大殿里边了;你要礼拜,只能在有佛像的地方,那没有佛像怎么供养礼拜呢?可是称名就不是这样了,没有佛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念佛,所以要专于称名正定之业。

  第四段: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同时,这个称名正定之业就是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其他的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其中只有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与阿弥陀佛没有离开的,所以说「最为亲」。同时又说: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只有称名念佛才蒙受弥陀光明的保护、摄取,为什么?因为这是祂的本愿(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是一切因缘当中最有力、最能够救度我们的一个强缘,所以说「当知本愿最为强」。

  我们知道,「念佛往生」是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就是「称名」。善导大师说,唯有这个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才蒙受光明的照摄、保护。因为名号就是光明,名号离不开光明,光明离不开名号。所以,现在我们以心、口来称念这句名号,我们的心、口与弥陀的名号结合为一体,就在弥陀的光明里边了。

  善导大师又说:

  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拜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所以,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三业都在一起,不相舍离。

  那我们是要与弥陀亲近呢,还是要与弥陀疏远?当然与弥陀亲近啦,与弥陀亲近,现在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了;与弥陀疏远,就要继续轮回。

  这四首偈子主要强调的是:我们要称名,因为这合乎阿弥陀佛的因中誓愿。

  其中有「三重废立」:

  第一重,「内外废立」。所谓「内」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们要离开生死的话,要舍外道入佛教,这是第一重的「内外废立」。

  第二重,「圣净废立」。虽然选择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略讲有八宗,那我们就要舍掉其他的修行法门而选择净土法门,这就是「圣净废立」。

  第三重,「正杂废立」,也称为「信疑废立」。净土法门也有其他杂行的,也有专称名号的,我们就要舍其他杂行而进入专称名号,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正杂废立」,也可以说是「信疑废立」。

 







• 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 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 • 念佛的好处 • 不为境转,真功夫! • 你真正学佛,真快乐!/ 人生最高的享受 • 人心的染污非常严重 • 只要把阿弥陀佛抓住 • 他的积极是吃喝玩乐 • 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 • 你肯不肯享这个福? • 轻松学佛法封面5 • 持戒的利益有哪些?持戒的功德利益 • 一切诸佛都护念,你怎么会遇到魔障? • 世出世间法都要师承 • 心愿相应,佛必定来接引 • 我们随缘度日,决定不攀缘 • 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招 • 住在鬼屋不搬家 • 灶 神 • 往生不是死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义类 · 梨师达多富那罗 · 墨梅衣 · 俱致 · 三经通别 · 范缜 · 三界藏 · 在家 · 三友 · 本涅槃妙 · 欲界定 · 尘表 · 念佛三昧宝王论 · 榆林窟 · 反流四位 · 法社经 · 没交涉 · 迷事



·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三次,保证因缘马上变! · 海涛法师:控制心的方向 上 · 劝持品 · 苏摩 · 定弘法师法语:忍是什么 · 宣化上人:关于“神通”问题的开示 · 圣严法师:对子女以勉励代替责骂 · 快快长大 · 阿难有三人 · 蔡礼旭:教育子女的原则夫妻要达成共识 · 摄教未尽过失 · 宣化上人:修道不可生嗔心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廿三章 最初的... · 蔡礼旭:依教奉行经教改变不大是自己做得不... ·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三篇 圣道门 7 ... · 印光大师:念佛之人与参禅之区别 · 万年寺 · 蔡礼旭:企业管理之亲亲也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