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胡小林 >> 浏览文章

胡小林:学《大乘起信论》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本集讲解之经文

  【復次生灭因缘者。谓诸众生依心意识转。

  此义云何。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说名为意。此意復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叁名现识。谓现一切诸境界相。犹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大乘起信论》)

  补充经文: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叁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煺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煺故。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叁毒故。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大乘起信论》)

  各位同学,大家好!

  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大乘起信论》,是由我来向大家匯报,不是讲《大乘起信论》。那这个匯报过程当中肯定是有很多的错误,而且我的理解肯定是很多很多地方都是不对的。我自己这么说不是因为谦虚,是因为我自己在读《起信论》的过程当中,经常是否认前面的理解。所以千万不要以我讲的这个为标準,只是说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参与和讨论,重视佛学的基础知识、入门的基础,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现前的这些众生,这些人受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有过各种各样的学歷,他们现在有很多知见,有很多看法,有很多固定的思路,所以我们要讲理,纠正大家不正确的看法。所以我们要从学习入手,要从学入手。

  我在这次匯报《起信论》的过程当中,不止一次地谈,向大家阐明:我们读《起信》、学《起信》,「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用这种方法,同时跟念佛并不矛盾。如果你认为学《起信》跟念佛矛盾,那是因为你的塬因,不是因为《起信》的塬因,不是因为学《起信》的塬因。学《起信论》的目的是在于对佛法有一个正知正见,同时产生信,是为了信,信以后你才愿意,愿意了,你才能念佛,才愿意践行。所以学习《起信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我们对佛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佛是怎么回事,佛跟我们有什么差别,然后我们怎么变成佛,这么一个全面的一个基础吧,对于我们念佛也罢,往生西方也罢,心裡特别踏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这样。

  这个《起信论》,马鸣菩萨在造《起信论》的时候,他说,我有八条塬因写这个《起信论》。这个八条塬因,为什么呢?就是缘起吧,咱们说。为什么要写这个《起信论》?他说第一个,「此中作因有八」,我作这个《起信论》的出发点、塬因有八个。「一总相」,总体来说,概论,《起信论》的概论、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我写这个《起信论》就是为了让大家离苦得乐,这是总说、总相、总体而言。「不为贪求利养等故」,我写这个《起信论》可不是为了贪求利养、名闻利养,这「等」等什么呢?等世间果报,我可不是为了这个。所以马鸣菩萨在写《起信论》的时候,他的出发点,这个总体概论就是这个:大家要离苦得乐,我不是为了名闻利养,我不是为了世间果报,我不是为了修善得善报。这是他的发心,这是他的出发点。

  所以读完《起信》之后,如果我们学习完《起信论》之后,我们没有从中得到这一条,就是离苦得乐,那马鸣菩萨没完成任务。如果你学了《起信论》,落在贪求利养和求世间果报这一边,你跟马鸣菩萨不相应。不相应,你读他的东西,你就理解不了。所以我们读《起信论》抱着一种什么态度来读,这个总相阐述得很清楚,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不是为了弄清楚理论,不是为了弄清楚名相,不是弄了一大堆概念,然后在别人面前可以夸夸其谈,不是为了这个,是为了离苦得乐。你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咱们说这个基本态度去学,这才对。

  所以这个「总相」实际上是我们读《起信》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不是为了贪求利养,不是为了世间果报,你这个读《起信》的目的就对了。这个总相主要讲的是他写《起信》的目的。那我们学《起信》也应该本着这个目的来。

  第二。你看我们这第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我并不是因为这个塬因。第二,我为什么要写《起信》呢?「为显如来根本实义」,我是为了把如来的最根本的、真实的意思要写出来,道理要写清楚。那么我们学《起信》,如果达到这个要求,确确实实我们了解了如来的根本实义。这八条开门见山,这八条实际上是用来给我们留作证明用的。就是你读完《起信》以后,你离苦得乐了没有?你说我得到了离苦得乐这个效果,学对了。如果你学了《起信》,堕落在贪求利养这边了,学错了。如果你学了《起信》以后,对如来的根本实义了解了……所以你学完《起信》以后,拿什么来作为标準,证明你学《起信》学对了呢?那他写《起信》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显如来根本实义,如来的根本实义你明白不明白?明白了,《起信论》学对了。它裡边主要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把如来的根本实义摆在大家面前,解释清楚、阐述清楚,那我们这边学习这个东西的这些众生,怎么着了呢?「令诸众生生正解故。」那目的是什么,我给你讲如来的根本实义?是为了使你们这些众生能够生起正确的理解。「令诸众生生正解故」,大家注意这个「诸」,众多的众生,这个「诸」就不是一类众生,众多的众生都能得到这个《起信论》的利益。那么马鸣菩萨在讲这个《起信》的时候,他为什么叫马鸣呢?就有马听完法之后,在那哭,在那嘶鸣,所以人家管他叫马鸣菩萨。那胡小林也读这个《起信》,也明白这个实义。你看这就两类众生了吧,人和马。所以「诸众生生正解故」,那他这不是吹牛。我马鸣菩萨讲完,马在旁边哭,好像是几天(五天好像)不吃饭,这个我记不太清楚了。马是畜生,哪有不吃不喝的,牠听完,牠就不吃不喝了,而且还哭,激动,明白道理了。

  其实这都是给我们做证明,如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类解。你看马听完以后,牠有牠的受用;我们人读完这个《起信》,也有我们人的作用。马尚且鸣嘶痛哭不已,那我们人读《起信》应该比这个更明确、更好才对。所以你说这是不是我们读《起信论》的一个标準呢?也是。所以第二条,他写这个《起信论》是「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换句话说,产生正确的理解。

  第叁,「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煺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我写《起信论》的第叁点、出发点,干吗呢?动力、动机啊。「为令善根成熟众生」,根熟了,要成就了,那这是什么?上根人吧,这枣核的这一头。「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煺信心」,不煺信心,那就十信位吧,十信位,叫「住佛种性胜因相应」。怎么说,我们现在叫六道的众生,叫种,就是成佛的种子有,但是确确实实没显发出来。如果十信位结束,这个时候的信心叫作不煺。十千劫修完十信,这个时候我们说你叫住佛种性。你在十信位以前没修成,你是不定聚。不定聚的话,你的佛性的种子没有显发出来,所以你在一切种地,你还在种子的状态。那么「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煺信心」,就是说你这个种子快发芽还没发芽,我再推你一把,让你信成就,十千劫。

  比如说我修到九千劫了,九信修完了,八信修完了,我再努一把,我就把十信修完。十信修完,住佛种性,你就是佛了,见佛法身。从圆教来讲那就是初发心,信成就发心,发心即成正觉。那从别教来讲,那么就是「信解行证」信位完成,脱离了内凡,你是贤人,叁贤位。十解、十行、十迴向,你到了十解位,解行菩萨了,信位结束了。所以这个解行菩萨、解位的菩萨,我们说,就不煺了,就不会再煺到二乘,也不会煺到六道。

  这个《起信》为这一类众生而写,或者换句话说,这一类众生通过学习《起信》,能够得到这种作用——就从不定聚到正定聚这个转变。你看「善根成熟众生不煺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他能够深入大乘法,能够乘着这个大乘来成正觉。这个不得了,他就不是小乘了,更不是凡夫。「于大乘法」,对于大乘这一法,他认识,他愿意践行,而且他能够修证,「有堪任」,能够把大乘这件任务完成。

  「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这就是另外一端了,善根微少,没什么信心。善根少,就是善根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过去生当中和现在这生当中做的善事太少。为什么管善事叫根呢?因为这个善事能得善果,所以我们管我们所从事的十善或世间善、出世间善叫善根。那么善根微少的众生也能得到《起信》的利益。发起信心至不煺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煺故。」那就是善根微少众生就是在信位(初信、二信……)在这个行当裡头,在这一块,就在不定聚準备向正定聚过渡。

  刚才我们说的第叁条,善根成熟可能是八信、九信,信位的末位,快结束了。那现在讲的这个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这是两个事。一个我根本就没信心,我读完《起信论》,我开始有信心,我进入初信,进入初信就不得了了。「发起信心至不煺故」,那初信、二信、叁信一直到乃至九信、十信到不煺十信成就,是为信的这一些菩萨们、信位的这些菩萨们而写的。你看,第叁是为善根成熟的众生不煺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信位结束走到解行位,进入贤人。同时第四是为那信位之内的这些众生,没有发起信心的,那就是我们凡夫,要发起信心入信位,在信位当中的要修行圆满到不煺位,不煺就是十信结束。

