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学诚法师 >> 浏览文章

学诚法师: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以三宝为师,依据佛法来指导自己生命的决心。有这样的心,才叫做“皈依”。以皈依心为内涵,再辅以庄严的仪式,强化誓愿力,犹如学生参加开学典礼,而后正式学习。制定合理规划,按照规划来学习,而不是根据感觉来学习。

  人生的意义,是靠自己去赋予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与更多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意义来;如果只关注个人的欲乐,那意义就很小,甚至自己也感觉不到意义。

  无事而平静,这人人都能做到,修行就是要修炼在境界起伏前的一颗平静心。不光要平静,还要很有力。急有急的好处,行动力强。改变,就是在事上去历练。学会认识无常、接受无常,才能处变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

  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不能偏激,不能只看阴暗面,不能以嗔恨心来面对果相。反之,应发“舍我其谁”之心,在因地上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想变得更好”是个很好的愿望,但这个“更好”不是想想就够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靠真实的努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界,你把它当做打击就会退缩,当做让自己提升的机会就会更有力量。

  对未来有计划,并真正去实行。人的心是一个跷跷板,这头高时那头就低,不必去“忘记过去”,只要对未来更用力,自然就做到了。否则,一心想去忘记时,其实内心是在 “过去”那一头不断加码。不要给自己下结论,要多给自己打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对于佛弟子来说,最终极、最究竟的大愿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内心真实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与价值,发自内心产生希欲之心,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就是发大愿。在这一终极目标的摄持下,还可以有更加具体的善愿。可学习地藏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菩萨所发大愿。要知道、思维僧宝功德。

  学佛本来就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的心境——贪、嗔、痴。佛法所称之善,是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渡船,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修行善法的对境;佛法所谈的利他,究竟也是调伏烦恼。修行人只有以佛法的出发点和思维模式去思考,才能净化烦恼,这与世间法是不同的。

  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他人恶语相向时,反省一下自己内心是否也曾有看不起对方的慢心?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更没有办法去要求别人不起烦恼。能够平静接纳讥讽,就是修行的功夫,就能培植厚福,福德,就是内心的宽广。

 







• 这才真正恐怖,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 生活过得太舒服,决定会堕落 • 教学这一个行业,愈老愈是宝 • 这是真出家人 •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这是真正觉悟! • 老人是享福,而不是坟墓 • 财富的处理法 • 不能一门深入,你不会有成就 • 看 破 • 不到这个境界怎么行 •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 起什么念头,用什么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 舍不得布施,这是很大的烦恼 • 因没有办法掌握,缘能掌握 • 佛法教学始终不离因果 • 卖假的名牌货,又怕负因果 • 妄想分别执着,天天减少,那就可喜! • 形象非常重要 • 能念佛往生,这是真正的福报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十二恶律仪 · 十住经 · 隔历 · 黑漫漫 · 轮王寺 · 昭觉寺 · 抑止摄取 · 遮情表德 · 住无为戒 · 课诵 · 西禅寺 · 因滴论 · 驴年 · 众生五事恃怙 · 青园寺 · 生灭 · 劝导第一 · 十界真实



· 上界 · 般若菩萨 · 枯鬼死底 · 丰干 · 清净法行经 · 蔡礼旭:时时提起羞耻之心来改过迁善 · 大乘律 · 印光大师: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 · 禅云寺 · 麦积山 · 五恶 ·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九 护法品 译... · 香寸 · 阿地瞿多 · 我们要想积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 · 入众日用 · 乌金慈定仁波切与海涛法师的智慧座谈 上 · 一拶拶倒了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