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今天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保佑。菩萨、天龙八部、鬼神拥护。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圣严法师: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一般无宗教信仰的学者的确是作如此观的,他们以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劝人为善总是一样的。从这劝人为善的基础上,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推想到,佛教的“苦”和基督教的“罪”当然也是一样的了。

  佛教讲三界的生死是苦海,众生的感受无非是苦,所以修持的目的是在脱苦;基督教讲人类都是罪人,是由人类的第一对祖先——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警告而偷吃了伊甸园的生命和智慧的禁果,所以人类有了生命和智慧,但也得罪了上帝,上帝要罚亚当和夏娃的子子孙孙都要受苦,这就称为人类由第一代祖先遗传下来的“原罪”,基督徒信仰上帝,原因是上帝派他的独生子耶稣上了十字架,代替“信他的人”赎了罪。

  事实上,佛教所讲的“苦”与基督教所讲的“罪”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佛教所讲的苦,是由众生自己的业感报应而来,众生的业感是由无始的无明覆障而来,纯粹是个人负责的事,与上帝没有关系,与祖先也没有瓜葛。众生由于无明之惑的烦恼而造生死之业,由于生死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间,又因生死而造无明之惑;就这样,由惑造业,由业感苦,因苦生惑,惑业苦三者连成一个生死之流的环状,头尾衔接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因为惑是苦的种子,业是苦的阳光、空气、水,苦才是惑与业的结果,也唯有结果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称为“苦趣”或“苦海”,所以要求超越这个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缚,自由生死、自主生死、不生不死,便是解脱的境界。

  不过,佛教求解脱,并不是仅靠佛菩萨的救济,佛菩萨只能教导我们如何解脱,却不能代替我们解脱,这与耶稣代“信他的人”赎罪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佛教不承认众生是由上帝的惩罚而得罪,尤其不承认人类祖先的罪会遗传到子孙身上,正像“罪不及妻孥”一样地简单明了,上帝不能代人赎罪,也正像“我吃饭不能使你饱”一样地简单明了。佛教脱苦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戒是不应作的不得作,应作的不得不作;定是心的收摄,不使放逸,也不使懈怠;慧是清明的睿智,认清了方向,努力精进。所以,佛教的脱苦决不等于基督教的乞怜上帝代为赎罪。

  在此顺便一提,许多的人认为佛教太重视苦,乃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乐,并且可用人为的方法来改进生活的环境,所以认定佛教的看法是错误的。关于这一点,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非要教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而得的结论,一般凡夫并不是佛陀,当然不易体察出来。正像人见野狗吃屎,该是多么的恶心,吃屎的野狗却是吃得津津有味而乐在其中,如果人们一定要告诉野狗知道吃屎是多么的不卫生,野狗可能还会掉过头来吠你两声!由于境界的高下不同,实在勉强不来。因为,佛是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着疥疮杀养,搔时养得快活,搔后痛苦即至。

 







• 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 生活与自然相应,就不容易衰老 • 什么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 • 学佛有什么好处 • 山神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讲到修行,这个与富贵贫贱不相干 •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 言语少,心是定的/从手机的电波谈起 • 这就是佛行,这就是佛的生活 • 真诚心所感召的 • 佛学家念佛不能往生 •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 • 出家人常到道场化缘 • 家庭主妇 • 城隍附在灵媒身上,叫他打电话给我 •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 鬼神遇到我们,我们要教他一招 • 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 我这个根是这样扎下来的







·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的含义 · 宣化上人:睡觉和三昧有什么不同? · 宣化上人:阿罗汉的神通 · 宣化上人:用功修道,在那紧要的关头就会有... ·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9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1... · 宣化上人:念佛法门到彼岸 · 宣化上人:为母守孝过七关 · 宣化上人:效法地藏的精神 · 宣化上人:第八识─阿赖耶识 ·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 · 宣化上人:回头是岸,皈依三宝 · 宣化上人:每天喝的一口水、一口饭都有饮食... · 宣化上人:出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该怎么修行... · 宣化上人:吃斋?不吃斋? · 宣化上人:在什么地方修道? · 宣化上人: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不要把它忘...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4...



· 蔡礼旭:至诚感通跟任何人能很好的沟通 · 学诚法师:团体修学,共同增上 · 印光大师:助印经书十大功德 · 净土法门:学问深时意气平(印光大师事迹) ·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 · 印光大师:焚化遗体之制,盖由此设 · 蔡礼旭:幸福成功的根基[第九集上](弟子... · 蔡礼旭:经验、历练都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执... · 蔡礼旭:过不规 道两亏 · 吾心已归 · 我们当下的一言一行,是因还是果? · 印光大师两篇重要开示语译(《一函遍复》、... · 印光大师:造佛形像,得大利益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学佛的利益 · 佛陀讲的故事 · 彭鑫博士:房事不节、纵欲,会导致糖尿病 · 净界法师:外在的世界是由我们内心的世界创... · 印光大师:高僧大德为什么还会生病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527923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