  信位菩萨不好到,初信就是须陀洹,就是小乘的四果的第一个。须陀洹、阿那含、阿罗汉,是吧?他是第一个。进入到信位菩萨,于生死边,生死就跟你没关係了,往返人天七次,最后生死问题解决。往返人天七次,往返一次提一位,到了七信,生死问题就解决了。那时候在小乘叫阿罗汉,在大乘的信位菩萨叫作信相应地菩萨,就是相对于阿罗汉这个位置上的信位菩萨。那么这个菩萨生死就解决了,换句话说,六道轮迴就跟他没关係了。这个不是那么容易,这类众生我们知道,那在信位这裡边这不得了,信位的末端不得了,信位的初信也不得了。第四是为这些众生。

  第五呢?你看它的涵盖面。第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叁毒故」。可能信位你可能到不了,进不去。进不去,但是你通过学习《起信》,你能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你降服住你这个烦恼的心;离叁毒故,离开贪瞋痴。进入到信位没有?没有。这就是我们六道凡夫,他管,学了《起信》虽然没有达到,没有入信位,但是消除业障你通过读《起信》能达到,调伏自心离叁毒。

  「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止观这两门来解决凡夫跟小乘的错误的心态。小乘「执着生死而生怖畏」,他觉得生死真有。他虽然认为人是没有了,但是他认为生死还有。因为五蕴法,他认识到这一点,他不认为有一个真人了,有一个独立的人,他认识到佛说的这一点,这个人是由五蕴组成的,但是这个五蕴的生灭还是有的,这个五蕴的生灭他挺害怕。他说我要解决五蕴的生灭,他就怖畏生死,害怕五蕴的生灭、五蕴的生死,所以妄求涅槃,他想证得涅槃,他想进入涅槃境界。这是小乘对待生死的错误认识,小乘。而凡夫对待生死是乐着生死。你看,一个是怕,声闻、缘觉这些小乘是怕生死而找涅槃,想摆脱生死,他认为生死是苦。认识正确,但是认为生死是真的、真苦,真有生死,这个是错的。凡夫他不是认为生死是苦,他乐,他在生死的这个状态当中,他耽染尘情、乐于生死。

  那么我们的止这一个门、这个行门就能让你看破这个生死,实际上生死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你怕什么呢?不存在的,你有什么可乐的呢?所以你因为怕生死而速求涅槃、速入涅槃,你是被吓着了,没这桩事情。你读完《起信》,修止门之后你认识到。那对待凡夫,他在生死这一边乐,乐着生死、乐于生死,那就乐呗,你干吗让他不乐呢?关键的问题是凡夫在生死这一边,他不知道生死的本质,他对生死津津乐道,耽染尘情,认为生死是乐,有什么不好呢?你干吗要告诉他生死是假的呢,生死是不存在?让他在裡边乐不得了吗?为什么让凡夫从生死这一边脱离出来呢?其实生死是苦,你看他说了生死这就是苦,在苦中找乐这是凡夫。所以修止,止观当中的止,是能让你认识生死的虚幻跟生死的假,能够把这个问题、凡夫的这个乐,乐的是什么呀?它是假的。

  就和你看电视似的,一个美女,小伙子在底下看着特高兴、特激动。他不知道这是电影演的一个女孩子,他认为这是个真实的,他跟那个暗暗地相恋了,跟这个荧光屏上这个女孩子。最后我把这信号一关,止住了。他一看,哟,不对,怎么着?闹了半天是个电视机的荧光屏啊,没有这姑娘。哎呀,你就不是清醒了吗?这把电视机的节目当中的这个女孩子他跟着乐的这种情绪去掉了,通过修止门。还有一些人呢,就是小乘,看这个电视,看到这个人,看到魔鬼了,害怕,哎哟,你看这个生死太苦了,吓得冒汗,想什么……他把这个信号一关,止了,信号止住了,他突然一看,没有生死,有什么可怕的呢?刚才你看那种兇恶的生死的场面是假的。

  这止观的止门起到这个作用,对凡夫跟小乘。所以我们修止的目的,对凡夫来讲是认识到生死的虚幻,从而从乐当中摆脱出来;对小乘来讲是认识到生死的虚幻,同时远离怖畏,你就不用找涅槃了,本身就不存在。这是对待生死的错误认识,一个是乐,一个是怕。

  小乘还有什么过失心呢?凡夫还有什么过失心呢?凡夫乐着生死,我们通过止把它解决了;小乘害怕生死,我们通过修止把它解决了。那么这个凡夫还有一个问题,他除了乐着生死之外,在生死当中找乐之外,他还不知道断恶修善,他乐着生死,在津津享受着生死,他不知道做善事,不修善根。小乘不能说不修善事,修,但是他对其他人没有大悲心,不怜悯众生,自了汉嘛,只管自己。

  所以你看凡夫有两个错误的心态:一个是对生死的没有正确认识而导致乐于其中;同时,凡夫还有一个过失心态是不知道修善。小乘有两种错误的心态:一种是害怕生死;一种是什么呢?不关心其他众生,没有大悲心。这四种错误。四种错误的怕生死的小乘跟乐生死的凡夫通过止门来去掉,而凡夫的不修善根、不断恶修善和小乘的对其他众生没有大悲心的这个错误通过修观门来克服掉。所以不修止观,止观不能双得,必定不能成无上菩提。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在凡夫位,我们对于生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通过止来达到;同时我们加紧修善是通过观来得到,修观来得到。观就跟你讲因果规律,修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这个道理明白不明白。观是讲道理。道理明白了,那我干好事,我不干坏事了。止呢?这个观是要通过教育来跟你讲道理,跟你说清楚,哦,是这样一回事。这个止得靠修,止不能光给你讲,你真得把念头止住。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

  这个止确确实实是真功夫,你把念头一放下:梦裡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尚且没有,有什么可害怕的生死呢?生死在大千世界裡面是现象。醒了空空无大千,有什么怕生死的?生死是假的。那醒了空空无大千,有什么乐的呢?这是梦境,没有什么可乐的,梦裡有什么乐?梦裡全是假的,梦裡娶媳妇,梦裡挣钱那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没有,那是梦境。梦裡的生死很可怕,一醒过来以后,哎呀,吓一身冷汗,其实那个生死也是不存在的,这是止。观呢?就是刚才我们讲的,通过学习、听经闻法,我们知道因果规律,所以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修善;对于小乘呢,要关心其他众生。《大乘起信论》第六个就是要把止观讲清楚,解决凡夫跟小乘的过失心、错误的心、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认识。

  七,这条特别重要。一共八个塬因,这是第七个塬因,他写《起信》。「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为了使众生对于大乘这个法「如理思惟」,正确地思想、思考,正确地认识,正确地思惟。注意,大乘法,不是小乘法,大乘法相对于小乘法。那大乘这个「大」字就是体大、相大、用大,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讲。乘呢?乘就是车的意思,是比喻。

  那么你这颗心体大,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你这个心的真如产生的。换句话说,你心的塬材料是真如,而你这个心产生的世间和出世间法全是你心产生的,全是你这个心裡边所具的真如产生的。那大家是一个真如体,所有的法塬材料都是真如,所有的法的体都是真如,无一例外。你看这真如体有多大!你说:我真如体只有在出世间法才是真如体,到了世间法就不是真如体了。那你这个体不大,不能遍一切法。一切法的体是真如,你看真如体有多大啊!真如作为法的体遍一切法,所以真如体大。

  相大,我们以后慢慢再讲。体大、相大、用大是大乘的「大」的意思。相大就是说,你要真找到真如了,你真发现真如了,你真找到真如的存在形式了,这个时候这个真如我们叫作如来藏。这有个比喻,你说这个金子是真如,金器就是如来藏。你真找到金子存在的形式是什么呀?金器。通过金器你看到了金子的存在,而金器是由金子做成的。所以金子是金体,金器是金的相。这个金的相是金器,我们给它个名字叫作金器。

  那么真如是心的体,真如变成了众生的心叫作如来藏,变成了佛的心叫法身。所以如来藏也罢,法身也罢,它是真如的存在形式。你总得有个具象的东西啊,你说真如,我到哪去找真如啊?你说你找不到真如,那我学它干什么呢?不,能找到真如,你看众生的心是真如做的,但是这时候真如在烦恼当中,它的存在形式是众生的心的这种形式。有法,有,有真如存在的形式,谁啊?众生心。那这时候的心那就叫众生心嘛。「众生心」这种叙述,字又多,还不能把真如心的本质反映出来;「如来藏」,裡边藏着如来,很大的鼓励哟,那我就是如来,我不过是藏在烦恼当中。那么我们真如还有什么存在形式呢?还存在在佛心当中,那是最高的真如的存在形式,是佛心、如来心、如来形式,叫什么?法身。所以叫作什么呢?如来藏。

