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今天是: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实心中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保佑。菩萨、天龙八部、鬼神拥护。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果卿居士 >> 浏览文章

果卿居士:子欲孝而亲不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次复应须思念父母养育之恩。怀抱乳哺。爱重情深。宁自危身。安立其子。至年长大。训以仁礼。洗掌求师。愿通经义。时刻不忘。企及人流。所当供给。不吝家宝。念深虑结。有亦成病。卧不安席。常忆其子。天下恩重。世实无二。所以佛言:天下之恩。莫过父母。夫舍家人。未能得道。唯勤学业。为善莫废。积德不止。必能感报劬(音渠)劳之恩。相与至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各自奉为有识神已来。至于今日。经生父母。历劫亲缘。一切眷属。皈依世间大慈悲父。

     ----《梁皇宝忏》

  为宿世今生无量劫来的父母、眷属和一切有缘人礼佛和皈依。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告诉了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

  有一首歌是劝那些不在父母身边工作的人要“常回家看看”,还感动了不少老人流下眼泪。我无法形容父母的眼泪是辛酸的、悲伤的,还是苦涩的。每一对夫妻与他们的儿女都有自己的因缘和经历,尤其现在的年代,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一能自立,就不顾父母感受选择远离父母,或者是为了出国挣大钱而远渡重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除非是国家安排公务不得不离开父母。就算有的父母同意你去远地挣大钱,那也是忍痛割爱,为了儿女的幸福,作父母的可以放弃一切,但他们的心会时时沉浸在思念儿女的痛苦之中。作儿女的,在为自己编织的“幸福”里面是应该包括父母的幸福在内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常常感到痛苦的话,我们就是有娇妻爱子,住别墅、开奔驰、穿金饰钻,也不是真正的幸福。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有“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呢?人生无常,我们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需要亲人扶一把,什么时候需要送上一杯水,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等我们赶回来,就是喊破喉咙、哭瞎双眼也不能减轻对自己良心的责备,会遗恨终身。

  《现代因果实录(二) 》“新的生命之路”一章里的来信作者万新生是位年长的上层人物,我女儿为了让他生信,问他:“你是不是有块心病,一想到就会难过得吃不下饭?”他瞪大双眼问:“什么心病?”果霖问他:“你父亲是不是不在了?”他说走了三年了。“他住院病危时,是不是打过电报要你回家,你是不是因为在远地执行任务没能及时回家?后来,等你赶到家时,你父亲已入土多日了。”他听到后竟放声痛哭,全身都在颤抖。见此状我们也深受感动。他是在执行国家任务而不能回来。我们若是贪图享受而将年迈的父母扔在家里而不顾,扪心自问,我们还有作人的资格吗?愧为人子啊!

  比尔?盖茨,一个世界最有钱的富翁。他曾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的采访,记者提了三个问题:第一是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第二是谁不会第二次敲门?第三是现在最需要抓住的是什么?令记者吃惊的是,比尔?盖茨没有说到记者最希望听到的“机会”二字,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是“孝顺”。因为,等你认为你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来孝顺父母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来日不多或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子欲孝而亲不待”。

  孝顺并非只是金钱和物质的供给,在你力所能及范围内,时时要想到父母方方面面的需要。比如饭后端上一杯热茶;好天气扶老人外面走走;常谈谈自己在外面的见闻;时常征求老人的意见,让老人感觉到儿女对自己的尊重;回家时带一些老人爱吃的点心等等。要记住孝顺是没有第二次的,趁现在父母健在,当时时抓住孝顺不放手。为人子女而不知孝顺的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得很清楚:“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地藏经》里也说得很明白,想知道的人请亲自去读一读,定能开启自己的智慧大门。

      -----摘自果卿居士《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 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 生活与自然相应,就不容易衰老 • 什么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 • 学佛有什么好处 • 山神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讲到修行,这个与富贵贫贱不相干 •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 言语少,心是定的/从手机的电波谈起 • 这就是佛行,这就是佛的生活 • 真诚心所感召的 • 佛学家念佛不能往生 •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 • 出家人常到道场化缘 • 家庭主妇 • 城隍附在灵媒身上,叫他打电话给我 •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 鬼神遇到我们,我们要教他一招 • 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 • 我这个根是这样扎下来的







·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的含义 · 宣化上人:睡觉和三昧有什么不同? · 宣化上人:阿罗汉的神通 · 宣化上人:用功修道,在那紧要的关头就会有... ·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9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1... · 宣化上人:念佛法门到彼岸 · 宣化上人:为母守孝过七关 · 宣化上人:效法地藏的精神 · 宣化上人:第八识─阿赖耶识 ·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 · 宣化上人:回头是岸,皈依三宝 · 宣化上人:每天喝的一口水、一口饭都有饮食... · 宣化上人:出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该怎么修行... · 宣化上人:吃斋?不吃斋? · 宣化上人:在什么地方修道? · 宣化上人: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不要把它忘... ·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4...



· 蔡礼旭:至诚感通跟任何人能很好的沟通 · 学诚法师:团体修学,共同增上 · 印光大师:助印经书十大功德 · 净土法门:学问深时意气平(印光大师事迹) ·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 · 印光大师:焚化遗体之制,盖由此设 · 蔡礼旭:幸福成功的根基[第九集上](弟子... · 蔡礼旭:经验、历练都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执... · 蔡礼旭:过不规 道两亏 · 吾心已归 · 我们当下的一言一行,是因还是果? · 印光大师两篇重要开示语译(《一函遍复》、... · 印光大师:造佛形像,得大利益 ·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学佛的利益 · 佛陀讲的故事 · 彭鑫博士:房事不节、纵欲,会导致糖尿病 · 净界法师:外在的世界是由我们内心的世界创... · 印光大师:高僧大德为什么还会生病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527923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