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fotuo365.com ]

您现在位置:尚思学佛修行网 >> 学佛讲堂 >> 圣严法师 >> 浏览文章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作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著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链,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

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恶业赶快断,2.未造的恶业永不造;3.未生的善业赶快生,4.已生的善业要增长。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

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俐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译成中文叫观世音或观音。观自在就是把观音的法门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观音菩萨先是以耳根听外来的声音;再向内听,听无声之声,达到六根互用、六根清净,对其境界不产生执著,所以叫作观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观,有对外观及对内观,也可直接观空、观无。此处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观空、观无、观不动性。观是要通过六根用心来观。譬如,观呼吸是我们的身体在呼吸,但是要用我们的心来观;作不净观,观的对象是皮囊身体,但还是要用心来观。所以虽然是以六根加六尘作为观的对象,但实际上一定是用六识的心在观。也有用心观心,像猫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尘。没有身体的人是无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内的众生,只有人可以修行,虽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众生能听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说「人身难得」,应要好好珍惜。

修观一定要用六识、六根、六尘。就是参禅、参公案、参话头,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萨没有一定的身体,却由于处处都是他的身体,也无一物是他的身体,所以能够观自在。

观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对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经修行成功了;二是无处在无处不在,无处不能顾到众生。《心经》中所讲的观自在是第一种意思。  

 







• 把“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 • 一定要用真诚心 • 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就是回向心 • 念佛能消业障,这是一点也不假! • 魔天天在折磨你 • 外遇/万恶淫为首 • 心出身不出 • 悟了的人,决定没有贡高我慢 • 这是真常,不是无常 • 给你一万亿美金,好不好? • 真正亲近善知识,你才会有成就 • 一点疑惑都没有,念佛才会有受用 • 连释迦牟尼佛都办不到 • 我们要想有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 二十年之后,她的麻烦就来了 •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 财宝不行,财宝达不到 • 佛教化众生是被动的 • 他那个爱完全是情绪化 •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



· 相应 · 大吉祥变菩萨 · 二谛观 · 如卺 · 九想 · 华严法界义镜 · 克恩 · 神光院 · 眷属无明住地 · 张公吃酒李公醉 · 理曼荼罗 · 语表业 · 月光太子 · 出山释迦 · 定印 · 佛法金汤编 · 散盘 · 闇呓集



· 海涛法师:忆念三宝恩 · 阪田寺 · 明证法师:贤愚经节录 · 蔡礼旭:营造好的薰习环境 · 梦参老和尚: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 净界法师: 引诱别人进入到我们的圈套,你... · 仁焕法师:启蒙公众,树立道德,建立爱心家... ·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三) · 高佛顶 · 刘素云:念佛千万不能放下,不想念哪怕假惺... · 谭婆 · 海涛法师:品德教育宣导讲义 上 · 定弘法师法语:净土法门必须以经教为基础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四十七) 妙... · 净界法师:亲历两位老和尚的临终,靠自力与... · 蔡礼旭: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都很会攀比,好... · 印光大师:入关注意事项 · 道怤缩手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修行网 http://www.fotuo365.com
声明:本站为公益性网站,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若有侵权敬请告知,本站将及时更正。阿弥陀佛!
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amtf@fotuo365.com