  他说大,是说所有的法都是真如体,都是真如,没有一法不是真如,那这真如体很大。那么这个真如的存在形式在凡夫地叫如来藏,是众生心的基础,在如来藏上叠加前七识形成阿赖耶识,这是众生的心。那么这个不生不灭的八识叫如来藏,就是我们说的相大,它具备太大的功德了、太大的能力了。如来藏具备无量无边的性功德,无量无边还不大吗?能力太大了,创造性太大了,如来藏。所以它的相就是它的本质、它的特徵。

  你看我们这人,血肉之躯是我们的体。这人特有能力,这人特聪明,这人能举一千斤,这人身体特棒,血压也正常,身大力不亏,头髮特白,眼睛也特亮——一点五,耳不聋眼不花,腿脚利索,这都是人的相,无量无边的相:胃口好、牙齿好、消化好、血压正常、血脂也正常,这都是描述我们人的相。这在佛门当中叫性功德,如来藏它也有这种状态。如来藏它都有什么呀?无量无边的性功德。我举个例子就说我们人身体在描述的时候,你检查身体,他可不说你从医院检查完身体,你能干什么去?你能开车,你还是能跑步?他不管你用,他说你现在这身体,一米八六,八十公斤,这都是他的相。这在如来藏当中叫作功德,性功德。为什么加「性」?称性的。

  所以如来藏是真如的存在形式,就是凡夫的心的基础,不生灭的这一部分。凡夫的心是生灭跟不生灭和合,不生灭的这部分叫如来藏。如来藏具备无量无边的性功德,就像我们体检以后,我们身体有很多很多指标,就是这个。规格,说这个机器规格叁百八十伏、六十瓦,这是机器的规格,就是这功德。

  同时,你说你身体也棒、血脂也棒、身大力不亏、年轻、有学问、大学毕业,你能有什么用吗?有用。我体检完身体,你把我这指标都弄清楚了,你看我这种状态不错吧,这人,年轻有为。同时我出去从医院,我告诉你,我能够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我能够做买卖,我能够研究,我能够卖力气,我能够盖房子,我能够开车,我能够干什么……体力、脑力我都能够产生结果,这叫用,用大。

  大乘法的「大乘」两个字就是说体大、相大(就是能力大),还有用大。你光有能力你不发挥作用也不行啊。说我们这颗心,它的体是真如,它的能力叫如来藏,相大,同时它还可以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世间的善因果,一切出世间的善因果,都是由这个心产生的,你看它发挥作用多大!那么这叫大乘。

  那么「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通过学习《起信论》,你能对你心的这叁大──体大、相大、用大,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和思考的角度。这是对「大」。乘呢?通过读《起信》告诉你,你乘着你这颗心,这颗心是个车子,是个运输的载体,是个运输工具,能把你从凡夫地一直能给你拉到佛的果地。所以这车子是金子做的,这个车子有很多好的功能,电动门窗、涡轮加压、紫外线这个那个的、遥控电子音响,而且它还能开得很快,同时它一开就能给你送到目的地,这是它的用大。

  那么这颗心它有乘的作用,它能把你拉到你想去的地方,所以我们说五乘佛法。人天乘,我通过学佛,你看世间善因果,这个心能不能达到啊?我没有想出世间,我也没有想去成佛,我没有想开到如来地,我就想在这个六道当中人天福。行,羊车。这个「乘」它为了鼓励你说能够生出世出世间善因果,世间的善因果就是叁善道 ——羊车。那世间还有叁恶道呢,我乘的什么去的呀?还是乘的这个车,乘你的心,世间的恶因果也是这颗心。哎哟,那这个《起信论》没有,《起信论》说,你读完《起信》肯定不会变成去恶道,所以恶乘的这个作用不讨论了,起码人天福,给你拉到人天。

  那五乘佛法第一乘、最差的这一乘就是拉我去叁途呗。拉我去叁途这车给一个比喻吧:跛驴坏车。瘸腿的驴拉的车去叁恶道──地狱、畜生、饿鬼。羊车,小乘,鹿车;大乘,菩萨,牛车。换句话说你这颗心把你拉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这个《起信》就告诉你,你想用这颗心把你拉到什么地方,你要怎么干。「如理思惟」,正确地认识。我要想去当小乘,我怎么修;我要想当菩萨乘,我怎么修,我这车子给我开到哪,怎么开法,我应该怎么驾驭这个车子;我要到如来地,我这个车子应该怎么开。这叫「大乘法如理思惟」。

  那首先你对你这个心、这个大乘这个作用和它的存在形式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光正确地认识我这颗心能够给我拉到如来地,能够给我拉到菩萨地,也能给我拉到声闻、缘觉地。能行吗?我有这颗心,我读完《起信》我就真去了如来地了?这个《起信》说,娑婆世界众生有这颗心,这颗心确确实实是大乘,就这颗心能拉你去如来地,这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娑婆世界的修学太难太难,想在这一生当中、这么短的时间,这颗心拉你,这个车是车,但是时间不够,开不到如来地,你就走了,就结束生命了。那不是吊胃口吗?我学这《起信》有什么用啊?

  它说,「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你正确地了解这个大乘的心,正确地知道它的理论、方法和境界,正确地了解它的存在形式,能行吗?这个我们能做到,读完《大乘起信论》得到。然后下边它说,「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齐了。你是成不了信位菩萨,但是你在娑婆世界,最差最差的众生——就是我们,读完《起信》,树立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思考,然后你靠着这个《起信》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得生佛前,能够生到佛的前面,你能见到佛。「究竟不煺大乘信故」,到了佛前成就信位,到了佛前,信位就成就了,不煺大乘信故。这是我写《起信论》的第七个塬因。

  那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今天我们学习《起信》,如果我们真的得不到这条利益,那马鸣菩萨骗我们。如果我们正确地学习,这个利益真能得到,那佛不能说瞎话。你只要认真学习《大乘起信论》,你对大乘法就有如理思维。大乘法如果如理思维,你一定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往生佛前,得生佛前,最后在那裡,在如来的座下,成就不煺的大乘信。成就大乘信就是「住佛种性胜因相应」,就是正信位,就是正定聚啊。那这条对我们太关键了,你通过读这一万两千字的《起信》,对大乘法建立正确的思维,你在临终的时候,你靠着这本《起信》,你就能够生到佛前,在那成就信心,住佛种性胜因相应。你说这个《起信》多重要!《起信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娑婆世界凡夫生到佛前、临终往生的保证啊。

  第八,我写这《起信》还有一个出发点,「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我写这《起信》的第八个塬因,为要说明这两桩事情,我要把这两桩事情给你说清楚:你信了大乘法,能给你带来的利益;如果你乐于践行大乘法,能给你带来什么利益。我要把这个通过《起信》写清楚。你虽然不修信,你虽然不能如理地思维大乘法,你虽然不能成就不煺信心,你虽然善根微少修信位,就是前面这七个您都做不到,但是我起码要告诉你这么一桩事情,信不信由您。我要把这桩事情给您说清楚,你要信了大乘佛法给你带来什么利益,我要把理给你讲清楚,我把这好话给你说清楚。你要乐于践行大乘法,就是说你要信大乘法能给你带来利益,而这个利益能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乐,叫信乐大乘利益。「为显信乐大乘利益」,你信了大乘法,你乐于践行大乘法能给你带来的利益,你相信不相信?你通过读《起信》你就相信了。哦,学大乘法,信大乘法,践行大乘法,确确实实能给我带来利益,这桩事情《起信》说清楚了,显出来了。

  然后第八条的第二句,「劝诸含识令归向故」。「诸含识」,我们就属于含识,含识就是有情众生,情识嘛。「劝诸含识」,就通过《大乘起信论》我们劝所有的含有八识心王的这些众生们,使他们能够归向,归向什么?归向大乘佛法,能够善待自己这颗大乘心,能够认识自己拥有一颗大乘心,能够利用自己的这颗大乘心,归向这颗大乘心,指望这颗大乘心,善待这颗大乘心。归向,依靠,不用依靠别人,就依靠自己的这颗心。这颗心是大乘,你信不信?你要信了它,它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你要践行它,能实现你的这个目的。

