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消除烦恼的方法 >> 浏览文章

摄心入定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 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是大福报 • 杀盗淫妄酒,这是最大的苦因 • 不迷信的,不如我这个迷信的 • 消灾免难,不能靠外头,要靠自己 • 亲近三宝,是大智慧之人 • 父母要做得正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 喜欢说话的人,最容易惹祸 • 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 我们一天到晚都在造业 • 什么叫圣人 • 那是虚情假意,那不是真爱 • 我们生活在三度空间 • 要怎样破迷开悟 • 戒闻利身 • 布施的物很少,果报不可思议! • 修行没有尽力,功夫怎么会得力 • 别的星球,咱们都住过 • 生老病死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对告众 · 意根 · 禅林类聚 · 法舟 · 竺法雅 · 关世谦 · 睿山大师传 · 二种众生 · 无禁捉蛇 · 千部会 · 正岩 · 流转真如 · 赤幡 · 智升 · 十无碍 · 二戒 · 弘烛 · 定量论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实同佛经 ·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 好学非常重要 · 慧净法师:念佛人是否不须特别重视行善止恶...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三章 车匿和... · 蔡礼旭:从一个缺点、一个习气全神贯注去对... ·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三课 净土宗 · 随喜功德 · 海涛法师:悭贪独食不施与,生于食气饿鬼中 · 加持句 · 五家语录 · 植物也有生命为何不在六道轮回之中? · 史前宗教 · 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 抽单 · 宣化上人:能否找仙家看病看事? · 蔡礼旭:夫妻要各守本分 · 《净空法师法语忏悔发愿文》能流通吗?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