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佛学读物 >> 佛光教科书 >> 第十一册 佛光学 >> 浏览文章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六课 佛光人的养成教育

  

  第十六课 佛光人的养成教育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就是佛陀的教育法,可以帮助我们圆满人生。在佛教徒当中,于丛林寺院出家修学的青年固然需要佛法的养成;即使是居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他们的儿女也需要信仰的传灯,需要佛法教育的熏习。因此,我们依佛教「信解行证」的层次,列出佛光人的修身德目,无论是青年子弟或成年人等,都应依此修学。
  

  一、关于信仰方面

  信仰是每个人内心的宝藏,能够正信佛法,才能获益。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信仰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建立正确的信仰。

   1.因缘生法: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就是因缘法,说明世间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故万法皆为因缘所生。

   2.因果轮回:凡人造下业因,必然产生果报,果报现起又会产生力量,成为另一个果报的原因,如此三世因果,轮回不已。

   3.善恶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果报来自于身、口、意所造的业(行为),因此,善恶业报,不由他力。

   4.前生后世:佛教讲三世,即前生、今生、后世;生命不死,三世轮回不已,而且互为因果。

   5.诸行无常:诸法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并非常住不变,故说诸行无常。

   6.真心不变:真心即佛性,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甚至驴胎马腹,六道轮回,真心依然不变。

   7.圣凡有异:十法界中,称为「四圣」的是:佛、菩萨、缘觉、声闻;称为「六凡」的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十法界众生因缘各异,果报有别。

   8.四不坏信:对佛陀圣教不起疑心,对佛法真理欢喜接受,对出家僧团护持认真,对佛教戒律奉行不违,是为四不坏信。

   9.深信大乘:学佛必须深信大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究竟圆满。

   10.不谤正法:佛因法而成道,僧依法而为师。三宝中,法为最尊,法就是真理,指引众生解脱生死,学佛应深信正法,不谤正法。

   11.正知正见:正确的知见是深入佛法,获得利益的重要条件。

   12.勤劳正命:勤劳精进是成功之道,正命是正当的经济生活。

   13.赞歎三宝:佛法僧三宝是一切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赞歎三宝是口业的供养。

   14.信心欢喜: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信心是进入佛法大海的船筏。

   15.发心立愿:发心就是开发心里的宝藏,立愿是乃做人成佛的动力。学佛首重发心立愿。

   16.不忘初心:一念最初的发心,如果谨记不忘,万事皆能成就。

   17.慈悲方便: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可以表达佛法,方便可以表达世情。

   18.合掌礼拜:合掌即合权实之掌,而印中道之心,礼拜是与佛陀交流接心的方式。

   19.生涯规划:第一个十年是信解养成时期,第二个十年是参学问道时期,第三个时期是实践奉献时期,第四个十年是禅净修道时期,第五个十年是经验弘传时期。

   20.信仰传灯:把信仰和一切善行传灯给子孙,是最有价值的遗产。
  

  二、关于慧解方面

  学佛首重闻法,听闻正法才能获得真理的智慧。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闻法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建立正确的闻法心态。

   1.般若慧解:般若是六度之本、善法之源、诸佛之母,般若来自闻思修。

   2.深解密意:要能深深了解佛陀的心怀,主张以心印心。

   3.听经闻法: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闻法是信教入道的第一步,佛法中一切功德多由闻法而来。

   4.读书阅藏:读圣贤书,阅经、律、论三藏以外,对历代圣贤大德著作更要广学研究。

   5.广学多闻:学佛要多闻熏习,而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6.闻空不惊:诸法自性本空,空才能建设有,能够正确认识缘起性空的真理,便能闻空不惊,此乃大智慧也。

   7.闻善着意:闻善言不着意,非人也;闻善着意,才是堪受佛法的大器。

   8.会意深思:闻法要用心领会,不断思惟,才能够心开意解,心领神会。

   9.谛听正解:闻法要谛听、善听、兼听、会听。

   10.正闻正思:佛法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听闻正法,并且长时忆念正法。

   11.乐观明理:学佛者应明白因缘果报、缘起性空的真理,自能乐观豁达,智慧明理。

   12.福慧双修:「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皈依佛,两足尊,即福慧具足之意。

   13.成就辩才:口常行慈,修习善语,可得无碍辩才。

   14.广为宣化:佛法要广为传播,广为宣化,自他皆能成就。

   15.请转*轮:经常举办佛学讲座、印行佛书等。

   16.亲近道场:选择有缘的道场,并亲近善于说法的善知识。

   17.弘法护教:讲学证道、护持道场等。

   18.护持教化:护持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事业的发展。

   19.破邪显正:破除邪魔外道,纠正邪行、邪理、邪事,彰显正法、正道。

   20.明辨是非:不要太计较利害得失,应该要明辨是非。
  

  三、关于修行方面

  「说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学佛一定要修行,透过修行才能证悟真理。以下列举三十条有关修行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实践佛道。

