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 浏览文章

印光大师:人生世间,究到极处,不过为养身口,遗子孙

与卫锦洲居士书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非顺,无祸非福矣。是以君子乐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随遇而安,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者现在也,行者优游自得之意,富则周济贫穷,贵则致君泽民,尽其富贵之分,是之谓素富贵行乎富贵也)。素贫贱行乎贫贱(若家无余财,身未出仕,则守乎贫贱之节,不敢妄为)。素夷狄行乎夷狄(若尽忠被谗,贬之远方,如云贵两广黑龙江等,则心平气和,不怨君上,不恨谗人,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样)。素患难行乎患难(或者不但远贬,且加之以刑,轻则楚打监牢,重则斩首分尸,或至灭门,仍然不怨君上,不恨奸党,若自己应该如此一样。人与之患难,尚然如是,何况天降之患难,岂有怨恨者乎。如是之人,则人爱之,天护之或在此生,或在后世,或在子孙,决定有无穷之福报,以酬其德矣。居士虽有好善之资,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发狂乱耳。今谕之曰,世间最博厚高明者,莫过天地日月。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变桑田,桑田成沧海。古今最道高德备者,莫过孔子。而且绝粮于陈,被围于匡。周游列国,卒无所遇。只有一子,年才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孙,得绵世系。降此而下,颜渊短命,冉伯牛亦短命。子夏丧明,左丘明亦丧明。屈原沉江(屈原尽忠被谗,后以怀王被秦所留,不胜忧愤,而力无能为,五月五日,沉于汨罗江中)。子路作醢(醢音海,肉酱也。子路仕卫,卫蒯瞆与其子辄争国,子路死于其难,遂被敌兵斩作肉酱)天地日月,犹不能令其常然不变。大圣大贤,亦不能令其有顺无逆。唯其乐天知命,故所遇无不安乐也。而且千百世后,自天子以至庶人,无不景仰。以当时现境论之,似乎非福。以道传后世论之,则福孰有过于此者。人生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究到极处,不过为养身口,遗子孙而已。然身则粗布亦可遮体,何必绫罗绸缎。口则菜羹尽可过饭,何必鱼肉海味。子孙则或读书,或耕田,或为商贾,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且古今为子孙谋万世之富贵者,莫过秦始皇。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以铸大钟,无非欲愚弱其民,不能起事。谁知陈涉一起,群雄并作。一统之后,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戮。直同斩草除根,靡有孑遗。是欲令子孙安乐者,反使其速得死亡也。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专其威权。凡所作为,无非弱君势,重己权,欲令自身一死,子便为帝。及至已死,曹丕便篡。而且尸犹未殓,丕即移其嫔妾,纳于己宫。死后永堕恶道,历千四百余年,至清乾隆间,苏州有人杀猪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邻有一人见之,生大恐怖,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载净土圣贤录。夫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谋。虽作皇帝,止得四十五年,国便灭亡。而且日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何曾有一日安乐也。下此若两晋宋齐梁陈隋,及五代之梁唐晋汉周,皆不久长。就中唯东晋最久,仅一百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即便灭亡。此乃正统。其余窃据伪国,其数更多,其年更促。推其初心,无非欲遗子孙以富贵尊荣。究其实效,反令子孙遭劫受戮,灭门绝户也。且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能令子孙世受其福。况区区凡夫,从无量劫来,所作恶业,厚逾大地,深逾大海。可保家道常兴,有福无殃也耶。须知世间万法,悉皆虚假,了无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此云寻香,乃天帝乐神。其城乃幻现非实,世俗所谓蜃楼海市即此也)。唯自己一念心性,亘古亘今,不变不坏。虽不变坏,而常随缘。随悟净缘,则为声闻,为缘觉,为菩萨,为佛。由功德有浅深,故果位有高下。随迷染缘,则生天上,生人间,堕修罗,堕畜生,堕饿鬼,堕地狱。由罪福有轻重,故苦乐有短长。若不知佛法之人,则无可如何。汝既崇信佛法,何不由此逆境,看破世相。舍迷染缘,随悟净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从兹永出六道之轮回,高证四圣之果位。岂不是因此小祸,常享大福耶。而乃昧昧不了,如醉如狂。倘若焦思过度,或致丧身失命,则长劫难出轮回矣。而且弱妾孤子,何以自立。本欲自利利他,反成自害害他(他谓妾与子也)。何愚痴一至于此也。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则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即冻馁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纵有百万之富,不几年即便家败人亡,扫地而尽矣。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业深也。若不作善,则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复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尽赦免,又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具超格知见。岂可使身外之物,累坏自身。譬如金珠满屋,强盗来抢,只宜舍之速逃,岂可守财待死。良以金珠虽贵,若比身命,犹然轻贱。既不能两全,只可舍金珠而全身命耳。且汝财物已烧,空忧何益。惟宜随缘度日,竭力念佛,求生西方。则尽未来际,永离众苦,但受诸乐。如是则由此火灾,成无上道。当感恩报德之不暇,何怨恨迷闷之若是耶。祈以予言详审忖度,当即释然解脱,如拨云雾以见天日。从兹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矣。倘犹执迷不悟,势必发颠发狂。则本心已丧,邪魔附体。纵令千佛出世,亦不能奈汝何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 书一)

注解:

  ①夷狄(yí dí):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泛指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②谕(yù):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

  ③昃(zè):太阳偏西。

  ④庶人(shù rén):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⑤戮(lù):杀。

  ⑥亘(gèn):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⑦昧昧(mèi mèi):糊涂无知。

  ⑧稂莠(láng yǒu):稂和莠,形状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常比喻害群之马。

  ⑨冻馁(dòng něi): 过分的寒冷与饥饿。馁,饥饿。

  ⑩兹(zī):这;此。

 







• 心善行善,自然有好果报 • 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导致这个大陆沉到海底 • 《弟子规》是佛教的根 • 犹太人投胎变鲤鱼 • 学佛决定不是迷信 • 因果报应的事情,他亲眼看到,不能不信 • 每一个人都有磁场 • 用虚伪的心来学佛,绝对不会有成就! • 佛教是教育,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 人身难得 •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 心的力量强,口的力量薄弱 • 这个福报就大了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 读圣贤书能帮助我们开悟 • 要怎样破迷开悟 • 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 我是决定有把握往生 • 祈求消灾免难,我们的心量要大 • 我们发的是功利心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 蔡礼旭:惜缘是念旧,重感情就不会刻薄 · 蔡礼旭:有恒 · 蔡礼旭:恭敬的态度要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 · 蔡礼旭:学习的次序:信解行证,行是关键 · 蔡礼旭:身教重于言教 · 蔡礼旭:败落与用错人有关系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二... · 蔡礼旭:孝子无灾 · 蔡礼旭:讲话速度节奏要适中 · 蔡礼旭:报怨短 报恩长 · 蔡礼旭:好好珍惜可以奉养父母的时光 ·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3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19 · 蔡礼旭: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 蔡礼旭: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 蔡礼旭:黄泉路上无老少,生命只在呼吸间 · 蔡礼旭:傲慢就折福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279句至312... · 比丘因色身的爱缚未能得道,尊者以神通力使... · 识心 · 戒疤 · 想 · 印光大师:念到极处,自能开悟。开悟更要认... · 大慧派 · 定弘法师: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 印光大师:不戒房事,则百病丛生 · 印光大师:《心经》的枢纽是什么? ·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 星云法师:吃亏的奥妙 · 印光大师:用心过度之人应如何调理? · 印光大师:如何处理好理与事的关系? · 菩萨故事:元音老人神奇的一生 · 前堂 · 道证法师: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 金阁寺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