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印光大师 >> 浏览文章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1】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



八 释普通疑惑

 
 (内分理事,心性,悟证,宗教,持咒,出家,谤佛,师道,戒律,经典, 中阴,四土,舍利,臂香,境界,神通,秘传,扶乩,炼丹,事须适宜,富强,预防灾祸,诸聚,)

1、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 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沈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減。其所以升沈回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耳。阐扬佛法,大非易事。唯谈理性,则中下不能受益。专说因果,则上士每厌闻熏。然因果心性,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末法众生,根机陋劣。禅教诸法,唯仗自力,契悟尚难,何况了脱。唯有仗佛力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纵五逆十恶,亦可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此不可思议之最上乘法,宜理事并谈,诫劝齐施。(书一七)
  须知净土法门,具四法界。所有事相,皆事事无碍之法界也。读而修者,切不可执理废事。倘一执之,则事理两丧。如人知意根最胜,而废弃五根,则意根亦无地可立矣。唯即事以明理,由理以融事者,方可无过。所谓净土要旨,全事即理。理事圆融,即契本体。早知师已饱餐王膳,而犹汲汲于献芹者,不过表穷子思归之寸忱,兼欲雪往昔谤法之愆尤也。(书一四)
  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书一一三)
  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瞋痴即戒定慧,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最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如以画饼充饥。陵空作屋。自误误人,罪岂有极。以善因而招恶果。三世诸佛,名为可怜悯者。(书一六五)
  今人多尚空谈,不务实践。劝修净业,当理事并进,而尤须以事为修持之方。何也,以明理之人,全事即理。终日事持,即终日理持。若理事未能大明,一闻理持,便觉此义深妙。兼合自己懒惰懈怠,畏于劳烦持念之情,遂执事废事。既废于事,理亦只成空谈矣。(书一八十)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则此理方能彰显,故名为造。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否则便堕执理废事之狂妄知见矣。故下曰,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此种解法,千古未有。实为机理双契,理事圆融。非法身大士,孰克臻此。以事持纵未悟理,岂能出于理外。不过行人自心未能圆悟。既悟焉,则即事是理。岂所悟之理,不在事中乎。理不离事,事不离理,事理无二。如人身心,二俱同时运用。断未有心与身,彼此分张者。达人则欲不融合而不可得。狂妄知见,执理废事,则便不融合矣。 (书二三四)
  此心周遍常恒,如虚空然。吾人由迷染故,起诸执著。譬如虚空,以物障之,则便不周遍,不常恒矣。然不周遍,不常恒者,乃执著妄现。岂虚空果随彼所障之物遂不周遍,不常恒乎。是以凡夫之心,与如来所证之不生不灭之心,了无有异。其异者,乃凡夫迷染所致耳。非心体原有改变也。弥陀净土,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书二三四)
  宗门所说,专指理性,非论事修。所以然者,欲人先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然后依此理以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论三)
  克论佛法大体,不出真俗二谛。真谛则一法不立,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也。俗谛则无法不备,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教则真俗并阐,而多就俗说。宗则即俗说真,而扫除俗相。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譬如大圆宝镜,虚明洞彻,了无一物。然虽了无一物,又复胡来则胡现,汉来则汉现,森罗万象俱来则现。虽复群相俱现,仍然了无一物。虽复了无一物,不妨群相俱现。宗则就彼群相俱现处,专说了无一物。教则就彼了无一物处,详谈群相俱现。是宗则于事修而明理性,不弃事修。教则于理性而论事修,还归理性。正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事理两得,宗教不二矣。(论十一)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当过细看(某)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熔馀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馀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祈且依(某)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馀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且勿妄意高远,恐或于事理不清,则难免著魔。永嘉某居士之长信,专治此病,彼病与汝病,名目不同,性质是一(某)固不愿多说,祈于彼信领会之。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某)固不得不为略陈其利害也。(书一九七)
  若约实际理体而论,则凡圣生佛,因果修证,俱不可得。若据修持法门而谈,则如来上成佛道,众生下坠阿鼻,皆不出因果之外。明理性不废事修,则为正知。执理性废弃事修,则成邪见。毫厘之差,佛狱立判。(记十八)



 

  •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 佛家讲“教化” • 树 神 • 众生有苦有难,要尽心尽力帮助他 • 你不把它当真,那你就有智慧了 • 附身的鬼是爸爸 • 年轻有福报,那不是福报! • 统统是这三个条件 • 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 • 一听到佛号就哭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 身在苦中不知苦,这很可怜! • 你要是得少为足,马上就会堕落 • 怎么才能成就?忍就能成就 • 佛为我们所制定的戒律 • 晓得自己有病,这就是自觉 • 不杀生的业报,是人天福报 • 心慈悲,相就慈悲 • 真正的依靠,真实的依靠 • 财宝不行,财宝达不到 •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是文化原因吗? · 佛教与科学是否有冲突? · 儿童学国学还诵经、礼佛和念佛吗? · 儿童读经应是怎样的学习次第? · 没落实《弟子规》能以老师身份讲吗? · 落实扎根教育要放下《无量寿经》吗? · 印光大师为什么年轻时反对佛教? · 游行、罢工能使百姓过得更好吗? ·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的家道不衰 · 中华传统文化为何抵不过现代产品? · 在义工制服背面印上“爱”字是执着吗? · 不想工作想找个地方学佛可以吗? · 可否照本宣科给同修讲《弟子规》等? · 怎样帮助孩子消业障? · 该如何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 怎样帮助帮助falun功成员回头? · 说大信必守,小信可随意,是否如法? · 对善知识起疑心,如何提升信心



    · 圆修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贤才的意义 · 净界法师:轮回的关键因素在哪里 · 宣化上人:一举一动都完全为利益他人著想这... ·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五... · 出家缘经 · 学诚法师:为什么我会感觉越近佛法越好像被... · 洞山不安 · 蔡礼旭:要不生气不难就是把那个我放下来 · 买卖佛书是造三途恶业吗? · 想全心修持三年为此积蓄道粮算贪吝否 · 我就是这么修的 · 四重破人 ·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一课 十劝(... · 漏质 · 舍、得有两重意思 · 沙弥喝食 · 苏悉地经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