   1.五戒十善: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五戒十善可得人天果报。

   2.持戒自律:戒是修行的基础,解脱的根本,持戒自律是自我安全之道。

   3.八种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4.四无量心:指慈、悲、喜、舍。

   5.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解脱生死法门。

   6.四摄方便:指权巧度众的方便法门,分别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7.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8.四念观心: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9.五停心观: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

   10.四种加行:加功用行之意,即:布施、供养、礼拜、持咒。

   11.四种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12.禅净双修:念佛和参禅并行。宋代永明延寿大师力主禅净双修,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13.止观等持: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为「止」;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而断灭诸结烦恼为「观」。

   14.悲智双运:「悲不住涅槃,智不住诸有」,悲智双运才能自度度人。

   15.惜福结缘:人的福报如银行存款;生来之福有限,积来之福无穷。

   16.爱语和众:爱语如阳光、花朵、净水,到处受人喜爱。

   17.忍辱柔和:忍是认知、承担、负责、勇敢、化解;能忍辱,必能柔和。

   18.惭愧忏悔:惭愧如服,可以庄严容貌;忏悔如法水,可以净化身心。

   19.不念旧恶:学佛者没有隔宿之仇,要有给人忏悔改过的机会。

   20.修行六根:六根如门户,易受六尘之贼的侵入,学佛当密护六根。

   21.食存五观:「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食存五观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视良药,为疗形枯;为成佛道,应受此食。

   22.朝山参访:朝山拜佛可以折服我慢,参访巡礼可以广结善缘。

   23.抄经礼忏:抄经可以开发智慧,礼忏可以消业增福。

   24.义工服务:担任义工,是心意和生命的奉献,是力量和时间的布施。

   25.环保护生: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26.生活正常:衣食住行、各种待人做事、礼仪等正常,就叫生活正常。

   27.知足感恩:知足是解脱欲望缠缚的妙方,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拥有。

   28.认错改过:改过才会进步,认错才能增上。

   29.革除陋习:对于生活上不良的习惯,如抽烟喝酒等,要勇于改除。

   30.端正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行立坐卧的四种威仪。
  

  四、关于体证方面

  悟后的世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为帮助学佛者慕道修行,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体证的德目,略述证悟后的境界。

   1.一心不乱:只有正念,没有妄想。

   2.一真法界:即是佛陀平等的世界。

   3.自性圆成:人人皆能成佛。

   4.证悟中道:三论宗阐扬「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义。

   5.去迷开悟:去除迷误,开启觉悟之门。

   6.即生成就:不须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而能即身成佛之意。

   7.三业清净:三业,即身、口、意业,三业清净,自得解脱。

   8.往生净土:人逝世以后,能生到极乐世界。

   9.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10.得大解脱:任何时间、地点皆能逍遥自在,即是解脱。

   11.圆满自在:证悟法身实相,进入涅槃寂静,这是人生最圆满的境界。

   12.妙觉佛果:妙觉是菩萨第五十二阶位,已达觉行圆满的果位,因境界奥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

   13.无上菩提:最高的觉悟。

   14.悟无生忍: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悟无生忍即了悟法本不生,而达「忍而不忍」的解脱之境。

   15.四种圣果: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果位。

   16.证诸涅槃:涅槃分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证入涅槃即能远离生灭。

   17.人我双亡:泯灭人我对待,自他一如,即进入开悟的境界。

   18.了生脱死:了知生命的价值而活得踏实,对于死亡后的世界了无畏惧,亦即认识生死、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

   19.烦恼清净:烦恼即菩提,烦恼净化,菩提自然现前,烦恼清净也是一种解脱的境界。

   20.轻安正观:正观诸法实相,不为烦恼缠缚,自得身心轻安。

  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上述列举的九十条修身德目,希望能提供学佛行者逐步修行,渐次圆满人生。

 







• 养生的原理原则 •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 • 给一切众生作好榜样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 公鸡念佛往生 • 根 本 智 • 多一个善人,就少一个恶人 • 身体要好,身安则道隆 • 学教会有感应 • 我一生没有化过缘 • 治身 • 听到弥陀名号,能够生很大的欢喜心 • 师父有什么好看的? • 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 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 • 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 • 傻人有傻福 • 从看破来的,从放下来的 • 布施的方法 • 学佛的人不讲风水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二归戒 · 法眼净 · 句 · 除十节 · 四尘 · 大乘二种成佛 · 圆顿 · 章疏 · 印度学 · 阿师 · 三句阶段 · 性器官崇拜 · 法云 · 天台五时 · 山田灵林 · 一生不犯 · 生论 · 起信论义记幻虎录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解六结,越... · 海涛法师:自性本具足,你被这个假名覆盖住... · 延行 ·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四) · 笏 · 证严法师: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 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四 · 有分识 · 星云大师:钱,真有那么重要吗? · 蔡礼旭:教俭亦慎始 · 蔡礼旭:孩子常常忘东忘西怎么办 · 最胜子 · 南无阿弥陀佛古琴弹唱 (印光大师传曲调) · 定弘法师:不是佛菩萨帮我们转业,是我们自... · 渴仰 · 海涛法师讲故事:鳗鱼 · 海涛法师:有一点执着,魔就来了 · 妙莲老和尚:春节期间杀生怨气多,奉劝诸位...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