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网文摘 >> 浏览文章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黄威南

  很久以前,有过这么一首歌,歌中有著这么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为什么当感情越来越深厚时,人却会感觉到‘孤独’呢?

  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在付出感情的同时,也加入了过多的‘自我对他人的要求’。
 
  感情,本来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也是人际之间的一种承担和负责,是不带有任何‘自我对他人的要求’的。然而,在付出感情的同时,我们往往预先‘假设’、‘想像’著对方可能有的回应和表现,并且期待,甚至要求这种种‘假设’随著个人意愿而成为事实。一旦意愿不能实现的话,愤慨、不满、失望、猜疑等种种情绪由是而生。在这种情况下,相爱变成了彼此相互要求、须索的手段,终致造成苦恼—所求不得。

  当失望、猜疑的情绪生起后,我们便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关心、重视,一股强烈的、对‘自我’的执持不放,使得这种‘感觉’一再加强,也就会自怨自艾、自怜自叹起来。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将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是应该被垂怜的、同情的‘弱者’,所谓‘孤独’于焉而生。

  人际间的相互关爱虽然是易变而不安定的,但它却是生活中具体而生动的经验;它并非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要求的手段,没有任何其他的期待或须索—在我们付出感情时,不应该认为:‘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应该对我......’这将使被关爱的人产生压迫感,并且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弹或抗拒;于其时,付出感情的一方便会认为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一切是多么地不必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同时拥有个别的‘基地’的,让感情成为一种自自然然的相依,彼此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一种‘痛苦的占有’呢?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互爱关系是不把所爱的人视为自我的延伸,而将其视为一独特且永远美好的个体—可以彼此表达自我,是两个自我的融合,但却不必担心自我的迷失。

  我们已经说过:‘感情,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虽然,在许多时候,在处理感情问题,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或亲子之间的亲情时,总会带有若干‘执著’的成分;然而,在本质上,感情仍是由了解、关怀、尊重所组成的。一旦感情变成了一种要求对方的行为或言语来符合自我或取悦个人的手段时,那已经不再是一种人际间相互关爱的自然产物了。这时,‘感情’已经被变质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所有的适意、温暖都成梦幻泡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连串的迷乱、慌张、懊恼。

  再强调一次,感情并非被‘制造’出来的。当我们对人生起关怀,而对方也自然地回应时,这将令我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一切本来都是那么自然,同时也是无常的,终于会过去的。但是,往往这种愉快的情绪将被强烈的‘捕捉’并且期盼它能不断延续—‘常’而保持不变;于是乎我们企图‘制造’感情。事实上,这不是感情,是执著、是渴求、是贪。

  以男女间的爱情为例—恋爱中的人往往喜欢问对方:‘你会永远像现在这样地爱我吗?’当然不会!人本身在因缘生灭的过程中不住变化无常,附属于精神作用的感情又怎么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呢?只有‘越来越爱’或者‘越来越不爱’。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的话,夫妻白头偕老的神话也便不难实现。







• 决定不能欠债,决定不能结怨 • 对食物要生感恩心 • 凡是人,皆须爱 • 佛教不是给死人服务的 •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 没有比念佛更有效了 • 他表演给我们看 • 隐恶扬善 • 法喜充满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 • 会说你过失的人,是真正爱护你的人 • 你给鬼神开导,他接受,他欢喜 • 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 真的能带业往生吗? • 发心印经,这是真正福田 • 世间灾难再多,与他不相干 • 什么是四谛?四谛是什么意思? • 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 佛教是教学 • 阿弥陀佛现前,才能跟他走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净土法门:印光大师当年在世流通最多的三样...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念佛尽孝深思而力行 · 印光法师:身病有三 · 印光法师: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 印光大师: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 · 印光法师:为什么不能闭着眼念佛? · 印光法师:惨灾皆由杀生食肉而得 · 印光大师: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 · 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印光大师:拿皈依证容易实际修持很难 · 印光大师:即使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 印光大师讲故事(13) · 印光大师:戒定慧三,名为药王,信愿念佛求... · 对妄学济公吃肉喝酒的邪见之详斥:印光大师 · 印光大师:开示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方法 · 印光大师: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之实例 ·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五) · 印光大师: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



· 圈缋 · 定弘法师:有人说亡灵要发瞋恨而来抱怨助念... · 南怀瑾 · 蔡礼旭:《弟子规》与往生西方的关系(上) · 宣化上人:老子、孔子都是菩萨应化人间,万... · 宣化上人: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 · 定弘法师:有我,就要背因果 · 长庆院 · 同别二教 · 跋伽娑仙 · 宋板大藏经 · 六大缘起 · 宣化上人:学校是神圣的处所 · 妙莲老和尚:记住!福报是从劳动施舍中来 · 定弘法师:中国佛教四大菩萨表的是什么法? · 行树 · 蔡礼旭:这个淫欲让人不得不慎啊 · 圣严法师:转化主观的感受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