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学诚法师 >> 浏览文章

学诚法师:中国人的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样

学诚法师:中国人的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样

学诚法师:中国人的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样

北京西北郊的凤凰岭上,有座千年古刹——龙泉寺,山门前的两株遒劲的翠柏,直指青天。寺内建筑虽新,但屋顶的灰瓦多是陈年旧货——因为,它们曾见证过龙泉寺的风雨沧桑。洗瓦片,寺内不少僧人都有此经历,学诚法师也不例外。

站在寺中禅意浸润的古木下,如果你问学诚法师:“纯粹的佛法是否要隐于山林、与现代科技彻底绝缘?”他的回答一定是“不”或者“NO”……

与以往仅在寺庙弘扬佛法的高僧不同,学诚是一个积极入世的法师。2006年,他开通博客,成为大陆佛教界的“博客第一人”;2009年,他开通微博,之后升级为中、英、法、俄、西、德、日、韩8种语言,粉丝超过30万;今年2月,他组织出版了《北京龙泉寺的365天》,书中用8种语言记录了龙泉寺2011年每一天的活动。

一位粉丝用英文留言:“以前,都是看洋教士到中国布道;今天,终于有中国法师向洋人讲经了。”

“我还会做很多事情,让佛教、佛法贴近社会。”学诚法师略带神秘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身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要职,学诚法师现在已经是佛教界的一位名人,龙泉寺的名气也急剧上升。

高人云集的现代化寺庙

来之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就听说龙泉寺的生活几近“共产主义”。龙泉寺拒绝商业化运作,不收门票,不参与所在景区门票分成,免费提供香火;另一方面,寺内和尚没有单资(寺庙每月给常住僧人发的工资),衣食住行皆由寺庙统一配给。学诚法师曾说:“出家人自古不做生意,如果经不住金银财宝诱惑,佛法也不可能传承千年至今。”

3月19日,在和学诚法师约好的采访前一天,记者来到了龙泉寺。“师父是寺庙的方丈,也是中国佛教协会的负责人,因此有时不在寺里,而是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中国佛教协会做佛教整体的有关工作,或者外出出席一些活动。”学诚法师的弟子贤威告诉记者,并安排记者在寺里住了下来。

斋饭前,一位常住居士嘱咐记者,在大寮(食堂)用餐时不能说话,饭菜尽量吃完,要按顺序落座,两个人中间不要留空位。常住居士是未出家的佛教徒,为寺院无偿劳动,长年吃住在寺里。晚上9点半以后,寺里就不再有任何活动了,因为第二天4点半要上早课——诵经。没有人打破这些制度,除了学诚法师——只有他还会在夜里两三点回复微博留言。网友们的问题各式各样,而他总是尽可能地逐一回答,甚至连“怀孕后是否适宜上香”这样的提问都不落下。

从外表看去,龙泉寺所有的新建筑都是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进入内部,却是现代化的设备,大部分房间都装有电脑。龙泉寺有8部手机,按照工作需要发给相关法师,负责与记者联系的贤威就拿着其中一部。寺中还有网络,与龙泉寺有关的QQ群近200个,义工报名、出家联谊、网络学佛、法会事务等都靠它;寺中不少工作也与网络有关,网站更新、博客维护、数字图书馆建设……龙泉寺官网还开通了“网络佛学院”,内设视频、录音,只要上网均可学修。

龙泉寺现在有数十名僧人、200多位居士中,不乏“高人”: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一名本科毕业生,放弃中科院硕博连读的机会,成了今天的贤威;2008年,教育专家董春喜变身龙泉寺的一位常住居士,从事佛经等书籍等的编辑、排版等工作;2010年,北大数学系才子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邀请决然入寺……“有一次,师父在北京大学做演讲,台下坐了很多人,我负责调音响,当时没什么经验,结果非常糟糕。我以为师父会有点不高兴,但师父只是投来了温和的目光,会后也没有任何批评,只有鼓励。”贤威告诉记者,他已经决定毕生追随学诚法师。

现在,龙泉寺平均每月有一次法会,参与者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是龙泉寺与社会最大规模的“亲密接触”。由于与学诚法师结了缘,每次法会前,寺方都会提前给记者发一条通知短信。

“这个小和尚了不起”

到今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学诚法师已出家整30年,这一天也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的日子。出家时,学诚法师还是一个名叫傅瑞林的初三学生。