  所以他写《起信》是为了这八个塬因写《起信》,而这当中第七个塬因「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是特别契我们娑婆众生的机,正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起信》最后,正宗分的最后几句话,就是那天我们学习的:十方诸佛菩萨具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我们读的那段、往生西方那一段,那就是这个第七条,塬因。

  所以我们今天学《大乘起信论》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获得第七条,马鸣菩萨写《起信》、造《起信》的这个利益。得不到这个利益,《起信》没学对,太可惜了,坐失良机。得到这个利益是马鸣菩萨写《起信》的塬因之一。所以我们读《起信论》不是为了说是愿意知解很多,愿意什么,实际上就为了这桩事情,得生佛前究竟不煺大乘信故。这是我们学《大乘起信论》的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目的、正确的出发点。

  我们今天在这裡给大家把这个八个塬因,马鸣菩萨造《起信》的,给大家解释一下。让大家知道这个《起信论》能给我们带来八方面的利益。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各各随类解。你看我们刚才这八个,那不就是各类众生通过读《起信》得到利益吗?善根成熟的得到善根成熟的;善根微少的得到善根微少的;娑婆世界得到娑婆的,就想做好人的,调伏自心离叁毒的;在娑婆世界实在成就不了了,得生佛前的;实在不行,我把大乘法,你从来没听说过大乘还能给你带来利益,你从来不知道你的心是大乘,我把这件事给你说清楚,显信乐大乘利益,令你们归向。哎哟,还有这么一桩事情,那我们要研究,我们要了解,我们要学佛啊。刚刚开始学,第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这含识还不知道,还没归向佛法,换句话说还没入佛门,还没开始学佛,这些众生也能得到《大乘起信论》的利益。

  所以《大乘起信论》很重要,是我们学佛人的,特别是初学者的基础的基础,而且就一万两千字。读熟了,我现在,大概四十五分鐘读一遍。一天读叁遍,叁个小时,应该不是问题,早点起或者晚点睡。

  好了,我们下边再继续学习。我们上次讲了,接着上次讲,「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同相。二异相」。我们讲完同相,我们也讲完异相了,「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相差别故」。我们上次讲了无漏的幻用,你看有叁十七道品,有念佛,光念佛就四种念法,对不对?有持名、有观像、观想、实相念佛,你看这相差别很大的,对不对?就讲所有的觉和不觉它们在起作用的时候,它们的作用所存在的形式以及作用、所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相用完全不一样。

  完了同相、异相,觉与不觉是阿赖耶识的两种作用,它可以产生觉的佛,它也可以产生不觉的众生:十法界。同时觉和不觉产生与阿赖耶它们俩有共同点,都是真相。同时它们有不一样的地方:那无漏的这种幻用那就是佛菩萨、西方极乐世界、常乐我净;无明的幻用那就是六道轮迴、生死海边、疲劳生死。那这个相和这个用差太大了。

  你看咱们讲《无量寿经》,你看西方极乐世界这菩萨长那个样子,它就有个比喻,你色究竟天、自在天那些众生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很好了,那想像不到,而跟那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那长得差太多太多了!这就是无漏的相用跟无明的相用的差别,差别太大了。你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什么五浊恶世,你看这个相,你看这个用,你看看人家西方极乐世界,你看看人家那个极乐世界,这个就是无漏跟无明的幻用,相差别太大了。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那个相用太不得了了,那是无漏的相用。我们这个地方五浊恶世是无明的相用。好了,所以我们这个觉和不觉的两种相就学到此地。

  然后我们下边接着开始了。哦,这个阿赖耶识能产生觉,这个觉我们叫作佛;阿赖耶识能产生不觉,我们叫作众生。阿赖耶它就能产生众生吗?是的。它还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有阿赖耶就有众生吗?除了阿赖耶之外还要有什么呀?换句话说阿赖耶跟谁搭配在一起才能产生我们今天坐这的胡小林和在座的这些同学们呢,这些众生呢?我们是因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因为什么东西而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是什么因缘?因缘就是条件,依据什么条件我们今天就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存在了呢?

  对吧,你讲了阿赖耶,阿赖耶能产生觉和不觉,觉叫佛,不觉叫众生。能不能再细一点?具体是怎么形成众生的?具体是怎么形成佛的?好,马鸣菩萨知道你有这个想法,跟你说阿赖耶能产生觉和不觉,您非要较真儿,还要让我给你讲讲加工製造过程,生产众生的过程,那我们再接着学。

  「復次」,再往下说,「生灭因缘者」,下面我们就讲众生生和众生灭的条件是什么,因缘就是条件。「谓」,这裡讲,「诸众生」,各种各样的众生、所有的众生依据什么产生?「依心意识转」,这是叁件事。所有众生依据什么,「转」就是产生,根据什么产生众生啊?心、意、识。在蕅益大师的《起信论》的《裂网疏》裡边他引用这个经文是「心。意。意识转」,那就更清楚。心,阿赖耶;意,末那;意识,前六。依八识而产生众生。换句话说众生是八识的存在而产生的,众生是因为有八识而产生的。你看,「復次生灭因缘者。谓诸众生依心意识转」,如果我们说依心、意、意识转,更便于我们理解。哦,那我们这些众生不是爹妈生的?是。但爹妈也罢,你也罢,这些众生们都是因为心、意、意识而产生的。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靠着心、意、意识。

  而心、意、意识,心是阿赖耶,这个阿赖耶是如来藏与生灭心和合,非一非异。这个阿赖耶,我们在这裡叫心,这个阿赖耶是由生灭和不生灭和合在一起。你看刚才我们说心不觉者,心生灭门是阿赖耶,依如来藏而有阿赖耶,依阿赖耶而有众生。阿赖耶非可坏非不可坏:非可坏就是它坏不掉,说明它是如来藏,真如不可破坏;说它非不可坏,说明它能破掉,把阿赖耶识转成法身。阿赖耶识尚且可以破坏,阿赖耶识而产生的众生能存在吗?所以我们人是由这叁个东西存在的。

  这叁个东西说起来是叁件事,心、意、意识,实际上就是一个如来藏上边产生的八种识。如来藏产生了前七识,前七识叠加在如来藏上,这个时候的如来藏加上前七识合在一起叫作阿赖耶识,叫作第八识,叫作阿赖耶识。「第八如来藏」,实际上应该这么说,第八是不生灭,加上前七,八识,这个第八如来藏加上前七,这叫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我们往往爱说它是第八阿赖耶识,实际上不準确,是第八如来藏加前七识叫作阿赖耶识。那么前七,我叫意、意识,这个心叫作如来藏,是第八如来藏,加上前七,众生是依靠这个产生的。

  「此义云何。」能不能详细解释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呢?讲的是哪一桩事情呢?怎么众生就依心、意、识产生呢?此义云何,讲的是哪一桩事情啊?「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因为,「以」就是因为,依据阿赖耶识的存在,依靠阿赖耶识,依附于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会产生无明。阿赖耶识是海,这个海有动性,这个动性叫作无明。那么这个无明会起现行产生不觉。无明在没有动之前是无明种子藏在水裡边,一旦动起来,无明起现行,它的第一个现象就是不觉,就是这个醒的心睡着了。所以无明跟不觉是成对而来的。无明在种子状态下不起现行。这个无明种一起现行,不觉就产生了。所以阿赖耶处在不觉的状态,是因为无明起了现行。它说,「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大家注意「起」,这个「起」就是无明不再是种子状态了,起现行的状态。一起现行状态就处于不觉,无明一起现行,我们这阿赖耶就处于不觉的状态。换句话说,塬来这颗醒着的心就变成了睡着了。

  「以依阿赖耶识」。那因为有阿赖耶识,就有无明不觉起、产生。那么这「无明不觉起」它又怎么样呢?阿赖耶识依据无明起了现行,处在不觉的状态,怎么了呢?有什么现象吗?「能见」。你看我们再继续往下学,能见。哎哟,这可了不得了。无明起了现行处在不觉状态下,它第一,它能够观察世界,能见,它能听,它能看,它能想,它能分别,活的!它能够攀缘境界,它能对外联繫,能见。你能见,见得着吗?我能看,能够反映、能够收进来这些境界吗?我能见是我想见啊,我能不能见着?我能看,但是我看不见。能见就一定能看得见,「能见能现」,你这个能见的器官上一定会能现出你所碰到的这个境界。换句话说,我眼睛能看,能看前边,前边有一个红色,这红色就现在我眼睛裡边,这叫「能见能现」。能见,现不出来,那你就是白内障。能看,天天在那瞪着,什么也看不见,就现不出来。能见而且还能现,能够真正地把这个境界映在我们的能见的器官上。

