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净空法师 >> 学佛问答 >> 教育、孝道 >> 浏览文章

背书是修根本智的



古时候大家庭有内外之分,内院是眷属所住的,宾客不能进内院,所以家里面请的老师,老师是住在外院。七岁以上小孩,可以读书了,跟着老师,老师教什么?生活教育,小学是生活教育,现在人不懂得生活。教什么?教洒扫、应对,教你知道怎样侍奉老师、伺候老师,它是一个实践的教育,不是口说的,完全在生活当中。你学会了之后,你这一生就知道怎样孝养父母,孝养父母从老师那里学得来的。生活教育,从七岁到十二岁。读书只教句读,没有讲解,只天天叫你念,老师督促你,看你的程度,你的程度高,大概每天可以念二十行、三十行,从前教读书算行数的。一行二十个字,一面十行,十行就两百个字。智慧高的,大概一天可以读六、七百字;程度差的,大概每天可以读七、八十个字,四、五行,四行八十个字,五行一百个字。以什么为标准?十遍能背,以这个为标准。老师教给你了,你念十遍,书本关下来背给我听听,以这个为标准。十遍不能背的,那行数再减少,十遍可以背的,能背得很好,再可以加几行。用这个方法,来测验每一个学生程度不一样,那时候叫上书,上书的行数不相同。十遍能背了,老师在那里坐着听,叫他大声的念,念一百遍,照著书念一百遍,这是聪明的;程度稍微愚钝一点的,背两百遍。

天天背书,背书干什么?修根本智。你要知道小孩要不这样子逼着他,他那个小头脑里头也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造业。不许他胡思乱想,用这个方法帮助他修定,修清净心。这个有五、六年的时间,帮他养成了,他心地清净了。心地清净就开智慧,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所以到十三、四岁进太学,从前没有中学。太学是国家办的,进太学那都是公费,你的生活费用国家发给你,这在古书上我们都看到的。太学里面读书,那就更快乐了,大概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不会多的,现在讲都小班制的,人数多了,老师精神照顾不过来。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真正好老师,好的教学,学生决定不可以超过十个人,老师的精神完全能照顾。太学里面讲解,讲的什么?你过去所读的,所读的书在这个时候来听老师讲解,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读书乐,因为书你都会背过了,老师也会背过了,所以太学里面讲学不要用书本,说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大家都晓得,都背得很熟了,一生都不会忘记。到八十岁、九十岁写文章引经据典,不要去查书,哪里现在到图书馆查书?那被笑话了!

从前教学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智慧的教学。现在教学,现在是常识的教学,你所学的全是常识,没有智慧。所以搞得生活过得这么苦,世间这么乱,没有智能。所以我们自己实在深入去想,古时候的教学比现在好,现在教学远远不如古人。我早年也教过佛学院,教了几年之后,我再不敢教了,为什么?佛学院是失败的教育。今天学校教育也是个失败的教育,能把人教成训练成功,还是要私塾的教学才行。所以我们这里培训班是私塾教学,只有一个老师,不能请第二个老师。第二个老师,那跟我们想法、看法不一样,教法不一样,你们就学乱了。







• 不要怕死 • 地狱只有两种人见得到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 生死的因断掉了,六道就超越了 • 惭愧知耻非常重要 • 只看对方的缺点,麻烦大了 • 生死关头,自己做得了主宰 • 再亲爱,一定要别离! • 迷心逐境,决定不会有幸福 • 北朝鲜的山神 • 陈嘉庚先生 / 念念为人想 • 虽然一生念佛,可是他不能往生 • 怎样把无明破掉 • 扰乱我们的魔 • 自卑而尊人 • 害虫是愈杀愈多 • 神通,应如何看待? • 父子有亲 • 命里不该死的,枪林弹雨之中也没事 • 星球能够存在,一定是善恶混杂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丈夫有外遇,随他去吧 · 起什么念头,用什么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 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 · 扰乱我们的魔 · 杀盗淫妄酒,这是最大的苦因 · 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容易 · 我只要享这个福 · 我只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 / 没有比念佛更... ·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 这个地球病了,你说多可悲! · 吃山珍海味 · 祈求消灾免难,我们的心量要大 · 以智慧与爱心,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 · 幸福美满的家庭 · 原来是碰见了鬼 · 写文字怎么能不谨慎 · 凡夫迷惑颠倒,处处都有障碍 · 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为什么不想佛?



· 我们有好地方去,何必要躲避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解六结,越... ·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每天都要欢欢喜喜的 · 慧净法师:这一段经文所谈的五个念,意义有... · 蔡礼旭:祈雨的小女孩信心圆满 · 金刚夜叉明王 · 证严法师:认清因果 改变生命的际遇 · 修证不二 · 海涛法师:空无自性之法 · 星云法师:建设和谐美满家庭应当遵循的原则 · 定弘法师:家庭教育特別强调的是因果教育 ·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十三课 佛教对感情... · 一体 · 佛身 · 真诚心所感召的 · 惊觉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 欲贪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