1966年,傅瑞林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祖母则是地道的出家人。从小,他就和佛门结缘,诵经、打坐、到离家不远的往生寺(现称极乐寺)读佛教典籍。

16岁那年,为了出家傅瑞林差点和家里闹翻了。那天是正月初三,傅瑞林拜佛回来,再次跟父亲商量出家的打算。当时,还有半年,他就念完初中了。父亲让他拿到毕业证之后再出家。傅瑞林说:“出家人要毕业证干什么?不让我出家,我就不读书了,在家孝敬你们,帮家里种田,分担你们的辛苦。”一个月后,他在莆田广化寺出家,法号学诚。

刚出家时,学诚曾请教圆拙法师怎么修行,圆拙法师讲了一个故事:“过年的时候,丛林(指寺院)中有分橘子的习惯,库头(出纳)把橘子称好,分成一堆一堆,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轮到你时,不要刻意去挑。如果你存心挑大的,那是你贪利;如果你存心挑小的,那是贪名。”这个故事对他启发很大,“一切随缘,平常心是道”。平时在寺里,学诚话很少,闷头做事,从不抱怨。圆拙法师经常夸学诚“这个小和尚很了不起”,只是从不当着他的面。

1984年,学诚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佛学院本科班,并第一次来到北京。佛学院与广化寺的环境有很大不同,学诚最初有些不适应,写信给圆拙法师:“学院较乱,很多人不愿学修,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自己见了伤心,想回广化寺。”圆拙法师回信说:“别人是别人,你应当虚心学习。”1988年,学诚升入研究生班。在广化寺众僧中,学诚的学历是最高的。1989年,年仅23岁的学诚担任了广化寺方丈,成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名寺方丈。

2004年,学诚法师担任陕西法门寺方丈。2005年,学诚法师又应邀担任北京龙泉寺方丈。

那时的龙泉寺陈旧而简单,几间木架构建筑,水、电、暖等条件都不完善,只有5名僧人和1位常住居士。从设施建设到僧团建设,一切都得白手起家,无不由学诚法师悉心策划、组织。为解决用水紧张,他曾率众登至山涧源头的水坝,清淤挖沙。“困难肯定是会有的。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汽车跑、人走路,都有阻力,但没有阻力就没有动力。”学诚法师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学诚法师从1993年至今担任了多达30余项的社会和宗教界的职务。面对赞誉,学诚法师心境平淡:“出家人不能太俗气。过去的成绩是敌人,现在的成绩是朋友,未来的成绩是老师。”

“无我无畏,无私无忧”,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佛教要从山上走到山下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学诚法师把声音压得很低,尽管只有1米之隔,但要听清楚他的每句话还是很不容易。弟子贤威说,因为学诚法师经常到各地演讲,说话太多,嗓子受不了。不过,学诚法师的脸上经常会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依旧让记者感受到他的平易。言谈间,学诚法师始终在表达着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关切。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8种语言微博都是您自己发的吗?

学诚法师:我每天都发微博,半夜里也经常发。龙泉寺有个翻译中心,我发了微博后,由他们再翻译过去。除了翻译人才,我们还有漫画人才,把佛学思想形象地表达出来,这些漫画我也经常发到微博里。

环球人物杂志:您平时都做些什么?

学诚法师:主要做5件事情:一、将中国的佛教基本教义与现代文明,尤其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做出符合时代进步与发展要求的选择和决策;二、中国古代佛教的清规戒律与现代社会的管理制度相结合;三、培养出家、在家的佛教人才;四、探索、寻找佛教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切入社会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包括慈善公益事业;五、弘扬以佛教为主的,包括儒家、道家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与西方文明形成良性交流,互取所长,改变我们宗教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我们现在的多语种微博、博客、网站、刚成立不久的慈善基金以及举办的活动等,都是用来诠释这些内容。

环球人物杂志:少林寺也在探索融入社会的新形式,近期就连寺里的和尚都当起了导游。

学诚法师:(笑而不语)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到龙泉寺皈依的人越来越多了,居士也越来越多,您认为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学诚法师:人如何调整、化解自己内心的矛盾,然后敬而远之,以及整个社会种种问题的化解,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文化的力量是不行的。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宗教思想都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容易让人接受。

环球人物杂志:您为什么积极地主张佛教要和社会相融合?佛教不是讲究“出世”吗,您这样是不是太“入世”了?

