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慧净法师 >> 浏览文章

慧净法师:佛教的无常观

  凡是存在的都是无常

  各位收音机旁的学佛朋友们,大家好!阿弥陀佛!

  我是远从台湾来的一位师父,叫作释慧净。今天晚上有这个机缘在空中跟大家见面,很高兴,也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很可贵。诚如刚刚所介绍的,从今天开始一连四个晚上,每晚有半个钟头的时间跟各位结缘。今天要跟大家结缘的主题是——“佛教的无常观”。

  所谓“常”就是永远不变、不会衰败,甚至也不会消灭、死亡,永恒长存的,叫作“常”。既然是无常,就表示它是会改变、转变、衰变的,甚至到最后也一定会消灭、死亡的,这叫作“无常”。

  世间凡是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所谓“凡是存在”的,那就无所不包,因为宇宙之间所谓的存在,有属于有形的物质存在,我们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的都是;再来就是无形的、精神方面的,也是属于存在的一种,譬如我们的思想、观念、学问、学识、念头,都不是永远如此,永不改变;我们的心念时时刻刻、刹那刹那不停的转变,我们即使拥有固定的思想观念,可是遇到某种机缘,思想观念也会改变,这是属于无形、抽象方面的无常。那么,心外之物,譬如我们的身体,属于物质界,也是无常的,是由细胞组成,而细胞却是不停的在新陈代谢,因此我们的身体当然也会跟着无常。我们的身体从初生的婴儿体,到童年、少年,经过了青壮年,然后就会趋于衰老,甚至病变,到时候一定会死亡——所谓肉体的生、老、病、死。其他譬如桌子、椅子、田地、房子等种种器具物品,时时刻刻也都在衰变当中,不可能永远保持固定的形状,这就是所谓器物的“生、住、异、灭”。至于山河大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大宇宙,也都是时刻在转变衰败,最后也会趋于毁灭,这就是“成、住、坏、空”。不管是精神界还是物质界,都是无常的,人最后会死,物最后会灭,这就是无常的道理。

  佛教的无常观

  佛教讲的“无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无常观,其实就是对“死”的看法及观念。

  这里引用一些譬喻故事来解说。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就强调无常感的重要,并常引用“四种马”来譬喻众生感觉“无常”程度的不同。

  第一种是“良马”,所谓“良马见鞭影而跑”。这种马很聪明,看到主人的马鞭,就知道要跑,不可以再慢吞吞的走了。

  第二种是“好马”,虽然没有良马那么聪明,可是主人的马鞭碰到它尾巴的毛端,它就知道要跑。

  第三种是“庸马”,这种马就比较迟钝了,必须等到马鞭打在身上觉得痛了,才被吓到、晓得要跑。

  第四种是“驽马”,这种马最迟钝,马鞭打在身上痛入骨髓,才晓得要跑。

  四种不同程度的无常感

  这四种马譬喻四种对“无常”不同程度感觉的人。

  第一种人,他看到花开花落,就体会到人生的无常,看到火葬场烧死尸的浓烟,就感觉到生死事大,就会去思维“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死了还有没有死后的世界?如果没有,那就一死百了;如果还有,死后会是怎样的世界?是苦?是乐?”他会去思维这个问题,而想要去了解它。如果真有死后的世界,那么他要追寻绝对安乐的世界。这种人在佛门是根器比较敏锐的,只要看花朵开了,虽然生命非常灿烂,可是经过一段时间,花朵枯萎了、凋零了、掉落了,他当下就感觉自己跟花朵一样。

  第二种人,他看到送葬的人群,或是棺木、灵车经过,就体会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所以引起学佛修行的心。第三种人,必须让他看到自己的邻居或朋友的死亡,或者参加了朋友的葬礼,才体会到总有一天也会轮到自己,因此想到非修行不可了。

  第四种人,必须等自己最亲近、最关心、疼爱的人,譬如自己的父亲、母亲或兄弟死去了,他才会警觉到自己不久也会像他们那样。如果连亲人死亡,也没有深切的感受,直到自己年纪衰老,重病在身,才感觉无常,这是比较迟钝的人。若是连自己老病来临,也不觉得无常已经迫在眉睫,那真的是毫无无常感的人。没有无常感的人比较没有宗教情操,也不会去追求宗教的信仰并进一步修行。

