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圣严法师:智慧100—知识智慧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

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

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菩萨功德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文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之所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在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着,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盘时,尚未悟入智慧、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 佛救了我 • 你觉悟了,别人没有觉悟 • 佛为我们所制定的戒律 • 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 信佛的人快乐,样样不操心 • 学佛的人,都知道修布施,为什么效果不彰? • 什么是十戒?十戒是什么意思? • 名闻利养丝毫沾不得 • 供养弥勒菩萨、四大天王的意义 • 别人称你大师 • 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 • 灌顶 • 邪淫的罪过很重 • 戒律里头,要懂得开遮持犯 • 往生真正是永生,这个不是死 • 我没有口才,我也不愿意听人家讲话 • 恶的不提,这是高深的修养 • 父母不信佛 • 这个傲慢是大烦恼 • 小孩看到过世的祖父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妙钦 · 四洲 · 不思议薰变 · 论诤 · 四十里水 · 细业相念 · 僧尼管属 ·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 大秦寺 · 宝辐辟支佛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 迦尔玛派 · 建中靖国续灯录 · 显慈 · 他力念佛 · 昙摩伽陀耶舍 · 四性行 · 元兴寺



· 星云法师:做一位“施无畏者” · 得益分 · 父母要做得正 · 触地印 · 八叶莲华观 · 圣严法师:别玩劈腿游戏 · 星云大师:平常心是道 · 蔡礼旭:要积厚的阴德,才是子孙长久之计 · 学诚法师:所谓感情,本质就是执著 · 九色鹿经 · 外四供养 · 护法录 · 宿心潜会 · 人宝 · 霭亭 · 阿傍罗刹 · 海涛法师:有些为什么改变不了?因为业障没... · 解脱生死的人才不死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