学诚法师:这30多年来,大家都在讲钱,这个就很麻烦。片面追求物质发展、追求GDP,精神文明没有跟上去。只要是好的思想,自然会传播;同时,能传播出去的佛教才是好佛教;再好的佛教,如果被束之高阁,它的社会功能就发挥不了。但从山上走到山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是在忧国、忧民、忧教。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忧教?不少高级知识分子都成了您的弟子,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社会精英。

学诚法师:但宗教方面的人才还不足,而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好多人才都没事做。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佛教事业当中来。我们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没有人才,没有传播,怎么走向世界?

环球人物杂志:听贤威法师说,要想成为您的弟子,要满足3个条件:爱学习、能吃苦、有信仰。

学诚法师:是的,不是所有人我们都接纳。在清朝以前,出家全部要通过考试的。

玄奘大师如果活在当代也会开微博

环球人物杂志:不少人认为,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您认为是这样吗?

学诚法师:我不这么认为,不懂宗教的人才会那么说。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样。就佛教来说,人跟佛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佛性,通过长期的修行、觉悟,最后都能成佛——佛的本意就是觉悟。再者,儒家讲,人人可以为尧舜;道家讲,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佛教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中华文明至少也有5000多年了,文化是宗教的外延,文化、信仰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对宗教的界定不像西方人那样,不能说我们就没信仰。

环球人物杂志:在您看来,佛教最大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学诚法师:促进和平,这是最主要的。当然,不是说一个人做一件事就能让世界和平,但至少传播了和平的理念,能够使更多的人有这种理念,有这种想法。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和平。

另外,佛教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比如在龙泉寺,大家能够互帮互助,吃住是不用花钱的,一直都不用花钱。

环球人物杂志:社会上也有人指责您开微博、出书是在作秀,真正的大师应该专心在寺院里传承佛法。

学诚法师:人总是有烦恼的。我们做的事情,于国、于民、于教都有利,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佛教要弘法,需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这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佛教社会价值的方法。否则寺院规模再大,也只能吸引有限的信众。无论是书,还是网络,都是一种文化,文化是符号和纽带,我们通过这种符号把自己生命的历程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看,让后人知道过去的人做了什么,是怎么学修的,这是我们对历史的责任,对佛教的责任。

我想,古代的那些高僧,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鉴真大师如果生活在当代,他们也会开微博的。

 







• 什么是三毒?三毒是什么意思? • 我们有一分的功德,佛就加持一分 • 甚大、甚大,你修的福报太大了 • 饮酒三百杯,小小礼节都不失 • 牛死了后,神识生天 • 那就是不肯听话 • 从你相貌上看,从你体质上看 • 在芸芸众生当中,这种人不多 • 山神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财色名食睡 • 我们跟他一样的堕落,这就真正的错了! • 念佛人看起来好像是消极,其实是最积极 • 她有天眼通 • 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 • 秦桧七世猪身 • 这个人叫真念佛 • 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 • 戒妄语 • 佛力不加持的话,那不得了! • 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刘素云:这个慈悲心怎么发? · 刘素云居士对净空老法师给予的赞叹说:我一... · 刘素云: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 · 刘素云:好色坏德的表现—糟糠之妻未下堂,... · 刘素云:慧海拾贝(第六集) · 刘素云:我告诉你们我怎么回向的? · 刘素云:开启智慧之门 · 刘素云:顺境、逆境,这两关你都过了,你才... · 刘素云: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 · 刘素云居士:戒除淫欲的方法 · 刘素云:从声音真可以听出一个人的福报 · 刘素云: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无话... · 刘素云:如何听经、读经? · 刘素云:真正念佛人,认准了净土法门,认准... · 刘素云:无话可说最好,无话可说是佛陀 · 刘素云:最新《慈云法语》之六 · 刘素云:谁代众生苦,谁救我娑婆 · 刘素云:最新《慈云法语》之三



· 以心传心 · 秘密三昧经 · 紧那罗 · 印光大师:《华严》即广本《弥陀》,《弥陀... ·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 观念论 · 蔡礼旭:幸福的感觉何处找 · 慧净法师: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 俱品一分转不定过 · 放下 · 宣化上人:什么是善知识?不贪钱、不贪色、... · 普贤菩萨十大愿 · 宣化上人如何评价秦始皇 · 印光祖师:为何说最大的孝道是成就父母往... · 佛教修行的方法 · 仁焕法师:世间法是平常法,佛法是超常法 · 先尼外道 · 地狱和天道里有没有器物秤量善恶?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