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问: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圣严法师答: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收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 无量功德在哪里显现 • 艾德格凯西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 • 把不善的境界,转变成善境界 • 只顾自己的欲望,这还得了! • 以智慧与爱心,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 • 决定不跟人结冤仇 • 舍利弗尊者,跟蜜蜂结法缘 • 真正念佛人,对生死不惊不怖 • 莲花化生,没有生老病死 • 我们要惜缘,要珍惜缘分 • 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什么意思? • 他真懂得鸟的语言 • 你觉悟了,别人没有觉悟 • 要代替佛陀普度众生,这才是真实的纪念 • 净是佛的归宿、佛的圆满 •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 别人不相信,我们相信 • 清净平等觉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宝聚三昧 · 真寂 · 不动明王 · 案达罗王朝 · 荷担 · 半酪 · 灵源 · 如意宝总持王经 · 恒河 · 阿罗歌花 · 八十无尽 · 弥勒上生经 · 锁龛 · 竺佛调 · 佛陀瞿呬耶 · 离间语 · 顺晓 · 正乘方便乘



· 海涛法师:在佛光中疗愈 · 蔡礼旭: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 · 印光大师:如何临终时成就其正念 · 剑印 · 心安处便是吾乡(张倩) · 四性行 · 孙权 · 水上泡 · 三施 ·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5... · 蔡礼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 汉法本内传 ·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 三转法轮经 · 圣严法师:佛陀是创世主吗? · 海涛法师:当你放生或忏悔的时候,你心里不... · 圣严法师: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七章 · 蔡礼旭: 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孝心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