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 浏览文章

印光大师: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复念佛居士书

  【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复郁智朗居士书

  然此是行门中事,信愿门中,尤宜致力,庶可决定深得念佛之实益。若效他宗,【专以工夫为事,弃信愿而不讲,则便成仗自力之法门,其失大矣】。--复李觐丹居士书六

  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不论【工夫】深浅,无不临终得遂所愿。--复汪梦松居士书

  问: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答俞大锡居士问

  念佛法门,其大无外。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但须明白其所以然。【苟明其理】,生信发愿,无不得益。否则随别种境界所转,不生真信切愿。虽有念佛【工夫】,亦不能得佛之利益。--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念佛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无论【工夫】之浅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复张季直先生书

  无论【功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复吴思谦居士书

  功夫成熟者,固登上品,临终方念者,亦预末流。此则【全仗佛力】,其利益与唯仗自力者,天渊悬殊。--横超莲社缘起序

  以佛力法力不可思议,加以众生信愿行力,则无论【功夫】浅深,罪业轻重,皆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无论根机之利钝,罪业之轻重,与夫【工夫】之浅深,但能信愿真切,持佛名号,无不临命终时,蒙佛慈力,接引往生。--重刻安士全书序二

  唯净土一门,但具真信切愿,以至诚心,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惑业之厚薄,【工夫】之浅深,皆于临终,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亦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工夫,较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以但具真信切愿,志诚恳切持佛名号,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工夫】之浅深,惑业之轻重,无不蒙佛摄受,令其带业往生。--佛遗教经解刊布流通序

  固无论惑业之有无,【功夫】之浅深,但具真信切愿,虽罪业深重者,尚能出此三界,登彼九莲,况戒善齐修,定慧均等者乎。--创建菩提精舍缘起碑记

  勿道无【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坏,亦不能往生。--复吕智明居士书

  无论【工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复吴思谦居士书

  此则全仗佛力,不论【功之】深浅,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与张静江居士书

  若欲随分随力修持,即生便了生死,当专主净土一门。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不论【工夫】深浅,无不临终得遂所愿。此之一法,乃如来为末世众生,无力断惑,不能了生死者,特设一决定了之之法。使佛不开此法,则无力断惑者,皆于了生死无望也。--复汪梦松居士书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复崇明黄玉如书

  二、对于只念佛,但由于不懂教理而缺乏信愿的开示:

  念佛时,毫无感应。系不知佛力,心不恳切。【不知佛力,由未深研净土经论故也】。--复刘观善居士书一

  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复濮大凡居士书

  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倘再路头不真,涉入邪见,则善因反招恶果。人天福报,亦不可得。--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不生惭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所致。--复郑琴樵居士书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愿为前导,念佛为正修。【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及注重开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净土法会课仪跋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复弘一法师书

  三、对缺乏正见致念佛着魔的开示:

  汝既问光,当依光说,从此以后,将从前所做之【工夫】,完全丢脱,不存一丝一毫之宝贵心。至诚恳切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必须身口意三业,专注于修持净业上。汝心中既无邪见,再加以佛名号之威德神力,彼魔鬼将逃避不暇,何敢少留而为汝作障碍乎。其作障碍者,乃汝邪心所招。--复徐紫焜居士书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著魔发狂,不可救药】。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终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种皆由不善用心所致。---复刘慧焯居士书


 







• 他装心脏病,真的得了心脏病 • 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 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是大福报 • 信心 • 为社会,为众生,马虎不得 • 让一步海阔天空 • 现在的社会,不孝父母的人很多 • 世间人的乐,是乐极生悲 • 心地清净,这个非常重要 • 这个法门,真正不生不灭 • 一定要大心量 • 我只要享这个福 • 贪嗔痴念头愈少,你受的灾难愈轻 • 这个法门,真正不生不灭 •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 下一生要想再相聚 • 什么原因?他不想 • 你不怕折磨、不怕考验,你才能成就 • 佛弟子当知的100个佛教名词 •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非安立 · 石空寺石窟 · 兴世 · 镰仓大佛 · 行香 · 圣 · 牧溪 · 笔受 · 太古寺 · 金刚草履 · 观音忏法 · 所立不遣过 · 点化 · 一毛 · 溥洽 · 一万八千人 · 大慧 · 界内理教



· 付属一念 · 刘素青老菩萨(刘素云居士的姐姐)的生前行... · 慧净法师:显临终念佛宿善深,何况平生念佛... · 脱离魔网 · 隆琦 · 学诚法师:禅的人生智慧 · 印光大师:平生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 · 宣化上人:所有众生的心为什么佛能悉知悉见 · 星云大师:基因即是业力 · 蔡礼旭:顺境淘汰人,逆境磨炼人 · 蔡礼旭:蒙以养正 · 星云法师:三宝 · 如何理解唯识所变中的识? · 南禅寺 · 普请 · 法社 · 印光大师:至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愈病 · 道吾五峰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