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慈诚罗珠 >> 浏览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问: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慈诚罗珠堪布答:死亡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沉重的话题。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死亡。大家都对死亡很恐慌害怕,因为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了以后我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么状况。了解之后可以排除对死亡的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有些人对死亡非常恐惧,但是什么都不做。大家对死亡很迷茫,唯一就是到宗教中去了解,除了佛法以外,其他对死亡的解读是很难的。
  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之后,再去考虑如何面对。对死亡过度恐慌,是一种极端。如果能较好地掌握方法,死亡也不是极端。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把死亡不当一回事,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不怕死亡。其实这是一个很虚妄的情绪,真正面对的时候,没有不怕的。如果说不怕死亡,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有距离,所以感觉不到恐惧。如果要面对,就感觉得到恐惧。就像小孩不懂火,去接触,这是因为不了解。有些人说不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不懂死亡。生死是佛法的人生观中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正确解读唯一在佛学中能找到。
  一种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结束了,既然生命都不存在,没有什么好害怕,反正没有人感受痛苦,活着的时候想干嘛干嘛。另外一种就是太消极了,因为自己的身体是最珍贵的,但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从此以后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很恐慌。学佛人要走中道,既不要对死亡太恐慌也不要无所谓。比如这一生得点小病或两三天吃不到饭,很多人都有所谓,那么对生死这么大的事怎么能无所谓呢?
  过去的修行人,上等的非常喜欢死亡。道歌中说:死亡非死亡,瑜伽者成小佛。对修行人来说,死亡不修普通人那么恐慌。经历一次死亡后,瑜伽者的修行不一定成佛但是境界一定会提高。中等的修行人不害怕死亡,不拒绝。因为他心中有数,有一定把握,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下等的修行人对死亡没有后悔,无论修行有多少进步或成果,但是已经尽力了,一生也没有造很多的恶业,所以不会后悔。学佛人对死亡不能恐慌害怕。这个不恐慌是一个理性的不害怕,不是根本不知道,感觉不到害怕。屠宰场的动物马上要被杀了还不知道,还在互相打斗,这是一种愚蠢。
  面对死亡,全世界最好的书籍是《西藏度亡经》,但是需要灌顶。对死亡的定义,简单地讲,是周期性的一个生命的现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佛教讲死了以后还要投胎,生了以后还要死,所以死亡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我们的生命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成佛以后还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好的。堕地狱也有生命,去哪里都有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会结束。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种现象而已。
  生命的周期有三种:第一种,当我们还不是众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个体,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命,这个阶段是光明,如来藏,佛性。在这个当中,出现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还不是身体的形状,然后逐渐成熟,生命诞生。第一个瞬间,从如来藏光明中出现,还只是一个生命而已,然后快速成长,我们对生命产生执著,立即形成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最低的意识。立即产生执著,形成第七识末那识。有了执著就形成生命的个体,有眼耳鼻舌身,比较粗大的感知也诞生了,形成人的身体还有精神,诞生成长的过程都是这样。最后消失毁灭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这是死。
  从刚刚诞生生命,到成佛,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状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才是真正的自然。山河大地都是有因有缘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才是自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中等的周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从死亡,然后中阴身,投生,生活,最后又回到死亡,根本没有结束什么东西,立即下一个周期就要开始了。还有最短的周期,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完成。睡眠比较好的人,睡着之后进入深度睡眠,没有做梦,失去了所有的知觉。我们的生命是存在的,意识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知不存在了,没有思维,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个也是死亡,可是我们不叫死亡,叫睡着。其实这三种周期是一样的道理。是生命的现象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现象发生变化。
  死亡的定义是什么?西方的死亡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绝大多数说的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没有脉搏、瞳孔放大等等,但是这些都有了,过十几二十小时,有的人又活过来了。所以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人进入昏迷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没有痛苦。就像我们深度睡眠时,除了会梦的修法的修行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比如得了非常痛苦的病,死了以后,所有的痛苦立刻都停止了。人还没有死,人的意识是逐渐停止的。首先是感官,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这是要死的时候发生的。熟悉的人在身边,却看不清;在耳边很大声地说话,但是好像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声音,或者只听见声音,却听不懂意思,这是眼耳鼻舌身开始停止。死亡是意识短暂停止工作。意识有比较代表性的八十个念头,属于贪嗔痴的念头一步一步地停止。一个有训练的人就会感知到,每个不同的停止,整个过程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得过灌顶就可以学习掌握得很清楚。这个时候人是昏迷了,所以佛教讲至少三天以内不能火葬。(藏传佛教的传统,如果人死了立刻火化,是有杀生的罪过。——上师在本次开示后的答疑中提及)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中阴身,人从昏迷中醒来,看得见自己的尸体,亲戚朋友,也有神通,知道人家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中阴身一般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就投生了。我们最怕的不是死亡,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再痛苦再痛苦,反正有痛苦的时候都是活着的,死亡的时候所有痛苦都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投生,投生到什么地方这才可怕。如果堕地狱饿鬼畜生,怎么办?