  阎罗王的来信

  在佛门里面所谓老实学佛、老实修行的人,必定有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无常感很重;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并不是等到人老或者重病才想到无常,即使年纪轻轻,身体健康,他也会觉得无常就在眼前,这就是无常感深厚的人。他会积极的去学佛、修行,如果不精进的话,是不可能成就的,何况要在今生今世解决生死轮回,那非修行不可,因此可知无常感的重要。在此用“阎罗王的来信”作譬喻:有一位老人家去世了,他的神识(一般世俗人讲的灵魂)来到阴府阎罗王面前,根据老人家的生死簿而判定他的罪业,告诉老人家:“你在世的时候,可说恶多善少,应该受某种刑罚。”老人家当场惊吓得不得了,就哀求阎罗王说:“阎罗王老爷啊!你如果早通知我的话,我就可以改过,行善积德,也不至于今天来到这里受你的审判啊!”阎罗王就说了:“我早就通知你了,而且不止一封信、两封信,好多封啊!当你头发白的时候,是我通知你的第一封信;当你牙齿摇动,是第二封信;当你眼睛模糊、耳朵听不太清楚的时候,是第三封信了。我通知你已经很久了,是你自己没有注意到!”当阎罗王说完这些话,跪在老人家旁边的一位年轻人就说:“阎罗王啊!你通知他好几封信了,可是你还没有通知我呀!怎么也把我叫来呢?”阎罗王就说:“我通知你的信也已经好几封了,你还记得吗?当你同班某同学被水淹死,那是我通知你的第一封信;当你的邻居、跟你同年龄的某某被火烧死,是我通知你的第二封信了;当你的表兄几年前遇到车祸死亡,是第三封信啊;你村庄的某位年轻人刀伤而死,某一位少年人因患重病而死,是第四封、第五封信啊!我通知你的几封信,老早就寄出去了,你怎么没有警觉呢?”

  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莫谓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我们常以为人老才会死、生病才会死,其实不然,无常来临就会死,不论健康、生病、老年、少年都一样。何况,死本来就是必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

  跟死没有缘分的人,世界上一个也没有,这个地球上大约有六十亿人口,在一百年之内都会死,当然会有少数还活着,但再多过几年,也非死不可。一般人对死都非常忌讳,有人看到死、听到死、想到死,都说是不吉利的,所以大楼电梯很少有四楼的号码,医院里面也没有四号病房,这就表示人对死的恐惧。但是再怎样恐惧,也非面对不可,逃避它最后会被死所逼迫而痛苦;如果积极的面对它,就有可能解决它、超越它。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逃避,要正视死亡。

  很多出家人,尤其是高僧大德们,往往以一个大大的“死”字贴在床头,特别是眼睛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已经超越了死亡?当我们死的时候,如果是精进修行的人,或许不至于堕落三恶道,还可以出生人道继续修行;或者他愿生极乐世界的心是决定性的,且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就会往生极乐世界。不然的话,所有的人死亡的时候,他的神识一定会再受阎罗王审判,再受六道轮回。

  念佛超越阎王关

  所谓六道轮回,往往是在三恶道比较多,任你有拔山盖世的英勇、有掀天揭地的才能,但是谁能避免在阴间与阎罗王对簿公堂呢?只有超然世外,念佛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只免于跟阎罗王见面,甚至能使阎罗王对他恭敬礼拜。凡是念佛的人,不但鬼神不能害他,阎罗王也不敢请他来;除此之外,上自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经过阎罗王这一关,也因为如此,佛教才重视死,重视无常,目的是要超越它。

  我再引用几则故事,来证明念佛人令阎罗王敬重的事迹:唐朝时,有一位名叫房翥的人突然死亡了,他的神识来到阴府,阎罗王就跟他说:“根据生死簿,你曾经劝一位老人家念佛,现在这位老人家已经往生极乐净土,你承受这种福德,也可以往生,因此今天请你来见面说明。”这位房翥居士跟阎罗王说:“我曾许愿要诵一万部《金刚经》,还要到五台山去朝山,现在还没有想要往生极乐。”阎罗王就说:“诵经、朝山都是善事,可是总不如早生极乐;往生极乐,比诵经、朝山的功德好上千百万亿倍。”可是房翥心意已经决定,阎罗王只好让他再回到阳间。从这件事情就知道,劝人家学佛、念佛,不只自己也能往生极乐,还能感动阴间,受到阎罗王的敬重。

