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海涛法师 >> 浏览文章

海涛法师:我们的谋生方法都不该伤害众生、制造恶业

  一、引言:企业经营的菩萨道

  佛教思想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佛教毕竟是个追求解脱与证悟的宗教,终极目标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对一个具有佛教思想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如何身兼世俗工作与自我修行?如何在佛教思想与企业管理中达到平衡?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尤其台湾佛教在印顺导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理念下,已然走向修行的入世化,将修行和社会、世间结合。我们要知道,真正的修行,是不应完全脱离世间的,因为在尚未获得出世解脱前,我们的生活还是必须落实在世间的社会中。

  虽然以企业管理者的立场而言,企业经营讲求的是利润和营收,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身为一个经营者,追求利润要发心正确,营收来源要正当化,并以为员工谋取更大的福利心态去追求利润,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员工才会有向心力。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并不是冲突的。事实上,经商的生活也可以变成修行的一部份、成为实现菩萨思想的大道场。

  如果认为修行就应该与世无争,不用去追求经营利润,这样的理念是严重错误的,因为企业本身有很多因素必须考虑,比如要妥善安排好员工的生活,要考虑股东的利益等,企业的经营实则攸关所有员工的家庭。从菩萨利益众生的角度来看,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妥善经营公司的营运,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能安心工作;让投资者没有亏损,皆能获利,这不也是一种菩萨道的行为吗?

  此外,即使不是经营者,一般人也应该注意,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的谋生方法都不该伤害众生、制造恶业,应该尽量符合佛法所谓正业、正命的生活,恪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谋生方式。要知道,我们工作所得的报酬,是用来维持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若是行有余力,更应将其中一部份回馈社会,为众生谋福利。

  由于企业是由人来经营,因此经营者的性格、价值观便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走向。一个经营者若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并提高自己的心境修养,对于企业的经营品质和格局都是有帮助的。而要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去接触、在生活中融入佛教思想便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佛教有很多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借鉴作用,在此藉本文提出一些供大众参考。

  二、四摄法的运用

  佛教八万四千多种法门,教义浩瀚无涯,要如何将佛教思想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将佛教四摄法融于企业经营理念之中做起──四摄法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做到这四摄法,不仅在经商方面可以大大扩展人脉,在修行上也可与人广结善缘。

  第一、布施:布施可以让人快乐,给人无限欢喜,又可分为三种:财施,是指施舍财物,济惠贫乏;法施,是以法施人,使人明白真理;无畏施,是济拔厄难,让人远离怖畏。因此,布施不单是金钱而已,还可以给人利益、给人快乐。当别人恐惧无助时,我们给予力量,让他免于恐惧;当别人有疑惑时,我们给予指导,让他明白,这都是布施。

  布施的心态是:要有慈悲的胸怀、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做人如此,做企业依然。用我们的心去奉献,以布施的心态去面对客户。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此反作用力将感召别人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企业的生存依靠市场,利润来源取于消费者,所以我们对客户和消费者应心存感激,因为失去了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企业应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回馈消费者,并尽可能回馈社会,布施社会大众,企业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

  布施观念是佛教思想有利于企业管理的理念之一。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致财富,是因为他们在过去透过布施的行为种下了致富的善因。能舍才能得,能够行布施,在心中种下善因,才是能于未来获得大量财富的人。

  此外,员工帮公司赚钱,企业者也应该教导员工如何致富、如何运用财富、以及如何使财富充满意义。企业经营者将布施观念教导员工,就是在教导他们如何造福、为将来种下无量无边财富种子的方式。若能明白布施能带来财富的道理,就能了解成功致富的关键。

  第二、爱语:爱语可以让人生起信心。佛陀是爱语的实践者,据经典记载,佛陀每见人来,则曰善男子、善女人,对众生无不是软言慰喻,众生见到佛陀莫不欢欣鼓舞。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常说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让员工有信心,以慈悲柔软语来与人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与客户间的往来,良好的沟通都是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更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亲和力的有效工具。

  第三、利行:利行是满足自他所有意乐;利行是自利利他,平等摄受。佛陀在过去世中,为了度化众生,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的利他行,莫不是以平等心、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利行也是帮助他人成就诸事,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这都是利行的表现,也就是企业经营所重视的‘服务精神’。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他经营’,狭义的‘他’指的是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广义的‘他’则包含一切众生。企业要从‘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也是佛教的无我思想。

  只要我们学习‘自他交换法’的原则,学习以己之乐交换众生之苦,你就会真正明白众生的需求。尽自己的能力,以诚恳、欢喜的心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不仅能促进人脉,也能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第四、同事:同事是随己所有智慧及功德为他人说法,摄受建立一切众生,令其安住佛法之中;同事是以平等心帮助成就诸来乞者。佛陀降尊就卑,示生娑婆,不舍慈湣,教化顽强众生,又常分身遍尘刹,摄受众生,这正是同事摄的最佳明证。

  以对方熟悉的立场来与他共事、相处,多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无论是工作或修行,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在工作中帮助别人成功,也是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机会,主管的职能是指导和帮助下属完成任务,而员工职责就是努力完成上级的命令,为公司经营获取利润。不仅劳资双方互相资助,同侪间更应互相协助,强调团体业绩,创造双赢的局面。

  人生最可贵的,就是‘结缘’。结好缘,就是自利利他,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利,就要广结善缘。实行四摄法,就是广结善缘最好的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工作中就可以做到。一般人工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赚钱、让生活更快乐,但没有一个安然自得的心,即使拥有再多钱财产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在家庭、国家、及至全世界等各层面,获得安乐的唯一根源其实就是利他的慈悲思想,这是企业经营所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企业经营必须以利益众生为目标,这样身处其中的人才会心安理得,企业也才能长期稳定经营下去。

 







• 死去的人也能够把他叫回来 • 不说四众过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净是佛的归宿、佛的圆满 • 平等是从心上讲,不是从事上讲 • 许多大树躺在她门前,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 • 要消除业障,要懂得忏悔 • 什么是念珠?念珠是什么意思? • 幸福的人生 • 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 • 烦恼轻、智慧长 • 现在人只看眼前,当家的是贪嗔痴慢 • 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 护生比放生还要重要 • 自称是净空老法师的弟子 • 饮酒三百杯,小小礼节都不失 • 上不上,下不下,最难度了 • 什么叫大彻大悟? • 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十七群比丘 · 华严玄谈 · 毗卢坛 · 黑山 · 佛降生像 · 立 · 解境十佛 · 五瓶灌顶 · 般若二种相 · 药珠二身 · 十王经 · 五果回心 · 字轮 · 实相花 · 五灯录 · 颜延之 · 天龙山 · 出三藏记集



·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21集 · 摄化 · 宣化上人:达摩祖师度鹦鹉 · 佛意功德(益西彭措堪布) · 印光大师:念佛人所修功德可回向世间福报吗... ·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 四无常偈 · 名声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浅释(2... ·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舍利弗-智能第一 · 海涛法师:生命的智慧观 · 微细身 · 印光大师:在六道中度众生的菩萨 · 蔡礼旭:劝谏人要简约把事理讲清楚 · 圣严法师:佛教的“天眼”和“慧眼”是怎么... · 印光大师:要劝导亲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 · 海涛法师:发慈悲心的助缘 · 学诚法师:如何改善胆小,多思多虑,想法太...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