  密法的气脉明点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把所有的杂念断掉,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也停止了,死亡的时候杂念也停止了,修禅定也达到这样的状态。这个离证悟非常近,再迈一步就达到证悟。死亡的时候,这些所有的东西就停止了,所有染心停止了,只有净心。但是没有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像深度睡眠一样。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修行人对整个过程清清楚楚,中间如来藏显现,立即就证悟了。我们却什么都没有感觉。
  人死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结束。比如深度睡眠也没有知觉,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又开始做梦,然后醒来又开始生活。人死了也是这样,又开始中阴身,再去投胎,这跟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是一样的。投生要跟随自己的业力,这时候真的很可怕,所以现在要积累资粮,要修行。
  死亡没有什么恐惧的,但是也不是不需要做准备。
  修密宗生起次第的三个(禅定)阶段:首先修空性,进入法界。第二个禅定,是在空性当中修慈悲心。第三个禅定,真正地观想佛菩萨(平时五加行的金刚萨埵没有这个步骤)。(生起次第)比如先观想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舍字),然后这个种子咒又变成法器,法器发光,最后变成观世音菩萨,观想完了,观世音菩萨又融入我们自性当中,最后消失。这个针对着生命的过程。第一个修空性,因为人死了之后第一个就进入无念的状态,为了直接清净这个状态,就修空性。然后要面对中阴身,就对所有众生修慈悲心。之后要投生,比如人的身体是逐渐形成,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人怀胎十月后出生,与此相对应。就像写错了东西,用橡皮擦掉,我们这样观想就是橡皮擦掉。最后观世音菩萨消失,就是为了清净人死了以后的毁灭(状态)。密法就是针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所以修起来快。接受灌顶并修完五加行,然后可以听这些修法,可以进一步了解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
  正确地了解并面对死亡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一生跟定一个老师 • 活一天,干一天 • 智慧开了,才能解决问题 • 你想病就病了,你想老就变老 • 这叫念佛三昧 • 不放下,那是真愚痴,是真可怜! • 这叫念佛三昧 • 你肯不肯享这个福? • 念念都想到“我”,那是六道凡夫 • 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弥陀佛 • 戒妄语 • 利己利人 • 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 什么是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什么意思? • 往生不是死 • 境随心转 • 《弟子规》是佛教的根 • 怎么才能成就?忍就能成就 • 从前讲的作佛事,不是给死人超度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织匠的故事 · 空也禅师慈悲的眼泪 · 善行的福报 · 一场无人能比的供养大会 · 国王荒淫无度引全民愤怒,终被活活打死 · 内心的肮脏难改善 · 比丘身作金色缘 · 佛说这样做,往生后可去六种天堂 · 波耶王自献头颅 · 造屋供佛的商人 · 烧四指供佛的长老 · 比库要有慈悲心 · 善生比丘缘 ·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 说话的艺术 · 贪图供养堕馈鬼缘 · 前世因缘 · 因受持斋戒,她不仅化危为安,更是由贫转富



· 垢习 · 印光大师:专一念佛功课怎么定? · 密严经 · 佛陀说:当修无常想 · 般若的总纲领就是看破、放下 · 戴传贤 · 礼拜 · 婆罗 · 净界法师: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 · 慈善职工花了慈善捐款也有果报吗? · 证严法师: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 净界法师:你念佛时看到任何境界,赶快摄心... · 有诤 · 慧净法师:殊胜的净土法门 · 76 走进佛门 · 月灯三昧 · 元音老人:“解脱歌”浅释 · 印光大师:梦中被杀 醒而悔改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