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三、譬喻品──三界火宅,三车一车

  三、譬喻品──三界火宅,三车一车

  在前述〈方便品〉中,世尊直截了当的说明了「唯一佛乘」,已度若干上根二乘;此品再以譬喻方式说明「唯一乘法」,以度中根二乘,进入佛道。

  所有《法华经》中的譬喻都非常有名,尤其是「三界如火宅」这个譬喻,常常被佛教徒拿来警惕初机学佛的人,或者尚未学佛的人。近代中国的太虚大师作了一首〈三宝歌〉,歌词里的「三界火宅」就是出于《法华经》。

  从〈譬喻品第三〉至〈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一共七品,是继〈方便品〉中所说之一乘法,而用种种譬喻及因缘谈等,说明「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共用三类方式,即所谓「法说、譬说、因缘说」的三周说法,来引导上中下根的三乘人,悉皆领解佛之真意,并授成佛的记莂。

  三周说中的「法说」,就是前面的〈方便品〉,直接说出一乘法,「譬说」就是本〈譬喻品〉所见,「因缘说」我们后面会讲到。

  「授成佛的记莂」就是预告将来何时成佛,国土何名,佛名何号。上根的二乘人只要一听到「法说」就能够信受;中根的二乘人听完「法说」,还要听到「譬喻说」才能接受相信;而下根的二乘人则要「法说、譬喻说、因缘说」全部都听完,才能信受奉行。

  上根声闻舍利弗,听了如来方便品中所说的「闻所未闻,未曾有法」,即云:「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即为舍利弗授记,将来成佛,名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劫名大宝庄严,其佛寿长十二小劫,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舍利弗听了〈方便品〉之后,好欢喜,因为他是上根二乘的人,所以听完「闻所未闻」的一乘大法,便说:「我心里的疑虑及悔恼全都断了,而且身心舒畅愉快,非常安详、安稳(隐,通稳)。我今天才知道,我是真正的佛子。」不仅是佛的声闻弟子,而且是必定成佛的法王之子。既然已被佛陀授记,就像是已被国王钦定为太子,有一天确定会继承王位一样;既是真正的佛子,将来一定也能绍隆佛位,成为佛的补处。

  所谓「从佛口生」的意思是,一般人乃至将要继承王位的王子,都是从母亲的肚子里怀孕出生,而佛子却是从佛的口中出生。诸佛用口说法,所以我们这些佛子,都是由于听闻佛法而得法身的慧命。

  「从法化生」是指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是从佛法化现而生的,得到佛法之后,转化烦恼成菩提,转化凡夫心、二乘心而成为大乘菩萨心,乃至究竟的佛心,这都叫作从法化生。

  「得佛法分」则是于成佛之法已经有份,这时的舍利弗已经得闻最高无上的佛法,虽尚未成佛,却已具足了将来必当成佛的身分,故名「得佛法分」。不相信自己能成佛的人,便是未得佛法分,只能说是得到了人天法或是二乘法。所以同样是听闻佛法,人天根器的人只能听懂人天法,得不到二乘法;二乘根器的人最多也只能得到二乘法;都不能称为得佛法分。

  接着,佛即为舍利弗授记:将来成佛,名华光如来,佛国名为离垢,那个时段名为大宝庄严劫。比起释迦佛的世寿仅得八十岁,华光佛的寿长十二小劫;涅槃后正法、像法各住三十二小劫,比起世尊灭后,正法住世仅一千年,又长久多了。

  《法华经》于此处提出,佛灭之后有正法及像法二时之说,此与《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九○六经有云:「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并以真宝没而相似宝出,来比喻正法之纯而像法之非真。此到《俱舍论》中,犹只见正像二时;但到了《大乘同性经》时,则见有:「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的三时说了。

  许多经论多说正像二时,有谓各五百年,有谓各一千年。《中观论?观因缘品》仅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释净土群疑论》卷三依《大悲经》而云,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大悲经》实无此文)的三时说。依据南岳慧思〈立誓愿文〉则指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可见初为正法及相似像法之别,后来衍为正、像、末的三时之说了。

  此品重点是佛为须菩提、迦旃延、摩诃迦叶、目犍连等中根四大声闻,说三界火宅喻,及羊、鹿、牛的三车一车喻。说明「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之义,以及「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之义。

  譬喻品主要是为中根四大声闻说的,他们还会出现在后面的〈信解品〉。这里主要是以两个譬喻:三界火宅、三车一车,进而说明「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以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道理。

  火宅喻三界,三车喻三乘,佛先说三乘法,诱使众生出离三界火宅的险境之后,佛即以平等的一种大白牛车,与诸稚子,「其车高广,众宝庄校……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三界如火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包括六道所有众生,特别是天道,天道的众生分散在三界二十八天之中,范围相当广。这二十八天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不管是哪一界的哪一天,都还在苦多乐少、乐尽苦还来的生死界中,生死就是由烦恼引起,生离死别、怕死贪生、恼乱不已,所以说生死界即如同正在被烦恼燃烧的火窟。