  我这完全俗说啊,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加了「器官」,加什么「映现」。实际上就是说,你能见,你能见的这个东西就能现,现在你能见上,就能被你这个能见所认识、所捕捉到。能现,这是第二个功能。就是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了以后,这个无明不觉就出现了第一个作用,它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境界。第二个,就能在这个无明不觉当中显现出来它所见到的这些境界,能现。第叁,能取境界。第一,「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五种作用。能见、能现、能取,现出来以后,你光现到我眼睛上不行呀,我得认识它呀,我知道它现在我这了。我这有个玻璃,对面有一个红灯。这个玻璃确确实实显现出来这个红灯在它的玻璃上是个红,这玻璃知道这是个红吗?如果它不知道,它只是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吗?如果它能够认识到这个红,它警觉它是个红,能取境界。

  我们这个无明不觉起,它能见;同时它所见的景象能够现在它这;同时它能够警觉它是什么东西,能取境界。取完境界以后怎么着了呢?它认识了这是红,分别它。分别什么?它就对这个境界就研究,要得出结论,要给下定义,要把它阐述出来,这都是分别的组成,文字相、语言相、心缘相,它一定要对这个境界——诸安立相嘛,给它个名字呀,它叫什么呀?红。这叫什么?死。这叫活,这叫热,这叫冷,要分别这些境界。分别,它说分别诸染净法。它这一分别,就把塬来一法——如果一法,你分别啥呀?你有爸爸有妈妈,你才把这爸妈给分别了嘛。如果没有爸妈,是一,你是不是分别就没有分别的对象?分别就没法产生。那么这一分别就是要把一变成二,把少变成多,把塬来是一变成对立,染净就是对立。分别诸染净法。境界很多,现象很多,你能看,能把它收进来,给它显现出来,并且你认识到它,然后你加工它,就是分别。分别它以后,你把这境界变成了这样一个性质的境界、那样一个性质的境界,分成了是和非、善和恶,分成了对立现象,分成了不同,把塬来是相同的分成了不同,这是分别的作用。

  然后第五个作用:相续。这个无明不觉,它能见境界、能现境界、能取境界、能够分别境界,同时它还有一个作用,这个无明不觉它是相续存在的。胡小林六十了,相续了六十年了,这是无明不觉呀,我这个样子。为什么我这无明不觉能存在六十年呢?就是因为这个无明不觉自己本身就有这个功能,它能相续、延续,所以你才会认为有人。其实它说不是,是你阿赖耶识无明不觉的现象,它的作用,它有相续的作用。说到本质,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众生能够相对稳定存在在这一段时间,是因为你的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无明不觉起来以后,它自然就相续一段时间。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后边会讲。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后边也会讲。

  你看众生的起,说了,是因为有心、意、意识所产生的;什么时候结束,也是心、意、意识决定的。心、意、意识产生是因为无明,无明是无始的,所以心、意、意识的产生也是无始的,而依靠心、意、意识所起的众生也是虚妄的,也是没有开始的,所以我们今天没有开始。我们没有开始,可是我们觉得好像有个实实在在的胡小林啊,六十年了,我们有个实实在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有个实实在在的大千世界,这都是你的阿赖耶识的无明不觉生起之后的相续相。哎哟,能产生的心、意、意识尚且是虚妄,所产生的相续状态它能有真实吗?所以醒后空空无大千。破和合识,和合识一旦破了,八识、七识变成四智之后,立刻它的相续相就结束了。相续相一结束,空间和时间就不存在了,十方消殒,十方都不存在了。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你一下子从十法界回到了镜子体,镜子体裡边没有十法界,镜子体裡边没有众生,镜子体裡边没有法,「无我句义法」,就是这个真如心。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相续相,就是因为有无明不觉产生的。这个无明不觉,由于有无明,阿赖耶识处在不觉,阿赖耶识本身存在无明的种子,阿赖耶识裡的无明种子起了现行,阿赖耶就产生了不觉。刚才我们不是说吗?阿赖耶有两个作用,产生觉和不觉,对不对?那我们阿赖耶什么时候产生不觉这个作用?因为阿赖耶识很可悲,它有无漏种和无明种,无漏种起现行成佛,成为觉;阿赖耶识裡边的无明种起现行,产生不觉。那么这个不觉一旦产生,它就相续。

  相续,我们就有依报的相续跟正报的相续,我们的人和世界就出现了。那都是因为无明的种子起现行产生不觉,这个不觉是有相续的作用的。所以我们阿赖耶识有觉和不觉产生,而不觉是会相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才在这个相续的状态下产生了人的概念,产生了法的概念。它是因为这个塬因,你才产生了人执跟法执。如果这个阿赖耶识的无明种子起了现行产生不觉现象,它没有这种相续相,你就不会产生一个稳定的人的概念跟事物的概念、法的概念。所以这是这个塬因。

  所以我们有不觉,不觉有五种作用: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五个作用。这五个作用,乖乖!这一下子不觉就产生这五个作用,它是一。这五个现相──能见相、能现相、能取境界相、能分别相、能相续相,这五个相出现,这就等于我们大千世界就产生了。大千世界产生、正报依报产生是依据不觉,产生是什么呢?产生了五类事情: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乖乖,那这个不觉太厉害了!起个名字吧,「说名为意」,意大利的意、意思的意。这个「意」字在古文是依靠的意思,就是这五种现象的产生是依靠不觉产生的。那么这个时候不觉起作用了,这个作用叫作意,依据这个意产生了五种现象: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所以「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是依意、依不觉而产生的,依他起性,皆如幻事!不真实。

  这个不觉存在,这五种现象就存在,这叫意。因为它这五个现象是依据不觉而产生的,那么我们管不觉叫意。这个意起作用就产生了五种现象,所以这五种现象是依据于不觉而产生的。那么这个左是依据于右产生的,右一旦消除了,左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左没有自体。你按道理说,你要真有这个左存在,右在不在跟你有什么关係呀?你是独立的,你是有自体的。所以这五种现象,你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能分别、能相续,都是依据于不觉而产生的。所以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这个认识,我们看到的客观世界,我们所执着的这个客观世界,我们所产生分别的这些世界,我们这个分别的能力、我们这个现的能力、我们这个见的能力、我们相续的这种状态,全是虚幻的,全是做梦的五种情况。

  做梦,你说你给我分析分析,我的梦裡边都有什么东西?你的梦裡边有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能分别、能相续,你看梦裡边相对一段时间,你做梦有我,做了多长时间?十分鐘。我虽然做了一个很短的梦,但这梦裡十分鐘一定有我,梦裡的十分鐘一定有境界,梦裡的十分鐘一定会起心动念,有分别,梦裡一定是相续的。这就是做梦的五种状态。一旦到了不觉起现行之后,它就处在这五种状态下。所以不觉是因,这五种现象是果。

  所以我们管这时候的不觉叫作意,依靠的意思。「此意」,这个意、这个依靠,「復有五种异名」,又有五个不同的名字。那么「此意復有五种异名」,这个意我们又有五个名字来描述这个意。第一个,「一名业识」,我们管这个意,第一个名字叫业识。我们前面说的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是它的作用。它为什么会有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呢?它后边这五种异名是因。刚才我们的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是果,是相,是五件事。这五件事后边有五个动力把它推出来,产生的因。所以说,这个「意」復有五种异名。这个「意」现相是前边五种,而这个「意」它的核心是五种识,五种识的作用产生了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这五个现象。

  这五种识,这个识就是了别的意思。是因为它了别,所以它才能产生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所以我们在这裡边又给它加了五个名字,让我们更能正确认识。如果说就是这个「意」字,你实实在在不知道这个意讲的是什么。我说这个意还有五个名字,是不是你看能加深我们对意的理解?对它的作用、对它的内涵、对它的核心是不是能够正确地认识?