  又有一个故事:在饶州有一位军人叫作郑邻,去世之后来到阴间,因为寿命还没尽,必须让他回到阳间,不过在回阳之前,阎罗王跟他说:“你回到阳间之后,要努力行善积德,看到人家杀生,就念阿弥陀佛,那么被杀的畜生,也会去投胎转世,或者超生到好的地方,这样你也能够获得福报。”从这点可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超荐亡灵,同时使自己增福延寿,不只是将来往生西方而已。这两件事都是记载在宋朝王日休居士所写的《龙舒净土文》。这本书很有名,专门讲述净土的教理。

  再跟大家讲一个譬喻叫“三愿未了”——三个愿望还没有完成的故事:有位出家人去拜访一位在家的朋友,劝导他要把握光阴学佛、念佛。这位朋友说:“学佛、念佛很好,我也有这个愿心,只是我还有三个愿望没完成:第一个是我的房子要换新,新房还没盖。第二个,我还有一个儿子没结婚。第三个是还有个女儿没出嫁。等这三件事圆满了,我就专心学佛、念佛。”可是没过几天,这位朋友突然去世了,这位出家师父就很感叹的写了一首诗说:“吾友名为张祖留,劝伊念佛说三头;可怪阎公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这首诗是说,我的朋友名叫张祖留,我劝他学佛、念佛,他说还有三件事情没完成,可是阎罗王毫无情分,不等他至少完成一件,这么早就把他的命勾去了。这就是所谓:“阎王注定三更死,不能留人过五更。”死是不许商量的,一旦面临死的时候,怎样求情都不可能,除非你当下念佛,或许还能延寿或往生极乐,不跟阎罗王见面。

  念佛法门简易殊胜

  念佛法门其实很简单,不一定要出家,也不一定要住到寺院,甚至闭关、进入深山。念佛是很方便、容易的,功德又很殊胜,能直接了脱生死,且必定成佛。不管在家、出家,男众、女众,有没有深入经藏都没关系,只要有往生极乐的愿心,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以目前的身份、工作、环境,有时间就念佛,随你的根性能怎么念就怎么念,能念多少就念多少,这样不只现生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保护,消灾免难、逢凶化吉、增福延寿,临终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彻彻底底的解决无常,超越生死轮回。如果我们的无常感很深,又愿生极乐、称念弥陀名号,那么保证今生今世能超越轮回,往生极乐。

  各位莲友,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 清净平等觉 • 利益众生的,这有功德 • 家是什么 • 助念与超度 • 感有四大类,应也有四大类 • 魔也会回头 • 瘟疫流行,缺少慈悲心的人,应当要注意 • 基础教育是什么 • 一切善法,都从精进开始 • 情欲 • 善恶报应 • 我就是这么修的 • 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 • 念佛人有舍利,也不能代表他往生 • 救护众生之道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吃长素的好处 • 他行的善没错,但是他的心不善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刘素云: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三 · 刘素云:来到人世间,匆匆一过客,一切都是... · 净土法门:刘素云居士的姐姐预知时至自在往... · 刘素云:怎么理解生活中的执著?破执著破哪... · 刘素云:觉海之舟—念念普利众生 心心流入... · 刘素云:如何听经、读经? · 刘素云: 答疑解难—关於弘法和护法的问题... · 刘素云:为什么要依止一位老师? · 刘素云:极乐世界是最早的共产主义 · 刘素云:修行路上怎么样对治睡意缠绕? · 刘素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在哪里?... · 刘素云:般若之舟—念佛求生净土 早化净土... · 刘素云:我们应该向那些真正的修行人学习,... · 刘素云:如何落实恒顺众生 · 刘素云:谁代众生苦,谁救我娑婆 · 刘素云:佛菩萨就是让我们时时提起观照,观... · 刘素云: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句话 · 新年伊始,刘素云老师2012年1月4日写...



· 蔡礼旭:夫妻之间的言语态度是否可以随便? · 佛驮跋陀罗 · 咒术 · 门迹 · 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吃肉 · 十一净 · 法身说法 · 八种别解脱戒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 蔡礼旭:见人善,即思齐 · 平息仇恨 · 海涛法师说故事2:王舍城的由来 · 星云法师:佛教家庭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 · 古昆 · 幸福在一念之间:蔡礼旭:老师 · 元音老人: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 积非成是 · 天女持八戒升天缘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