  佛先用三乘法,来诱导那些只有三乘根器、喜欢二乘及三乘法的众生,使他们各取所爱,各得所喜的工具,能够先出离三界。之后,再给他们相等的一乘佛法,共成佛道。「大白牛车」代表佛乘,也就是佛法。

  以羊车、鹿车、牛车的三种交通工具,譬喻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三乘。各依不同的根器,每一种人都能获得各自希望得到的,尤其是小孩子,个儿小、心量小、胆量小,不敢选坐牛车,希望坐羊车的便给他们羊车,也有喜欢鹿车的,就给他们坐鹿车。等他们坐上羊车或鹿车,出了火宅之后,佛便只给他们一种牛车,譬喻唯佛一乘的大白牛车,那就是佛所教的菩萨法。他要孩子们通通换上牛车:「你们看看这么大的车子!什么羊车、鹿车,如果要想成佛道,这些都不中用,大家一起上大白牛车去吧!」

  这部大车是用大白牛拉的。印度的牛有黑有白,白牛之中又有一种大白牛,像小象一般地又高又大又有力,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拉着车子又快又稳,既能乘载许多客人,又能耐劳耐久,长途跋涉,永不疲乏。比起羊车鹿车,这种白牛大车,座位舒适柔软宽广,装饰华丽高雅,所以要说:「其车高广,众宝庄校」,说明大白牛车又宽又高,是以种种七宝珠玉缨珞等庄严成的。

  又形容「重敷綩綖,安置丹枕」,座位是用多重的锦绸绒棉等敷设的,不仅可以坐着,也可卧下休息,还备有丹红色的软枕供你享用,布置得简直就像现代化的豪华座车一样。

  拉车的大白牛,毛色光泽,身体强壮可爱,而且有大筋力,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非常平稳,速度之快就像御风飘行一样。还有很多仆从前呼后拥,照顾这辆车子。

  这些都是表示着修学佛道,习菩萨行的人,有六度万行为之庄严,梵行清净如众宝缨珞严其身心。万行菩萨,难行能行,难得能得,难成能成,所以经常能够远行,经常能够大得,终究必可大成,经常可度无量众生,就有许多的眷属围绕,都是四众弟子、护法龙天、菩萨等众。

  「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譬如有福德的长者居士,为了让不懂事的孩子们出离火宅,就用三种车来诱导他们。慈悲的如来,就像这个长者一样,最后用最高、最究竟的大乘佛法,来使得一切众生从生死此岸,经三乘的彼岸,全部都能脱离彼此两岸的执着,到达究竟成佛的目的。

 







• 为什么会疲倦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真正学佛的人,恶报来了他不怕 • 凡是人,皆须爱 • 真的能带业往生吗? • 端正的真义 • 这叫念佛三昧 • 魔也会回头 • 真正觉悟的人 •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生老病死 • 佛教是教育,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 杀盗淫妄没断,你这一生就完了! • 老实人容易得度 •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 诵经念佛 • 邪淫的罪过很重 • 魔的伎俩高明 • 我们不学佛,决定是糊里糊涂过一辈子 • 我执不破,你不能入门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刘素云:你乱我不乱,心定阿弥陀 · 刘素云:戒除淫欲的方法 · 刘素云:净空老法师是一位爱国爱教的老人! · 刘素云:你要是想这个脸漂亮,你先把心弄漂... · 刘素云:怎么样才能保持清净心? · 刘素云:真正念佛人,闻声不动,能不能做到... · 刘素云: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 · 刘素云:姐妹情深 姐恩难报 · 刘素云: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3(文字版) · 刘素云居士学佛问答 下 · 刘素云老师《喜送姐姐回家》系列纪录片(共... · 刘素云:净土大经解演义学习心得(文字版) · 刘素云:一切法门都是从世尊开悟时说的第一... · 净土法门:大同一位居士得了红斑狼疮,跟刘... · 刘素云:如何听经、读经 · 刘素云: 家中小猫往生记 · 刘素云:最新《慈云法语》之五 · 净土法门法语:刘素云居士,得了红斑性狼疮



· 净界法师: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 十疑论 · 佛菩萨再来的有隔阴之谜吗? · 托子 · 库子 · 印光大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与西方净土佛的... · 海涛法师:永不歇停的爱 下 · 宣化上人:你证得这个果位比说食数宝好得多 · 传奥 · 宾头卢 · 回心 · 你要以真实的信心去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才... · 印光大师:念佛总是不能专心该如何思维? · 蔡礼旭:心胸狭隘折损自己的福分 · 宣化上人 :凡事忍耐受得了 · 印光大师:胎生疑城的含义是什么? · 圣严法师:能够让你安心的三个方法 · 定弘法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器官捐献的冲...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