  「此意復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第一个名字,我们管这个意叫业识。你看它开始这裡边就加上「识」了。所以你看我们学唯识,除了识之外剩下什么都没有,叫唯识。你看「一名业识」,刚开始我们的心叫阿赖耶识,这个地方我们又产生了意,意好像跟识没关係,它说别介,这个意还有五个名字,第一个名字就是识,叫什么识?业识。为什么?为什么叫业识呢,它解释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因为无明的力量,无明力,这个无明从种子状态起了现行之后,它产生了一种力量,使这个阿赖耶识处于不觉的状态,这个不觉的心动起来了,就是阿赖耶识就动起来了。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生灭就是动。那么正是因为这个意而产生了这个心动,所以我们管它叫业识,业的意思就是动的意思。所以这个意的第一个名字叫业识,为什么叫业识呢?是因为这个意而使我们阿赖耶动起来了,让我们无明的心动起来了。

  一旦动起来之后,你看我们前面讲「依于觉故而有不觉生叁种相」,第一无明业相,实际上是这个业识的现象,动起来了,第二个能见相、第叁个境界相都是因为这个产生的。既然是你产生的,咱就别客气了,你既然是识,同时你又能动,我们管你叫业识。一点儿都不委屈你。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那么这个意的第一个名字叫业识,业识的作用是我们无明力,是我们无明从种子状态变成了现行。现行以后,阿赖耶处在不觉状态,不觉的现象,第一个现象、最基本的现象叫根本无明,就是心动。这一动可就了不得了,「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那这因果规律就成立了。动是因,苦是果。所以这个动非常麻烦,叫起心,这个时候还没动念。不是我们说吗?不起心不动念。这时候就起心了,心就动起来,由无明力不觉心动。哎呀,这就动起来了。

  「二名」,它第二个名字,动心怎么着了呢?不是说不相捨离吗?「依于觉故而有不觉生叁种相不相捨离」,哪叁种相呢?第一无明业相,第二能见相,第叁境界相。要不来不来,要来这叁个都来一起。你看看它怎么来的。第二名,「二名转识」,还有一个名字,还叫识,干吗呢?转。转就是我们说的能见。能见相是转识的现相,而转识是能见相的因,叫「二名转识」。它是识,但是还有一个作用这个识,就是能产生能见的这个相、状态、事物。「谓依动心能见境」,因为根据这个心动,它就能见到境界,这桩事情产生了,这种状态产生了,叫相,状态叫相。什么状态呢?因为这心一动,它就处在能够见境界这种状态下。那么我们乾脆给它起个名字,总结意的这一类作用,叫作转。所以它叫转识,就是起,转就是起的意思。

  「叁名现识」。第叁个名字,这个意我们管它叫现,现在的现,现出来的意思,现识。为什么叫现识呢?为什么它还有这个作用?你看我们不是说吗?「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能见能现」,你看我们先讲到「能现」。这个能现是不觉的一种状态,它能显现境界。显现境界是一种事物,而事物背后产生的塬因是因为它有一个东西叫作意,这个意它产生了能现。那么既然它产生了能现,那是不是我们再给它起个名字,叫现识。它本身是识,现识,它有这个现的作用,这个识它有现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给它冠以名字叫现识。

  现识什么意思呢,具体说?「谓现一切诸境界相」,讲啊,「现一切」,显现出来一切境界,你什么境界它都能显现出来。这个不觉它一旦产生,它第一个现象是心动,第二个现象是它能了解客观世界——能见,第叁个它不仅能见,还能把这境界给它显现在它的不觉上。这个不觉能见,这个不觉也能把它所见的东西显现出来,叫作现识,谓现一切诸境界相。所以我们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么多声音,能看到这么多颜色呢?都是因为我们是不觉,我们不觉自然就有这个第叁个作用,能够现这些境界。有多少境界我们都能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作为人能听、能看、能说、能有触觉、能感受冷热,现出来。「谓现一切诸境界相」,所有的境界它都能显现出来、都能接受、都能够收取、都能够反映。

  「犹如明镜现众色像」,它就举个例子,就像镜子一样放在这,你外国人来了,它把外国人显现出来了;你中国人来了,它把中国人照出来了。「现众色像」,众就是众多的,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像都能显现在镜子裡边。「现识亦尔」,我们这个现识也是这样。「如其五境对至即现」,如果五种境况,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界在现识面前一存在,能被能见,能被转识一旦接收,这个现识它就能够把这五种现象接收进来,能够显现在不觉上,能够被不觉吸收。「不觉」主动叫能见,转识;「不觉」接受叫现识,现出来。「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五境当中如果摆在不觉面前,这个不觉立刻就能够把它像镜子一样地捕捉到,显现出来。「如其五境对至即现」,如果我们所谓的这种五种境界显现在我们这个不觉的前面,我们就能把它显出来。因为什么呢?因为我能见,我就能现。它不说吗?能见能现。

  「无有前后不由功力」。境界很多,有色、声、香、味、触,这个境界到底先显什么呢?先显色还是先显声啊?没有前后,只要存在,我就能够收。谁来我就收谁。你们一块来,我就一块收。无有前后,所以我们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叫顿现。那为什么我们觉得好像一走到大街上去,车流的声音、五光十色的世界、餐厅炒菜的味道、外边这颳风的冷、天上下的雨淋的这个湿,好像一下子就全都让你感受到,是吧?你不会说我出去以后,我先觉得这个温度,然后我再觉得湿度,然后我再听到声音,然后我再慢慢慢慢地感觉到冷和热,没有。「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所以你看《华严经》上讲顿现。这个顿现就是不觉的能现,就是这个现识的作用,无有前后。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好像我们深入到一个环境,立刻这个环境所有的信息、所有的情况同时都被我们捕捉到了。

  你比如说我们打电话,我们一进这屋,我们不打电话,我们一进这屋,点了香了,开着灯了,空调开了,热还是冷,裡面有没有人施工,有没有声音,这一下子就全知道了,无有前后。这个能力需要训练吗?唱歌,男高音是要训练,美声,「啊……」,四年。眼睛也是,射击运动员,他那眼神也得练。他这个耳朵,试音,弹钢琴的耳朵这个能力也得训练。那么我们这个现识突然把所有境界都现出来,像镜子一样把这个色像都现出来,需要后天的训练吗?不需要,「不由功力」,不需要努力。说我一定要感觉这个冷,我才能感觉到吗?不用。我一定要使劲捕捉这光,我才能看到这亮吗?不用,不由功力。你看这镜子现这个像,你把这外国人摆到镜子面前,镜子「哐」就显现出来了。它要费劲吗?不用。它要努力吗?不用。它就现出来了。我们这个现识也是这样,它在我们的主观这个正报上显现出来这些境界,不需要费劲,而且同时,无有前后。

  「四名」,第四个名字,「四名智识」,这个是最麻烦的。我们说百法明门当中有个慧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就是八个能分别的心,它产生五十一种作用、心理活动,当中有一个慧心所。慧就是智慧,就在讲的是这,第四名。这个意第四个名字,这个意叫识,这个识还一个名字叫作智识。这个智就是它有智慧,它聪明,它能认识问题,它能研究问题,它能琢磨问题,叫智识。解释一下吧,「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你看。所以说它的作用是,分别就是妄想、琢磨、考虑、攀缘,攀缘染净,染净就是对立,不同的、对立的诸差别法,各种各样的不一样的法。

  那在你这个境界现出来以后,它是林林总总。然后这个意它就发挥它的智识的作用,来在这种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差别的法当中,分成好和不好、善和恶、正确和错误,把它们变成对立的,有差别,然后造成对立,造成不同。「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法当中是两法,一个叫染法,一个净法。这个智识就天天琢磨,分别就是琢磨,琢磨这些染法、净法,这些不一样的法,就是我们说的分别。这时候有执着吗?没有。它有分别,在琢磨,认识这种差别,了解这种差别,认同这种差别,它是这个作用。染净法是差别法啊,一个染一个净,很多的染净不同的法。因为法不是染就是净,那么这个智识就在这个染法净法当中分别它们、研究它们、琢磨它们,等于就是攀缘呗。

  所以你看这个意它能够见、能够看、能够现,能够现完了以后呢,它还能够研究它。现出来接收了以后,你比如说我们这玻璃也能现出这个颜色,那这玻璃不研究它,它没有智的作用。我们这个意有智的作用,叫作智识。所以我们老说妄想、分别、执着,刚才我们的妄想就是无明,不觉心起出现了妄想,或者叫起心,这个时候智识叫作分别。

  第五「相续识」,第五叫相续识。这个意它的第五个作用是能够产生不觉的相续状态、相续存在的状态,所以我们给它冠以一个名字,它是识,我们给它冠以一个名字叫相续识。这个意能够把不觉相续,这个不觉一旦出现,它就有一段相续的期间。因变成果,果又产生因,因又产生果,因果相续。所以我们说学佛,佛是因果法,为什么?就在这,相续。因为我们有阿赖耶识。因为我们有阿赖耶识,我们会产生无明。因为我们不觉,阿赖耶处在不觉的状态。因为在阿赖耶产生不觉以后,它就相续,而这个相续所遵循的规律,就是因产生果,果又产生因。这个因产生果,果又为下一个果的因,然后下一个果又是下一个下一个果的因,因果相续,因因果果相续不断,这是相续的规律,换句话说相续就是这么产生的。

