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慈诚罗珠 >> 浏览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贪心都有哪些危害?

  贪心的危害

      贪欲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等等。只要有了贪心,而且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发展,成长壮大,它一定会无限膨胀,使我们不知满足,进而受其奴役。短短的人生,就在拼命追求虚幻无实的目标与竭力填满欲望的沟壑中蹉跎了。大限临头回顾一生才发现,幸福的时候少之又少,不幸福的时候却占据了人生的大多数时光。贪心不仅会毁掉这一生,也会毁掉下一世;不仅会毁掉自己,还会毁掉他众。

  以抢劫为例,因为有了贪心,才会去抢劫别人的东西,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今生来世,也破坏了别人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生活,包括动物也是一样,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幸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内在精神上的一种因果关系。当我们越希望拥有更多物质的时候,欲望只会让我们更多地付出,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我们的压力就更大,生活就更匆忙,休闲的时光也会更短暂。最后,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全部被剥夺。虽然欲望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幸福,结果却把我们的幸福毁掉了。所以,适当地调整欲望很有必要。

  释迦牟尼佛讲过,轮回是痛苦的,但佛并没有全盘否定轮回当中也存在相对的幸福。释迦牟尼佛经常讲,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并尽量行善,就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人天的福报就是相对的幸福,而不是痛苦。但这些表面上的幸福,都是短暂、相对的,而不是绝对、永恒的。所以,佛经常告诫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勇气。

  世人认为,欲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这一点,佛教也不会否定。大乘经典中说过:发起须弥山一样的我执,才能够成佛。所谓我执,就是对自我的执着。虽然平时佛教很忌讳有我执,因为我执会衍生贪嗔痴,但此处的我执,却可以成为追求解脱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欲望。如果没有成佛的欲望,也就不会学佛,不会渴望解脱,不会发愿利益众生。真正的修行,是一个庞大、辛苦、漫长的工程,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动力,才能达成目标。勇气的来源,就是成佛的欲望。小乘阿罗汉没有这种欲望,所以没有动力成佛,而只追求自己的解脱。

  欲望可以分为不好的欲望和好的欲望。好的欲望,是修行、成佛的动力。世俗红尘的欲望如果过度,也会反过来毁掉自己。

  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放弃一切欲望,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大乘佛教非常人性化,不会要求所有修行人都要当苦行僧,而是提倡不堕两边走中道的生活模式。所谓中道,就是不要太极端。比如,本来有条件过上比较优裕的生活,却以为吃苦就可以解脱,而刻意不吃不喝,身穿破衣烂衫。这些做法对修行不但没有帮助,有时反而会成为修行的阻碍。反之,不知惜福而过着穷奢极靡的生活,也是一种极端。选择中道,适当控制欲望,才是可取之举。

  欲望也即贪心,贪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贪心,包含了对财、对色、对名,甚至是对解脱的欲望。狭义的欲望,则仅仅是对名、利等等的贪图心。我们应该适当地控制欲望,否则就会导致很多的痛苦。尤其是对人的贪心所导致的痛苦,就更具伤害性。比如,夫妻双方中的一个人出轨了,但另外一个人却舍不得,放不下,就会导致精神上受到极大痛苦和打击。轻微的,是当事人罹患抑郁症,生不如死,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控制欲望,既然对方已经不喜欢自己了,再痛苦都无法挽回,只能伤害自己,又何必苦苦纠结呢?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说过,破坏别人的家庭,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叫邪淫,被列在十不善当中。在2500年前,这种问题还没有这么突出和严重,但现在的确是非常严重且普遍的社会问题了。

  当然,对世俗人来说,放下没有这么容易,但若能依照佛教的方法去做,也不是那么难。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方法,才愚昧地选择了绝路。如果有方法,放下也不是很难。姻缘结束了,就让它自然而然地结束。控制自己的贪心,理智地对待情感的变故,就能走出情感的困境。控制贪嗔痴,不仅对现实生活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解脱。

  以前很多人认为,物质发展了,生活问题解决了,学佛也就大可不必了,传统文化也不需要。但如今我们发现,现在比过去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与抚慰。人与动物不同,猪吃饱了就可以睡觉,此外没有什么担忧。而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还会有更崇高的追求。如果达不到,就会痛苦。这些痛苦金钱无法解决,迷信也肯定解决不了,必须通过自己的训练去解决。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必须找一个有智慧的、理性的方法。

 







• 他被鬼揍了一顿 • 不爱财富的人很少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佛不问自说,这是慈悲到了极处! • 许多大树躺在她门前,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 • 他们不再障碍,不再找麻烦了 •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 念佛要怎么念? • 提升自己的灵性 • 把祸当作福,把福当作祸 • 将来你运衰的时候,怎么办? • 学佛学什么 • 二十年前她去整容 • 大家都真正学佛,灾难不会现前 • 念佛求生净土,是最积极的行为 • 这叫念佛三昧 • 要真学、要真干 •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 家和万事兴 • 口业之过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课 律藏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九课 涅槃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二课 经藏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一课 业力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九课 十二因缘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课 五蕴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八课 无常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五课 戒律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八课 无常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四课 三法印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二课 经藏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四课 三法印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九课 十二因缘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 佛教的真理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课 律藏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五课 缘起 ·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八课 四圣谛



· 仁焕法师:皈命念佛的体验 · 了性 · 异法相似过类 · 陈大惠老师对一个杀人奸尸犯的采访 · 宣化上人感化妇人孝公婆 · 慧律法师:财布施有什么忌讳?可不可以借钱... · 印光大师:弥勒之为傅大士,隐显相即,本迹... · 净界法师:本命元辰 · 蔡礼旭: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 · 长期免费结缘刻录了海涛法师解毒咒,吹肉往... · 圣严法师:无量寿经讲记-菩萨殊胜.世间苦... · 一场无人能比的供养大会 · 圣严法师:唯识就是唯心吗 · 如何理解神在经典中的旨意? · 海涛法师:生命的皈依处 上 ·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爱惜身命、忠于国家 · 缘力 · 二种涅槃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