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今天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保佑。菩萨、天龙八部、鬼神拥护。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 浏览文章

印光大师:欲报父母恩,劝父母生信念佛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然有世出世间,大小本迹之异。

  世间之孝,服劳奉养以安其身,先意承志以悦其心,乃至立身行道以扬名于后世。虽其大小不同,皆属色身边事。纵令大孝格天,究于亲之心性生死,无所裨益。所谓徒徇其迹而不究其本。况乎杀生以养以祭,俾亲之怨对固结,永劫酬偿不已者乎。

  出世间之孝,其迹亦同世间服劳奉养,以迄立身扬名。而其本则以如来大法,令亲熏修。

  亲在,则委曲劝谕,冀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吃素则不造杀业,兼灭宿殃。念佛则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果能深信切愿,求生西方。必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托质九莲也。从兹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娑婆之众苦,常享极乐之诸乐。

  亲没,则代亲笃修净业,至诚为亲回向。心果真切,亲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莲品。既能如是发心,则与四宏誓愿相应,菩提觉道相契。岂独亲得蒙益,而己之功德善根,莲台品第,当更高超殊胜矣。而况以身说法,普令同伦发起孝思乎。

  此其孝方为究竟实义。非若世间只期有益于色身及现世,竟遗弃其心性与未来而不论也。

  是知佛教,以孝为本。故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又于杀盗淫各戒中,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于不行放救戒中,则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由是言之。佛教之孝,遍及四生六道。前至无始,后尽未来,非只知一身一世之可比也。知是而不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者,岂究竟至极无加之孝乎哉。

  杭垣紫荫张公,孝思无既。亲没数十年,每一念及,尚复挥涕。因念亲故,专念佛名。盖以我此色身,即亲之身。我既为亲念佛,亲必蒙佛摄受也。其孝也,可谓兼世出世而两全之也。而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令嗣馨谷,善体亲心,笃修净业,广行众善。初则遍请名贤,发挥祖母费太孺人,苦节抚孤,德镇坤维之贤。刻其文为旌节录。冀所以慰祖母之贞灵,而安父终身孺慕之孝思也。继则以父常时思慕,因筑一室,罗植松竹,额曰循陔小筑。中供祖母之像,四壁铺张名贤题咏。以期其父常奉颜色,而致其如在之诚也。又以循陔小筑,遍求名贤题咏。一以彰其父之孝思,一以冀感发于同人。深合观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之道。既有净业正因,必获往生实果。然则紫荫公之父子,及诸眷属。虽则尚居娑婆,实皆西方极乐世界中之诸上善人也。世之欲孝其亲者,可不以此为法乎哉。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世间,超升最难,堕落最易。若不往生西方,且莫说人道不足恃,即生于天上,福寿甚长,福力一尽,仍旧堕落人间,及三途恶道受苦。不知佛法,则无可如何。今既略晓佛法,岂可将此一番大利益事,让与别人,自己甘心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永无解脱之日乎。如是说之,或可发其宿世善根,信受奉行也。菩萨度生,随顺机宜,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汝能力修孝友,及以净土法门,劝导自己眷属,及一切有缘者,同作莲池会里人,则功德大矣。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周孟由昆弟书”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炼之大冶洪炉,反为毒器,为苦具。是在各人能自得益耳。

  同室之人,固宜于闲暇无事时,委曲宛转,开陈至理,令其心知有是非可否。则心识不知不觉,渐摩渐染而为转变。至其愚傲之性发现时,可对治,则以至理名言,和气平心以对治之。否则任伊,一概置之不理。待其气消,再以平心和气,论其曲直,久之则随之而化。若用强蛮恶辣手段,断非所宜。以彼有所恃(所恃者子女也),兼失子女观法之训。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专指能念佛而已。凡发心学佛之人,必须所作所为,高出平人之上。所谓高出者,谓能力敦伦常,恪尽己分。父慈子孝,是所应然。一切时,一切处,务存真实。凡起心动念行事,俱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有迷而不信者,必须以真实诚意为彼宣说所知之因果等事理。不能知者,不可强说。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说,不得稍生违抗。彼若违抗,不但不能到家,或恐丧失身命。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冯不疚居士书”

 







• 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 我们有一分的功德,佛就加持一分 • 不清净就生烦恼,清净就生智慧 • 助念与超度 • 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 • 根 本 智 • 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 • 你怎么不欢喜?你怎么不快乐? • 要怎样破迷开悟 • 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 • 他只知道小事情,不知道大的事情 • 转迷成悟没做到,这佛法是白学了 •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这个因缘可贵,我们一定要珍惜 • 最高明的养生之道 • 毁谤三宝的果报 •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的种子 • 财是愈施愈多,决定不能吝啬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寿命长短,操纵在自己手中







· 蔡礼旭:浩然之气可治病 · 蔡礼旭:体恤身边的人让他们身心能安顿事业... · 蔡礼旭:《弟子规》能解决婚外情的危机吗? · 蔡礼旭:把强求放下,人生很多的苦就解掉了 · 蔡礼旭:教育孩子要有耐性 · 蔡礼旭: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 · 蔡礼旭: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在到处撒尿的时候... · 蔡礼旭: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 蔡礼旭:智慧是从定当中成就的 · 蔡礼旭:文言文是开启圣贤智慧的金钥匙 · 蔡礼旭:言语的态度 · 蔡礼旭:五不祥 · 蔡礼旭:时运没来的时候,做好准备 · 蔡礼旭:弘扬力行传统文化要中道 · 蔡礼旭:孩子做事马虎怎么办 · 蔡礼旭:朋友相交要懂得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 · 蔡礼旭:夫妻和乐孩子就能潜移默化 · 蔡礼旭:教育重要的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 证严法师:说情说爱 · 证严法师: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 念《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就给灌顶 ·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 《地藏经》中说的供养有何表法意义? · 定弘法师: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爱欲看... · 海涛法师:放生、火供法会经法义开示 · 印光大师:咒、修罗、跏趺坐、高大广床、宗... ·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 妙莲老和尚:怎么才叫会讲话? · 宣化上人:参禅要有择法眼 · 不结婚是违背父母之命属不孝行为吗? · 果卿居士:因缘果报之佛图主 · 海涛法师:守财奴的感悟 · 自求解脱 · 证严法师:父母应该给孩子是关怀,而不是溺... · 刘素云:我们应该向那些真正的修行人学习,... · 梦参老和尚: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527923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