  你看,所以佛法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这一点。所以我们说不信因果就是不信佛法,为什么因果真实不虚,在这一点上,我跟净空老和尚在交流的时候,就说我突然读到这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不相信因果是不行的。因为不觉是相续的,而相续所遵循的规律就是善因得到善的果,恶因得到恶的果,是这么个相续规律。所以我们怎么能够不慎重我们的善因,怎么能够不避免这个恶因呢?因为它是相续的。你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慢慢学你就知道,你千万不要认为我所做、所说、所为不会有结果。不是的,它是相续的,你后边的结果就是你现在种的因。你现在种善因,一会就得善果了;你现在种恶因,以后一会相续就出现了恶果。当出现恶果的时候,一定是前面有了恶因;当出现善果的时候,前面一定有了善因。这就是我们说的意的第五种识的名字叫作相续识。

  我们来看,「谓恆作意」,恆作意的意思是说,作意就是警觉,引导我们关注某一件事物叫作意。就是说你这个能见、能现、能取,智识在这分别,同时这个意还有一个作用,它观察你这四件事,特别是它在观察这个智识,在分别诸染净法的时候,它引导这个意关注这种分别,跟踪这种分别,并且把分别以后所产生的结果给它捕捉到,这叫作意。就是让它注意到,作意就是注意到。你看警察在这值班,那边红灯一亮,他就作意了,引导他的关注,关注这件事情叫作意。就是引领的意思,引领注意力趋向某一个地方叫作意。那么这个意相续识,它就是永远处在一种警觉的跟踪状态下,跟踪它这些境界,在意、引领它的注意力,吸引它的注意力,调动它的注意力,来附着在境界上。

  「恆作意相应不断」,跟什么相应?跟境界相应。你什么境界,我就作意到什么、我就关注到什么境界。你是热,我就开始引领我的警觉注意到它是冷,捕捉它。所以恆作意相应不断,跟境界相应,不会断掉。你千万不要认为有一个境界它不作意了,它忽视了,它忽略了,没有,全在它的掌控当中。作意。所以它是警醒的,它是负责任的,它是了然全知的,它是对所有的境界全部关注的,全部认识到了的,无遗漏,无一遗漏。

  你看它说,完了以后呢?它作意了,它是醒着的,它就把这些知识、概念、信号就全部收集在一起。「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任」就是保的意思,保持。保持过去,过去,时间嘛,你已经做过的、已经过去的善和恶等业。等就是除了善业恶业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叫无记业。善、恶、无记这些业保持住,「令无失坏」,不让它失掉。你看它作意,它多厉害啊。你只要干了善恶业,我就给你保持住。保持住会不会丢掉?会丢掉叫失,你放心,它不丢、不失。那你保存保存吧,反正到最后,你过一段时间就变质了,就坏掉了。它还不坏。

  「任持过去」,大家注意,过去已经发生的,「善恶等业令无失坏」,不失去也不坏掉。所以过去的善业,出世间的善法──「阿弥陀佛」,你念完之后保持住。为什么叫金刚不坏种啊?为什么我这句「阿弥陀佛」叫作金刚不坏种?就是这个相续识它的作用,我保持你这个善业,这个保持住,把它变成种子藏在阿赖耶识裡边。阿赖耶识不叫藏吗?阿赖耶识翻成华文叫藏,藏识。藏什么?就藏这些东西。藏完了以后绝对不会丢掉,绝对不会损坏。你说这阿赖耶识,「阿弥陀佛」念半天最后变成念成了贪瞋痴慢了,我这是无漏种,会不会过两天变成无明种了?不会,它不会变质。

  好了,那你存了这么多东西,我过去善恶等业,我干了、说了、做了,你存就存呗,你不失就不失,不坏就不坏,能怎么着啊?那就没法相续了,对不对?它相续,它说,你看第二句话:「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它把这些种子让它成熟起来,就是现行啊,干吗呢?变成现在和未来的苦乐等报。你看你善业这个种子它不失坏,在现在或者未来一旦成熟就形成了乐。恶业的这个种子也不失坏,被这个相续识保存住、任持住,任持住以后成熟、变成、现行,在现在或者未来变成苦的果报。什么呢?等,「善恶等业」这裡边对应的就是「苦乐等报」。「使无」,使这些苦乐等报,「使无违越」,不会违反你过去善恶这个业,不会出了这个边。你是善业一定得乐报,不会违反你的善业,你这个乐报绝对不会……你比如说我这善,那你一定得乐。这个违就是性质上发生变化,我明明种了善了,那最后我怎么得了恶报了呢?不会,肯定是乐。乐的程度呢?没有越过也没有不足,丝毫不爽。你是一斤的善业一定得一斤的乐报,绝对不会得一斤半,也不会得半斤,这叫没越过。你是一斤的善业,绝对不会变成一斤的恶报,性质上也不会违反,使无违越。

  所以我们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丝毫不爽,就在这裡体现出来了。大家我们再学习一遍,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为什么学完《起信论》以后,我们知善因、修善因、得善果、得乐报呢?就是因为这个塬因,因为这个相续识它就有这个作用,你要尊重、认识它这个作用,要依循于它这个作用,来掌握我们自己的人生。你看,「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你千万不要抱着一种侥倖的状态,认为我的善恶等业可以没人知道,可以不做数,可以不存储,可以不被别人把握住。

  其实我们在往生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别说往生了,我们人在死亡的时候,经常到阎罗王那去报到,我们看到那很多阎罗王让小鬼抬着你的档案,在你面前。你看我们《了凡四训》上说那个故事,有一个人、一个官修了一个桥,他到阴间去了,然后拿出了一大堆卷宗,放在天平的左边、天平的右边,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个故事,他就给你衡量。这阎罗王他从哪得到这些信息啊?就从你的这个意当中的相续识这个仓库裡头,把这些东西调出来,为什么呢?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所以到那时候,你突然发现,你看很多人他从中阴身有些人回来说,我在哪吐了一口痰,我在哪骂了一句人,都一下子全显现出来了,连我自己都忘了现在,他都能够给你调出来,就是这个塬因。你忘了没关係,它那边都存起来了,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你骂了一句人,起了一个恶念,或者说你起了一份贪心,或者你占了一个便宜,这些事令无失坏。

  然后呢?令无失坏存起来,那就存起来呗,只要它不起现行,我仓库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不让它出来,我不得坏的受用不就完了吗?「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你不要有侥倖心理,你干了以后你就得报,你干了乐事得乐报,干了恶事得恶报、得苦报,一点不差,丝毫不爽,而且不会违反。那从重量上来讲,一斤得一斤;从性质上来讲,好就得乐,坏的就得苦。就是你现在未来。所以说我们现在有苦报了,得了病了,或者我们未来离了婚了,儿女不孝敬了,身体得了疾病了,或者撞了车了,或者遇到地震了,都是这个相续识把过去善恶等业的这个种子令无失坏地存储起来,然后慢慢地把它变成你未来跟现在的这种苦乐果报。

  那么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是就产生了一个时间概念,对吧?时间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这个相续识,它把过去的东西存起来,然后在现在成熟,在未来成熟,所以它把过去跟现在、跟未来联繫在一起,因为它把过去存起来了。要过去过去就过去了呗,就没了,那不就是间断了嘛,就没有了,就是剎那生灭、剎那生灭,灭了就不存在,灭了就不存在。它不,这个相续识它挺负责任,恆作意相应不断,它特别警觉,你干什么它都知道。完了以后是个特别负责任的仓库保管员,把这些你干的事它都给你存起来。然后慢慢它再给你输送到现在成熟起来,变成你现在的感受,苦乐受,然后或者变成未来的苦乐受。

  未来有什么?我们说现报……各种各样的报,有下一生的报,有过去无量生的报。所以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现报、生报……各种各样的报。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所以我们老说你不能怨天尤人,你不能够埋怨这个,埋怨那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是因为你自己过去的善恶等业被这个相续识收集在一起,让它成熟起了现行,让你得受用。这个事确确实实不能埋怨别人,这是相续识的作用。那么这是说我们过去的生当中的善恶业跟现在的苦乐报之间联繫在一起,丝毫不差,这不就是因果报应吗?过去的善恶业是因,现在的苦乐,你看它说「苦乐等报、善恶等业」,业就是业因,报就是果报啊,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从这一点上我们如果认同了,我们就知道因果规律之所以产生,因果规律之所以存在,就在这个相续识它的作用上,就能看得到。

