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今天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保佑。菩萨、天龙八部、鬼神拥护。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妙莲老和尚 >> 浏览文章

妙莲老和尚:细说念佛的方法和要领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称念十声阿弥陀佛,以此记数法才能止妄想;因为心无二用,一记数就不能打妄想,所以要止妄想决定要记数。我们念佛也要记数才能念得好,如何记法?

  初上来,先记三句阿弥陀佛,这“1、2、3”三句佛号,每念一句就记一句,要口念得朗朗爽爽,耳听得清清楚楚,心记得明明白白。经过一段时间,这三句佛号你能记得很平稳、心不乱了,再加了“4、5、6”三句佛号,六声一记。等到每一句都能记好、清清楚楚、不错乱了,再加“7、8、9”三句,使佛号累加到九声一记。等你九句也能念得好,记得清爽了,最后再加一句,到十声一记就行了,不要再多记。

  我们拜佛是弯身时念三句阿弥陀佛,翻掌时念三句,起身时念三句,最后合掌再念一句,总共一拜佛是十声阿弥陀佛。念佛也是一样,初开始是念三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再念三声、三声、一声,总共是“三、三、三、一”一次记十声阿弥陀佛。

  你可以用念珠念,也可以用按手指来记。若用念珠就每念三声佛号拨一粒念珠,你不要念一句拨一粒,这样一粒粒拨过去很容易打妄想。我们用功念佛一定要用心念,用功这"功"字一定要工上加力才行;要发至诚心、起惭愧心,记得好好的。照这样三声拨一粒,再慢慢增到十念一记,用此方法就能对治妄想了。

“常念圣号代佛度生”

  诸位!你们在回家去的路途上,要记得一面走一面念佛,所谓“念佛不碍工作,工作不忘念佛。”不论上、下班或做任何事都要记得念佛。在工作中,甚至扫地、煮饭、洗衣服,你还是阿弥陀佛的念;与人会谈,客人来时,第一句就以阿弥陀佛来招呼,客人去时,还是以阿弥陀佛来送客,这才有佛教徒的样子和气氛。真佛教徒做自利利他的功德,随时随处都有,太方便了。

  很多佛教徒念佛、学佛却怕别人知道,我们学佛是光明磊落的好事,怎会怕人知道呢?身为佛教徒,我们不论什么人来,应对最好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时时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令众生听闻而种善根;就算他不听你的,但你念的佛号已令他种下成佛的种子,“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将来他就会成佛,你的功德太大了。诸位明白此道理,那随时随处就可代佛化度众生啊。

 







• 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 我们有一分的功德,佛就加持一分 • 不清净就生烦恼,清净就生智慧 • 助念与超度 • 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 • 根 本 智 • 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 • 你怎么不欢喜?你怎么不快乐? • 要怎样破迷开悟 • 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 他只知道小事情,不知道大的事情 • 转迷成悟没做到,这佛法是白学了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这个因缘可贵,我们一定要珍惜 • 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 毁谤三宝的果报 •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 财是愈施愈多,决定不能吝啬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寿命长短,操纵在自己手中







· 蔡礼旭:浩然之气可治病 · 蔡礼旭:体恤身边的人让他们身心能安顿事业... · 蔡礼旭:《弟子规》能解决婚外情的危机吗? · 蔡礼旭:把强求放下,人生很多的苦就解掉了 · 蔡礼旭:教育孩子要有耐性 · 蔡礼旭: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 · 蔡礼旭: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在到处撒尿的时候... · 蔡礼旭: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 蔡礼旭:智慧是从定当中成就的 · 蔡礼旭:文言文是开启圣贤智慧的金钥匙 · 蔡礼旭:言语的态度 · 蔡礼旭:五不祥 · 蔡礼旭:时运没来的时候,做好准备 · 蔡礼旭:弘扬力行传统文化要中道 · 蔡礼旭:孩子做事马虎怎么办 · 蔡礼旭:朋友相交要懂得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 · 蔡礼旭:夫妻和乐孩子就能潜移默化 · 蔡礼旭:教育重要的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 证严法师:说情说爱 · 证严法师: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 念《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就给灌顶 ·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 《地藏经》中说的供养有何表法意义? · 定弘法师: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爱欲看... · 海涛法师:放生、火供法会经法义开示 · 印光大师:咒、修罗、跏趺坐、高大广床、宗...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妙莲老和尚:怎么才叫会讲话? · 宣化上人:参禅要有择法眼 · 不结婚是违背父母之命属不孝行为吗? · 果卿居士:因缘果报之佛图主 · 海涛法师:守财奴的感悟 · 自求解脱 · 证严法师:父母应该给孩子是关怀,而不是溺... · 刘素云:我们应该向那些真正的修行人学习,... · 梦参老和尚: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527923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