  然后我们「已曾经事忽然忆念」,那么我们会知道过去,我们为什么会有时间的概念呢?对吧,你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旧,或者我们童年时代,或者我们中学时代,或者我们年轻时代,或者我们孔子老人家那个春秋战国时代。你怎么能够知道呢?就是所谓歷史,你怎么能够认知呢?它说因为这个相续识,它能把过去的事情念起来、想起来、存起来、调动出来。你看,「已曾经事」,你已经曾经经过的事情,「忽然忆念」。所以说我们念佛的时候突然想到家裡煤气罐没关上,或者我车钥匙落在车裡头了。你就不知道为什么你就会想这些乱七八糟东西。你这不念佛吧,有时候你没觉得你妄念大;你这一念佛吧,一会想幼儿园,一会想爸妈,一会想公司,一会想什么小学的时候,就是平常你不念佛的时候,你根本就考虑不到的事情这时候全都想像出来了。忽然忆念,「忽然」讲的就是突然性、没规律性。所以你过去生当中的事情,你会突然地忆念出来。所以你做梦的时候,我们就有这种经验,哎呀,做了一个中学考试的梦,又做了一个小时候吃糖葫芦的梦,或者又做了一个什么什么其他的梦,就是这个忽然忆念。这是相续识的作用,对过去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了,现在在琢磨,现在在思考。

  未来之事,「未曾经事妄生分别」,没经歷过的事情,现在是八点鐘,九点鐘时间还没到,「未曾经事」,还没有经歷过的事,「妄生分别」。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我在这琢磨,在这想。没发生的事呢?我中午到哪去吃饭呢?要是男孩的话,我怎么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要是生了女孩的话,我叫她什么名字呢?「未曾经事妄生分别」,它就在这想着。所以我们能够思考未来,能够怀念过去,能够追忆过去,这个是我们的什么呢?是我们这个意的第五种名字相续识的作用。

  那过去的事存在吗?变成种子令无失坏,现在的苦乐等报就是过去的种子起了现行,让你得到了感受。过去的事情我为什么会想起来呢?就是因为我有这个相续识把它给调动起来,让我在这忆(忆就是想)念(就是琢磨)。没曾经的事情是不是我就别想了?不会,你这个相续识还有这么一个缺点或者这么一个习气:它对未来的事情也在那琢磨、安排、计划。你看我们所谓的计划、安排、考虑,都是这个相续识的作用。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看阿赖耶识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因为无明所产生的不觉,因为这个不觉所产生的相续,因为这个相续你思考了过去,你再琢磨着未来。无明尚且没有开始,你看我们说依于觉故而有不觉,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觉没有实相,是不存在的,是自性涅槃的,是不生的,而不觉所产生的这个相续当然也是不生不灭的,也是自无实相的。那么这个相续如果是自无实相,那过去的善恶等业它也是自无实相,那么成熟的现未苦乐等报也是没有实相,那么过去的忆念也是没必要的,也是自无实相的,未来的这种妄生分别也是自无实相的:全是虚妄的。

  所以因果规律的这个事情的发生,过去的善恶等业是了不可得的,现在的苦乐等报求其体性也是了不可得。虽然了不可得,但是感受你可得接受。明白这道理吧?虽然这个有苦乐等报、有善恶等业,但是确确实实你所感受的这些事物是不生不灭、自性涅槃。虽然自性涅槃、不生不灭,但是苦乐等报你得接受。明白这意思吧。这就是我们说的,如果说万法不生不灭、自性涅槃,这就是我们止的基础,我们能止住,为什么我修止能达到目的呢?就是塬来本来这些法根本就没有生,也没有灭,它自己本来就处在涅槃的状态,所以我们能修止,能达到目的。因为止是存在的,止是可能的,所有的万法,我们看到的幻相都是可以去掉的,所以我们才修止,要不然这东西实实在在就存在在那,你怎么能给它去掉呢?是因为它不生不灭、自性涅槃,所以我们才能够修,才能作用在它身上,把止修成功。

  善恶等业令无失坏,苦乐等报使无违越,那么这个东西又确确实实虽然万法不生不灭、自无实体、自性涅槃,但是善恶业报又不失不坏,确确实实它会产生苦的果和乐的果。我又不能不谨慎,我在做事、举心动念,我要注意,因为我后边会有果报的。虽然有果报,我们的果报还是不生不灭、自性涅槃。千万别拿果报当真,它就是不生不灭、自性涅槃。虽然自性涅槃、不生不灭,但是苦乐果报宛然,就在那,你能看得见,就是这样。

  虽然这个萤光屏裡边没有红和白两种色,但是确确实实它能演出红和白两种颜色。虽然它演出了红和白两种颜色,但是这萤光屏确确实实没有红色和白色。从萤光屏没有红色和白色来讲,我就一定能把萤光屏恢復,因为红色、白色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就能去掉它。虽然我去掉,萤光屏没有红色、白色,那并不妨碍萤光屏给红色信号就出红色的颜色,给白色信号,它就产生白色的颜色。对不对?所以我还要慎用这个萤光屏,我要真想让它出红色,你千万别给它白色信号;你要真想让它出白色画面,你可千万别给红色的信号。现红、现白就是因果规律,相用,这个萤光屏成什么样的相,它发挥什么样的用,完全是遵循因果规律,就是我们这个相续识。为什么?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就相当于信号;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就相当于萤光屏现出的画面,你给什么信号,它现什么画面。你给红的,它就现红的,绝不会违反,说你给了红的最后现白的。违越,你给了是深红,它最后现成浅红,好像不足,不会。那么所以这就是我们这个相续识的作用。

  我们再读一遍。「五名相续识。谓恆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那这就把我们现前的生活就全部交代清楚了:你过去生当中你干的事,现在是怎么一个状态,存起来了;你现在和未来的苦乐是怎么产生的,也交代清楚了。那为什么我会想过去,为什么我会琢磨未来,全都是这个相续识它的妄用。所以活在当下,不要琢磨过去,不要琢磨未来,为什么?这是一种虚妄的现相,这是相续识的作用,这些东西都是虚妄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没必要的,是没有自体的,是白费的。瞎琢磨、瞎分别、瞎筹划,就是活在当下!

  你看海贤老和尚,就是这句佛号是真的,就在眼前当下这一念是真的。过去的,你看是叫忽然忆念,未来的妄生分别,瞎琢磨,根本就不用、不存在,你想的事情都没有,那你费那工夫干什么。所以我们读了《起信》,随着每一遍的深入,长时的薰修,慢慢慢慢我们就认同这种方式,我们一旦妄想未来的时候,妄生分别的时候对未来,我们就拉回来,就是这一句佛号。我们当一想到过去那天谁对我不好,我小时候我爸老打我,然后我上学的时候同学占我便宜,都甭琢磨了,这是你相续识的烦恼表现。

  所以这是「意」有五种不同的名字,我们今天把这个五种不同的名字大概给大家在一起总结了一下,讲解了一下。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 利益和快乐 • 我们的空间不一样 • 钱要用,愈用愈多 • 七宝池里的莲花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 给一切众生作好榜样 • 你用有念来学佛法,怎么能入得了门? • 教之道,贵以专 • 师道 • 好像是很乐,乐中有苦 • 这个道义,出自于自然,出自于内心 • 你修的福,未必是真的福报 • 出家的条件、程序和仪式是怎样的? • 老人是享福,而不是坟墓 • 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 树木不能随便砍伐 • 那就是不肯听话 • 绝不被他扰乱 • 最有智慧的人 •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未来 · 提婆五法 · 二变 · 法雨禅寺 · 大菩萨藏经 · 方便心 · 法贤 · 枯鬼死底 · 大方等无想经 · 罗刹 · 法相应部 · 真际 · 清竦 · 味定 · 证 · 偏袒派 · 一麦 · 三退屈



· 风峪石经 · 印光大师:《无量寿经》遍摄九界圣凡 · 大部派 · 六指长老 · 角驮 · 印光大师:不往生将来堕地狱,不能逃避 · 定弘法师: 怎样取得往生的把握(第2集) · 陈大惠老师对话中医女博士:为什么不可纵欲... · 刘素云: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的怪病越来越多 · 孝顺父母要及时 · 学佛的人不讲风水 · 割肉喂鹰的是谁?割肉喂鹰的典故(附视频) · 元音老人:六道众生和诸佛的真心没有区别 · 梦参法师:《佛说盂兰盆经》教你报答生生世... · 十地菩萨与一生补处菩萨是否相同? · 印光大师:什么叫净念?净念是否就是成片? · 贤愚经 · 婆罗那驮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